聖誕節是基督教世界的重要節日,據說聖誕節是起源於基督教聖子耶穌的誕辰,可全世界關於聖誕老人起源的說法卻各不相同,但毫無疑問,聖誕老人起源於芬蘭最為知名。
從地圖上一眼看去,芬蘭位於歐洲的北端,與瑞典、挪威、俄羅斯接壤,三分之一的國土位於北極圈內,屬於高緯度地區,北部的國土幾乎延伸到北冰洋,南部則臨近波羅的海。幸而有北大西洋暖流帶來的溫暖和水汽,使芬蘭比同緯度的西伯利亞和加拿大北部更適宜居住。芬蘭全國森林覆蓋率非常高,達到70%左右,其森林面積約為2600萬公頃,人均林地約為5公頃,據世界人均林地的第二位。芬蘭擁有18.8萬個湖泊,約佔國土面積的十分之一,因此也有著「千湖之國」的稱號。在全球多個指數的報告上,芬蘭都位居第一名,包括被《全球幸福報告》評為世界上最幸福的國家,最適合女性居住和工作的國家,最好的基礎教育之一,最廉潔的政府之一,按照人均計算,芬蘭的桑拿房和重金屬搖滾樂隊也是全世界最多的國家之一。值得一提的是,芬蘭在最近迎來了34歲的女性領導人,不僅是該國有史以來最年輕的總理,也是全世界最年輕的總理。芬蘭也是最早與我國建立邦交關係的西方國家之一。
大約距今10000年前的冰河時代後期,芬蘭已經有了人類的活動。古羅馬歷史學家塔西佗在他的《日耳曼尼亞志》中第一次提到了在歐洲極北地區生活的叫做「芬尼」的部落。受地緣政治的影響,芬蘭先後受瑞典和俄羅斯的統治。首先在12世紀後半期開始隸屬於瑞典,在14世紀中期正式成為其一部分。整個18世紀,瑞典和俄羅斯都在為爭奪芬蘭而打打停停,最終在1809年,芬蘭併入俄羅斯,成為俄羅斯的大公國,也宣告了瑞典對芬蘭650多年的統治終結。在俄國統治芬蘭的大部分時間內,芬蘭都保持著高度的自治,並且處於快速的發展當中,在1906年,芬蘭成為世界上第一個女性獲得選舉權的國家。1917年俄國爆發革命,對芬蘭的控制力減弱,於是在1917年12月6日,芬蘭宣布獨立。1939年至1940年的芬蘇戰爭(芬蘭稱「冬季戰爭」)之後,芬蘭被迫同蘇聯籤訂向蘇割讓領土的《芬蘇和約》。1941年至1944年納粹德國進攻蘇聯,芬蘭參與對蘇聯戰爭(芬蘭稱「繼續戰爭」),以求收復割讓的領土。隨著納粹德國在其他戰爭中的不斷失利,1944年夏天,芬蘭單獨與蘇聯議和。1944年至1945年繼續戰爭之後,芬蘭開始了對抗納粹德國的拉普蘭戰爭。1947年2月, 芬蘭作為戰敗國與蘇聯等國籤訂了和約。
冷戰時期,芬蘭致力於保持國家獨立,與蘇聯和西方國家保持良好的關係。在1948年4月,芬蘭又與蘇聯籤訂《友好合作互助條約》。雖然芬蘭拒絕了馬歇爾計劃的援助,但美國曾秘密的給予芬蘭社會民主黨資金和物質援助。這一時期由於芬蘭與西方國家的貿易持續增長,城市化進程的加快,以及不得不以實物形式向蘇聯支付戰爭賠償等因素,促使芬蘭從農業國轉變為工業國,加快了工業化的進程。於1973年在芬蘭首次召開歐洲安全和合作會議(簡稱歐安會),由於芬蘭地處西方國家和蘇聯的中間地帶,因此在芬蘭的召開也可被視為緩解冷戰緊張氣氛的手段。這也標誌著20世紀60、70年代的美蘇「緩和」外交發展到了頂峰。
冷戰結束後,芬蘭抓住蘇聯解體的有利時機,及時廢除了戰後一直束縛芬蘭對外政策的《芬蘇友好合作互助條約》,為回歸西方做好了準備。其後在1995年加入歐盟,並成為北歐國家中唯一使用歐元的國家。從1990年開始,芬蘭經濟出現下滑,但歷屆政府仍把教育放在首位,並且大力支持科學研究和開發。從2008年開始,在每年的11月,一項吸引全球高科技初創企業和投資人眼球的活動——「Slush」在芬蘭開幕,眾多高科技創業者在這裡匯聚一堂,介紹著各自的科技創新成果,尋求融資機會,與投資人對話,這裡已成為眾多科技創業企業孵化器,如今代表著創新,理想的「Slush」精神正滲透到芬蘭的各個領域。如果分析芬蘭取得這麼多成績的原因,那最不能忽略的一個因素就是教育。芬蘭教育注重公平、誠信、平等,對教師的充分尊重,師資標準嚴格,教育體制設置、管理和創新遵從人性和科學性合一的理念。世界經合組織每三年針對全球的中學生進行一項PISA(國際學生評量計劃),芬蘭學生都取得了不俗的成績,在生活滿意度與閱讀水平兩項測試上,芬蘭是唯一兩項評分都在較高水平上的國家。PISA評估的結果也顯示芬蘭學校之間的成績差異極小。在芬蘭如果你問最好的學校是哪一所?那得到的回答一定是最近的那一所。如今,芬蘭已經發展成為世界上最發達,人類發展指數最高的國家之一。
作者:雲樹
圖片來源於網絡,如有問題請聯繫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