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在線07月13日訊10元,是諾基亞手機N78的回收價格;不到2000元,是六成新iphone4的二手價。近日,記者在走訪調查中發現,市民手中的廢舊手機扔了可惜,留著沒用,只能交給小商小販回收,但超低的價格還是讓人很糾結。
值得一提的是,我市目前缺少一些公益性的回收渠道,相關監管尚屬空白。
閒置手機成「雞肋」
「工作6年,手機買了7部。」酷愛各種電子產品的市民忻先生告訴記者,他還算不上手機「發燒友」。
除了其中一部手機在主板上出了點問題影響正常使用外,忻先生平時使用兩部手機,至於剩下的幾部,始終沒有機會派上用場。
為了妥善安置這些閒置手機,他作出過不少努力,「曾試圖轉贈給生活條件不太好的朋友,但礙於情面,很難拿出手;也曾主動提出贈予家中的長輩、晚輩,但他們當中,大多都已經有了自己的手機。」他也考慮過對外出售手機,但又不甘心輕易將這些綜合素質還算不錯的手機當做廢品處理掉。
天一數碼廣場一家手機維修店的維修人員在接受記者採訪時表示,「遇到需要更換不菲價格的重要零部件時,多數機主都會打退堂鼓。現在手機價格普遍不高,他們更願意加些錢,直接購買新機。」
另據市智慧辦的統計顯示,截至去年底,我市行動電話用戶數有1180萬戶。調查顯示,現在手機平均使用周期是15個月。由此可推測,寧波廢舊手機數量不少。
二手市場回收最高3400元最低只有5元
在寧波,寫著「回收手機」字樣的電子產品維修店不少,但價格方面很難令人滿意。
「我兩年前花兩三千元購買的一部索尼愛立信品牌、型號為T707的翻蓋3G手機,如今七成新,竟然只值60元。」之前,市民王女士的心理價位是500元。
前天,記者也攜帶自己的一部購買價格為4990元的「iphone4」(國行版,8G)手機,前往位於海曙區一家二手手機市場進行回收「估價」。
一位銷售人員接過記者的手機,並無詢問是否有發票或手機來路,在看過手機成色後,以記者手機屏幕上有兩道細小劃痕為由,將原本2500元的報價壓至2200元。對方表示,若是蘋果牌的「4S」,說不定能賣到3400元。而對於那些樣式過時、功能單一、停產的舊手機,回收價格基本維持在5元到20元之間。
而通過手機數碼回購網站、舊電子廢品收購站等途徑出售閒置手機,價格又如何?
記者詢問手機回收網站後發現,報價上比實體二手回收市場略高,但相差並不多。而在本地的部分相關廢品收購站,手機等廢舊電子數碼產品基本都是論斤賣,一斤三四十元。
政策缺位,廢舊手機回收成管理盲區
目前,我市缺少一些公益性的回收渠道,而國內二手手機市場尚未形成規範模式,沒有相關法律對二手機制定質量標準、回收價參考標準,同樣也沒有對二手市場經營進行具體的行為約束。
而在推行多年的「以舊換新」惠民工程中,手機並不在列。同樣,在去年1月份正式實施的《廢棄電器電子產品回收處理管理條例》中,手機回收再次成為「被遺忘的角落」———由於政策缺位,廢舊手機回收已成為電器電子產品回收處理管理的盲區。
一位業內人士向記者透露,儘管國家已對舊貨市場回收手機作出了登記的要求,但在執行的過程中,完全依賴於商家的自覺性。另據他所知,部分二手手機輾轉流入「黑市」,經過一輪加工翻新,再以低於同品牌新機價格出售。然而,隱藏在低價背後的卻是二手手機質量差、售後服務難乃至誠信缺失等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