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視劇《三十而已》裡的顧佳,她的出現顛覆了大家對全職媽媽的認知,她既知性大方又溫柔剛強,對外能夠支持丈夫的事業,對內能夠照顧好孩子,遇到問題可以獨當一面。
情商、能力和素養,在教育兒子這件事情上,她表現地淋漓精緻。讓我們來看看顧佳是如何教育孩子的:
1、不給孩子過多的優越感
奧地利心理學家A•阿德勒認為:具有優越感的人,常常容易出現高傲、固執、自我欣賞等心理狀態。在孩子所具有的優越感當中,最不可掩飾的就是家庭優越感。很多時候,父母總想著要給孩子最好的,卻不曾想過什麼才是孩子真正需要的。記住!不給孩子特殊的待遇,不讓孩子產生自己比別人優越的意識,這一點非常重要。
2、教育孩子要有方法
還記得《三十而已》裡面的頂級幼兒園嗎?在孩子單獨面試的時候,面試官重複了好幾遍問題,孩子一急,就咬了面試官。這下,顧佳夫婦前面所有的努力全部泡湯。一般遭遇到這種情況,控制不住情緒的媽媽可能會指責孩子。而顧佳不同,一邊安撫情緒失控的寶寶,一邊給老師道歉。回家後,不打不罵,跟兒子好好分析和溝通。
在這種情況下,顧佳有著自己的處理方法,被稱為「顧佳勸兒三步曲」
1、寶寶情緒爆發,做錯事之後痛哭,媽媽先不做評價,一邊輕撫孩子,一邊讓他宣洩;
2、等他哭到差不多的時候,開始和他溝通。表示自己理解他現在的感受,認可他做的對的地方,但不是寬恕他的錯誤。
3、最後再講道理。跟孩子指出哪裡做的不對,下次要怎麼改正。
這種「先揚後抑」的方法,放在哪個年齡段的孩子身上都很有用!重要的是,能讓孩子欣然接受講道理的過程。
3、不要輕易否定孩子,給孩子更多空間
我們常常容易固執己見,輕易去否定孩子的想法和行為,殊不知這樣可能會限制孩子的成長。在孩子的成長世界裡,潛藏著很多成年人無法讀懂的想法。我們要學會鼓勵他,而不是動不動就否定自己的孩子。要相信每個孩子都可以成才,要認為自己的孩子就是個好孩子。
4、完善自我,為孩子樹立正確的三觀
人無完人,想要做一個幾乎完美的人幾乎不可能,更何況完美的父母呢。身為父母,不需要在孩子面前隱藏自己的缺點,壓抑內心的想法。孩子需要是愛他關心他的父母 ,並不是一個完美父母。所以放下完美父母的執念。跟自己的孩子如同朋友一樣相處,共同進步成長。
孩子可以在學校學到各種各樣的知識,但價值觀的培養,卻是在父母雙親的影響下一點一滴累積形成的。想要自己的孩子變得更加優秀,就要下定決心以身作則,給孩子樹立一個好榜樣。
如果你想要像顧佳一樣,育兒有道,教育出優秀的孩子。歡迎大家關注《教子有方》,這套書可以幫助到大家了解更多育兒方面的知識,學習書中具有代表性的案例,借鑑書中的方法和技巧,在日常生活中靈活運用,做到遊刃有餘。那麼和自己的孩子像朋友一樣相處的日子也就不遠了!
此書為讀者提供一種父母與孩子建立在平等互愛、相互尊重基礎上的交流方式。如果你覺得你的孩子「不聽話」「不懂事」「不服管」,那麼,你就有必要讀一讀這本書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