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康17歲高中生尼泊爾當「國際義工」 博愛無國界

2020-12-14 中國網教育

胡一昕和當地孩子合影。照片提供:胡一昕

浙江在線10月10日訊前兩天,17歲的永康女孩胡一昕收到志願服務過的尼泊爾一所學校校長Keshab的電子郵件,信中提到學校裡的學生都很想念她,邀請她再次去尼泊爾。這讓胡一昕不禁想起她在尼泊爾度過的那些令其刻骨銘心的日子。今年暑假,胡一昕在尼泊爾當了30天的志願者。

「做一個背包客到全世界做義工是我一直以來的夢想,尼泊爾開啟了我的夢想之旅。」昨天,就讀於杭州外國語學校的永康女孩胡一昕告訴記者,為期一個月的義工生活對她來說雖然很短暫,但此行的收穫終生難忘。

夢想之旅源自網上的信息

胡一昕是杭州外國語學校的高三學生,老家在永康高鎮。平時,她與同學經常開展一些志願者活動。

今年6月初,胡一昕在網絡上看到了尼泊爾志願者協會(Nepal VolunteersCouncil)志願實習項目的招募信息。她把這個消息告訴了親朋好友,結果遭到了不少人的反對:「一個女孩子出國當義工,太辛苦也太累,吃不吃得消?」胡一昕跟長輩們解釋說,自己去尼泊爾是為了體驗生活,提高自身的技能,最重要的是要撒播愛的種子。

幸好,胡一昕的決定得到了父母的支持。「父母從小就希望我獨立,儘管他們心裡一萬個捨不得,但還是非常支持我。」胡一昕說,很感謝父母,那瞬間的激動,就打開了她生命的一個全新維度。

之後,胡一昕通過電子郵件聯繫了NVC的相關負責人,並遞交了申請。接下來,購買機票、赴上海籤證等等事宜均由她自己獨立完成。胡一昕表示,雖然深知這次尼泊爾之行比較辛苦,至少會在語言、風俗、氣候等方面有障礙,但她相信「博愛無國界,愛心破萬難」。

孩子臉上掛著純真的笑容

6月30日,胡一昕先從杭州到成都,再經歷3個多小時的飛行後從成都到了尼泊爾首都―――加德滿都。

之後,胡一昕被分配到一所位於山頂的公立學校支教,名叫Nepal Tunkey primaryschool,開始當志願者的生活。胡一昕說,一到學校,校方給志願者們開了一個歡迎會,給他們每人額頭上點上了紅色的標記,給他們戴上了雛菊花環。「每年,我們國家都有不少學生前往尼泊爾當志願者。」胡一昕說,第一眼看到當地孩子,覺得他們黑黑瘦瘦的,但每個孩子臉上都掛著純真無邪的笑容。

當地條件比較艱苦,胡一昕到達後,便和其他幾名國內志願者住到了當地一戶居民家中。「那是一棟普通的兩層民房,每天只供應兩頓飯,基本是土豆咖喱,特想念熱乎乎的米飯青菜。」胡一昕說,那裡每天都會停電,停電時只能打著手電筒,或點著蠟燭去洗漱。然後再摸黑回屋,同樣就著蠟燭,準備第二天的上課內容。

「每天晚上,有幾十個人在排隊洗澡,共用一間5平方米左右的衛生間。」胡一昕笑著說,「以前我從來沒遇到過這樣的事,好幾次覺得難受,但想著自己是來當義工的,就咬牙堅持了下來。」

教英語口語是每天的「功課」

志願者團隊來自世界各地:中國、美國、英國、菲律賓……其中來自中國的志願者最多,大多是在讀大學生,胡一昕是其中年齡最小的一員。大家的項目各不同,有人類學社會學研究的,有醫學交流的,有在學校做老師的,胡一昕主要是做新聞實習。

除了做新聞實習,胡一昕還要到學校進行支教,所有項目都必須用英語進行:用英語採訪,用英語教課。沒有高大的教學樓,沒有先進的教學設備,用紅磚砌成的平房教室裡,甚至連講臺都沒有。胡一昕說,尼泊爾的教育制度和我國有很大不同。學校分公立學校和私立學校,公立學校學費較便宜,用尼泊爾語教學;私立學校學費很貴,用英語教學,有尼泊爾語這門課。

通過交流,胡一昕發現當地孩子的英語口語比較薄弱,只會簡單地說些單詞,很難完整地把一句話說清楚。所以決定幫助他們練習英語口語,在整個過程中,他們每一個人都非常認真地做著筆記。每次看到他們苦思冥想的樣子,胡一昕都忍不住笑他們的可愛。「希望他們在與我接觸的有限時間裡,能儘量學到有用的東西。」胡一昕說。

胡一昕說,學校離住處遠,她每天都是一大早起床,坐半小時公交車,再走10多分鐘坑坑窪窪的山路才能到達。「那邊的孩子大多家庭貧窮,一支鉛筆往往就是奢侈品。」每天晚上,胡一昕都會精心備課,用自己的一套教學方式去教育學生。每天,胡一昕拿著照相機來到學校,孩子們都會圍上來,左看看,右瞅瞅,一直在研究。「我告訴他們這是照相機,他們個個睜大眼睛,顯然在說照相機怎麼長這樣。」

「支教讓我學到了一生都受用的東西:最簡單的信任和最讓人溫暖的微笑。」胡一昕說,「每天,都會有孩子把我團團圍住,拉著我的手,依偎著我,讓我給他們拍照,他們的小手就一直這樣牽著我,和我說話;這種依賴和信任,讓我心中充滿了溫暖和感動。」

當一回記者體驗生活

胡一昕說,在尼泊爾的首都加德滿都,街上沒有一個固定的垃圾桶,整個城市沒有一個垃圾清理回收系統,所有垃圾都堆積在街頭,不少當地人習慣亂扔垃圾。

更嚴重的是空氣汙染問題。當地行駛的汽車排出的尾氣、工廠煙囪排出來的廢氣都是烏黑的。路面則坑坑窪窪,揚塵很重,上街都要戴口罩。胡一昕說,看到這樣的情況,她和其他志願者便萌生了做環境汙染內容的新聞報導。「我們選擇了不同社會階層的人作為調查對象。」他們分別向街頭的市民、大學生發放了多份問卷,並對加德滿都的衛生部長和國際關係部長進行了專訪。採訪過程中,大多數當地人都比較配合,但有些人覺得不解,環保意識不高。「我們了解到,尼泊爾人對當地的環境問題也是相當憂慮,但是不少人還是安於現狀,環境問題改善較為緩慢。」

通過15天的採訪調查,他們寫成了2000字的英文報導,闡述了尼泊爾汙染的現狀,並提出了很多有效的建議。胡一昕所在小組撰寫了一份對於加德滿都環境問題的調查報告,得到了志願者協會負責人之一Keshab的認可。最後,他們還把這篇文章報告給政府。

親,尼泊爾,我還會來的

「臨走時,他們問,你什麼時候回來呢?星期六嗎?星期天嗎?下個星期嗎?我無言以對,只好說,以後吧……到時你帶著你的爸爸媽媽一起來好嗎?我說一言為定。等孩子們去睡覺了,我從書櫃裡翻出一本學習尼泊爾語的口袋書。照著念了幾句,學會了對不起、晚安,Dai是哥哥,Didi是姐姐,Nanu是小女孩,Babu是小男孩。才剛剛融入這裡,還沒有了解這裡,已深深愛上這裡,卻就要離開這裡。」

胡一昕說:「孩子們畫了很多小卡片給我,有一些還寫了歪歪扭扭的字:Dear Teacher,thank you foreverything,please comeback.我把卡片都夾在了日記本裡,這將是我從尼泊爾帶走的最珍貴的禮物。希望有一天,我真的能幫助他們實現夢想。」

胡一昕說,將繼續關注弱勢群體,將愛心傳遞給他們。記者 胡哲南

相關焦點

  • 宋舒婷:到尼泊爾當國際義工
    12 版)北京化工大學文法學院英語系的宋舒婷,名字聽起來溫婉可人,實際上卻是個不折不扣的「女漢子」——個性獨立的她,曾作為國際義工只身前往陌生,甚至令她「感到恐慌」的尼泊爾進行志願活動。
  • 尼泊爾「鬼學校」:假義工真牟利
    這種情況從幾年前開始發生,尼泊爾反腐敗機構近日揭發相關醜聞。很多海外義工項目亦深陷其中。尼泊爾濫用職權調查局發言人表示:「部分案例我們發現有建築物,卻沒找到人。有的案例是甚麼都找不到,學校只存在於紙上,不存在任何地方。」吉米爾告訴法新社:「校長、政府官員,大家都有份。
  • 尼泊爾義工旅行招募 時間地點+申請條件+費用+注意事項
    尼泊爾義工旅行招募 時間地點+申請條件+費用+注意事項  就算整個尼泊爾都不在了,只要巴德崗還在,就值得你飛越半個地球來看它。  ——鮑威爾  加德滿都,這也許不是一座「宜居」的城市,但是卻因為它的宗教影響,成為了一座 「人文天堂」。
  • 樂清五名女子赴尼泊爾當義工
    2018-12-26 08:27 | 浙江新聞客戶端 | 記者 鄭露露5名樂清義工與當地女孩合影。12月23日冬至那天,樂清的5名義工從尼泊爾返回中國,結束了10天公益行程。飛機落地的那刻,她們感受到了祖國的溫暖,同時也帶回了滿滿的感動和收穫。
  • 恆天然助力「大愛無國界」國際義賣活動
    來自紐西蘭的乳品企業恆天然近期攜多款紐西蘭原裝進口乳品參加第十二屆「大愛無國界」國際線上義賣活動。恆天然將把在義賣活動上的全部所得捐獻給中國扶貧基金會。「大愛無國界」國際義賣活動始於2009年,迄今已舉辦11屆。今年活動主題為「大愛無國界——讓夢想飛揚」。國務委員兼外長王毅,外交部黨委書記齊玉、副部長樂玉成等外交部領導,以及130餘位外國駐華使館、國際組織駐華機構代表以線上線下相結合的方式出席了開幕式。今年的活動第一次採用雲義賣方式,讓「大愛無國界」通過線上平臺走進千家萬戶。此外,今年還第一次加入直播帶貨環節。
  • 疫論·歷史|人道主義與苦難政治:從紅十字會到無國界醫生
    在十九世紀後半葉,一位叫亨利·圖南(HenryDunant)的瑞士商人,在目睹了戰爭的殘酷後呼籲組建的一個能被國際協議保護的傷兵救助——也就是後來為人熟知的紅十字會——正是圖南以仁慈、善良、博愛等信念去關懷他所在時代的苦難的一種嘗試。紅十字國際委員會(ICRC)於1863年成立。
  • 尼泊爾張燈結彩慶「燈節」:首日敬烏鴉(圖)
    原標題:尼泊爾張燈結彩慶「燈節」:首日敬烏鴉(圖) 圖為11月1日晚上,尼泊爾兩位女孩在首都杜巴廣場上歡度「燈節」 符永康 攝 圖為11月1日晚上,尼泊爾首都加德滿都街頭「燈節」夜市。 符永康 攝符永康 攝  中新網加德滿都11月1日電 (記者 符永康)電力短缺的尼泊爾11月1日起開始張燈結彩,慶祝為期5天的傳統節日「燈節」(Tihar Festival)。當日起,尼泊爾大街小巷的夜晚不再是漆黑一片,家家戶戶亮起彩燈、蠟燭或油燈,祈求富裕安康。  記者晚間在尼泊爾首都加德滿都看到,各大商廈、廟宇、旅店等紛紛亮起彩燈,許多居民區大門上掛起了豔麗的花環。
  • 西班牙語國家駐華使館助力「大愛無國界」國際義賣活動
    哥倫比亞咖啡哥倫比亞展位國際在線報導(記者 劉沙):「大愛無國界——用愛助力奔跑」國際義賣活動27日在北京國家體育場熱身場舉行。這已是義賣活動連續第11年舉辦。近90家駐華使館、國際組織駐華機構參加。其中,西班牙、哥倫比亞、委內瑞拉、古巴、智利、秘魯、烏拉圭、多米尼加等西語國家駐華使館積極參與了此次活動,充分詮釋了愛心無國界的主題。 活動發起人、王毅國務委員兼外長的夫人錢韋女士在開幕致辭中表示,十年來,國際義賣活動碩果纍纍,已成為各國展示多元民族文化的窗口,中國民眾近距離感知世界的平臺,以及所有參與者共同奉獻愛心的盛會。
  • 外交部舉行2020年「大愛無國界」國際義賣活動吹風會
    外交部舉行2020年「大愛無國界」國際義賣活動吹風會 2020年12月9日,第十二屆「大愛無國界」國際義賣活動組委會舉行吹風會。
  • 疫情下的尼泊爾:有些人食不果腹,需要大米、豆子、油
    1月31號,我按原計劃帶著14歲的女兒,從烏魯木齊經成都返回加德滿都。烏魯木齊機場人不多,晚上在成都機場中轉休息處遇到很多尼泊爾人,大家都戴著口罩。尼泊爾唯一的國際機場四天以來第一次開放,德國政府租用卡達航空班機撤離他們的國民,其他想回去的歐洲人也一起拉走,預計有250人搭乘這個航班離開加德滿都。
  • 「無國界醫生」啟動獨立調查
    原標題:「無國界醫生」啟動獨立調查  新華社日內瓦電(記者 聶曉陽)總部設在日內瓦的國際醫療救援組織「無國界醫生」14日表示,國際人道主義真相調查委員會已經啟動有關程序,目前正在等待當事國美國和阿富汗的同意,以便就該組織在阿富汗昆都士的一家醫院被美軍轟炸一事展開獨立調查。
  • 尼泊爾留學生給中國救援隊做線上翻譯 學校師生捐款
    5月10日晚,尼泊爾留學生組織了燃燭祈福活動 N17  新文化延邊訊 (記者 張驍) 5月「我們加入了一個『尼泊爾語言支持隊』的微信群,為中國在尼泊爾的幾支救援隊做翻譯工作。」阿賓說,群裡有120多人,除了他和幾個尼泊爾同學,都是中國人。  8名尼泊爾留學生中,算阿賓在內有6人是學醫的,一些術語只有他們學醫的尼泊爾留學生可以翻譯。那幾天,他們每天都盯著群裡的尼泊爾信息,將它們一一翻譯成中文,發給救援隊。
  • 尼泊爾官方電視臺首映《今日西藏》紀錄片(圖)
    圖為尼泊爾電視臺舉行《今日西藏》紀錄片首映儀式。 符永康 攝符永康 攝中新網加德滿都12月15日電 (記者符永康)尼泊爾官方電視臺15日舉行《今日西藏》紀錄片首映儀式。該臺負責人表示,希望通過這部紀錄片向觀眾展示真實的西藏,增進中尼人民之間的了解。《今日西藏》紀錄片時長約25分鐘,由尼泊爾電視臺拍攝製作。
  • 無國界醫生組織一志願者賴比瑞亞感染伊波拉病毒,我們祈禱吧!
    華夏影像診斷中心注重專業內涵建設,擁有全國知名的醫學影像學專業網站www.dic120.com
  • 尼泊爾流行雜誌首發中文版(圖)
    圖為中國駐尼泊爾大使吳春太出席發行儀式。 符永康 攝中新網加德滿都1月15日電 (符永康 李明明)由尼泊爾知名媒體ECS雜誌社與尼中友誼論壇共同創辦的《ECS尼泊爾》雜誌15日舉行首發儀式。這是尼泊爾當地流行雜誌首次發行中文版。
  • 尼泊爾西部爆發豬流感已致26死
    原標題:尼泊爾西部爆發豬流感已致26死  中新社加德滿都4月21日電 (記者 符永康)南亞「高山之國」尼泊爾的西部地區近期爆發豬流感疫情,據官方統計一個月內已導致26人死亡。當地媒體稱目前有大量民眾受病毒感染。
  • 尼泊爾允許恢復所有國際航班運營
    (抗擊新冠肺炎)尼泊爾允許恢復所有國際航班運營中新社加德滿都11月24日電 (記者 張晨翼)尼泊爾新冠病毒危機管理中心24日開會決定,只要目的地國家也同意,可以恢復所有國際航班運營。不過,想搭乘國際航班入境尼泊爾的外國乘客還需嚴格遵守尼泊爾的入境規定。為了防控新冠肺炎疫情,尼泊爾政府決定從3月22日開始禁止普通國際商業航班起降。之後,尼政府決定從9月開始,普通國際商業航班可以有限度恢復運營,也允許特定國家和地區的特定人員入境。
  • 無國界料理到底是個什麼鬼!
    想吃異國菜,又不想跑路,今天小編就帶大家去一家無國界料理,在這裡可以滿足你想的吃各國料理(主要以東南亞國家為主
  • 郯城縣義工聯合會一對一資助認捐中……
    2015年17期 總第17期。微信平臺:tanchengyigong.QQ群:一群滿,招募群:152127855,會員群1720200,網址:www.tcyg.com認捐標準:小學生每學期500元 初中生每學期500元 高中生每學期1000元資助匯款銀行帳號如下:(匯款時請備註資助的學生姓名)帳戶名稱:郯城縣義工聯合會帳 號:1610
  • 步履無國界 一日走過五大洲九十個國家與地區
    梧桐大道兩旁的觀眾叫好聲、鼓掌聲不斷,伴隨著巡文化節遊隊伍的行進,他們也真正感受到了「小聯合國」濃鬱的國際氛圍與兼容並蓄的情懷,體驗著「世界脈動」。「好一朵美麗的茉莉花,好一朵美麗的茉莉花,芬芳美麗滿枝椏,又香又白人人誇。」當悠揚的古箏聲傳來,現場觀眾被舞臺上亞洲留學生的精彩演奏所吸引,這是北語「中外藝術共享課」的成果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