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幾年我縣幼兒園引進了一位男教師,成了轟動一時的新聞。
局裡考慮到全縣老師男多女少,特別是中學裡的剩女(戲稱為「聖女」)現象嚴重,還專門組織了「鵲橋聯誼」,向外系統「推銷」女老師。
多少,陰盛陽衰,這是普遍的情況,之所以會這樣是幾個原因。
1.入口處比例嚴重失調
師範畢業生男女比例失衡,甚至,早在高考報考時就已經如此!
這幾年無論是我們主動去師範學校招聘老師,還是面向社會公開招考,前來報名的大部分都是女老師。事實上,很多師範院校裡,男女比例已經開始呈現失衡現象,好一點的,男女比例在1:3,嚴重的,甚至達到1:10以上。有些專業,一個班一個男生都有。
男女教師比例失衡的現象,並不會自然得到改善,而且從目前教師招考機制來對講,這種失衡現象還有可能「愈演愈烈」。目前教師的招考過程中,無論是筆試還是面試,女生都要比男生天然具有優勢,而分析我們本地浙師大各個專業的高考錄取情況,其分數逐年升高,也和女生報考過多有關。
2.待遇和社會地位太低。
作為老師,雖然澇保收,但收入待遇實在並不高。這幾年隨著國家對教育的重視,投入增加,教師的工資待遇也有所改善。但相比社會上很多行業,每月五六千的工資收入,捉襟見肘不說,想要讓人羨慕,實在是不可能的事。
男同胞在社會上,更多地承擔著賺錢養家的重任。如果光靠工資,你能買得起房還是買得起車?要是上有老下有小,那點收入怕不讓你喘不過氣來?沒有一定的經濟實力,無論是社會地位還是其它,都很難讓人感覺「活得有尊嚴」。
教師雖然工資有保障,但同時很難有較為轟轟烈烈的工作成就。在社會上也沒有什麼地位,說起老師,很多人眼中有的是「不屑」,但你要是說起公務員「什麼長」「什麼主任」,很多人眼裡怕都是一臉崇拜[害羞]。
朋友曾經問兒子「你高考志願填個師範如何?」
他兒子說:「當老師一眼望到老,一輩子關在校園裡,不喜歡。」
有的老師甚至一輩子呆在一個學校裡,一輩子和未成年人打交道,他們的人生色彩,就顯得太單調了。
老師的職業進步空間,太少了。最高你就當個校長吧。
所以,很多男老師即使進入了校園,心還在外面,嚮往更精彩的世界,一有機會,就想跳槽!
3.教師的工作壓力很大
不要意味著教師就是上上課,改改作業難道簡單。事實上教師絕非一件輕鬆、簡單的事。那最平常的備課、講課來說,都是高強度腦力勞動,哪怕你經驗再豐富,面對每天都有不一樣的挑戰的課堂,你也很難輕鬆起來。
何況還有更多的成績壓力、升學考核、職稱評審以及什麼文明創建垃圾分類等七大姑八大姨都扯不上邊的工作。
在學校你就是個保姆啊!
男同胞很多人都不願意做保姆,當孩子王。越是幼兒園小學的,男同志很多人越不願意選擇去,每天幹的活都和婆婆媽媽差不多。高中還好點,可高中老師,換哪去能幹不好?有更多的選擇為啥不去更好的?
教師男女比例結構失衡是一個普遍的世界難題,好在這幾年國家也越來越重視這個問題,一些地區在招聘中也可是向男老師傾斜。但願以後這個困難能逐步得到解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