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Injection Molding 共注成型技術簡介

2021-01-10 科學大注塑

共注成型(co-injection molding又稱夾芯注射,共注塑成型),是多組分注射中的一種典型情況。注射設備具有兩個以上注射料筒,可以分步或同時注射不同顏色或不同的材料,從而得到具有多層結構、芯殼結構或不同顏色間或透明度不同的製品。要求有相應配套模具,這種模具或者具有大小不同的型腔,不同物料分步注人各型腔或者具有特殊的流道結構,能將不同的物料在不同時間分別引人型腔。

圖1 共注成型技術示意圖

Kortec 公司(於2014年被Milacron公司收購,目前名稱為Milacron Co-injection 公司)是共注成型技術的全球領導企業。該公司生產的共注系統在全球各地被廣泛用於生產高阻隔多層容器,這些容器具有三層分布式結構,可以優化清晰度和強度,並最大限度地延長最終用途產品的保質期。

共注成型的材料需要兼容,這樣才能避免材料脫層已經產生不必要的化學反應,常見的共注應用是在兩層PP之間射入一層EVOH或在PLA之間射入PVOH。

在共注成型工藝中,夾層材料首先會在主注塑單元中被塑化,在輔助單元中塑化表層材料。夾層材料和表層材料在同一個注塑周期中被注入特殊的模具。模具先填充表層材料,表層材料黏附在模腔壁上形成表層,之後夾層材料緊隨著表層材料被注入中心部位,形成夾層。注塑單元如圖2所示。

圖2 共注注塑單元示意圖

共注成型的噴嘴結構非常關鍵,如果結構不夠優良,容易造成填充不均等問題。常見的噴嘴結構示意圖如圖3所示。

圖3 共注成型噴嘴結構示意圖

在填充過程中,一般會按照圖4所示的流程來進行。即表層材料先填充到40%左右,開始填入夾層材料(Barrier),直至100%填滿。在整個填充過程中,速度的控制非常重要,而填充速度在這裡除了和機器的控制能力有關之外,還和噴嘴和模具結構有很大關係。

圖4 填充時序過程

共注成型目前在保障領域的應用非常廣泛,用共注成型的優點包括:

改善產品的質量和性能

能集合多種塑料的特性,有更好的著色效果及軟硬度

相對化學及機械方法,原料結合於共注成型是較容易控制

工件外層得到更好的化學性能,更亮麗的外觀,內面則擁有更好的物理性能

減少塑料成本

減少人力資源

周期時間和單色注塑相當

相關焦點

  • Injection molding an IC into a connector or consumable item
    What is injection molding?Injection molding is a process that forces molten plastic through a nozzle into a mold cavity.
  • 氣輔注塑成型簡介及模具技術特點
    氣輔注(射模)塑:又稱氣體注(射模)塑是一種新的注射成型工藝。它是自往復式螺杆注射機問世以來,注射成型工業最重要的發展之一。氣輔注塑是注射成型的延伸,它是在注射成型技術和結構泡沫注射成型的基礎上發展起來的;也可認為是注射成型與中空成型的某種複合,從這個意義上,也可稱為「中空注射成型」。其原理是在原來的注射成型的保壓階段,利用壓力相對低的氣體代替型腔內的樹脂保壓。氣輔注塑只要在現有的注射成型機上增設一個供氣裝置即可實現。供氣裝置由氣泵、高壓氣體發生裝置、氣體控制裝置和氣體噴嘴構成。
  • 【真空】熱壓罐成型法簡介
    ,使用這種設備進行成型工藝的方法叫熱壓罐法。熱壓罐成型法是製造連續纖維增強熱固性複合材料製件的主要方法,目前廣泛應用於先進複合材料結構、蜂窩夾層結構及金屬或複合材料膠接結構的成型中。材料成型時,利用熱壓罐內同時提供的均勻溫度和均布壓力而固化,所以可得到表面與內部質量高,形狀複雜,面積巨大的複合材料製件.我國的西安飛機製造公司於八十年代末同德國的肖爾茨機械工程公司公司聯合設計分體加工製造了國內航空工廠最大規格的熱壓罐。
  • 複方甘油注射液 InjectionCo.glycerin
    【用量用法】靜脈滴註:滴速以每分鐘2ml為宜。  【注意事項】本品可致血紅蛋白尿,其發生率與滴速過快有關,故應嚴格控制滴速。一旦出現血尿或血紅蛋白尿,應及時停藥。停藥後會很快消失,待恢復後可以繼續使用。  【規格】注射液:每瓶500ml。
  • 2019第十六屆先進成型與材料加工技術國際研討會(第一輪通知)
    經先進成型技術學會(SAMT)理監事會決議,2019年先進成型與材料加工技術國際研討會由先進成型技術學會主辦,集美大學、廣州市香港科大霍英東研究院、廈門理工學院、匯桔網聯合承辦,將於2019年8月7-9日
  • 詳析3D列印、快速成型與快速製造技術
    目前國內傳媒界習慣把快速成型技術叫做「3D列印」或者「三維列印」,顯得比較生動形象,但是實際上,「3D列印」或者「三維列印」只是快速成型的一個分支,只能代表部分快速成型工藝。快速製造它與一般的快速成型技術相比,在於可以直接生產最終產品,能夠適應從單件產品製造到批量的個性化產品製造;而廣義上,RM快速製造可以包括「快速模具」技術和CNC數控加工技術在內,因此可以與RP快速成型技術分庭抗禮,各擅勝場。  國際上喜歡用「Additive Manufacturing」(簡稱AM)來囊括RP和RM技術,國內翻譯為增量製造、增材製造或添加製造。
  • (第二輪通知) 2019第十六屆先進成型與材料加工技術國際研討會
    經先進成型技術學會(SAMT)理監事會決議,2019年先進成型與材料加工技術國際研討會由先進成型技術學會主辦,集美大學、廣州市香港科大霍英東研究院、廈門理工學院、匯桔網聯合承辦,將於2019年8月7-9日在福建廈門市召開。隨著中國製造業轉型升級的步伐加快,國內對智能化/自動化技術的需求也隨之放大,機器人、3D列印、智慧工廠、智能製造等話題已經成為當今製造業的關注的熱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