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純屬原創,版權歸本作者所有,歡迎個人轉發分享。
在比較封建的時代下,產婦分娩丈夫是需要迴避的。然而隨著思想的進步,現在越來越多的人體諒產婦的不易,所以在醫院允許的情況下,有些丈夫會選擇在一旁&34;。
這種方式一方面能夠和妻子一起見證寶寶的到來,一方面丈夫親眼見證整個過程,也能夠更加體諒妻子。
當然,並不是所有的丈夫都會主動陪產,也並不是所有的丈夫都適合去陪產。有些丈夫在陪產之後,會出現一定的心理陰影,甚至導致夫妻感情出現危機。
對於分娩時要不要丈夫陪產的問題,一位產後媽媽分享了自己的經歷。她和丈夫的感情一直非常和睦,孕期丈夫對她關愛有加。
臨近分娩,她的丈夫主動提出要陪產。聽到丈夫要陪產,她心中有些感動。這是她和丈夫的第一胎,對於分娩她並沒有經驗,所以她心中一直比較恐懼。而如果有丈夫陪伴,她也會安心許多。
當她在產婦經歷&34;過程時,丈夫一直緊握她的手,給她鼓勵。然而分娩手術才開始不久,她就看見丈夫臉色有些蒼白,後來則選擇背過身去。而她一心放在生產上,也沒有過於在意。
而當她分娩後被推出分娩室時,她的丈夫都沒有上前幫忙,一直遠遠的看著。在這之後的幾天裡,丈夫的態度變得冷淡,一天跟她說不上幾句話,也不願意抱一抱寶寶,這讓她覺得有些莫名其妙。
距離陪產過去3天的時間,他的丈夫拿出了離婚協議書,說到:&34;這讓她覺得十分委屈,明明是丈夫提出的陪產,現在反而成了她的不是。
法國一位有50年分娩經驗的專家米歇爾·奧登對於&34;問題持有反對態度。憑藉著她多年的經驗總結得出,讓丈夫陪產,消極影響往往要大於積極影響。
因為陪產而離婚的事例,並不在少數。而之所以不支持丈夫陪產,主要是有兩大原因。
1、形象不佳
分娩需要承受的疼痛感是劇烈難忍的,所以產婦往往會出現面目猙獰,大喊大哭的情況。同時分娩還可能會伴隨著&34;,形象是極度不佳的。所以丈夫將來看到妻子,難免會想起這一幕。
2、場面&34;
分娩的場面是比較&34;的,即便很多丈夫已經做好了心理準備,但還是會被真實的場景嚇一跳。有的丈夫承受能力低,就可能當場出現不良反應,而且還會留下難以磨滅的心理陰影。
有的丈夫會認為,陪產是自己愛妻子的表現。但實際上,除了陪產以外,還有一些舉動能夠表達出自己對妻子的愛。像是孕期悉心照料,以及提前學習育嬰知識,讓自己更快進入準爸爸的角色中,在寶寶出生後,要主動分擔妻子照顧寶寶的壓力等等。
至於要不要陪產,丈夫們一定要注意量力而行,不要用&34;來進行道德綁架。如果本身的心理承受能力弱,有暈血等症狀以及情緒容易緊張失控的準爸爸,不要陪產是最好的選擇。
圖片源自網絡,若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我是尼莫媽媽育兒師,在教育孩子過程中,遇到任何問題可以來問我,希望我的一點建議能有助你解決帶娃過程中的困惑與煩惱,讓我們的孩子能更好的成長!
更多育兒知識請關注我們,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請點讚或分享給更多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