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 新生入學規定,學生不允許燙髮,那頭髮自然卷的怎麼辦?日前,頭髮天生波浪卷的小雯(化名)到廈門工商旅遊學校報名時被老師告知,校規不允許學生燙髮,若為自然捲髮質,需要到醫院開具相關證明。但家長帶小雯到三甲醫院,了解到並無相關檢測項目。這是不是也是一種「奇葩證明」,你怎麼看待此事?請看以下幾位讀者評析。
無疑是「奇葩證明」
■斯涵涵
《中學生日常行為規範》第一條明確規定:中學生要穿戴整潔、樸素大方,不燙髮,不染髮。學校據此規定要燙髮、染髮過的學生「整改後再註冊」,言之有據,無可厚非。
但是,總有些學生或家長會找各種理由逃避整改,其中,自然卷或許就是使用最多的一個。在這種情況下,許多老師迫於無奈,提出了「自然卷證明」。對當事老師來說,這或許是隨口一說,以求駁斥學生,但從實際效果上看,已經妥妥構成了「奇葩證明」。
仔細想想,何須有「奇葩證明」呢?只要學校要求自然卷學生提供童年照或向校方闡明理由,由校方相關人員查看比對即可,根本用不著如此大動幹戈、強人所難。
「自然卷證明」深刻凸顯了教育領域的教條主義。部分教育工作者沒有從實際出發,不考慮學生們的成長差異和條件限制,一味追求形式的統一,或自我工作的方便,卻加大了孩子及家庭自我證明的壓力。現實中,類似這種脫離實際、變相加重學生負擔的例子有很多,也難怪家長們吐槽不止:下一次再遇到這種奇葩證明,到哪裡去開呢?
請尊重學生個性
■曲 徵
從健康和學習角度出發,學校規定禁止學生染髮、燙髮有一定道理。但是要求過嚴甚至變成強迫症患者,天天盯著學生的頭髮不放,也不對。
愛美之心人皆有之,學生也不例外。在髮型選擇上,不能完全剝奪他們的選擇權。有個故事說,兩位男生打得不可開交,此時一位女生提醒說:髮型亂了!兩位男生立即住手。儘管故事有些誇張,但青春年少,學生們越來越重視自己的形象,卻也是不爭的事實。
既然學生十分在乎,那麼,就應該給他們適度選擇髮型的權利,而不是粗暴幹涉,尤其是不能搞「一刀切」,不分青紅皂白,不問具體情況,規定「統一樣式」。
近些年來,一些學校對學生的髮型要求幾乎到了苛刻的地步。男生頭髮長度不得超過多少釐米,女生劉海兒不準超過幾釐米、鬢髮不準超過幾釐米,否則會嚴厲處罰。如此規定,自然卷常常被懷疑為燙髮、染髮,不難演繹出要求學生開「自然卷證明」的奇葩事件。
現代教育理念中,許多人認同「尊重學生個性」。可是,倘若學生連自己心儀的髮型都無權選擇,那麼還稱得上「尊重個性」嗎?一面口口聲聲「張揚個性」,一面規定頭髮不得超過幾釐米甚至開證明,是不是管得太寬了?是不是有點自相矛盾呢?
折射了管理問題
■青的蜂
學生髮型不宜管得太寬,但也不能完全不管。這中間的尺度怎麼把握,其實不難。畢竟真的假不了,假的真不了,只要善於觀察,不難發現哪些是燙過染過的,那些又是虛與委蛇的藉口。關鍵是,老師們肯不肯花這分心思,願不願意攬起這道「多餘」的程序。
要求學生「自證清白」,本質上體現了管理問題。近年來,一些「無謂證明」「奇葩證明」備受關注,從根本上分析就是一種「懶政思維」作怪,管理者多個步驟就能辦成的事,非得讓人們自己去跑腿,無非是避免「自找麻煩」,將自身責任無限放小,轉移到他人身上。
類似新聞並不少見。在網上稍作檢索,學生被要求開具「少數民族證明」、申請補助金被要求上交「單親家庭證明」、想申請彈性離校需要證明「家長很忙」等等,令人貽笑大方的同時,也無疑使人困惑:這些東西需要證明嗎?學校方面很難做到核實嗎?
「自然卷證明」只是一個提醒,它應該使學校和老師意識到,別太迷戀以機械化、教條化的標準管制學生,乃至一言不合就要求學生「自證清白」。這樣的方式雖然直接有效,但從另一種意義上說,也是簡單粗暴,反映的是,學校缺乏關注學生的興趣。
真正好的管理,是以人為本的管理,而不是高高在上。真正以學生為本,是下沉去關注學生,而不是用證明的方式「踢皮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