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5-6日,由中國科學技術大學作為輪值主席的C9高校聯盟在蘇州召開年會,但「大樹成長營」看了中科大官網的報導後,發現這個被稱為「中國常春藤」的高校聯盟正在發生變化,從C9演變成「清北+長五+西哈」的新格局。
2003年,作為首批985高校成員北京大學、清華大學、復旦大學、上海交通大學、南京大學、浙江大學、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哈爾濱工業大學、西安交通大學,C9就已初具雛形。2009年10月,以9校正式籤署《一流大學人才培養合作與交流協議書》為標誌,意味著這個聯盟走向在常態化運作。在組建之初,C9確實發揮了很大作用,促進了一批名校的共同進步。
但經過高等教育10多年的快速發展,原來處於同一起跑線的「兄弟」已發生變化:有人趕超,也有人掉隊。最明顯的是清華、北大的領頭羊地位,永遠排在前2位,這得益於兩校良好的基礎、資金傾斜投入和優先招生等政策的大力扶持;而被坊間稱為「華五集團」的復旦、上海交大、浙大、南大和中科大,在多方的大力支持下,一直處於快速發展階段,由此,清北和華五這「七仙」幾乎佔據了所有高校榜單的前列。
而西安交通大學和哈爾濱工業大學似乎已經「掉隊」,並且有被拉大差距的趨勢。在2020年5月公布軟科高校榜單中,除前7校固定不變外,第8至第10依次是華中科大、武漢大學和中山大學,西安交大和哈工大則分別排名第11和12位。在泰晤士高等教育世界大學排名、QS世界大學排名、US News世界大學排名大個國際榜單中,武漢大學、中山大學、華中科技大學、南開大學等也是後來居上,超過了C9成員。
從近2年舉行的C9年會情況,也可窺見一斑。2019年年會東道主是哈工大,前來出席會議的除了清華派了規劃處處長外,來了7位副校長;而今年的年會只有北大、南大、上海交大和西安交大四校派了副校長,其他四校哈工大、復旦和浙大派了部門負責人,清華來的發展規劃處副職,雖然說有一定的偶然性,但至少可以看出成員中並未對這樣的年會給予高度重視。
另一方面,從C9聯盟年會的內容上看,更多的是研討性質,缺少實質性的舉措,也沒有具體成果公布,這從一定程度上顯示出對聯盟成員的熱情不夠。如2019年年會各高校分享了在「雙一流」建設中的舉措與取得的成效,並結合「雙一流」建設中的問題進行了深入研討;2020年的年會結合各自有關「雙一流」建設的思考和實踐,暢談了建設中國特色、世界一流大學的使命與擔當,提出了前瞻性思考和政策建議。
此外,C9成員在具體發展中,清華已經領跑,9月21日,清華大學官微發布消息《「雙一流」專家評議會:清華大學全面建成為世界一流大學》,這也是國內高校第一次正式宣布建成「世界一流大學」,預計北大也將於年底宣布正式建成世界一流大學,這無疑讓清北處於特殊的地位。
而在長三角一體化發展背景下,浙大、南大、上海交大、復旦和中國科大已於2019年5月正式成立了一個新的大學聯盟——長三角研究型大學聯盟,這是一個官方的聯盟,這也就意味著「華東五校」已經成為了過去,「華五」變成了「長五」。由此,比較尷尬的是西安交大和哈工大了。
難怪有網友認為,「事實上C9高校聯盟只是一個名號而已,已經名存實亡」,對此,你怎麼看呢?
#C9高校聯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