脫「舊衣」煥新顏,白雲44個老舊小區完成微改造

2020-12-22 大洋網

老舊小區微改造,最核心的莫過於補齊民生短板,讓老舊小區與城市一起發展,讓老百姓共享發展成果,享受更好的人居環境。記者日前從白雲區住房建設交通局了解到,今年白雲區已完成22個老舊小區微改造,通過改善小區硬體設施,增加公共空間的休閒、親子活動功能,營造良好人居環境,提升居民獲得感幸福感。2018年至今,白雲區已完成44個老舊小區微改造項目,老舊小區脫下「舊衣」,煥發新顏,老城區煥發出新活力。

完善社區功能 44個老舊小區蛻變宜居新社區

老舊小區居民最困擾的問題,主要集中在排水堵塞、路面坑窪、供水不足等最基本的民生問題上。白雲區在充分徵求居民意見的基礎上,堅持貫徹「先民生、後提升」的改造思路,從水、電、路、氣、消防等基本改造內容著手,優先解決居民最關心的民生問題,切切實實謀民生之利、解民生之憂,補齊民生短板,極大地提升了居民獲得感幸福感。

排水管網堵塞、雨季常年積水、「三線」雜亂、用電安全隱患較大等,是鶴龍街工具機三廠宿舍小區居民最為關切的改造內容。該小區子在微改造過程中充分運用「海綿城市」理念,通過設置生態停車位、鋪設透水瀝青、實施雨汙分流改造,極大地提升了小區的集水排水功能。作為白雲區「三線」下地的試點項目之一,該小區已完成通訊線下地以及電力線地下管道建設,成為全區首個實現電力線、通訊線全部下地的老舊小區微改造項目。

堅持「面子」「裡子」兩手抓,補齊配套短板,提升人居環境,是白雲區在推進老舊小區微改造項目過程中,一直堅守的原則。作為三元裡街正著力推進的7個老舊小區微改造項目之一,華園北小區的改造頗具典型性。

「華園北小區是傳統的老舊小區,缺乏系統的片區規劃,存在較多功能缺失,缺少可滿足居民運動休閒、休憩交流等需求的場所以及燃氣入戶等配套設施。」華園北小區相關負責人介紹,經過微改造後,該小區的閒置空間設置了康體設施,燃氣管道完成了入戶,社區功能得到了極大完善,居民的基本生活、運動健身需求得到了滿足,社區面貌煥然一新。

類似的例子還有很多。白雲區謀劃從2018年起完成87個老舊小區共78個項目的微改造工作,目前已完工44個項目,微改造正逐步讓老舊小區煥發出新活力。

發動社會力量 高水平高質量推進小區微改造

清晨,溫暖的陽光透過樹葉,灑在小區剛粉刷過的牆壁上;新鋪設的柏油路面和新劃線的停車位,為消防安全通道讓出了位置;街坊三五成群散步休閒,有說有笑……完成微改造後,位於景泰街的大金鐘路48號大院老舊小區活力煥發,街坊喜笑顏開。

改造的目的是滿足民眾所需,其過程自然少不了民眾的參與。在推進老舊小區微改造項目的過程中,白雲區充分調動鎮街、社區居委會、小區居民等基層和群眾的積極性,發動社會力量,共商共謀,共同推進,使得微改造項目切切實實為居民服務。

位於同和街同和社區的同和北9號大院,現狀建築建成年代久遠,老舊房屋較多,其微改造被納入了廣州市城市更新三年行動計劃(2019-2021年)。為了滿足用「繡花」功夫加強城市管理,高水平、高標準、高起點進行城市規劃、建設、管理的要求,今年5月,該小區微改造口袋廣場設計方案通過「社區事·大家做」口袋廣場設計競賽活動,面向社會公開徵集,共收到了來自廣州、深圳、佛山、杭州、香港等地區設計機構專業設計師和院校師生設計的23份作品,並邀請了設計大師、有關部門、居民代表進行評選,極大提升了設計專業性和居民參與度。

「我們小區範圍很廣,但道路比較破舊,路燈照明不足,小區老人多,缺少休閒的康體設施。」家住同和北9號大院的居民徐阿姨表示,得知小區將迎來微改造,大家都很積極,希望口袋廣場能真正發揮作用,兼具實用和美觀兩大功能。白雲區住房建設交通局相關負責人介紹,該小區將改造的口袋廣場地勢開闊、交通便捷,是小區重要的空間節點,將通過對社區人居環境和公共空間景觀的優化,為社區微改造工作提供示範作用。

創新改造模式 摸索成片連片改造、管養新模式

老舊小區完成微改造後,如何加強後期管養,同樣是社會關注的焦點。成片連片改造、企業參與管養,是白雲區正在探索的新方向。

目前,白雲區老舊小區大多以開放式管理的老舊社區、城中村社區與封閉式管理小區三種居住形態為主。以景泰街雲苑景泰片區為例,近一平方公裡內的6個社區建築均建於上世紀80年代,因歷史原因形成無物業管理區域,存在基礎設施老化、公共服務不足、安全隱患突出、停車位不足、亂停亂放現象嚴重等問題。多年來,景泰街不斷進行管理模式的嘗試,都因市場化物業企業「不願管」,國有非市場化企業「很難管」,居民自治「不會管」,政府長期兜底則財政「背不動」、力量「跟不上」,而難以取得預期成效。

今年,白雲區成為廣州市5個引入物業管理試點區之一,按照「黨委領導、政府主導、業主自治、社會參與」的工作思路,根據每個小區的人員構成、地理位置等具體情況,以市場化引入物業管理公司、國有企業參與建設與管養、居民組織自治等多種方式,逐步探索完善老舊小區微改造後續管養的工作機制,雲苑景泰片區正是白雲區試點之一。

「雲苑景泰片區包括雲苑新村1期(雲苑南)、雲苑東、雲苑西、景泰東、景泰西、景泰北6個老舊小區在內,其微改造項目總投資8967萬元,改造範圍約29.89公頃。」白雲區住房建設交通局相關負責人介紹,目前該片區已引入和家生活科技有限公司進行物業管養,以高標準、專業化物業管理服務,打造活力社區,消除或緩解社會事務完全由政府包攬、公共服務完全依賴政府、社會管理難控成本的情況。接下來,白雲區有望在全區推廣這一試點經驗,推動老舊小區微改造工作實現長效管養。

煥發新活力 50個老舊小區將迎來微改造

「十三五」期間,白雲區一直以「先民生,後提升」的思路推進老舊小區微改造工作,優先解決群眾最關心的民生問題,以提升居民生活的舒適性、便捷性、安全性。白雲區謀劃的78個老舊小區微改造項目中,2018年已完成2個,2019年已完成20個,今年以來已完工22個,在建6個,14個已完成招標,13個正組織招標,1個正編制實施方案。

「目前老舊小區微改造仍以民生項目打造為主,對項目亮點打造不夠,項目內涵沒有充分挖掘。」白雲區住房建設交通局相關負責人表示,由於項目分布零散,難以實施成片連片改造,無法形成微改造的集聚效應,這是「十四五」期間需要重點提升的內容。

根據廣州市城市更新老舊小區改造計劃的安排,「十四五」期間,白雲區將按照3個時間節點完成50個老舊小區微改造項目:到2021年,完成已納入市老舊小區微改造三年行動計劃的剩餘未完工21個項目;到2023年底,完成市下達五年改造計劃的29個項目中的12個(即完成40%);到2025年底,完成剩餘17個項目。

「我們將在推進老舊小區微改造工作中,充分調動鎮街、社區居委會、小區居民等基層和群眾力量,共商共謀,共同推進,不斷強化基層治理能力,讓老舊小區改造成果得以保持,基層管理秩序得到全面提升。」白雲區住房建設交通局相關負責人表示,白雲區還將以微改造為契機,發動業委會成立黨支部,提升基層黨組織的發展能力、服務功能,凝聚老舊小區居民力量,增強社區治理、社區管理責任感,強化社區歸屬感、認同感,打造和諧社區,營造共建共治共享的社會治理格局。

廣州日報全媒體文字記者 湯南 通訊員 雲宣、江興夏、宋楚楚
廣州日報全媒體圖片記者 莊小龍 通訊員 石建華
廣州日報全媒體編輯 吳一釩

相關焦點

  • 徐衣顯: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讓老舊小區煥新顏人民群眾笑...
    徐衣顯: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讓老舊小區煥新顏人民群眾笑開顏 2020-08-07 11:52 來源:澎湃新聞 政務
  • 老舊小區換新顏 既「好看」又「好住」
    近段時間,家住藍關街辦小區張惠玲女士特別開心,因為她所居住了20多年的小區在歲月長河中變成了髒亂差的老舊小區,而今年八月,老舊小區改造解決了居民久積心頭的住房難題,又讓她們這個舊小區重新充滿了生機。
  • 老舊小區蝶變煥新顏
    近年來,為徹底解決老舊小區管理的痛點問題,瑤海區大力實施老舊小區改造治理,由區國資公司設立物管中心,對老舊小區進行「託管」服務,以黨建為核心,以「紅色物業」疏通基層治理的「毛細血管」,改善基層社會「微循環」,將市域社會治理現代化落實在「微服務」,推動老舊小區逐步實現由「失管」到「物管」的改變,讓這個擁有三分之一以上開放式老工廠區宿舍、老舊生活小區的傳統工業區丟掉了
  • 麗水蓮都區老舊小區「舊貌換新顏」惠民生
    這兩天,家住市區北苑新村的65歲徐永平老人一臉高興,蓮都區建設部門工作人員同防盜門廠家一起,為該小區的所有小區居民樓安裝了防盜門。  為了讓轄區居民住得安心,近期,蓮都區建設部門對北苑新村、大洋河小區北區、金田小區等8個開放式物管小區無防盜門的樓道進行防盜門免費安裝。截至目前,246個樓道完成安裝並正式投入使用。
  • 高新區24個老舊小區改造完成 惠及6880戶居民
    日前,隨著楓葉苑小區順利通過竣工驗收,西安高新區2020年老舊小區改造任務全部完成,24個老舊小區舊貌換新顏,6880戶居民的生活品質因此大幅提高。根據《西安高新區2019-2020年老舊小區改造計劃》,高新區將24個老舊小區列入改造範圍,涉及269棟單體建築6880戶居民,總建築面約85萬平方米,改造範圍包含道路改造、安防設施完善、圍牆改造、道路維修美化等十多項工作,總投資達5.38億元。
  • 巴城老舊小區將加快改造進度~
    12月8日,市人大常委會副主任、區委書記張平陽率住建、自然資源、房管等部門負責人,調研老舊小區推進情況。張平陽一行先後深入街心花園、中汕大廈、書苑小區等改造現場,通過聽取匯報、現場查看等方式,詳細了解老舊小區改造推進情況,並現場解決相關問題。
  • 「三線」蜘蛛網下地,排水排汙通暢,白雲這20個老舊小區變了
    原本雜亂密集的「三線」蜘蛛網下地了,凹凸不平的路面平整了,小區排水排汙通暢了,危險圍牆也修復了……隨著老舊小區微改造工程的完工,位於廣州市白雲區鶴龍街的廣州市工具機三廠宿舍區悄然發生變化,社區街坊的居住環境變得乾淨整潔,舒適宜居。
  • 德州市住建局:全面推進老舊小區改造 提升居民生活水平
    、構建美好生活環境的重要途徑,近年來,我市不斷推進重點民生工程建設和民生難題解決,越來越多的老舊小區舊貌換新顏,小區居民的生活條件繼而不斷改善。      解說:據了解,我市納入2020年城鎮老舊小區改造計劃任務項目共197個,改造戶數25184戶,改造面積約259.23萬平方米、總投資約7.55億元。
  • 要聞|芒市老舊小區改造火熱進行中,你們小區改造了嗎?
    要聞|芒市老舊小區改造火熱進行中,你們小區改造了嗎?我市自2019年啟動老舊小區改造工作以來,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視,並列為重點民生工程,目前已經完工55個老舊小區改造,其餘部分也在緊張的施工當中。
  • 拱墅131個老舊小區改造項目全面開工!這9個精品小區初露新顏,美!
    拱墅131個老舊小區改造項目全面開工!這9個精品小區初露新顏,美!、娛樂、休憩、文化展示的主題廣場,小區內將道路拓寬到6米,新增車位30餘個,藉助舊改契機,改造第一臺加裝電梯,預計12月底完成。
  • 200秒丨德州96個老舊小區改造的好不好?聽聽居民們怎麼說
    老舊小區因房齡老、基礎設施破損、沒物業等問題,成了「城市疤痕」,也嚴重影響了居民的生活質量。德州市委市政府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 ,陸續對中心城區的200多個老舊小區進行整治改造,讓百姓共享幸福宜居生活。齊魯網德州4月19日訊 從2016年開始,德州市對中心城區九十年代及以前建成的老舊小區全部進行整治改造。
  • 自貢自流井區:老舊小區改造「寫」滿民意
    走進自貢市自流井區五星街磨子井社區黨群服務中心,「老舊小區煥新顏,美好新居你我他」的橫幅格外醒目,數名工人正忙碌施工,有的重新布置雨汙分流系統、有的對小區路面鋪設石板磚、有的正焊接搭建社區新大門……眼前這番景象是磨子井社區正在實施老舊小區改造工程。
  • 探訪銀川老舊小區改造:要「顏值」更要「品質」
    老舊小區承載著一個地方的歷史,凝聚著幾代居民的奮鬥心血。城鎮老舊小區改造是一項重要的民生工程,關係著百姓幸福生活指數。臨近年底,天氣逐漸轉冷,老舊小區改造工程陸續收尾。今年銀川市納入中央財政專項資金支持範圍的258個老舊小區,改造得如何,居民滿意不滿意?近日,記者實地探訪了銀川市三區一些老舊小區改造項目。
  • 寧海老舊小區改造後換新顏,居民「安居」更「宜居」!
    正在改造中的北星路小區自2015年開展老舊小區改造工作以來,寧海已累計完成紅楓公寓、華山花園等13個老舊小區的改造工作。2020年開始,根據《寧海縣城鎮老舊小區改造三年行動方案》的工作要求,加大了老舊小區改造工作力度。今年已完成正學公寓、騰達小區和園丁樓小區3個老舊小區改造,惠及住戶445戶。2021年改造計劃中的北星路片區、浦西小區等5個小區已經完成前期工作並陸續進場施工。
  • 惠州:老舊小區太破了?好消息是政府主導微改造給小區換裝
    在提升惠州城市品質工作中,老舊小區的微改造也是重要一環。在開展「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中,市住建局結合小區實際和居民意願,通過引入社會資本,對惠城區的景富花園和南壇一號小區進行試點改造,老舊社區正通過「微改造」,用小變化、小改善、小更新提升居民獲得感。
  • 崇川計劃用三年時間完成244個老舊小區改造,改「面子」厚「裡子...
    崇川計劃用三年時間完成244個老舊小區改造,改「面子」厚「裡子」——「內外雙修」全面提升居住感受 2020-05-18 09:15:58 來源: 南通網 「再過幾個月,住了幾十年的小區就要大變樣了,我們非常期待。」
  • 老舊小區改造舊貌換新顏
    老舊小區改造得好不好,住戶的感受是重要指標。對於住戶來說,良好的小區環境和便利的設施是觸手可及的幸福感。我縣老舊小區改造一年來,讓小區環境變好了,設施更便利,房屋漏水和下水管道堵塞的「老大難」問題也解決了,居民得到的是實實在在的幸福感。
  • 今年老舊小區改造任務超額完成
    來自住房和城鄉建設部的最新數據顯示,2020年老舊小區改造任務已經超額完成。我國有序實施城鎮老舊小區改造,1月份至11月份,新開工改造城鎮老舊小區3.97萬個,惠及居民近725萬戶。老舊小區改造是城市更新的重要一環。2020年是我國老舊小區改造開始按下快進鍵的一年。
  • 主播說新聞丨老舊小區改造:不僅改房子 還要改生活
    於烈鷹:   近年來,我市全面開啟了「拆除重建」+「微改造」結合的城市「更新」改造模式,通過整治維修、活化完善基礎設施的辦法,切實解決城區老舊小區多年來困擾居民生活的硬體設施老化和管理落後等問題。視頻▲12月7日《麗江新聞》視頻:《麗江:「微改造
  • 石家莊三年改造老舊小區1136個 明年計劃投資32億元
    三年改造老舊小區1136個石家莊市改造力度進一步加大 明年計劃投資32億元12月1日,記者從石家莊市住建局獲悉,老舊小區改造作為省會為民辦實事之一,今年已完成改造293個,著力打造「住用安全、設施完善、功能齊備、出行方便、環境整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