媽媽給舅舅買的蛋糕,一轉眼功夫被娃玩成這樣,網友:洗洗還能要

2020-09-05 萌知道

孩子小小的時候,的確是一個可愛的小天使。可是隨著他們慢慢長大,到了一定時期的時候,他們的「破壞力」就逐漸展現出來了。他們就好像是一個個小小破壞王,一刻都閒不下來。非得找些什麼東西來折騰才舒服。折騰著折騰著,就出現了被破壞的「災區」,而且範圍越來越大。

最近微博上就有個寶寶,把媽媽辛辛苦苦準備的蛋糕糟蹋一通。如果這個蛋糕是給孩子自己準備的話,也沒什麼問題。但是這是媽媽專門為了舅舅準備的生日蛋糕,被調皮的寶寶玩了一個稀巴爛。生日蛋糕當然有很多的奶油,視頻中孩子就在客廳裡折騰著,把蛋糕盒子從桌子上拽到了地上。蛋糕本來就被摔了一次,又被好奇的孩子伸手抓了好幾把奶油。

孩子似乎覺得這樣抓奶油很好玩,於是就玩了個痛快。他直接把奶油玩得到處都是。地板上,桌子上,還有孩子的衣服褲子,胳膊腿上,還有小臉蛋和頭髮絲上也粘上了很多白白的奶油。被發現的時候,孩子顯然還沒有反應過來自己到底幹了什麼事情,一臉懵逼地看著鏡頭。看了一會他覺得沒意思了,竟然又回去玩奶油了,這次還用手指頭粘上奶油嘗了嘗。唉!看來孩子終於發現了蛋糕的真正用途了。

網友們在微博下留言說:「自己親生的孩子,除了原諒他,還能咋地?」、「好可愛的寶寶,把自己吃的一臉奶油。」、「好可愛的孩子,淘氣又可愛!」、「沒辦法,孩子洗洗還能要,蛋糕怕是要不了了。」

孩子成長到了一定階段,似乎都會變得比以前「熊」起來了,還會有許許多多稀奇古怪的問題。而且家長們一個不注意,孩子可能就控制不住地弄出一堆搞破壞後的爛攤子。那麼家長們有沒有想過,這個階段的孩子是出於什麼心理去搞破壞呢?

⑴好奇心理

好奇心理可以說是驅動孩子進行「破壞」的最關鍵,也最主要的因素。因為我們身邊很多常見的東西,對於孩子來說都是不了解的新奇事物。就像是人們了解一件物品時,需要搞清楚它的內部構造,從而建立起模型。但是孩子做不到這樣的程度。他們只是能夠把玩具工具拆開,大概也看不懂原理,也組裝不回去,於是就成了「小破壞王」。

家長們在看到孩子拆開了玩具,遙控器等,不要著急罵孩子。如果可以,家長自己再組裝好就可以了。只不過家長一定要注意孩子的安全,告誡孩子什麼可以碰,什麼堅決不能碰,以防事故發生。

⑵盲目模仿心理

模仿能力是孩子與生俱來的能力。而作為他們最親近的人,爸爸媽媽自然而然的就會成為寶寶們模仿最多的對象。當孩子看到家長的一些行為,自己也會心癢難耐,偷偷的就去嘗試了。但是結果呢?有的寶寶學爸爸刮鬍子,結果把小貓的呼吸刮掉了;有的寶寶看到媽媽穿高跟鞋,塗口紅,就也偷偷地用媽媽的東西,結果搞得一團糟。這些「破壞」行為實際上大多數都是孩子本能地去模仿周圍的人和事而已。

不過家長們也應該及時和孩子溝通,讓孩子明白什麼事情他們現在不可以模仿,會變成搞破壞,什麼事情是孩子可以模仿的,比如洗臉刷牙等。

⑶嫉妒心理

不要以為小孩子都純潔的不沾染一點灰塵。聽到小孩子會有嫉妒心理,是不是聽起來讓人不太敢相信。其實孩子也會嫉妒。當孩子見別人東西比自己的好,就會產生嫉妒心。他們在嫉妒心的驅使下,可能會故意破壞別的小朋友的鉛筆,本子,新衣服等。如果孩子就這樣下去,必定會養成狹隘,自卑的心理。所以家長們一定要注意引導孩子學會正確和人交往,總有開闊的心胸。

其實家長們在孩子搞破壞的時候沒必要大發雷霆。因為這實際上是孩子的心理在慢慢發展的過程中的正常表現。有時候孩子也不是故意想搞破壞的,他們只是想知道這件東西到底是什麼樣的。孩子把感興趣的東西拆開,是一種學習探索未知的表現,也是孩子學著去思考的表現。如果能保持住孩子天真的童心和旺盛的探索求知慾,那麼哪怕他們弄壞了一些小東西,把周圍弄得混亂了一些,又怎麼樣呢?


相關焦點

  • 孩子放學沒回家,媽媽看到後不想認,網友安慰:這娃洗洗還能要
    很多孩子都喜歡玩水,玩泥巴。我家孩子也是這樣,在家玩水玩的滿屋都是,後來想想,我自己小時候也愛玩水,也就不怎麼說他了。看看這樣子回家必然是要吃巴掌的了。這段在網絡上播出以後,引來網友的眾多評論,都在安慰媽媽:「彆氣、彆氣,這娃洗洗是能要的
  • 媽媽上個廁所的功夫,廚房就成了這樣,網友:正在醃製中的娃娃菜
    媽媽上個廁所的功夫,寶寶把廚房搞成了這樣這一天,媽媽在廚房準備做飯,做到一半,就去了洗手間上廁所。媽媽上完廁所回來後,看到廚房的畫面,她完全驚呆了,寶寶把廚房搞得如同戰爭現場。這時候的寶寶正拿著蒸籠,蒸籠上抹上醬料,而寶寶的身上,也全都是醬料。
  • 孩子放學後沒回家,找到後遭媽媽嫌棄,網友:洗洗還能要
    導讀:孩子放學後沒回家,找到後遭媽媽嫌棄,網友:洗洗還能要各位點開這篇文章的朋友們,想必都是很高的顏值吧,我們真的是很有緣哦,小編每天都會給大家帶來不一樣的育兒資訊,如果對小編的文章或者其他的什麼,有什麼一些意見的話歡迎在下方積極評論哦,小編每條都會認真看的。那麼本期的內容是:孩子放學後沒回家,找到後遭媽媽嫌棄,網友:洗洗還能要!那麼我們就來看看吧!
  • 孩子放學沒回家,好不容易找到卻遭媽媽嫌棄,網友:洗洗還能要
    更嚴重的,有些時候孩子沾了點東西,就要趕緊被拉去洗,呵護備至。了解過原委才知道,原來這兩個小孩在幼兒園,偷偷跑了出來,老師一個留神沒注意,這兩個小孩在院子裡就成了一身大泥巴。媽媽來下班接他們兩個的時候,還到處找孩子呢,沒想到,應聲而來的竟然是兩個髒小孩。一時間媽媽也不知道是該哭還是該笑了,打也打不出手,罵也罵不出口。
  • 媽媽跟鄰居閒聊,熊孩子趁其不備坐上了面盆,網友:洗洗還能要
    媽媽跟鄰居閒聊,熊孩子趁其不備坐上了面盆,網友:洗洗還能要我在視頻軟體上看到的一個是短視頻。這個帳號是媽媽分享自己帶孩子的一些有趣的事情。有一天就錄到了這樣一件比較好笑的事情。媽媽在為時已晚,趕緊就把孩子從面盆裡抱了起來,孩子也是一臉委屈,「這個凳子怎麼那麼不敢做?」媽媽在評論區解釋道:孩子把面盆當凳子坐了,卻沒發現人家其實是個面盆。看著被面牢牢佔住整個屁股的孩子,媽媽也是笑的不行。孩子拔出來之後,也是費了好久的時間才給孩子洗乾淨。
  • 媽媽跟鄰居閒聊,熊孩子趁其不備坐上了面盆,網友:洗洗還能要
    ,熊孩子趁其不備坐上了面盆,網友:洗洗還能要我在視頻軟體上看到的一個是短視頻。這個帳號是媽媽分享自己帶孩子的一些有趣的事情。有一天就錄到了這樣一件比較好笑的事情。昨天帶孩子回姥姥家,媽媽把孩子放在屋裡去,跟門外的鄰居們聊了一會兒,就把孩子自己放在了屋裡。但是沒想到的是,孩子在屋裡竟然做起了妖。
  • 2歲寶寶將媽媽化妝品扔進馬桶,媽媽血壓飆升,網友:洗洗還能用
    媽媽瞬間就感覺自己的血壓飆升,不過寶寶現在還小,不能打罵,媽媽也只好將這顆苦果吞到自己肚子裡。網友也被這個能折騰的寶寶逗樂了,評論區裡對寶寶的調侃也漸漸多了起來。 網友熱評 微笑釋然:洗洗還能用,只是這寶寶還是丟了吧,哈哈。
  • 孩子放學後沒回家,找到後孩子變成「泥人」,網友:洗洗還能要
    很多小孩子都特別喜歡玩水、玩泥巴,尤其是像下雨天,是最受孩子們喜愛的天氣了,披著雨衣在雨中玩耍總會讓孩子感到特別的快樂。但是大人們基本都會阻止孩子這樣做,畢竟在水中玩容易讓孩子感冒,弄髒衣服等。但小孩子的調皮可不是家長想管就能管住的,這不就有一個男孩,趁爸媽沒注意把自己變成了一個「泥人」。
  • 女兒用光媽媽兩盒「高光」,老媽氣得「肝疼」,網友:洗洗還能要
    ,女孩會和媽媽一樣,愛上媽媽的化妝品、高跟鞋、還有髮夾、漂亮衣服等等,這也是孩子的成長的一部分。在畫面中,我們可以看到,孩子的臉上打滿了高光,額頭還有臉頰兩側還有下巴都打了滿滿的高光,看上去很有立體感,不得不說,孩子打的位置還是很正確的,但是這可是兩盒的高光啊,媽媽心疼之餘,也不知道怎麼辦才好。網友也直言:還是先把熊孩子洗洗吧!洗洗還能要哈哈。
  • 冬季多久給娃洗一次澡?什麼時間洗?什麼情況下不能洗?一一講透
    「好冷好冷」,趕緊幫閨女把頭髮吹乾,身體擦乾後,讓其鑽進了被窩,可即使這樣,娃依舊還是鼻塞了。1、多久給娃洗一次?另外,在給寶寶洗澡時,寶媽要知道37-39℃的水溫對孩子身體刺激較小,而且還能促進其體內血液的循環,對於改善整體睡眠有很好的幫助作用。
  • 兩個孩子放學後沒回家,找到後遭媽媽嫌棄,網友:洗洗還能要
    曾有一組照片在網絡上瘋傳,兩個黑乎乎的孩子引起了廣大網友的熱議。黑乎乎的臉蛋下藏著一雙天真無邪的眼睛,仿佛在說「為什麼媽媽認不出我了呢?」知道真相之後,家長哭笑不得,「領回家洗洗還是能要的!」其實家長也不用這麼排斥,玩泥巴對孩子有以下三點好處。1、完善孩子的免疫系統其實玩泥巴是一件特別棒的事情。
  • 「三歲半舅舅」帶娃玩野外生火走紅,網友:我家怕是有個假舅舅
    這不,近日一位「三歲半舅舅」帶娃玩野外生火的一幕在網上走紅,舅舅帶著外甥一起生火,看起來格外的溫馨,對此,有網友不禁感慨:我家怕是有一個假的舅舅吧?而一旁站著的外甥和舅舅玩得也是相當的開心。可以看到舅舅在院子裡挖了個小坑,周圍還有準備好的瓶瓶罐罐,看起來很有氛圍,而「三歲半舅舅」正在進行的就是帶著娃一起玩野外生火,兩個人一起趴在地上吹火的樣子也是讓人很是懷念,勾起了不少人的記憶。
  • 婆婆說,正月裡不能洗被子,我偏偏洗了,怎麼了
    剛才看一個網友吐槽說:我婆婆真是老封建,非說正月裡不能洗被子。去年春節時,孩子在床上吃東西灑了一床的碎渣子,剛準備拿下裡扔洗衣機裡洗洗,婆婆大喊著說,正月裡不能洗被子,會不吉利的。想起小時候的確聽說過很多習俗,像初一那天不能動掃把,說會好運氣都掃走;也不能倒垃圾,也說是會把好運氣掃走;還有不能洗衣服。不過記得老媽倒是不會講究那麼多,畢竟很多客人來來往往的,嗑瓜子吃花生會扔的滿地都是。肯定要掃一掃的。洗衣服和洗被子倒是早早在年前都洗乾淨了。
  • 比爸爸帶娃更「優秀」,且看舅舅是如何帶娃的!看完你會笑
    文/筆芯兒媽媽現在帶娃群體越發壯大了,奶奶、姥姥、爸爸媽媽甚至是小姨都開始踏入了帶娃行業,最近網上又開始盛行舅舅帶娃。舅舅作為一個男孩子,自然沒有像小姨女孩子般那樣細心,但舅舅帶娃會和娃擦出啥樣的火花呢?我們一起欣賞一下吧!想打遊戲咋辦?給娃掛上!
  • 有種「不靠譜」叫舅舅帶娃,將娃放進紙箱裡,網友:正月要去剃頭
    剛開始舅舅還和寶寶玩的很好,但後來就有些累也有些無聊了,為了防止寶寶到處亂跑受傷,也是為了自己省心,就將寶寶放進一個紙箱裡,真是有種「不靠譜」叫舅舅帶娃呀。就這樣寶寶躺在紙箱裡玩,舅舅躺在紙箱外邊玩,互不打擾
  • 「不省心舅舅」帶娃火了!伸臭腳丫把娃燻跑,網友:糟老頭壞得很
    爸爸媽媽沒空帶娃時,都會把娃交給家裡人帶,我們見過爺爺、奶奶、姥姥、姥爺帶娃,但是舅舅帶娃卻很少見。那麼,將娃交給舅舅帶是什麼體驗,會擦出什麼樣的火花呢?01"不省心舅舅"帶娃火了!伸臭腳丫把娃燻跑,網友:糟老頭壞得很有位舅舅在帶娃時,可以說是把娃坑得生無可戀。
  • 娃睡著,媽媽搶時間洗衣服,回頭看到寶寶的表情,心都要被暖化了
    娃睡著後,媽媽「搶時間」洗衣服,回頭看到寶寶的表情,心都要被暖化了在這一刻,媽媽感覺自己的心都要被暖化了,覺得自己再苦再累都是值得的。對此,很多網友紛紛讚不絕口:寶寶太可愛了,這麼小就懂得媽媽的辛苦、懂得體諒媽媽,簡直就是一個天使寶寶,媽媽再苦再累都覺得值!
  • 「背簍舅舅」走紅,休閒帶娃兩不誤,網友:被寶寶的表情萌到了
    比如說有孩子前,媽媽可以隨意買自己喜歡的衣服和鞋子,沒事的時候再出去旅旅遊或者做個美甲。可是,自打孩子一出生,自己也就「一切從簡」了,原來使用的化妝品用完也不敢買了,就算是逛街和看淘寶也都是看著嬰兒的東西。作為家長來說,他們恨不得無時不刻的看著孩子,生怕一個不注意就讓孩子出現危險,而這種生活在孩子出生前連想可能都不會想過。
  • 成了全職媽媽以後才明白,有一種成長叫:獨自帶娃
    這麼晚睡覺已經是常態了,如果是以前,衣服我不想洗就第二天再洗。可是,有了孩子以後,我的拖延症好像都好了很多,因為不得不做。突然發現,當了全職媽媽以後,不知不覺我也跟著孩子成長了很多。有人說,陪伴孩子成長的過程,其實也是父母自我修煉的程,我深有體會。孩子出生半個月開始,婆婆突然身體有問題,只能回家修養。
  • 舅舅「野路子」帶娃火了,為打遊戲「封印」外甥女,媽媽哭笑不得
    文/寧媽媽育兒經都說「生娃難,養娃更難」,先不說養娃所需要的經濟基礎,光是照顧孩子就有可能讓家長陷入焦慮,不光要照顧孩子的睡眠、飲食,寶寶出現的一舉一動,家長都會非常擔心。但是別看是當舅舅的人了,但是本性還是一個初中生,基本上可以說是不會帶孩子,心理還以為是只要讓孩子待在安全的地方就可以了,於是為了讓孩子不亂跑的情況下,自己還能玩遊戲,於是舅舅的「歪腦筋」就上線了,直接將孩子放在一個超大的塑膠袋中,掛在了牆上,直接封印了小外甥女的一些行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