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眾參與】全國淨灘行動開啟!誰在守護深圳260公里海岸線?

2020-12-23 澎湃新聞

目前全球每年生產約7800萬噸塑料,每年使用約5000億個塑膠袋,每年至少800萬噸塑料進入海洋,相當於每分鐘就有一整卡車的塑料傾瀉入海。

在深圳大鵬新區西湧沙灘上,一群「藍馬甲」正在撿拾垃圾。

「2.385公斤!」

一名志願者將撿到的垃圾分類處理好後,稱重登記。在他身後,還有十幾袋這樣的垃圾,這僅僅是他們剛剛沿著西湧沙灘所撿到的部分垃圾。

▲一袋2.385公斤的垃圾

全力打造全球海洋中心城市的深圳,擁有1145平方公裡的海域面積、260.5公裡長的海岸線、豐富的海洋資源和多種多樣的海洋生物。如何保護海洋環境,如何讓大海更藍、沙灘更淨?近期,深圳做出了實際行動。

26支志願隊伍「點亮深圳260海岸線」

「我喜歡跟著媽媽來海灘上撿垃圾。」娟子的女兒踏著浪花在沙灘上奔跑,看到垃圾便會撿起來放到娟子的淨灘袋裡。

▲娟子的女兒在沙灘上撿垃圾

娟子與海洋環保的相遇很偶然。「大學時深圳市藍色海洋環境保護協會來我們學校做宣講,招募志願者清理海灘垃圾,我就報名參加了。」娟子談到,第一次接觸海洋環保後,就一發不可收拾地愛上了這份公益事業,並決定一畢業就全職加入協會,共同守護藍色大海。

2009年,娟子正式加入深圳市藍色海洋環境保護協會,專職做起了海洋環境保護,這一堅持就是十餘年。

藍色大海需要大眾共同守護

每年9月第三個周末,是國際海洋清潔日(International Coastal Cleanup),從2005年開始,深圳市藍色海洋環境保護協會率先在深圳舉辦第一屆國際海洋清潔日公益活動,現已迎來第十六屆。

為助力「水清、岸綠、灘淨、灣美、島麗」的海洋生態文明目標建設,全面提升全民保護海洋資源環境意識,在2020全國淨灘公益活動暨第十六屆深圳國際海洋清潔日來臨之際,深圳有這麼一批志願團隊,他們自發報名參與淨灘行動。

▲深圳海岸線

「點亮260海岸線」聯合淨灘行動便是由深圳市藍色海洋環境保護協會發起,在深圳260.5公里海岸線上設置26個淨灘點,公開招募26支志願團隊,開展為期一個月的深圳全岸線淨灘公益活動,全面減少深圳市海岸線的海灘垃圾。

「我們每一次行動,平均都會撿到200-300公斤的垃圾。」秋嬋是負責「點亮260海岸線」的志願者之一。深圳的海岸線很長,納入政府管理的海灘相對比較乾淨,但並不是每一段海灘都在管理區域。26支志願隊伍各自認領一段海岸線,分批分點撿拾清理垃圾。

「志願者的力量是為了把這件事情持續告訴大眾,我們一定要這麼做,要堅持去做。」秋蟬感慨,十六年前舉辦第一屆國際海洋清潔日時,還只有兩三百人參與,發展到現在,深圳市藍色海洋環境保護協會已有一萬多名志願者。

▲「藍馬甲」在沙灘上撿到各種各樣的垃圾

「十六年前,如果我說要去海灘撿垃圾,別人就會說『有病啊!』,但是現在,我說我要去撿垃圾,別人會說『好啊好啊,我帶孩子去參加。』」秋蟬認為,這就是觀念的轉變。「這一次聯合26支隊伍共同參與淨灘行動,除了清理垃圾以外,我們更希望藉助聯動傳播的力量,將海洋環保理念傳遞給每一個民眾,共同守護藍色家園。我可能只是在這裡撿了一袋垃圾,但是我們的行為影響了大家。」

中國海洋發展基金會秘書長潘新春表示,「淨灘公益活動直擊當前海洋生態文明,意義大、見效快、效果好、也方便市民參與,是提升海洋生態文明意識最直接的公益活動。不僅可以美化景觀,改善海洋生態,更重要的是以實際行動影響、喚醒更多人內心深處的「公益情懷」和愛護海洋的理念。」

▲中國海洋發展基金會秘書長潘新春

在深圳260公裡綿長的海岸線上,一個個藍色的身影真實表達了對藍色大海的熱愛和守護。

藍色帆船+水下機器人,海上海底雙清理

「當海浪卷過來時,浪花裡有很多垃圾。包羅萬象,什麼都有,冰箱、衛生巾、手提包、費公章等等,很難溯源,我們有一次一次性撿了十幾個手提包。」秋蟬回憶起撿拾垃圾的過往,不免唏噓。到底垃圾從哪裡來?應該從哪裡開始著手清理呢?

▲志願者正在撿垃圾

據了解,海洋垃圾分為沙灘、海面與海底垃圾。其中只有旅遊場所的沙灘垃圾大部分是由遊客亂扔導致,其他的無人海灘則主要是由海漂所帶過來的垃圾。

海上垃圾清理刻不容緩

西湧沙灘上,幾艘小帆船靜靜地停在海邊,藍色帆布隨風搖曳。這是由深圳市藍色海洋環境保護協會、深圳市帆船帆板運動協會共同發起的中國首家民間環保帆船隊——「藍色守護帆船隊」,隊長陳錦浩是中國第一位沃爾沃環球帆船總冠軍。他們即將出徵海上清理海面垃圾。

▲藍色守護帆船隊出徵

「水手、航海愛好者以及相關從業人員,是與海洋最息息相關的群體,理應擔負守護海洋的責任,成為海洋保護的倡導者和踐行者。」陳錦浩對藍色守護帆船隊的成立滿懷憧憬,他向帆船航海界倡導在航海運動過程中踐行海洋保護理念,積極清理海面上漂浮的垃圾。

沙灘與海面比較容易清理,可是水下垃圾的清理就異常艱難。每一年國際海洋清潔日都會組織潛水員潛水清理垃圾,可是單靠人工能夠清潔的範圍實屬有限。

面對水下垃圾清理的難題,深圳潛行創新科技有限公司是一個先行者。他們利用水下機器人用手機操作,通過機械手或者打撈網,清理水下垃圾,為海洋生態保護破冰探路。

「上天有大疆,那麼下海我們也有對標的產品。我希望水下機器人不僅只是用於潛行拍攝,還能夠做出更多具有社會意義的貢獻。」深圳潛行創新科技有限公司副總裁張瑩向記者介紹。

保護海洋生態環境,民間參與是重要的抓手,嚴格執法則是有力的保障。

▲全國淨灘行動開啟

在2020全國淨灘公益活動暨第十六屆深圳國際海洋清潔日啟動儀式上,深圳生態環境局大鵬管理局、深圳規劃和自然資源局大鵬管理局、深圳大亞灣海事局、深圳海洋綜合執法支隊大鵬大隊、深圳海警局大鵬工作站五大海洋監管部門聯合共同組成的海陸統籌海上聯合執法隊正式成立,各執法單位通過信息互通、聯合會商、聯合執法、聯合督辦四大常態化工作機制,推動落實海陸統籌綜合治理工作,合力保護海洋生態環境。

來源/南方日報

整理/廣東生態環境微信編輯小組

原標題:《【公眾參與】全國淨灘行動開啟!誰在守護深圳260公里海岸線?》

閱讀原文

相關焦點

  • 海岸線幾近淪陷 海漂垃圾將有監管「大數據」
    【中國環保在線 固廢處理】日前,由深圳市紅樹林溼地保護基金會(MCF)與深圳市城管局共同組織的「深圳海岸線垃圾清理及監測活動」在深圳灣公園舉行啟動儀式,這也標誌著「守護中國海岸線」項目的啟動,600志願者參與了清灘活動,海岸線監管將有「大數據」了!
  • 全長260.5 公裡!深圳市海岸線修測成果正式發布
    原標題:我市海岸線修測成果發布深圳岸線全長260.5公裡深圳特區報2018年11月15日訊市規土委近日發布我市海岸線修測成果,全市岸線全長260.5公裡。據了解,修測後的深圳市海岸線分為西部岸線和東部岸線,西部岸線自寶安東寶河口至福田深圳河河口,東部岸線自鹽田沙頭角至大鵬壩光。全市岸線全長260.5公裡,其中人工岸線160.1公裡、自然岸線100.4公裡,佔比分別為61.47%、38.53%。
  • 守護身邊的大自然,「益心華泰」公民科學家行動落地深圳
    11月8日,華泰證券攜手美境自然,通過深圳城市自然探索家計劃,支持公眾以公民科學家的身份參與到城市的自然觀察和保護行動中。來自廣東林科院、擅於觀察昆蟲的李琨淵,在活動中通過一片樹葉讓隨行的公民科學家們感受到了大自然的隱秘一面。李琨淵和公民科學家們一起在荔枝樹的嫩葉中尋找蝴蝶卵的蹤跡。
  • 守護美麗海岸線,我們共同行動——記2019第三屆國際淨灘主題活動
    9月8日上午,532名海洋環保志願者齊聚東營萊州灣畔開展2019第三屆國際淨灘主題活動,獻禮祖國70華誕。此次活動由東營經濟技術開發區管委會和東營市幸福裡社會工作服務中心共同組織。通過開展此次淨灘活動, 志願者用行動向社會宣言,愛護海洋環境,我們一直在行動,用自身帶動社會公眾,喚醒更多人參與到海洋環保活動中來,讓垃圾無處可尋,還海洋透徹呼吸!
  • 為守護藍色海洋,大鵬少年變身「海洋工程師」
    大鵬夏季「自然課堂」為守護藍色海洋「開講」深圳新聞網7月16日訊(記者 凌安兒)7月15日,2019年大鵬夏季「自然課堂」為守護藍色海洋「開講」,40名愛海少年變身小小「海洋工程師2019美麗大鵬四季「自然課堂」活動由大鵬新區綜合辦(文明辦)主辦,系大鵬特色公眾自然教育行動之一,旨在提升了市民生態文明素養,展示美麗大鵬生態文化的培育成果,為深圳創建自然教育之城作出大鵬探索。
  • 守護美麗岸線 我們共同行動 第四屆全國淨灘公益(溫州站)活動在...
    今年9月19日是「世界海洋淨灘日」,以「守護美麗岸線,我們共同行動」為主題的第四屆全國淨灘公益(溫州站)活動今天在蒼南舉行。中國海洋發展基金會理事長孫志輝為蒼南授予活動主場旗,蒼南縣領導張本峰、肖劍以及國家省市相關部門負責人出席上午的主題論壇活動。
  • 「守護海岸線」海洋垃圾科研監測項目入圍行動者聯盟2019公益盛典...
    「守護海岸線」項目便是為了解決此燃眉之急。守護海岸線旨在中國沿海設立海洋垃圾監測點,通過定點、定期科學抽樣的辦法,積累並分析海洋垃圾數據,填補國內空白,在推動公眾教育的同時,也為海洋垃圾治理政策的科學制訂提供支持。
  • 新竹地區五百位佛光人響應「世界地球日春季淨灘活動」
    環保署副處長宋俊泙致詞時說道:臺灣海岸線有一千六百多公裡,環保署從九十二年開始推動境灘活動,主要是培養大家不隨地丟垃圾的美德,讓臺灣擁有乾淨美麗的海岸線。佛光山法寶寺住持妙兆法師致詞時表示:為了愛護地球盡一份佛光人的心力,全國佛光分會將一連舉辦二十場淨山、淨灘、植樹等活動,不但提倡環境生態保護、也提倡心靈環保。
  • 環保團體:臺灣海岸線垃圾估算達1424.7萬升
    環保團體:臺灣海岸線垃圾估算達1424.7萬升 2018-08-28環保組織人員展示臺灣海岸線垃圾。臺灣《中時電子報》記者廖德修攝  綠色和平海洋項目主任顏寧表示,所謂「海岸快速篩選調查」是每10公裡劃1個觀測站,總共121個,通過調查員目測,評估每個觀測站的汙染程度。目測式海岸快速篩選調查是參考並改良自日韓實施多年的方法,有助於了解各段海岸線的汙染狀況和類型。
  • 國際淨灘日,宿遷這群人沿著河岸悄悄做了這件事……
    今年9月19日,是第31個國際淨灘日。
  • 「飛閱」最美海岸線!這裡,是深圳大鵬
    「飛閱」最美海岸線! 深圳是一座美麗的海濱城市,一座擁有約1145平方公里海域面積、綿延著260多公里海岸線的城市。
  • 廈金聯動環保行動守護「共同家園」
    在18日於廈門舉行的「淨灘環保守護共同家園」活動——「環保文創作品徵集評比」環節,王明宗的《廈金同心圓環保袋》作品獲得了優秀獎。 「淨灘環保守護共同家園」活動源於第二屆海峽論壇「金點子」創意大賽上一名臺灣藝術大學學生的構想,該臺生希望兩岸青年能一起淨灘、靚灘,將所收集的各類廢棄物做成藝術品。
  • 臺灣寫真:末端淨灘、源頭減塑 感受寶島環保理念
    中新社臺北4月22日電 題:末端淨灘、源頭減塑 感受寶島環保理念  中新社記者 陳小願 張曉曦  提著麻布袋沿海岸線行走,撿拾塑料瓶、菸蒂等垃圾,這項被稱為「淨灘」的活動,近年來在臺灣日趨盛行。  4月22日是世界地球日,又適逢周末,淨灘活動在寶島海岸線密集展開。
  • 28名學生齊聚壇南灣 用淨灘行動保護家鄉環境
    原標題:開展淨灘行動 保護家鄉環境當許多學生在享受長假時,有這麼一群孩子為了海洋的「健康」,將淨灘行動融入閉學活動中。近日,平潭賽爾雙語學校七年級(4)班舉辦了閉學活動,28名學生齊聚壇南灣景區開展淨灘行動。
  • 食育圳行動 守護新深代 深圳在全國率先啟動青少年校園「食育」工程
    2020年5月31日,在六一兒童節來臨之際,深圳市食藥安辦、市市場監督管理局、市教育局、市衛生健康委員會在市市場監管局智能指揮大廳聯合舉辦「食育圳行動 守護新深代」2020年深圳市青少年校園「食育」工程啟動儀式,市市場監管局副局長單友亮
  • 全國兒童食品安全守護行動「食品安全 共同守護」主題論壇在京舉行
    ,2017年全國食品安全宣傳周活動——全國兒童食品安全守護行動「食品安全 共同守護」主題論壇在北京芳草地國際學校麗澤分校舉辦。  國務院辦公廳於4月6日印發文件部署了2017年全國食品安全重點工作。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總局新聞宣傳司稽查專員李海鋒在論壇致辭表示,在過去的一年中,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總局為保障人民群眾的飲食安全開展了一系列的工作,國內食品安全形勢穩中向好。而其中結合全國食品安全宣傳周活動展開的兒童食品安全保障工作,更是需要社會方方面面的參與,為守護我們舌尖上的安全工作共同發力。
  • 【志願者風採】用行動播撒環保的種子,這群人的故事不簡單!
    疫情期間,網上組織義工學生開展「疫戰科普漫畫」和「攜手共當護鳥使者」公益活動,通過微信公眾號向市民科普新冠狀病毒的防護知識和保護本土野生鳥類的宣傳,其中容老師和義工學生的部分優秀漫畫在廣東省環境教育促進會編輯的《遠離野生動物,保護人類安全》繪本中展示!
  • 樂學食安知識,守護兒童健康 ——「全國兒童食品安全守護行動...
    樂學食安知識,守護兒童健康 ——「全國兒童食品安全守護行動」甘肅站啟動 2020-09-08 19:08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徒步深圳最美海岸線
    綿長的海灘、雪白的細沙、蔚藍天和碧色海;山花在海風中搖曳;野菠蘿叢中有螃蟹爬行;浪花在褐色的礁石上舞蹈……在遼闊的海岸,聽著濤聲,吹著麗日下的海風,沿著海岸線徒步,無比輕鬆愜意。大小梅沙、官湖村、鵝公灣、鹿咀山莊、楊梅坑、大鹿港、壩光、柚柑灣、西湧和東衝,深圳大鵬半島國家地質公園的海岸線綿長、迤邐。圖說:浪花拍擊褐色礁石 來源:網絡位於深圳市龍崗區大鵬半島的東西衝海岸線,是戶外愛好者入門級、卻最經典的徒步路線。海岸線約長4公裡,徒步裡程9公裡。從東衝穿越到西衝,保守估計需4小時。
  • 《6397公裡的守護》攻略:那些藏在長江沿線的「小彩蛋」你發現了嗎?
    聽完總書記講話,點擊進入長江全景手繪圖,便可正式開啟「守護長江之旅」。  【Re-唻】  守護行動開啟後,一幅手繪長卷徐徐展開。  在這裡,你所看到的長江幹流沿線代表畫面,都是由沿江11個省區市的小朋友們繪就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