革命老區通江人民的歷史貢獻漫談

2020-12-18 巴中在線

  二、鑄巴蜀忠魂譜抗日壯歌

  (一)宣傳抗戰,鼓舞民眾。「七七事變」後,通江人民通過報紙、電臺、戲劇等形式,揭露日本帝國主義的暴行,動員全縣人民支援抗戰。1938年春,各界愛國人士組成了通江縣抗日宣傳委員會。1939年4月,成立了「通江縣動員抗戰話劇團」,中共地下黨員肖仲鼎,以「發展實業、支援前線」為號召,辦起紙廠、松煙廠、石墨廠,籌集抗日經費;平溪鄉小學教員諶清藩主動請纓,在申請書上寫道:「憤倭寇之俘虜,時深敵愾,自願參軍抗日,懇於錄用」;春載鄉名儒王松聽到武漢失守憤怒地寫道:「東洋鬼子太猖狂,膽敢橫行侵我疆,大洩淫威開殺戒,恰同荼毒造禍殃,盧溝事變心坎痛,漢水流淚實可傷,只望中華神勇將,早收失地滅天狼」;通江中學組織了「暑期兵役宣傳活動」,每區鎮一個分隊,講解兵役法,學習軍事知識,揭露日寇暴行,全縣支援抗日的輿論家喻戶曉,群眾性抵制日貨、遊行示威等抗日民主運動空前高漲,掀起了前所未有的抗日救亡浪潮。

  (二)踴躍參戰,血灑疆場。抗戰爆發後,5000多名通江兒女告別家鄉,踏上徵程,投身於戰火紛飛的抗戰前線,同日本帝國主義進行了殊死的搏鬥。1937年8月底,根據中央軍委的命令,紅四方面軍抽派數千名通江籍幹部戰士,在陝西三原編入八路軍第129師等部,跟隨劉伯承、徐向前馳騁華北抗日前線。後來許多人參加了平型關、五十里舖、陽明堡、神頭嶺、響堂鋪等大小戰役,大多經歷過百團大戰、反「掃蕩」鬥爭。200餘名知識青年加入中國遠徵軍赴緬甸對日作戰,大多長眠在異國他鄉。據《通江縣歷史編年記》統計,通江縣1938年至1945年的八年時間裡,共入伍參加抗日有5287人,佔當時全縣總人口的3.2%,據不完全統計,抗日戰爭中,通江籍將士陣亡人數就達2000餘人。

  (三)無私捐助,支援前線。在災害連年、米珠薪桂的八年抗戰中,通江人民同仇敵愾,節衣縮食,有錢出錢,有力出力,最大限度地保證前線所需,共捐抗戰經費150多萬元,交售軍糧46萬餘石,購買勝利同盟券幣44萬元,向「九·一八」節約建國儲蓄會儲蓄11萬元。另外,捐募、護送出國壯丁費12萬元,向前方將士獻金7千元,捐募航空費71.61萬元,捐慰勞前方將士費58萬元,送慰勞品折價57萬元。在眾多捐錢捐物乃至「一縣一機」(捐錢買飛機)活動中,通江人民常是傾其所有,時任縣長羅文杰病逝後,其家人也無錢安葬,後其妻向縣署借款才使屍骨返鄉。

  (四)鼓勵抗戰,優待抗屬。1937年全面抗戰爆發後,通江縣作出「抗戰軍人浴血殺敵,為國家民族爭取最後勝利,亟應尊重、優待軍人家屬,應發動社會之力量,協同切實辦理」「抗戰官兵如確屬困難者,其子女讀書免收學籍各費;各項捐款免徵,如無力耕種田地者應設法幫助;有死亡,各保可酬金慰勞」等加強優待抗屬工作的決定。1942年8月,通江參議會召開第七次會議,擬發了「慰勞本縣出徵軍人及家屬電文」,以勉勵軍人努力作戰。1944年12月,為對抗戰軍人家庭實行優待,縣政府將全縣積穀提撥五分之三作優待谷,計10295石,散發給各鄉鎮抗戰家屬。1945年1月8日,縣知識青年志願從軍徵集委員會發給自願從軍青年36名人平稻穀五市石,共支180石。

相關焦點

  • 革命老區鐘山薏仁香
    在羅平革命老區鐘山鄉,一草一木都似乎能講述70年前那段崢嶸鏗鏘的邊縱烽火故事:面對「三座大山」的壓迫與黑暗統治,羅平人民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下,奮起推翻舊世界。鐘山鄉人民一馬當先,敢為革命馬前卒,率先建立了羅盤區紅色革命根據地。
  • 王國生:弘揚大別山精神把革命老區建設得更好 踐行初心使命讓老區...
    在老黨員何奎家中,王國生與何奎一家促膝談心、噓寒問暖,共同分享去年習近平總書記親臨河南視察帶給老區人民的巨大鼓舞。他叮囑有關負責同志,新春佳節將至,要樹牢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時刻把群眾安危冷暖放在心上,把總書記對老區人民的關心關懷送到每一位群眾心坎上。貧困戶何平龍在家門口遇到了王國生,「手有點涼,家裡冷不冷?衣服夠不夠?」王國生拉著何平龍的手關切地問。
  • 講好大別山革命老區發展故事 ——河南啟動「全國網絡媒體信陽行...
    據介紹,《大別山革命老區振興發展規劃》實施以來,河南省文旅廳以重點文旅項目建設為抓手,紮實推進規劃落實,狠抓旅遊業轉型升級,創新扶貧開發機制,建成了一批全國知名的紅色旅遊勝地和重要的文化、生態、休閒旅遊目的地。
  • 讓大別山精神融入老區人民的血脈
    尚朝陽□信陽市人民政府市長尚朝陽大別山是中國共產黨重要的建黨基地,也是中國革命走向全面勝利的戰略轉折地,創造了「28年紅旗不倒」的奇蹟,留下了厚重的紅色文化遺產,孕育了「堅守信念、胸懷全局、團結奮進、勇當前鋒
  • 我縣舉行《永泰縣革命老區發展史》發行儀式
    11日上午,我縣舉行《永泰縣革命老區發展史》發行儀式。縣領導許以章、李志專參加活動。儀式上,縣老促會會長楊愛成介紹了《永泰縣革命老區發展史》編著情況,原縣老促會會長黃玉燦、市老促會會長呂英、縣委副書記許以章依次發言。
  • 紮根革命老區,走進兒童內心
    在川陝革命老區的核心區域巴中市通江縣有這樣一群可愛的孩子,他們活潑開朗、樂觀向上,永遠對世界充滿好奇。近日,西華師範大學10名學生藉助三下鄉活動,採用線上雲支教的方式,走進通江縣山區兒童。川陝革命老區承載著百年紅色文化,傳承著百年紅色革命精神。
  • 走進革命老區,重溫歷史憶崢嶸歲月,傳承紅色文化
    揭西縣境內自然風景優美,名勝古蹟眾多,民俗風情淳樸,主打自然生態旅遊產業,是全國著名的革命老區和僑鄉,也是一個潮、客交融匯合的地方。揭西大北山革命歷史紀念館坐落於揭西縣南山鎮大北山森林公園,展廳內完整地展示了「五四運動」以來,大北山人民在中國共產黨領導下,百折不撓、艱苦卓絕的革命英雄事跡和自力更生、艱苦創業所取得的輝煌成就。1925年,在揭西境內發生了著名的「棉湖戰役」和「河婆戰役」,「棉湖之大功山戰役」是東徵最激烈的一次戰鬥,是中國近代革命史上光輝的一頁,也是戰爭史上以少勝多的典型戰例。
  • 讓紅色旅遊「紅」遍革命老區
    而以重溫革命歷史為目的,以休閒旅遊為手段的紅色文化旅遊,作為一種新型主題性旅遊形式,近年來在神州大地蓬勃興起。紅色文化+新興產業,促進文旅融合發展,既為旅遊發展注入靈魂,讓休閒旅遊更富魅力,也為紅色文化傳播提供載體,讓紅色文化更富活力。  中國工農紅軍長徵,是一次可歌可泣的戰略轉移,也是中外軍事史上的偉大奇蹟之一。
  • 蘇州有8個「革命老區」分布示意圖向社會推送
    昨天召開的蘇州市老區開發促進會(扶貧開發協會)五屆一次理事會暨蘇州市扶貧基金會成立大會上,推送了《蘇州市革命老區分布示意圖》,按照區劃,2018年,蘇州市共有8個革命老區發展縣(市、區),蘇州革命老區佔全市國土面積的61%,人口佔全市人口的50.3%。《蘇州市革命老區分布示意圖》由省有關部門於1997年編繪完成。
  • 師偉:革命老區的娘娘廟大火
    壩裡市是著名的革命老區,因為一條大河彎彎地穿城而過、河岸築有防洪大壩而得名,這裡在乾隆五十四年(1789年)和同治十年(1871年)曾經發生過兩次著名的起義而成為革命老區。如今和別的革命老區一樣,隨著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壩裡市的旅遊業發展起來了,人們紛紛到這裡遊山玩水、紀念革命。壩裡的一座娘娘廟是熱門景區,每年接待的遊客大約有1300萬、門票人民幣175元。娘娘廟始建於南宋隆興元年(1163)年、元至正五年(1345年)建成,歷經滄桑,幾度沉淪,文革期間被大肆破壞、甚至改作酒庫。
  • 決勝小康·奮鬥有我|出16位將軍的於都革命老區如今啥樣了「家訪...
    決勝小康·奮鬥有我|出16位將軍的於都革命老區如今啥樣了「家訪」解答案 2020-12-12 17:37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
  • 合肥與六安兩地家政企業合作,助力革命老區人民脫貧致富
    今後,兩家企業將精誠合作,在家政技能培訓、母嬰護理、產後恢復、智慧養老、人力資源輸出等板塊取長補短,助推更多的貧困勞動力就業,為實現當地精準脫貧做出企業應有的貢獻!徽大姐家政集團旗下蝶之艾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將義無反顧,全力助力革命老區人民脫貧致富,譜寫家政企業扶貧新篇章。
  • 文山州將從五方面振興發展革命老區
    創造性繼承,創新性發展,把紅色文化作為厚植邊疆民族地區文化自信底蘊,讓文山紅色資源激發穿越時空、直擊人心的文化力量,留住紅色之根、守住歷史之脈。2.擦亮革命老區文化品牌。立足「滇黔桂邊區革命根據地」,強化革命老區歷史研究,推動理論性、紀實性、文學性革命老區文章創作,編撰出版一批形式多樣、內容多樣、載體多樣的革命歷史書籍,推動文山革命歷史體系更加完善、紅色文化脈絡更加清晰,紅色歷史人物和故事更加立體鮮活,紅色信仰和紅色力量更具吸引力和號召力。3.傳承弘揚新時代精神。
  • 我省支持大別山革命老區加快振興發展 繪就「紅綠金」藍圖
    餘川攝學生們參觀大別山商城革命歷史紀念館,接受紅色教育。劉宏冰攝□本報記者欒姍如今的大別山革命老區,正走在高質量發展的新長徵路上!6月5日,省委省政府印發《關於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視察河南重要講話精神支持河南大別山革命老區加快振興發展的若干意見》(以下簡稱《意見》),繪就大別山「紅綠金」藍圖,努力實現河南大別山革命老區舊貌換新顏。大別山革命老區是土地革命戰爭時期全國第二大革命根據地——鄂豫皖革命根據地的中心區域,為中國革命作出了重大犧牲和貢獻。
  • 訥謨爾河革命老區串起紅色遊線路
    黑龍江日報8月20日訊 在我省的西北方,有這樣一座小城,物產豐富,享有「中國馬鈴薯之鄉」、「中國甜菜之鄉」的美譽;風景宜人,因訥謨爾河橫貫境域而得名,擁有一處國家級城市溼地公園;在1979年被國家民政部確定為三類革命老區,抗戰時期,曾是中共北滿臨時省委特別支部、齊齊哈爾市縣(市)區唯一地下縣委所在地
  • 情系革命老區 傳承紅色基因
    8名大學生紛紛表示,一定要努力學習,勇於創新,將來為祖國建設作貢獻。這次,江漢大學的「紅色之旅」,是該校響應第六屆中國國際「網際網路+」中國大學生創新創業大賽精神,廣泛實施「青年紅色築夢之旅」活動,推動創新創業教育與思想政治教育相融合,創新創業實踐與鄉村振興戰略、精準扶貧脫貧相結合,進一步深入推進革命老區的經濟文化發展的具體行動
  • 重大項目激發老區新動能 「巴中速度」乘風破浪力推振興發展
    據介紹,隨著漢巴南鐵路等在內的一批重大項目即將建成投用,老區巴中的基礎設施、發展環境等正迎來蝶變。抓項目就是抓發展,巴中乘勢而進,將今年確立為「重大項目推進年」,共實施299個重點項目,其中確立了70個重點項目實行「掛牌推進」,目前一大批項目落地開花,一個個項目火熱推進,為推進川陝革命老區振興發展示範區建設注入強勁動能。
  • 決勝小康·奮鬥有我|出16位將軍的於都革命老區如今啥樣了?「家訪...
    當天,習近平總書記前往于都縣梓山鎮潭頭村看望老區群眾,並查看了村容村貌,詢問舊房改造、村落環境整治等情況。在歷史上,無數於都兒女曾為新中國的成立付出了巨大代價。71年過去了,如今的革命老區人民生活得怎麼樣了?「去年總書記來的時候,我給總書記匯報。
  • 百色學院建校80周年 革命老區將建高水平應用型大學
    中新網廣西新聞11月25日電(記者 楊陳)11月24日至25日,位於廣西革命老區的百色學院舉行建校80周年系列慶祝活動。百色學院校長金長義表示,該校將植根百色,服務廣西,面向全國,對接東協,建設為高水平應用型大學。
  • 空軍機關幫扶革命老區舊貌換新顏
    陝西省延安市延川縣是革命老區,也是習主席度過7年知青歲月的地方,習主席對這裡飽含深情、常常牽掛。黨中央、習主席惦記著陝北革命老區,現在生活真是大變樣了!」確保老區人民同全國人民一道進入全面小康社會——這是黨中央、習主席對老區人民作出的承諾。響應習主席號令,2016年8月,空軍黨委確定空軍機關定點幫扶黃家圪塔村。4年多時間,村民們「面朝黃土背朝天、日日勞作不得閒」的生活得以改變,黃土高原上的這座小村莊走上了致富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