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愛或者不愛,有時候真的只是一種錯覺。
不可否認,人的情感是複雜的,愛或者不愛,有時候真的會是一種錯覺。
無論你的愛,還是對方的愛,都是對方的感覺和感受,而我們每個人只能為自己負責。
若愛,執子之手與子偕老;若不愛,接受生命的多元。
當愛情走進了婚姻,王子和公主便過上了童話故事般的生活,這句話讓很多相愛的人攜手走進婚姻的理由。
從單身到兩個人一起生活,是需要調試的。
往往,兩個人有差異才會被互相吸引,但是進入婚姻之後,也是這樣的差異才是引起衝突的導火索。
而那些婚姻出現裂縫的主要原因,都集中在這些問題上。
婚姻真的不如愛情浪漫,所要面對的不再是風花雪月,而是瑣碎的柴米油鹽,當爭吵代替了情話時,當初的愛在慢慢的消失掉。
有人把婚姻比喻成鞋子,合不合腳只有自己知道,對於女人來說,婚姻的確是女人最大的磨礪,即瑣碎而又真實,即讓人無法放棄又時刻在折磨著女人。
在愛情的初始階段,這個階段的戀人都很衝動,為些許小事而感動或者苦惱,這個階段不適合結婚。
多少人因為激情和衝動選擇在一起?
多少人又因為平淡而分開?
數不勝數!
婚後不愛了,婚前未必是真愛
婚姻必須慎重,喜歡和愛,甚至是過日子差別很大。
你可以閃婚,也可閃離,但未必現在喜歡的人就是你能結婚過日子的人。
也許再換人,下次還會遇到「更喜歡的人」,到時候你又該怎麼辦?
你和一個人越親密,會越多看到他的各種你不接受的地方
你愛上一個人,因為她脫俗的氣質,因為他運籌帷幄的魄力。
我們常常像崇拜明星一樣,鍾情於一個人。
那時候覺得Ta很有力量,似乎能拯救你,能帶你進入想要的生活。
這種最初的崇拜,卻往往會把我們帶進婚姻最糟糕的部分。
請注意,無論一個人是翹楚、霸道總裁還是行業大拿,只要你成為Ta親密的人兒,你會更多看到他不為人知、不善偽裝的一面。
在戀愛的階段,很多人之所以會愛上對方,就是因為對方看起來像是自己的「理想父母」,所以,兩個人才會走到一起去。
當然,實際的情況更多是自己把心中「理想的父母」形象(兒時父愛母愛缺少越多,理想父母越完美)投射到對方身上。
以為對方是自己「理想的父母」,所以,才會愛上對方(實際上對方當然不是)。
那麼,誰更需要一個理想的父母呢?
當然是更像孩子的人,所以,找對象時更傾向於找一個「理想父母」的人,可能在內心深處,根本就是一個沒有長大的孩子。
當婚後發現,對方在戀愛期間的全面呵護蕩然無存。
對方的小毛病,讓你覺得你當初是被騙了的感覺。
實際這都是一種把對方父母的期待,投射給了伴侶。
每個人都指望對方包容和理解,卻不能意識到自己的言行已超過對方能夠承受的範圍。
伴侶不是你的諮詢師,沒有人會去接受這樣的「愛我就接受全部的我」這樣的霸王條約。
即使是諮詢師也沒有足夠的耐心和胸懷去包容和接納這樣排山倒海和無休無止的退行,再怎麼溫和寬厚的人也會被折磨得精力透支和無能為力。
這不是找媽,要找媽就自己去回爐。
能在婚姻裡始終平靜幸福的人,要不就是有個美好的童年,要不就是已經被磨得沒有脾氣了。
女人在男人身上,投射一個忽略自己、不關注自己、不接納自己的內在父母。所以她們天天怨。
男人在女人身上,投射一個控制自己、閹割自己的父母,所以他們天天逃。
能終結這種投射的,只有離婚。
當失去了投射的場域、條件,我們就不得不收回對他人不切實際的幻想,將種種妄念撤回。
與自己的羸弱、卑怯、無能相處,才會理清,什麼是臆測,什麼是現實,什麼是關係,什麼是自己。
這時,婚姻才會恢復原初的意義:關係。
兩個人才會恢復到本質的角色:我和你。
有一句話叫「戀愛會讓人變成傻瓜。」
這句話常常是旁觀者用來評價熱戀中的兩個人的狀態的。
陷入熱戀的情侶常常會做出一些幼稚好笑的事情,這是因為剛剛墜入愛河時,每個人都會不自覺地進入心理退行的狀態,也就是以一種原始、幼稚的行為方式去跟對方相處,表現的像個孩子。
回想一下,你們當初是不是也有這樣的階段?
心理退行是大多數戀人都會出現的,因為退行到一個小孩子的狀態,所以就更加放大自己想要完全依賴對方的潛意識,也就是放大了自己對安全感的需求,「安全感」問題,隨之產生了。
所以當時間為感情卸妝,褪下歲月靜好的美顏相機,露出帶著皺紋和雀斑的肌膚(也許還有毛孔和黑頭),我們就會慌亂、質疑,想逃跑,想放棄,懷疑自己是不是愛錯了人。
相愛從來不是一種僥倖,而是一種能力。
擁有愛的能力,愛誰都一樣。
沒有愛的能力,誰愛也都一樣。
你愛上一個人時,只是愛上這段感情中的自己
愛情的激情與甜蜜,被日常生活中消磨殆盡。
如同溫水煮青蛙一般慢慢消散。
再偉大的愛情,走到最後,還是過日子。
換人,永遠是治標不治本。
心理學家弗洛姆曾說,「與其尋找被愛,不如增加自己愛的能力」。
正確的做法,是把注意力放到自己身上,覺察自己被壓抑的影子人格,將它釋放出來,讓它在陽光下,迎著微風,自由生長。
當我們內心完整無缺,擁有更多愛的能量,才能真正去理解與接納對方。
兩個人的感情也會順暢流動起來,獲得更深的聯結。
最後:問問自己這幾個問題
我真的愛自己嗎?
一個不愛自己的人,根本沒辦法去愛任何人。
你自己都不愛自己,憑什麼把愛自己的責任推給伴侶,憑什麼要求別人去愛你呢?
所以訂婚前,請梳理自己、鄭重的問問自己:我真的尊重自己嗎?
我真的愛自己嗎?
我會愛自己嗎?
我懂得愛惜自己嗎?
我珍惜自己嗎?
作者簡介:賢弘老師
心理諮詢師、塔羅牌佔卜師、行星能量頌缽療愈師,自由碼字人,培訓師。
我遇見你,然後遇見我自己!——實用心理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