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名中國新移民獲新加坡華源會「傑出貢獻獎」

2020-12-17 中國新聞網

  中新網8月25日電 據新加坡《聯合早報》報導,20年前新加坡積極吸引在歐洲等地工作的海外人才,黃顯亞博士就在這樣的背景下,在1991年辭去在德國馬普研究所(Max-Plank)的工作,和家人一起落戶新加坡,並在1995年成為新加坡公民。

  在新加坡的19年間,黃顯亞博士在科技領域為新加坡做出了傑出貢獻。為此,他和另外三位來自中國的傑出新移民吳永玲博士、方圓、黎列剛近日一起獲得了新加坡華源會設立的「中國新移民傑出貢獻獎」。

  新加坡華源會是來自中國的新移民設立的組織,首屆「中國新移民傑出貢獻獎」的設立旨在表彰對新加坡社會做出傑出貢獻的中國新移民,提升整體新移民的形象,並增進新移民與新加坡社會的融合和理解。

  四名得主來自科技和文化領域

  在陳嘉庚國際學會、新中友好協會和新加坡中國商會的協辦舉辦下,14人的評審團隊從216名優秀候選人中評選出了「中國新移民傑出貢獻獎」的四名得主,他們主要來自科技和文化領域。

  評委會主席、南洋理工大學高等研究所創所所長,新中友好協會會長及新加坡中國商會會長潘國駒教授說,評委會聚集了本地科技文化界的人才。科技類包括國大淡馬錫實驗室的林浩教授、新加坡科技研究局資訊通信研究院首席科學家劉斐文博士等,文化、教育類有南洋藝術學院院長朱添壽、國會議員馬炎慶、太平紳士黃延輝以及聯合早報《新匯點》主編周兆呈博士等。潘國駒教授說:「鎖定評委的水平,才可以保證評選結果的權威性,這是一個很認真、嚴格有水準的評選過程。」

  黃顯亞博士是原新加坡國家實驗室(SISIR)、現在的TUV SUD PSB 私人有限公司的副總裁兼首席顧問。他多年來致力於「失效分析」,為國家和社會挽回了巨大的經濟損失,也預防了很多經濟和人員損失的潛在風險。例如海軍艦艇的發動機曾出現問題,經過黃博士研究分析發現,是德國一家公司提供的汽缸套有裂紋造成的,在翔實的分析論證面前,德國公司賠付1000萬新幣的賠償金,為國家挽回經濟損失,也預防了可能的風險。

  19年來,黃博士和他的團隊為新加坡和本區域的國家成功完成了上千項這類的工作,幫助很多本地企業機構討回公道。

  同樣來新加坡已經20年的吳永玲博士,畢業於清華大學,也是英國工業聯盟獎學金得主,1994年成為新加坡公民。吳永玲現任職於新加坡製造技術研究院(SIMTECH),她和團隊的卓越研究成果也獲得「新加坡科技獎」以及企業頒發的「科技創新獎」。

  本次文化類獲獎人士都是從事音樂教育和推廣工作。黎列剛曾經是上海廣播樂團的獨唱演員,1990年來到新加坡,受聘為南藝音樂系主任,1993年成為新加坡公民,次年成立華夏知音學會,義務推廣傳統音樂。他的音樂學校「東華合唱團」在2005年布拉格舉行的「國際聖誕合唱大賽」中獲得銀獎。20年來黎列剛不僅培養很多聲樂人才,在上海舉辦的個人演唱會也廣受好評。

  方圓在新加坡從事音樂教育多年,1986年就成為新加坡公民,現在是南藝少兒藝校的校長。10年來,南藝少兒藝校學生在國內外贏得很多獎項,已建立起自己的品牌。方圓還親授鋼琴,她的學生在參加英國皇家音樂學院海外鋼琴考試得特優者平均達90%,成績驕人。

  四位獲獎者各有千秋,卻殊途同歸,都在自己的崗位為新加坡的國家、社會和民眾做出貢獻。華源會會長王泉成說,獎項和獎金都不重要,重要的是讓人們了解中國新移民的反哺回饋,增進彼此的了解,讓整個社會更加和睦繁榮,這才是「中國新移民傑出貢獻獎」的意義所在。

  華源會將於9月19日在聖淘沙名勝世界會議中心舉辦十周年慶典暨首屆「中國新移民傑出貢獻獎」頒獎典禮。社會發展、青年及體育部部長維文醫生將作為主賓蒞臨並頒獎。中國多個省市地區政府、企業代表,新加坡各界代表也將出席。(鍾華)

相關焦點

  • 安發國際高益槐教授獲「NZCTA新中關係傑出貢獻獎」
    近日獲悉,安發國際董事長高益槐教授被授予2017 NZCTA「新中關係傑出貢獻——特別成就獎」。  新中貿易協會(NZCTA)年度大獎,在紐西蘭有著相當高的規格,備受中新兩國的關注。本次,高益槐教授與紐西蘭前總理John Key共同榮獲新中關係傑出貢獻獎。
  • 華中農大2位老師獲評改革開放40周年中國農業工程傑出貢獻獎
    華中農大2位老師獲評改革開放40周年中國農業工程傑出貢獻獎 2019-12-13 18:54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焦李成校友獲吳文俊人工智慧科技獎傑出貢獻獎
    近日,吳文俊人工智慧科技獎公布了今年新一屆獲獎名單,上海交大電子信息與電氣工程學院1981屆本科校友焦李成獲傑出貢獻獎。焦李成主要研究方向為智能感知與計算、圖像理解與目標識別、深度學習與類腦計算,培養的十餘名博士獲全國優秀博士學位論文獎、提名獎及陝西省優秀博士論文獎。研究成果獲包括青年科技獎,國家自然科學獎二等獎及省部級一等獎以上科技獎勵十餘項,出版了國內第一部《神經網絡系統理論》、《免疫優化計算、學習與識別》、《圖像多尺度幾何分析理論與應用》、《深度學習、識別與優化》等專著二十餘部,所發表的論著H指數為76。
  • 三名中國新移民首次獲頒新加坡「總統童軍獎」
    中新網10月13日電 據新加坡《聯合早報》報導,首次有原籍中國的新移民獲頒新加坡「總統童軍獎」,而且在21名獲獎者中就佔了三名。  12日共有13名童軍及八名女童軍在總統府舉行的「總統童軍獎」頒獎典禮上,從納丹總統手中接過獎項證書。他們之中有三名是原籍中國的新移民。這是來自中國的新移民首次獲頒該獎項。
  • 科學網—康毅濱獲2012年度美國癌症研究學會傑出貢獻獎
    來自美國芝加哥的消息,普林斯頓大學分子生物學系副教授,新澤西腫瘤研究所研究員康毅濱博士榮獲2012年度美國癌症研究學會傑出貢獻獎,美國癌症研究學會在即將在芝加哥舉行的第
  • 列文森獎結果出爐,伊沛霞獲「亞洲研究傑出貢獻獎」
    記者 | 徐悅東2月14日,美國亞洲協會官網公布了今年的列文森中國研究著作獎等一系列獎項。該獎項為紀念著名的美國漢學家列文森(Joseph Levenson),並由梅林基金會(Merlin Foundation)設立,每年獎勵兩部中國研究領域傑出的英文學術著作。
  • 臨沂市中醫醫院左振素獲「山東省中醫藥傑出貢獻獎」
    會上,副省長孫繼業宣讀了《關於表彰山東省中醫藥傑出貢獻獎的通知》,包括臨沂市中醫醫院左振素主任在內的全省30名同志獲「山東省中醫藥傑出貢獻獎」。左振素是全國名老中醫藥專家學術經驗繼承工作第四批、第五批、第六批導師,全國名老中醫傳承工作室專家,主任中醫師,博士研究生導師,全國優秀中醫臨床人才導師,國家級重點專科及山東省風溼病重點專科學科帶頭人,山東省名老中醫,山東省名中醫藥專家,山東省名中醫藥工作室專家,首屆臨沂市名中醫藥專家及首屆師承工作導師。
  • 中國化學會2017傑出科學家獎與傑出青年科學家獎揭曉
    -贏創化學創新獎由中國化學會和贏創工業集團於2011年共同設立,旨在獎勵從事化學及相關專業的研究工作(特別關注高分子材料,納米技術,有機合成,催化技術,白色生物技術,高效能源研究,界面研究,塗料及添加劑等領域),且學術成績對經濟建設和科學事業做出突出貢獻的化學工作者。
  • 泳聯頒獎:孫楊獲傑出貢獻獎 傅園慧人氣最佳
    騰訊體育訊 北京時間12月2日,2017年國際泳聯年度頒獎盛典在三亞圓滿落幕,孫楊獲得中國遊泳傑出貢獻獎,坦言作為隊長有更多責任和擔當;傅園慧和劉湘分獲最佳人氣和最佳突破獎;施廷懋則連續三年獲得最佳跳水女子運動員
  • 上海交大朱淼教授獲第六屆中國電源學會傑出青年獎
    近日,第六屆中國電源學會科學技術獎獲獎名單正式向社會公布,上海交通大學電子信息與電氣工程學院電氣工程系朱淼教授獲本年度中國電源學會傑出青年獎。本年度最終評選出共評選出項目類獎項10項、產品類獎項3項與個人類獎項5項。朱淼教授獲得本年度唯一一項傑出青年獎。
  • 趙樹堂中醫館:金偉教授獲「山東省中醫藥傑出貢獻獎」!23、24日...
    大眾日報淄博融媒體中心·魯中網12月21日訊(記者 荊睿 嶽維碩)11月25日上午,全省中醫藥大會在濟南隆重召開,會上對「山東省中醫藥傑出貢獻獎」獲得者進行表彰。趙樹堂中醫館特聘專家——金偉教授榮獲「山東省中醫藥傑出貢獻獎」。
  • 清華大學陳劍教授獲06年度管理學傑出貢獻獎
    10月18日在上海復旦大學舉行的2006年度首屆「管理學傑出貢獻獎」頒獎典禮上,清華經管學院陳劍教授、中國科學院數學與系統科學研究所陳錫康研究員和復旦大學管理學院朱道立教授獲獎。復旦管理學獎勵基金會會長李嵐清為獲獎者頒獎。國務委員陳至立出席頒獎典禮並講話,中共上海市委代理書記、市長韓正致辭。
  • 溫醫大「挑戰杯」省賽總分排名全省第三 首獲傑出貢獻獎!
    溫醫大「挑戰杯」省賽總分排名全省第三 首獲傑出貢獻獎!我校參賽的35項作品獲特等獎3項(本科類高校僅29項)、一等獎7項、二等獎17項、三等獎5項,賽事總分排名全省第三。同時學校首次獲傑出貢獻獎(其餘獲獎高校分別是浙江大學、寧波大學)。本屆比賽分為科技創新和未來產業、鄉村振興和脫貧攻堅、城市治理和社會服務、生態環保和可持續發展以及文化創意和區域合作五個組別。
  • 從德宏大山裡走出的「玉米人」,獲省科學技術傑出貢獻獎!
    ▲雲南日報記者 黃喆春 攝根據《雲南省科學技術獎勵辦法》,經組織專家評審、省科學技術獎勵委員會審定和省科技廳審核,省人民政府批准:授予番興明雲南省科學技術傑出貢獻獎番興明:大山裡走出的「玉米人」在番興明的工作室裡,有一個「玉米塔」,上面一層一層擺放著他和團隊選育的玉米品種
  • 養樂多再獲 「科普公益傑出貢獻獎」,專注腸道健康知識普及
    近日,2020年上海科普教育創新獎頒獎典禮在上海兒童藝術劇場隆重舉行,養樂多(中國)投資有限公司憑藉多年來在科普公益事業上的持續貢獻,榮獲2020年上海科普教育創新獎「科普公益傑出貢獻獎」,這已是養樂多連續第三年獲獎。
  • 全國僅9名!西安交大鄭南寧院士獲2020年度傑出教學獎!
    三秦師者【全國僅9名!西安交大鄭南寧院士獲2020年度傑出教學獎!】11月20日,2020年度傑出教學獎頒獎典禮在華南理工大學舉行。中國工程院院士、@西安交通大學 教授鄭南寧獲傑出教學獎。
  • 致力華文教育 新加坡10名教師獲頒傑出華文教師獎
    中新網9月17日電 據新加坡《聯合早報》報導,憑著對教育工作的熱忱,新加坡10名教師在華文教學的道路上努力不懈,展現卓越的專業精神,獲頒「全國傑出華文教師獎」。據悉,新加坡全國傑出華文教師獎(前稱「全國模範華文教師獎」)設立於1998年,目的是為了肯定新加坡華文教師對語文與文化教育所做的貢獻。
  • 中國民航運輸安全飛行59個月 獲國際"傑出貢獻獎"
    新華社北京11月3日電(記者林紅梅)截止到今年10月底,中國民航運輸已連續安全飛行59個月,1740多萬小時。國際「飛行安全基金會」3日授予中國民用航空局2009年「傑出貢獻獎」。    中國民航局副局長李健在此間舉行的第62屆國際航空安全研討會及授獎儀式上表示,近10年來,中國民航運輸百萬飛行小時重大事故率為0.21,低於國際上0.29的平均水平,航空運輸安全達到國際先進水平。    李健介紹,新中國成立60年來,中國民航取得長足發展。
  • 著名數學家龍以明院士退休暨傑出貢獻獎頒獎典禮舉行
    天津市副市長李樹起,南開大學黨委書記楊慶山出席典禮。已在美國《Annals of Mathematics》等知名學術雜誌上發表論文110多篇和專著2冊,先後獲中國數學會陳省身數學獎和華羅庚數學獎、國家自然科學獎二等獎、發展中國家科學院數學獎、何梁何利基金會科技進步獎等學術獎勵。 2007年當選中國科學院院士,2008年當選發展中國家科學院院士。1998年開始先後擔任南開數學學院院長、陳省身數學所所長,並長期擔任南開數學學科學術委員會主任。
  • 中美電影節漸入佳境 崔永元獲傑出貢獻獎
    崔永元在昨晚的座談會上妙語連珠   10月29日晚上,中國電視主持人崔永元因電視節目《電影傳奇》獲得第五屆中美電影節組委會頒給他的傑出貢獻獎。   崔永元在接受記者採訪時說:「作為電視人,我拿過大大小小五十多個獎。但自從我2002年開始投身到電影這個行檔後,這是我拿的第一個電影類獎項。從2002年開始,截至上個月,《電影傳奇》一共採訪中國及世界電影人共1782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