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初他們也曾為了防疫物資為國內的家人四處奔走,如今卻成了別人眼中的「萬裡送毒」。
文|金融八卦女作者:咕咕
· · ·
在國內新冠疫情逐漸平息後,從三月開始,海外的疫情卻發生突變。歐洲的新冠疫情愈發嚴重,累計確診人數已超16萬。
截至當地時間20日下午,紐約州已確診新冠肺炎病例8310例,其中5151例在紐約市。美國總統川普宣布紐約州為疫情「重大災區」,將提供額外援助資金。而更加牽動人心的,是那些海外華人的現狀。這幾天,我們聯繫到幾位遠在海外的華人和留學生,他們向我們訴說了自己身在異鄉的所見、所聞、所想。
「只有華人和零星幾個印度人會戴口罩」
推子 美國 馬裡蘭州 巴爾的摩市
我們3月12日晚上通知取消線下授課,都改成線上,但我今年已經不是學生了,在學校做研究工作,所以線上線下對我沒怎麼影響。
我們這邊這周開始有病例,現在應該有20個左右,我所在的城市區域應該還是個位數,昨天收到校長的郵件,說我們學校的第一例已經有了,就在醫學院。因為我平常的工作模式就是每周一兩次去學校開會,平常都是在家工作,所以基本沒受什麼影響,我導師也是在周中的時候宣布,之後他開會都是在線上開。感覺周圍跟我共事的人都還蠻重視的,因為畢竟都是搞科學的吧,自我防護的意識都有。但是我身邊還是有覺得沒必要過度反應的,畢竟這個病就算得了對於年輕人的影響也不是很大。但我的思路就是,就算我感染了之後無大礙,我也不想得病。我所在的州因為有黑人區,所以比較「髒亂差」,還有黑幫。但是我也沒囤槍,也不知道怎麼囤,基本都是待在家裡。
▲美國巴爾的摩市長呼籲停止槍擊他人,因為醫院病床得留給新冠肺炎患者。巴爾的摩市擁有超過60萬居民,是美國最暴力的城市之一。根據當地警方的數據,2019年該市發生300多起謀殺案。
因為這周我有事情要辦,所以出門次數還挺多的,就會看到學校有很多人在草坪上聚集著,整體還是沒有警惕起來。前天去了趟超市(之前都是叫超市外賣,前天發現不能送了,所以只能去實體店),因為超市的人員密度還是有點大,那次是我第一次全程戴口罩出門,體驗還可以,我戴著口罩和降噪耳機,不會被打擾到。但是周圍也只有華人和零星幾個印度人會戴口罩。
「學校不讓中國學生戴口罩,戴了算違反校規」
晶 美國 堪薩斯州
我是在堪薩斯州,身邊目前沒有確診的。
我們這個州的確診只有九例,但是好像已經有一例死亡了,所以死亡率還是挺高的。不過說實話,像這邊的美國人,還是該幹什麼就幹什麼。離我最近的確診病例,有兩個半小時的路程。我有很多朋友,他們在洛杉磯、或者在紐約,就會比較嚴重一點。
我們這邊所有的美國學生都回家了,然後國際學生有兩個選擇:一個是可以回家,或者是你可以待在校園裡,我選的是待在校園,因為我們這邊也比較偏,相對於而言會比轉機回家安全很多。我們這邊的沃爾瑪,基本上很多東西都沒有了,雞蛋、米、面,搶得都比較快。
而學校的建議就只是:多洗手、少聚集、不要揉眼睛、不要摸彼此。現在比之前重視多了,停課也比較及時,不過就是官方不曝光感染數據挺雞肋,還是有一些公眾號什麼,總有辦法能讓你了解點。但是重視程度還是分地區,我有的朋友就是在華盛頓、紐約,學校不讓中國學生戴口罩,戴了算違反校規。
說實話,這邊的醫療條件也不如國內,新冠肺炎的檢測費用好像說要先墊付500刀,之後你的費用會報銷掉80%,總之還挺複雜的。
「迎面走來個遛狗的,他會故意換條路」
小新 美國 華盛頓
我倒是沒被打,但是走在路上,別人看到我是中國人就會躲開。
比如我上樓,他如果在我前面,就會加快速度;如果路上遇到個遛狗的迎面走來,他就會故意換條路走。這都是我的真實經歷。有次我和同學去超市,戴著口罩,旁邊的人看到我們都表現得很驚訝,嚇得我們趕緊把口罩摘掉了。昨天又去超市,這次換了大中華,是個中國超市,大家都是中國人,戴口罩也就不奇怪了。
▲買不到牛奶,買不到雞蛋,買不到醬油,結帳排隊半小時
▲學生會建立的物資群,發口罩
「n95口罩賣到了70-80人民幣」
年糕 紐西蘭
早在過年的時候,也就是國內疫情最厲害的那幾天,紐西蘭就已經買不到口罩了,不知道是不是被華人買光了,當時還有人從日本買了寄過來賣。
當時一個n95口罩在紐西蘭賣到了70-80人民幣,主要是稅太高了。目前紐西蘭確診了8例,都不是從中國輸入的,也都不是中國人,但是現在還是對中國有禁令。大部分留學生還是留在國內倒著時差上網課,或者從第三國,比如泰國回紐西蘭。這邊的本地人防範意識還是很輕,戴口罩會被歧視,他們的思想是:既然你沒有病,就不用戴口罩。
政府對我們說:我們有最好的醫療,請大家放心,如果覺得自己有問題,就撥打求助熱線,會有醫生來上門檢查。
「華人在互相幫助,也在彼此製造焦慮」
Connie 加拿大 溫莎
我們在美加邊境城市溫莎,離多倫多3個半小時車程。
溫莎目前沒有病例,但是整個安大略省在加拿大是最嚴重的,幾乎都集中在多倫多及周邊地區。我有同學在多倫多上班,她說多倫多的確戴口罩的人越來越多,大多是華人,但是溫莎目前幾乎沒有。加拿大醫療系統本身問題就比較大,加上疫情,醫療系統壓力更大了,目前非常缺醫護人員。雖然是全民免費沒錯,但是慢啊!慢得令人髮指!自從12號總理太太確診以後,很多人就開始恐慌囤貨了,物資也越來越不夠了,但是加拿大本身人就少,即便現在暫時缺貨,應該也不會徹底斷貨。至少Costco所有貨物雖然當天缺貨,但是第二天都能補齊。很多人都在囤衛生紙,是真的....政府也說了,現在是有10% -15%的人在恐慌囤貨,所以造成物資暫時短缺,但很快就會好的,這兩天我有朋友去Costco,人明顯比前幾天少多了。周圍的華人都比較緊張,因為大家都很清楚,國內的家人朋友們經歷了怎麼樣的過程。我家人在美國德州達拉斯,目前那邊所有學校都停課了,我表弟們、侄子,還有朋友的孩子們都在家上網課。我嫂子跟我說,他們也囤了很多吃的和生活用品,做好一個月不出門的準備。我看達拉斯媽媽群裡的媽媽們說,每天家裡都要消毒好幾次。公立學校每天會做好很多飯,給那些貧困的家庭送過去。我有個同學是美國手術室護士,她說整個俄克拉荷馬州的醫院都取消了那種不緊急的、選擇性的手術,只實行緊急的手術。並且ICU及普通病房都限制了訪客人數,每天只能有一人探望。我和一個美國的白人朋友聊天,她也不信帶口罩有防護作用。我覺得這個和政府的宣傳有關。中國國內從一開始就宣傳需要帶口罩、要求帶口罩,所以大家自然相信。但是美國也好、加拿大也好,衛生部和政府一直都是說帶口罩意義不大,他們的確認為生病的人才需要帶口罩。現在也有一些老外開始戴口罩了,但是口罩也買不到了。很多華人圈都自發幫助大家隔離。比如溫莎這裡的,大家建了個群,專門幫助在家隔離的華人買菜、買生活用品,然後送到家裡,就是為了讓他們隔離的同時也能正常生活,這個事兒還上了當地的新聞。但是也有些華人會製造恐慌。之前達拉斯媽媽群裡有個人,一直慫恿大家回國,她的意思是想活命就趕緊回國,留在美國等於等死。大家很氣憤,最後就把她踢出去了。因為大家也都聊過,目前這個情況,如果要坐十幾小時飛機、密閉空間,還要去機場這種人流量巨大的地方,反而更加容易感染。還不如買齊物資、宅在家裡不出門,別給自己和其他人添亂。
「政府說症狀加重就撥打電話,但是很難打通」
Han 英國 利物浦
根據英國目前的情況看,國內報導稍微有一些誇張,但是確實感覺政策並不是很積極。
根據政府的要求,有症狀者自己在家隔離七天,七天之後若症狀加重,撥打醫院電話。但是我看部分報導說,這個電話很難打通。本地人對這個病也不夠重視,沒人戴口罩,群體性活動也在正常進行。▲視頻來自Han:當天是利物浦對馬德裡競技,球迷為利物浦加油還在街上遊行,並且還有3000西班牙球迷湧入利物浦為自己球隊加油。之前的政策是不關閉學校,但是包括我們學校在內的部分學校從這周開始停止面對面授課,改為網上教學。我這邊生活情況總體上看基本正常,超市除了衛生紙、消毒用品供應緊張外,食物供應都可以保證。周圍也有少部分同學選擇回國躲避疫情,但是目前我沒有回國打算,暫時準備還是待在英國。
「中國打上半場,外國打下半場,海外華人打全場」
垚 英國 米爾頓·凱恩斯
我在米爾頓·凱恩斯,一座位於倫敦北部的城市。
英國政府把這裡的醫院作為第二次武漢撤僑的隔離點,所以我這個城市肯定有確診的,但是醫院離居民區比較遠,我們生活不受影響。
一直關注著國內的疫情進展,所以華人群體對這個病毒還是特別重視,尤其是這幾天,病例從原來的十幾個一下變成了一天增長十幾個,現在基本上華人的機構、中文學校,都已經停課了。華人也都在呼籲大學停課,但是英國大學並沒有採取相應的措施,不過最近也陸陸續續有學校改成網絡授課,宣布考試推遲了。大概從上周四、五開始,我覺得英國人才是陸陸續續的開始重視起來,像我這個城市,上周五晚上我正好去了一個市中心一個大的shopping mall,裡面基本沒什麼人,要是平常的話,周五晚上應該是最熱鬧的時候。包括倫敦的地鐵站、火車站,現在也都沒什麼人,大伙兒也終於緊張起來了。但是呢,老外跟咱們中國人不一樣,基本上還是沒有戴口罩的。最近英國政府出臺了這個群體免疫政策,大伙兒都很憤怒,但是沒有辦法,既然政府這麼說了,那我們就只能自救了。
英國人不戴口罩,所以口罩還是能買到的,一些華人平臺都可以買,但是也需要搶購。超市的貨架基本都空了,很多東西都不好買了,包括衛生紙。就是這樣,疫情剛爆發的時候,尤其是那會兒春節嘛,我本人也是在國內過的春節,當時也給家人帶回去了很多口罩,就覺得挺恐慌的。過完春節回英國上班,沒想到就這幾天,英國也開始了大爆發。雖然政府沒有什麼太好的措施,但是華人已經率先行動起來了,儘量保護自己,比如說在家辦公、在家上課,包括大型的集會活動、華人的聯歡會,現在都停了。最近華人群裡流行一個段子,我覺得說得挺貼切的:這次疫情,中國打上半場,外國打下半場,海外華人打全場。
「回國太沒排面了」
桃子 英國 格拉斯哥
華人都很恐慌了,英國本地人還在繼續喝酒蹦迪。
蘇格蘭政府針對留學生和遊客,是免費接受病患的,還表示不跟隨英格蘭政府的全體免疫,所以大家放心了很多。但是我啥都沒有。太難買了,超市都空了,網購被砍單了,能不能買到全靠緣分。但是我還是不打算回國,現在網上罵留學生回國都罵成啥樣了,機場都是人山人海的,反正就是覺得特別沒有尊嚴,太沒排面了。在這邊,歧視是肯定有的呀,經常被人罵china virus(中國病毒),我還聽說有人晚上出門被打了。
「走也不是,留也擔心」
Meng 英國 倫敦
我現在住在倫敦,周圍其實沒有確診的,只是聽說有人在自我隔離。
華人在這邊都很緊張,很多人都在猶豫要不要回國,或者已經回國了。相對而言本地人就沒那麼上心,很多人還在外面聚會吃飯,基本上帶口罩的只有華人。這邊的口罩基本上之前都被華人買了寄回國,都買不到了,很多也是之前囤的。消毒洗手液也買不到了,藥店甚至教大家怎麼用酒精自製,很多華人開始從國內運口罩、消毒洗手液出來。
有聽說有人帶口罩被說,但是我實際沒有體驗到。倫敦是比較國際化的城市,大家大部分還是很克制,會尊重不同人的生活習慣,不會互相歧視。英國政府一開始所謂的群體免疫導致了很大的恐慌,很多人都跑到超市和上網囤貨,導致物資緊缺。超市很多貨架都是空的,連網上超市都被擠爆了。最近的送貨日期要等一整周才能寄到,有時候要等2小時才能登錄上,這點真的沒法和國內比。這是我昨晚的截圖:
所以過了兩天,英國政府又開始改口,調整大家的情緒。但是大家還是很恐慌,走也不是,留也擔心。
/ 結語 /
這次採訪無疑是很特殊的一次,因為它跨越了很多個時區,更不知道跨越了多少公裡的路程。在這幾天短暫的採訪裡,我每天打開電腦的第一件事,就是把每個國家的時間調出來,然後等待每一位受訪者的醒來,或是入睡。看到有網友說,美國華人開始囤起了特殊物資——槍。雖然採訪的幾位在美華人都表示並不了解,但是也有人發了這樣的朋友圈。
從他們的話語間,我感受到了深深的焦慮,這種焦慮不僅來自疫情,還來自生活在海外的身份帶給他們的負累。我很理解桃子說的:回國太沒排面了。因為這幾天,在名叫「豌豆公主病的日常」的微博話題下面,網友們留下了上萬句抨擊留學生、海外華人的聲音。「家鄉建設你不在,萬裡投毒你最快」,瞬間成了他們的標籤。我採訪的這幾位華人中,有一位特別的留學生女孩。她很幸運,在3月12日就花了2800元買到回國的機票,而在之後的幾天,倫敦飛回上海的機票就稀缺到了18萬元一張。在和我聊天的過程中,她非常小心翼翼,或許是她很害怕,怕自己被報導之後,也變成了那個「萬裡投毒」的眾矢之的。在我寫下這篇文章的時候,從她的朋友圈得知,她沒有隱瞞一切活動,主動通報行程,已經經過了重重檢測,順利回家。我很想通過這篇文章告訴她:別怕,歡迎回來。在國內疫情正處在爆發期的時候,他們中有的人,也曾經奔走在大街小巷、甚至是建築工地,為國內的家人和朋友寄回了大批的口罩和抗疫物資。而現在,他們身陷囹圄,戴著口罩保護自己卻變成了人群中的「異類」,身處舉目無親的海外只能跟同胞們守望相助。我們更沒有必要因為偶爾一兩個想要喝礦泉水、去戶外運動的巨嬰對所有海外華人「一棒子打死」。這幾天刷到一個視頻,很感動。凌晨的深圳機場(000089,股吧),工作人員還在為剛剛入關的海外華人測量體溫,見到他們的第一句話就是:回家了就好。
本文首發於微信公眾號:金融八卦女頻道。文章內容屬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和訊網立場。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請自擔。
(責任編輯:張洋 HN0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