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的汽車市場競爭力越來越激烈,連BBA的價格都在不斷下探,眾多B級轎車萬分焦急,就連即將上市的亞洲龍也不敢定太高的價格。而最近上市的奔馳A200L,入門版只要21.69萬,更是讓大家沸騰了。
這個價格跟大多數中高端合資車型已經差不多了,那麼這次的A級長軸距版真的是最具「性價比」的奔馳嗎?今天和三個司機一起來體驗A 200 L運動版車型吧。
[對象]奔馳 A級長軸距
2019款 A 200 L 運動型轎車,27.19萬
[試車/評測]三個司機非典型專業試駕團隊
童顏無忌,新司機笑了
小偉哥:看到L之後我笑了,買奔馳A級就像你買了部長著娃娃臉的帕薩特,或者喜歡小鮮肉的女性找了個高中生當男友。
有人跟我說這車的外觀跟中華H2有點像,H2是什麼鬼,聽的有點觸目驚心,不過好在我跟H2不熟,這個緋聞我就不追究了。再說,從CLS沿襲下來的轎跑姿態還是值得肯定的。
看看奔馳A級L版本的身材,根本早就超出了「緊湊級」車的範疇,難怪奔馳會在自己的入門級產品上下這麼大血本,還是在20萬級這塊費力不討好的轎車市場上。
如果說大眾和奧迪是套娃前臉,那麼奔馳就是內飾套娃戰術,趁著大家對雙屏的新鮮勁還沒過,一個勁的壓榨著它的剩餘價值。
而且奔馳又在儀錶盤上做了更多的「手腳」,增加了它的呈現風格,有四種色彩,類似一種車內氛圍燈的效果。然後與之相連的中控屏幕當然也是沒懸念的讓我流口水,不算大但長度足夠,奔馳很聰明的製造了一種寬屏效果,而且支持觸摸。
另外空間方面也沒得說,我覺得後排頭部空間比腿部空間更值得展開說一下,都覺得轎跑姿態肯定壓縮了首級的活動範圍,不過以數據和表現來說,它到底要比寶馬1系和奧迪A3強點。
總體而言這款車很有誠意,都是找準了我們的喜好下的手,不過,1.3T發動機是什麼情況?
入門豪華,女司機不想入俗套
楠姐:寶馬、奧迪都有入門車型來搶佔市場,奔馳也不例外。這不,A級剛剛上市了,想想只花20多萬就能買奔馳了,是不是做夢都要笑醒了?恩,不過我一向不做夢。
奔馳A 200L也分為運動版和行政版,就是立標和嵌入式Logo的區別。外觀上,A200 L格柵中間碩大的奔馳大標,一點都不低調,而立標就更顯得貴氣。
不過想起我家老小區停著的一輛立標奔馳,車主看上去30多歲的普通人,硬是讓我覺得湊錢買了這車。所以,如果是我買A級,我還是會選跟我氣質不算太違和的運動車型吧。
別看奔馳A級有5種配置選擇,但其實你的選擇非常有限。首先頂配限量版一上市就被訂完了,其次180L的入門版不僅方向盤是塑料的,大屏也不是你廣告裡面看的大屏啊!所以基本也只能選200L了。
還有被很多人吐槽的「板車懸架」,當然啦,也許你會說這不是女司機該關心的問題啊!沒錯,確實奔馳A級的外觀我挑不出毛病,但可能因為我窮吧,所以我不傻。
就性價比和體驗來說,我不會覺得非它不可。畢竟還有奧迪A3、寶馬1系三廂,就連進口奔馳A的終端優惠力度都很大。雖然我是顏控,恐怕也不會只為了一個標而買一輛車吧。
優缺點並存,老司機難抉擇
杜大爺:4.6米車長也好,雙屏也罷,這款車最厲害的地方是給「緊湊級車」重新下了定義。
以前我們所認為的緊湊級車是由寶來、朗逸、卡羅拉等一批車型聯合詮釋的,大家就算加長,加軸距,但總有些約定俗成的東西,這個東西就叫成本。所以整體水平上,大家都差不多。
現在奔馳A級來了,這個約定俗成的標準就被打破了,A級在我們印象中本來是個小型車,現在搖身一變成為一部A+級大號緊湊型車。加上尚有餘溫的雙屏設計,和其他車型相比已經不僅是品牌或者價格的差距,而是一種印象區分,一類是奔馳A級,一類是其它。
至於有些朋友擔心的1.3T發動機是否小馬拉大車,幾乎不存在,奔馳很聰明的堅持了四缸發動機的設計,而且啟用了電控渦輪來避免遲滯,調校參數也達到了250牛米,所以帶來的動力效果還不賴,發動機注重低扭發力,而且油耗也不高。
當然上述幾大優點也不是白來的,有長處就會有短處來為整體的成本控制埋單。這個之一就是低配車型採用了扭力梁懸掛,而且A級後懸調校比較硬,配上扭力梁的話,你就真碰上硬骨頭了。
此外就是隔音效果也一般,這一點有點出乎意料。畢竟它面對的是20萬級以上更加挑剔的用戶,這兩個缺點還是挺明顯的。
[總結]雖說這款車的售價為21.69-29.99萬,但是氛圍燈等很多科技、炫酷的配置都是要高配版本才有。要想享受到好的配置就要花近30萬的價格,但是在30萬價位是不是也可以選擇奔馳C級了?
所以,我覺得你可以因為這塊10.25英寸大屏、或是加長三廂、或是AMG輪轂等等任何一個原因而買這輛車,但是「性價比」這個詞還是不要放在它身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