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現場,記錄瞬間,成為歷史。
從新冠病毒躍上頭條至今,已有兩個月。日本的情況似乎一直備受國內關注:遊客包機回國、「鑽石公主」號郵輪、中日兩國抗「疫」的守望相助、東京奧運會是否延期……這兩個月,漫長而又值得回味。
1月31日上午,我提前結束札幌冰雪節的採訪,在返回東京的路上,收到同事的提示——晚上包機送滯留日本的武漢市民。抵達東京之後,我匆忙回家發稿,隨便吃了點東西,戴好口罩,又來到了羽田機場。
◇1月31日晚,在日本東京羽田機場春秋航空櫃檯,前往武漢的旅客排隊辦理登機手續。
晚上十點半,執飛包機的春秋航空櫃檯前已排起長龍。工作人員忙碌地做著準備工作,無暇應對我們的採訪。排隊的旅客介紹說,包機當天下午才確定,有的人是看到使館領事部門通知,有的人通過微信互助群得到信息,甚至有旅客專門從外地趕來東京,都希望乘坐這趟回家的飛機。
◇1月31日晚,在日本東京羽田機場春秋航空櫃檯,工作人員(左)為前往武漢的旅客檢測體溫。
視頻記者採訪到一對夫婦,他們剛到日本就看到新冠肺炎的消息,於是在賓館中自行隔離,沒能好好享受這個假期。採訪過程中,妻子的眼眶紅了:「就算疫情再嚴重、再危險,我也要回去,那是我的家啊!感謝使館,感謝祖國!」拿到登機牌,這位女士隔著口罩親吻了登機牌,揮舞著說:「我要回家了!」
◇1月31日的最後一分鐘,一對夫婦揮舞著登機牌走向羽田機場國際航站樓的安檢區域,踏上回家的路。
2月1日凌晨,旅客們登上了返回武漢的包機,工作人員戴著兩層口罩向使館總領事反饋情況。100多名來自武漢的旅客能夠成功回家,都是在他們一天之內的緊急協調下實現的。
◇2月1日凌晨,在從日本東京羽田機場飛往武漢天河機場的航班上,旅客與機組乘務人員合影留念。(春秋航空供圖)
2月6日,因檢測出船上已確有感染者,原定在橫濱港補充物資後離港的「鑽石公主」號郵輪改為停靠在港口隔離。
◇2月6日,在日本橫濱,「鑽石公主」號郵輪停靠在港口。
◇2月6日,在日本橫濱,「鑽石公主」號郵輪上被隔離的乘客在打電話。
◇2月6日,在日本橫濱,身穿防護服的工作人員走過「鑽石公主」號郵輪。
看到這個消息,我聯繫好同事,立即出發,在路上根據信息努力尋找具體停泊地點。好在船比較大,一番尋找後我們在遠處看到船的一角,便趕快前往港口報名,到船下進行拍攝。這是我離這艘船最近的一次。
◇這是2月19日在日本橫濱拍攝的「鑽石公主」號郵輪。
◇2月19日,媒體在橫濱港拍攝「鑽石公主」號郵輪遊客下船。
再次來到橫濱港是2月19日,停泊在橫濱港十多日的「鑽石公主」號,終於結束了隔離期,船內部分旅客開始下船。接中國遊客回香港的包機計劃在次日凌晨出發。
◇2月19日,一名「鑽石公主」號郵輪乘客(左)下船後離開港口。
◇2月19日,一名「鑽石公主」號郵輪乘客(右)下船後乘坐計程車準備離開。
橫濱港距羽田機場雖然只有大概半小時的車程,但如何對員工防護,接人後的隔離和消毒,潛在的合作業務取消風險等等,讓大多數巴士公司望而卻步。最終由僑胞經營的久富觀光巴士公司接下了這個任務。「協助祖國接同胞回家,我們責無旁貸。」這位負責人告訴我們。
◇2月19日,在日本橫濱,「鑽石公主」號郵輪的中國乘客(右一、右二)下船後乘坐專用巴士前往東京羽田機場。(久富觀光巴士公司供圖)
2月20日凌晨,在羽田機場苦苦等候的我們得到消息:現場手續走得比較慢,出發不斷延遲。凌晨2點多,比預計抵達機場時間晚了約3個小時,寫有「走,咱們回家!」的巴士抵達羽田機場,遊客有序下車,在特區政府工作人員指引下完成了登機手續。
◇2月20日,「鑽石公主」號郵輪的中國乘客乘坐專用巴士抵達東京羽田機場。
◇2月20日,「鑽石公主」號郵輪的中國乘客(左)在日本東京羽田機場託運行李。
我沒能和巴士公司的負責人見面,她在微信上跟我說:「我去不了機場了,你給我錄段像吧,當作紀念。」從19日下午就一直忙碌,想必他們也累壞了吧。
◇日本東京地標建築東京塔點亮「中國紅」,為中國抗擊疫情加油。
◇東京澀谷街頭的一個商場大樓,顯示屏上打出多種語言組合出的中文「加油」字樣。
◇東京銀座的一個商鋪門前,招牌上寫著免費贈送口罩和為中國武漢加油鼓勁的內容。
◇在東京的中國駐日本大使館,為中國武漢募捐的旗袍女孩(左)拿著大熊貓玩偶和母親杉崎廣子接受記者採訪。
病毒確是洪水猛獸,也正是在這種危機之下,才更容易發現人性的光輝。 「山川異域,風月同天」「豈曰無衣,與子同裳」……這些詩句與日本各界的捐助物資一起引發了國內的關注。隨後,晴空塔、東京塔點燈,澀谷大屏打出「中國武漢加油」的口號,商鋪貼出中文鼓勵標語……穿紅衣旗袍的日本女孩為中國抗「疫」募捐,松山芭蕾舞團唱中國國歌聲援,都讓人們難以忘卻。
◇2月29日,在日本東京,「口罩熊貓行動小組」志願者的白色羽絨服上貼著「謝謝」、「相知無遠近,萬裡尚為鄰」、「日本加油」等字樣。
2月下旬,日本新冠肺炎感染者數增長明顯。國內逐漸出現鼓勵和協助日本的聲音,在日華人華僑也發揮了自己的力量。
◇2月29日,在日本東京池袋站前,戴著熊貓卡通帽的「口罩熊貓行動小組」志願者(右)向當地民眾免費發放口罩,放口罩的盒子上寫著「相知無遠近,萬裡尚為鄰」「日本加油」。
2月29日,我和同事來到東京池袋,這裡正是紅衣旗袍女孩向人們募捐的地方,一個華人華僑主導的志願者團體戴著熊貓卡通帽,向路上的行人免費發放口罩,每個口罩都包在塑料紙包裝裡。
活動組織者告訴我們,這次免費發放的口罩約有5千隻,是由在日華人華僑和華人企業等各界熱心人士和組織捐贈而來,他們減少日常工作生活中對口罩的消耗,將本來留作自用的一部分口罩捐出,再通過該團體整合分發。志願者的衣服上貼著一句詩「相知無遠近,萬裡尚為鄰」,盒子上寫著日文的「日本加油!」,他們希望能通過自己的這一點小小的力量,回饋日本各界曾經對中國的幫助。
◇2月29日,在日本東京池袋站前,一名華僑華人小志願者(左)向當地小朋友發放兒童用口罩。
日本口罩斷貨已有些時日,有路人露出了驚喜的表情,有帶孩子的家長專門領一隻兒童口罩……吵鬧的車站前,一時間響起許多「免費送口罩,請收下」和「謝謝」的日語對話。
在那之後,日本學校停課,大型活動和賽事取消,一些博物館和劇場休業,眾多公司讓員工在家遠程辦公……對於我來說,日常基本生活除了衛生紙和口罩不太好買之外,並沒有太大的困難。只是號稱「觀光立國」的日本,旅遊業受到了打擊。我從心底期盼疫情可以早日得到控制,生活能早日恢復原來的樣子,更希望東京奧運會可以按計劃順利舉行。
◇3月5日,東京新宿,部分行人戴口罩出行。
如今已是三月下旬,日本馬上就要迎來最有名的櫻花季。那天,我漫無目的地在住所附近散步,走進一個從未留意過的公園,樹上多是枝葉,偶有一些花苞。 看看附近沒什麼人,我摘下口罩,透了透氣。難得直接呼吸到室外的新鮮空氣,和兩個月前大不一樣——溼潤、溫暖,帶著草木的味道。 久違了,春天。
2月19日,新華社東京分社記者杜瀟逸在日本橫濱港拍攝「鑽石公主」號郵輪。
圖文/杜瀟逸
編輯/劉金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