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半年受疫情影響,經濟下行和就業壓力加大,生產生活加速向網上轉移,資金短缺的網民紛紛在網上尋求貸款,但是隨之而來的是遭遇騙子埋伏下的陷阱——網上貸款詐騙。7月以來玉溪已發生多起因網上貸款被詐騙的案件。
騙子利用大多數人不了解貸款程序的特點,以「刷流水」、「零徵信」等專業名詞騙取信任,又抓住國人所謂「拿人錢財」即會「替人消災」的心理,認為私人公司收取手續費是合理化的需求,一步一步誘惑廣大受害群眾。
8月13日,玉溪紅塔區的雷女士在家中接到一名男子的電話,對方自稱是小額貸款公司員工,該男子問其是否需要貸款,雷女士說需要貸款,然後該男子就用名為「客服-小姚」的微信號與雷女士添加好友並發來貸款合同。雷女士填好貸款合同後用微信發給「小姚」,「小姚」稱要查銀行帳戶流水並預存貸款金額20%才能放貸,於是雷女士到銀行存入對方帳戶24000元現金。8月13日上午,雷女士在家中再次接到該男子的電話,稱要核對身份信息,雷女士就將手機驗證碼告知,後就收到本人銀行卡交易支出信息,才發現被人騙了24000元。雷女士不僅沒貸到錢,反而先後被騙走24000元。
紅塔區的楊先生在8月13日接到自稱是「你我貸」的工作人員電話,在通話過程中對方詳細描述出楊先生的身份信息,並說可以給他放貸,對方以放貸前需更改銀行卡號、解凍銀行卡號等為由讓其匯款。待楊先生匯款完對方無法聯繫後才發現被騙,共計被騙50000元。
騙子正是看到了人們的需求,就以大額度,低利息,對徵信沒有要求等幌子,大肆吸引受害人前往諮詢借款。受害人上鉤之後就以放貸前需要各種手續費、保證金、補充銀行卡流水等藉口,要求受害人轉帳匯款,導致不少人上當受騙。更有甚者,騙子會讓你開通支付寶借唄、花唄等轉帳貨款以作為流水,讓你「沒錢也被騙」。
1、高額度、低利息、免徵信?想多了!
目前,正規一些的網貸平臺為了提高風控能力以及工作效率,都是由系統自動根據借款人的信息進行授信的。因此,人工是無法強行開通額度和提高額度的。大家必須通過提高自身綜合信用來達到開通額度和提高額度的目的。
2、放款前,先收費?都是騙子!
正規的貸款平臺都不會在貸款前收取任何費用,更不會收取保證金。即使存在服務費和手續費,貸款平臺也會在放款時一次性扣取或者在收回貸款時與本金和利息一併收取。也就是說,正規的貸款平臺是沒有前期費用的!
3、卡凍結,輸錯了?有貓膩!
當你在貸款平臺填寫完銀行卡信息後,對方告知你銀行卡輸入錯誤,貸款被凍結,需要交納保證金才能解凍,而且告訴你貸款已經批下來了,如果不交將面臨官司等。實際都是騙子的套路,他在後臺把你輸入的銀行卡帳號故意修改了,讓你看到一個錯誤的銀行卡號,以為真的是自己輸錯了,乖乖交所謂的保證金。
網上貸款一定要警惕,貸款請到正規的銀行等金融機構辦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