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為這次疫情,已經好久沒出門了。家裡正好沒有菜了,所以我準備領著老二出去買菜。當我有這個打算時,我就在前一天給老大做工作了。為嘛不帶老大,其一因為離得不遠,十多分鐘就回來了;其二想試驗一下,之前看過一本繪畫書,孩子自己在家玩耍,媽媽出去買菜了,看看孩子能不能自己不哭;其三領著兩個確實不方便,也沒有口罩可帶,還得拿菜。
第二天就按照計劃進行了,昨天跟孩子說的時候,老大還比較高興,可能覺得新鮮吧,但是馬上就要發生時,我從她的表情中看出了擔憂和害怕。由於我一直鼓勵她,加上有瓜子和動畫片的誘惑,她還是欣然接受了,至少我領著老二進電梯時並沒有聽到她的哭聲。我的心裡還有一絲的失落,覺得這個瞬間孩子並不是很需要母親了,竟沒有了擔憂。
我跟老二全程步行,還有來回的臺階要走。整個買菜的過程應該也就是十分鐘。畢竟三歲的孩子在家,不敢逗留時間過長。我們很快回家了。出了電梯後,發現門是開著的。這時候老大正在瓜子,還把垃圾桶搬到了自己面前。從臉上隱約的還能看出哭的痕跡。我問她,「自己一個人在家害怕嗎?哭了嗎?」然後她跟我邏輯清晰的說「媽媽,我聽到樓上腳步聲,有點害怕,哭了兩聲。然後去廁所尿尿了,再就是坐在這裡吃瓜子看電視」。聽到她這麼說真的有點心疼,我也不知道她哭了多久,又有多無助。
以後不會單獨留她自己在家了。
【例子一】我是從五歲開始獨自在家的。一般都是在家裡半天,我媽臨走前會囑咐我:不許碰電源、不許開水龍頭、不許靠近窗戶(我家在6樓)、任何人敲門都不準開,也不許發出聲音。
也許是小時候性格乖又膽小的緣故,特別聽話,家裡沒人的時候,我的活動範圍就局限在自己的小屋裡,一個人看書玩玩具,等大人回來。所以一直沒出什麼意外。
【例子二】我弟屬於比較調皮的孩子,什麼都想摸摸碰碰,兩三歲的時候會玩門上的插銷了,但只會插上不會打開。 有一次趁大人沒注意,自己跑到陽臺上,把陽臺門插上了,站在門後邊不敢動,一個人嚇得直哭。
幸好陽臺有個小窗戶,家裡只有我能翻過去,這才把我弟給放出來。不然姥姥家只能拆防盜網砸玻璃救小孩了。
【例子三】小學二年級的時候,我和一個同學單獨在教室裡,因為鎖不好的緣故,教室門被風吹上就打不開了,當時那個女孩嚇得直哭,我就一直想辦法把門打開。
然後我想到的辦法是:從二樓跳下去正好可以落在花壇裡,然後去找老師,讓老師幫忙開門。正當我準備跳下去的時候,老師從外邊把門打開了,我覺得她可能用了這輩子最大的音量,吼了我一句:「你趕緊給我下來!」那一刻我還挺委屈,明明是想求助啊,為什麼要吼我……現在想想,幸好老師及時趕來了……
三歲的孩子一個人在家,生活技能和基本常識都不具備,可能只是二十分鐘,但是對他們來說相當漫長,缺乏安全感,會留下心理陰影;你不知道她趁你不在家時會幹出啥來,更不知道當有突發事件來臨,他會怎樣處理,而這種處理會不會傷到自己。
自己也會引以為戒。安全大於天。希望天下所有的寶寶都健康平安。
喜歡就關注哦,我是兩個孩子的媽媽,熱愛生活,喜歡分享,育兒路上讓我們結伴而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