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是華僑大學班主任十一學姐,在考研初期擇校總是個令人頭疼的事情,對於考研人而言在自己的基礎上選擇一個恰當的學校是成功上岸的關鍵因素之一,各位小夥伴一定要在擇校方面多加考量。
華僑大學為福建省雙一流高校,統戰部直屬高校,和暨南大學之間建立了良好的合作關係,師資力量強勁,每年有很多機會赴海內外及港澳臺等高校交流學習。
華僑大學保護第一志願,因此隨著新傳考研越來越火熱,華僑大學新傳專業的性價比也逐步提高,藉助廈門影視行業發展,華僑大學報考人數逐年增加。想要一睹金雞風採,多多參加實踐的考研er們要抓住機會哦!下面就是關於華僑大學新傳考研的新鮮資訊!
華僑大學是中央統戰部直屬,由中央統戰部、教育部、福建省人民政府共同建設的普通高等學校,入選福建省「雙一流」建設高校。是國家華文教育基地,國家大學生文化素質教育基地,全國深化創新創業教育改革示範高校,全國高校教師考核評價改革示範校。
設有26個學院、90個學系(部、中心),有11個國家級一流本科專業、9個省級一流本科專業,16個專業通過國際及國內專業認證。有4門國家級一流本科課程,35門省級一流本科課程。現有國家級和省部級教學科研平臺57個,國家重點學科1個,省部級重點學科40個,3個學科進入ESI全球排名前1%。有國家地方聯合工程研究中心、省部共建協同創新中心、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虛擬仿真實驗中心、實驗教學示範中心等省部級以上教學科研平臺80餘個。
學校在泉州、廈門兩地分別設有校區,總佔地面積214.78萬平方米,建築面積107.3萬平方米。
1、基本信息
2016年5月13日,華僑大學正式決定將新聞傳播學專業從文學院中分離出來,成立獨立建制的新聞與傳播學院。學院設在華僑大學廈門校區,現有新聞系、廣播電視系、廣告系等3個學系和廣播電視學、廣告學、新聞學、播音與主持藝術(航空播音方向)4個本科專業。2017年新聞與傳播學院新聞與傳播專業碩士點正式開始招生。
學院設有華僑大學海峽傳媒研究中心、華僑大學口語傳播藝術研究中心、華僑大學海外華文媒體研究中心、華僑大學文化創意產業研究中心、華僑大學新媒體研究中心等5個院屬科研機構和1個省級人文社科研究基地—海峽兩岸傳播創新研究中心。在校學生有豐富機會進入合作機構、企業開展實習。
3、師資力量
學院導師中有教授3人、副教授11人、碩士研究生導師19人,擁有博士學位的27人,具有海外留學背景或境外半年以上訪問交流經歷的教師12名。
4、學術交流
在海外合作方面,學校先後與日本法政大學、日本島根縣立大學、英國華威大學、謝菲爾德大學、利茲大學、愛丁堡大學,韓國漢陽大學、加拿大北不列顛哥倫比亞大學等學校開展雙學位聯培項目及對外交流。
在境外合作方面,學校與臺灣淡江大學、屏東大學、金門大學、臺中教育大學、中原大學、暨南國際大學、臺北教育大學等學校合作推薦留學生。
專業解讀:學院目前設立新聞與傳播專業專碩,2017年正式招生,研究方向分為國際傳播與跨文化傳播、影視傳播、網絡與新媒體及廣告與品牌傳播方向。專業課程為《新聞傳播學基礎理論》、《媒介經營管理》、《新聞傳播學研究方法》等,目前廈門大力發展影視業也為該專業實踐提供了更好的平臺。
難度分析:
從三年數據來看雖然華僑新傳是個年輕的學院,但是報考人數也在逐年上漲,分數線也逐步提高,報錄比上升到1:7左右,並且依託廈門的優勢,報考華僑新傳性價比比較高。報考難度中等。
1.《新聞採訪與寫作》,《新聞採訪與寫作》編寫組,高等教育出版社,2019年版;
2.《新聞傳播法教程(第六版)》,魏永徵著,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19年版;
3.《新聞編輯》,《新聞編輯》編寫組,高等教育出版社,2020年版;
4.《當代新聞評論教程(第五版)》,丁法章著,復旦大學大學出版社,2019年版;
5.《網絡傳播概論(第四版)》,彭蘭著,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17年版;
6.《傳媒經濟學教程》,喻國明等著,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19年版;
7.《廣告經營學(第二版)》,程明、張金海著,北京師範大學出版社,2018年版;
8.參考近兩年內新聞傳播類權威期刊:《新聞與傳播研究》、《國際新聞界》、《現代傳播》、《新聞大學》。
1.《新聞學概論(第二版)》,《新聞學概論》編寫組,高等教育出版社,2020年版;
2.《傳播學教程(第二版)》,郭慶光著,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11年版;
3.《中國新聞傳播史(第三版)》,方漢奇著,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14年版;
4.《外國新聞事業史教程(第二版)》,張允若著,高等教育出版社,2017年版;
5.近兩年新聞傳播類權威期刊:《新聞與傳播研究》、《國際新聞界》、《現代傳播》、《新聞大學》
華僑真題相對來說偏基礎,所以備考過程中一定要牢牢掌握基礎知識,但隨著新傳改革,華僑考察也逐步靈活起來,注重熱點專題及用基礎理論解釋熱點,比如華僑曾考察過的把關人理論的變遷。
國際傳播作為華僑的特色專業,關於國際傳播的話題每年都有所考察,並且多需要熱點事件作為案例進行闡釋,因此在關注基礎的同時也要重視熱點。此外關於實務方面華僑更加注重考察新聞評論。備考難度不算大但趨勢是更加靈活,要求考生掌握好基礎知識的同時也要多關注熱點事件內容。
❶ 對於參考書的內容一定要十分熟悉。華僑參考書雖然多,但可以按照重點程度進行有目的的複習。傳播學、新聞學、網傳、中外新史屬於首先理解並背誦的數目。
❷ 提早開始背誦。華僑參考書多並且背誦基礎知識多,所以背誦應早不宜晚,可以搭建框架背誦,暑假開始是個不錯的選擇。
❸ 對於評論寫作一定要多加練習,掌握格式。在進入後期後一定多加練習,還可以多參照人民日報評論、新京報評論等公眾號。
❹ 要關注熱點信息及解讀。熱點信息來源包括但不限於微博、微信公眾號及各大新聞資訊app。
❺ 華僑題目數量方面偏多,往年會出現做不完題目的情況,因此在上戰場前多次模擬必不可少。
❻ 華僑貼合特色,國際傳播話題幾乎是必考題目,可以多多總結答題規律、語料及案例等,減少考場思考時間。
考研諮詢 門哥微信:rymmg07
或添加答疑助理微信:rym2021、rymnnxj