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高校科學營海洋科學專題營走進中科院海洋所

2020-12-12 i自然全媒體

近日,2019年青少年高校科學營海洋科學專題營在青島成功舉辦。來自黑龍江、吉林、河北、安徽、甘肅等地的105名營員參加了本次專題營活動。在為期一周的活動中,學生們走進中國科學院海洋研究所,聆聽專家的精彩報告,參觀亞洲館藏量最豐富的海洋生物標本館,開展「探秘海洋」課題研究,進行潮間帶海洋生物採集及標本製作,全方位體驗海洋科研的樂趣。

青少年高校科學營由中國科協和教育部共同發起,中科院海洋研究所自2014年起承辦海洋科學專題營活動,至今已連續舉辦了6屆。本屆專題營設計了一系列融海洋與科學於一體的活動內容,讓營員們充分領略海洋魅力,感受創新文化。

聽標本「講」故事

中科院海洋生物標本館是我國規模最大、亞洲館藏量最豐富的海洋生物標本館,收藏各類海洋生物標本80多萬號,如今已成為一個集海洋生物標本收藏、海洋生物分類研究、海洋科普知識宣傳於一體的大型多功能現代化標本館。

從中國海域到南北極,從沿岸、潮間帶、海洋水體到數千米深的海底,館內各種標本應有盡有,營員們一邊參觀,一邊發出驚嘆。

有「貝王」之稱的最大雙殼貝類硨磲、被譽為古代味精的海腸、神似古希臘神話中蛇髮女妖的海盤車……極端的深海環境孕育了神奇多樣的海洋生物,而在這些生物身上也蘊藏著各種有趣的知識和故事。

「長」滿濃密「白髮」的生發石猶如一位頭髮花白的老翁,路過生發石標本時,學生們紛紛駐足觀看。

「實際上,這些『白髮』是一種藻類的莖。這種藻叫作大傘藻,它在海裡生長時會長出像睡蓮一樣的綠葉,並將莖基部的假根附著在石頭上。大傘藻衰敗後,它的葉子會隨之脫落,而鈣化的莖卻仍然依附在石頭上,於是便形成了我們現在看到的樣子。」看著大家好奇心十足,講解員耐心解釋道。

密封在玻璃櫃中的紅珊瑚標本猶如一樹永不凋謝的花。講解員告訴大家,珊瑚是腔腸動物,活的珊瑚蟲具有吸收鈣質製造骨骼的本領,當珊瑚蟲死去,新的珊瑚蟲又會不斷生長,日積月累便形成了那些千姿百態、顏色各異的珊瑚。「紅珊瑚的生長速度非常緩慢,一棵成熟的紅珊瑚株的形成往往需要幾百年,甚至上千年的時間。」學生們個個聽得目瞪口呆,忍不住趕緊用手中的相機拍下眼前這個「奇珍異寶」。

多種方式探訪「海洋」

來到海洋人工智慧與大數據中心展廳,工作人員通過交互式觸控屏、三維實體球、LED大屏等多種形式,向營員們展示了中科院海洋大科學研究中心龐大多樣的數據資源、數據產品和專題數據應用。介紹中,豐富多樣的高解析度海底地形,海洋科學考察船隊的調查航跡,以及生動的深海科考視頻等,引來學生們的陣陣驚嘆。

通過本次參觀,營員們近距離地見識了奇妙的深海世界。一名帶隊老師表示,此行開闊了學生們的視野,極大豐富了他們的海洋知識,大家對於海洋的興趣更濃了。

變身「海洋科學家」

隨後,營員們還走進中科院重點實驗室,圍繞海洋生物、海洋生態、海洋腐蝕防護等主題,分組開展了「探秘海洋」課題探究。《海洋環境電偶腐蝕研究》《監測海草床分布特徵的多元手段》《鼓蝦科形態學分類研究》《拉曼光譜探秘海洋微塑料「真身」》……這些聽起來高深複雜的課題,引領學生們開啟了一段段奇妙的藍色科研之旅。

「探秘海洋」課題探究突出海洋科學研究特色,營員們在科研人員的引導下,完成了課題立項、樣品採集、實驗操作、報告撰寫和結題答辯等環節。

最令大家印象深刻的要數樣品採集和實驗操作了。簡短的海洋生物分類、採集及標本製作知識培訓後,科研人員便帶領學生們來到青島第二海水浴場,現場採集潮間帶海洋生物。

在清涼的海風中,學生們開始了海洋生物標本的採集。一個多小時過去,每個人都收穫滿滿。帶回採集來的成果,接下來便是製作藻類標本。科研人員首先為大家講解了標本製作的步驟,並演示了標本夾的固定順序,在「實戰」環節,學生們先把海藻清洗乾淨,然後鋪平,再寫上海藻名稱及採集時間、地點,最後把標本用標本夾固定好。經過近兩個小時的動手實踐,學生們順利完成了海藻標本的製作,看著親手製作的標本成品,大家別提有多高興了。

在開題論證和結題答辯環節,每個實驗組會推薦一名營員代表上臺做匯報,活動還邀請了相關領域的專家進行現場點評指導。有關負責人表示,這樣不僅保證了課題研究的科學性和嚴謹性,也讓學生們在體驗科學研究的過程中,充分感受獨立思考和團隊合作的樂趣。

來源:中國海洋報

記者: 王 晶

編輯:吳瓊

相關焦點

  • 青少年高校科學營海洋科學專題營在青島舉辦
    青少年高校科學營海洋科學專題營在青島舉辦 2019-07-26 海洋研究所 【字體:、中國海洋大學聯合承辦的2019年青少年高校科學營海洋科學專題營在青島舉辦。
  • 青少年高校科學營中國海洋大學分營暨海洋科學專題營開營
    半島記者 王菊7月19日,2019年青少年高校科學營中國海洋大學分營、海洋科學專題營開營儀式在中國海洋大學嶗山校區舉行,中國海洋大學副校長李巍然、青島市科學技術協會副巡視員劉嶽桂等出席儀式。李巍然在致辭中對營員們的到來表示歡迎,並向大家介紹了中國海洋大學的辦學歷史及學科特色。他指出,中國海洋大學依託學校的教育資源和學科特色,開展了一系列海洋科學教育實踐活動,培育了青少年的海洋意識與海洋情懷。
  • 2020年「雲上科學營」海洋科學專題營、中國海洋大學分營開營
    8月24日上午9點,2020青少年高校科學營海洋科學專題營、中國海洋大學分營正式啟動。在接下來的五天活動中,來自廣東、廣西、重慶、四川、雲南、陝西和甘肅等20個省、市、自治區的200名營員和20位帶隊老師們將通過「雲上科學營」平臺與海洋學名家大師面對面,參觀海洋重點實驗室,開展線上科研實踐,感悟科學家精神,體會海洋科學魅力。活動正式啟動前舉行了線上破冰大會。通過網絡會議平臺,分營輔導員與營員、帶隊老師進行線上面對面交流。
  • 乘風破浪,向海遠航——2020年「雲上科學營」海洋科學專題營、中國海洋大學分營開營
    8月24日上午9點,2020青少年高校科學營海洋科學專題營、中國海洋大學分營正式啟動。在接下來的五天活動中,來自廣東、廣西、重慶、四川、雲南、陝西和甘肅等20個省、市、自治區的200名營員和20位帶隊老師們將通過「雲上科學營」平臺與海洋學名家大師面對面,參觀海洋重點實驗室,開展線上科研實踐,感悟科學家精神,體會海洋科學魅力。
  • 雲上科學營中國海洋大學分營、海洋科學專題營參觀科考船
    8月27日、28日,在最後兩天的科學營日程中,中國海洋大學攜手中科院海洋所繼續為營員們帶來了一系列豐富多彩的活動:雲端參觀「東方紅3」科考船、「科學號」考察船,海洋大學優秀學生訪談,28日下午,隨著海洋知識競賽的結束,本次2020「雲上科學營」中國海洋大學分營、海洋科學專題營也圓滿收官
  • 雲上科學營」中國海洋大學分營、海洋科學專題營開展參觀科考船、優秀學子訪談及海洋知識競賽活動
    8月27日、28日,在最後兩天的科學營日程中,中國海洋大學攜手中科院海洋所繼續為營員們帶來了一系列豐富多彩的活動:雲端參觀「東方紅3」科考船、「科學號」考察船,海洋大學優秀學生訪談,28日下午,隨著海洋知識競賽的結束,本次2020「雲上科學營」中國海洋大學分營、海洋科學專題營也圓滿收官。
  • 海洋科學專題營開展海上科學考察科研實踐活動
    海洋科學專題營開展海上科學考察科研實踐活動 2018-07-27 海洋研究所 【字體:,激發探索海洋的興趣,7月22日,2018年青少年高校科學營海洋科學專題營組織營員們登上「創新」號海洋科學考察船,開展海上科學考察科研實踐活動。
  • 中國海洋大學高校科學營活動入選2018年青少年高校科學營特色營隊...
    中國海洋大學高校科學營活動入選2018年青少年高校科學營特色營隊活動案例 http://www.huaue.com  2018年10月31日  來源:華禹教育網
  • 「雲上科學營」帶你探秘「海洋世界」
    ……近日,綠春縣高級中學的11名師生參加了「雲上科學營」,跟著「科學」號科考船,探秘「海洋世界」。中國海洋大學定點扶貧綠春縣,採取多層次、多方位措施持續深入推進教育幫扶、產業幫扶、消費幫扶、智力幫扶、文化幫扶等各項工作。8月24日至28日,中國海洋大學藉助「雲上科學營」活動,選拔了11名綠春縣高級中學的師生積極參與打卡雲遊中國海洋大學活動,通過線上觀看視頻的形式認識中國海洋大學,雲上領略中國海洋大學、中科院海洋所,感受海洋學府的獨特魅力。
  • 2020年青少年「雲上科學營」中科院武漢植物園分營正式開營
    青少年高校科學營活動自2012年發起,由中國科協和教育部共同主辦,港澳辦、中科院、中國鐵路等單位支持。每年暑期,萬餘名對科學有濃厚興趣的優秀高中生走進重點高校、企業、科研院所,參加為期一周的科技與文化交流活動。
  • 「走進科學·相約蘭大」2019年青少年高校科學營蘭州大學分營開營
    7月16日上午,「走進科學·相約蘭大」2019年青少年高校科學營蘭州大學分營開營儀式在蘭州大學城關校區西區大學生活動中心報告廳舉行。陳炳東為蘭州大學分營授旗並講話。他指出,科學探索與創新的過程是艱苦的,但同時也蘊藏著無窮的樂趣與魅力。
  • 走進深海——「科學」號海洋科考船
    為充分發揮高等學校在科學普及和提高公眾尤其是青少年科學素質方面的重要作用,促進高中與高校合作育人,為培養科技創新後備人才和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服務,促使高校科學營活動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常態化條件下保持活力、迭代升級,2020年,中國科協、教育部以「雲上科學營活動」的形式組織開展青少年高校科學營活動
  • 青春作伴好時節 乘風破浪科學營——山西省青少年參加「雲上科學營」活動
    2020年8月14日,以「科技夢·青春夢·中國夢」為主題的2020青少年雲上科學營活動正式拉開了序幕。我省師生與各地營員「雲上相聚」,「雲遊高校」,走進北京大學、南開大學、東南大學、山東大學、復旦大學、西安交通大學、大連理工大學、武漢大學、中山大學等30所高校參與活動。活動中,學生們走進了大國重器,走進了「月宮一號」、5G移動通信等國家重點實驗室,感受國家科技最強聲音。
  • 分營風採丨走進青少年高校科學營北京大學分營!
    而再過不久,我們就要迎來新一年的青少年高校科學營活動啦!青少年高校科學營要求各分營根據本校的學科特色、科研專長、資源優勢等,結合營員的學習需求和特點進行活動策劃,並負責具體實施。因此,不同的分營均有不同的特色。今天我們一起走進北京大學分營,一睹北京大學分營的風採吧!
  • 「雲上科學營」全國活動——「科學」號海洋科學考察活動圓滿結束
    8月24日,由中國科協、教育部主辦,中國科學院海洋研究所、中國海洋湖沼學會聯合承辦的2020年青少年「雲上科學營」全國活動——「科學」號海洋科學考察活動啟動。活動首日雲遊「科學」號科考船,與船長、首席科學家面對面,讓營員們對海洋科考有了大致的了解。
  • 「雲上科學營」全國活動——「科學」號海洋科學考察活動成功舉辦
    8月24至26日,由中國科協、教育部主辦,中國科學院海洋研究所、中國海洋湖沼學會聯合承辦的2020年青少年「雲上科學營」全國活動——「科學」號海洋科學考察活動順利舉辦。活動通過雲遊「科學」號科考船、與船長和首席科學家面對面、海洋科學考察連線、邀請航次首席科學家作專題報告等形式,讓營員們了解海洋科學考察,探索海洋科學奧秘,感受海洋科技魅力。
  • 2018年全國青少年高校科學營東北農業大學分營開營
    時,2018年青少年高校科學營黑龍江分營開營式在哈爾濱工程大學召開,省科協黨組成員、副主席臧曉敏、省科普事業中心主任胡國慶、省教育廳副處長劉德宏出席開營儀式。2018年全國青少年高校科學營東北農業大學分營開營式  東北農業大學分營開營式以專題視頻短片拉開了序幕。視頻詳細地介紹了我校的歷史沿革、師資力量和辦學概況。
  • 商都縣10名中學生參加2020年青少年「雲上科學營活動」
    中科院科學傳播局局長周德進在開營式上致辭中說,2013年以來中科院一直與中國科協、教育部密切協同,共同推動青少年高校科學營活動不斷發展,參與的科研院所規模不斷擴大,內容不斷豐富,取得了良好的社會效應。今年進一步整合優質科教資源,推出了FAST球面射電望遠鏡、種質資源庫、穩態強磁場、全超導託卡馬克核聚變實驗裝置等大科學裝置專題,進一步開闊青少年視野,帶領廣大青少年走進國家科技最前沿。
  • 船舶專題營:中船上海順利開展「雲上科學營」分營活動
    為深入實施《國家教育事業發展「十三五」規劃》,落實裡的樹人根本任務,培養科技創新後備人才,中國科協、教育部以「雲上科學營活動」的形式組織開展青少年高校科學營活動。  中船上海船舶工業有限公司與上海交通大學組成聯合分營,承辦了分營一個上午課時的活動任務,科學營課程最終交由中船澄西船舶修造有限公司團委和江南造船有限責任公司團委負責組織舉辦。
  • 船舶專題營:中船上海順利開展「雲上科學營」分營活動
    為深入實施《國家教育事業發展「十三五」規劃》,落實裡的樹人根本任務,培養科技創新後備人才,中國科協、教育部以「雲上科學營活動」的形式組織開展青少年高校科學營活動。接到任務中船澄西團委隨即成立製作團隊,迅速展開頭腦風暴,制定了線上直播開展活動的計劃,力爭克服疫情影響,帶領營員們走進船廠的同時,幫助大家直觀了解船舶的相關知識與製造流程。可是在活動籌備之初,組織團隊發現由於造船現場噪音較大,直播收錄的音源效果駁雜不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