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疾控君的朋友圈又雙叒被流感刷屏了,大家紛紛表示周邊好多人中招,特別是娃們,順便分(tu)享(cao)了急診一夜遊的心得體會,最後還不忘發出靈魂拷問:今年流感這麼厲害,是不是有歷史記載以來人類面臨的最兇猛的一波流感疫情?
疾控君表示:
最近幾周本市流感樣病例開始逐漸增多,呈現緩慢爬坡的趨勢,但未出現激增的現象。不過需要注意的是,據往年病例監測的經驗,未來幾周流感病例會繼續增多,12月下旬本市會進入流感流行季。
2016-2020年度國家南方哨點監測醫院
報告的流感樣病例百分比
註:流感樣病例是指發熱≥38℃,伴咳嗽或咽痛的病例。
為啥每年這個季節流感都會增多?
其實我們一年四季都可能受到流感病毒的攻擊,而且它是個百變大咖,優勢流行株一直在變,讓人群對其始終保有易感性。
冬天因為天氣寒冷,風勢強勁,我們更容易受寒,令抵抗力減弱,病毒便乘虛而入,侵襲呼吸系統,此為原因之一。
此外,流感病毒通過空氣飛沫傳播,在冬天,室內活動增多,又因怕冷經常關閉門窗,導致空氣不流通,使得病毒更容易傳播。這也是近期學校等集體單位發生流感聚集性事件的主要原因。
為啥新聞裡說醫院流感病人劇增
因為流感樣病例≠流感病例。
醫院治療並關注的是流感樣病例,並不能對所有疑似病例進行病原學檢測,而疾控君關注的是真正實驗室確診為流感的病例。
冬春季為呼吸道傳染病高發期,除流感會在這個季節流行,腺病毒感染、肺炎支原體感染和呼吸道合胞病毒感染等一些臨床症狀比較接近的呼吸道疾病也在這個季節好發。
根據國家流感原檢測結果顯示,最近一周哨點醫院送至各地疾控中心實驗室的流感樣病例中,流感病毒檢測陽性的概率為50%,說明發燒伴有咳嗽或咽痛的上呼吸道感染病人中大致有50%是流感所致,其餘5成症狀很像但並非流感。
所以,我們在冬春季呼吸道傳染病流行期間,不但要關注流感,對其他呼吸道傳染病也要注意預防。
流感的篩查和確診方法有哪些?
1
病毒抗原檢測:
病毒抗原檢測可採用膠體金法和免疫螢光法。抗原檢測速度快。但需要注意的是,因為檢測方法的局限,病毒抗原檢測陽性支持診斷,但陰性並不能排除流感。
2
病毒核酸檢測:
主要採集患者的鼻拭子、咽拭子、鼻咽或氣管抽取物、 痰中的流感病毒核酸。病毒核酸檢測的敏感性和特異性均很高,且能區分病毒類型和亞型。
3
病毒培養分離:
從患者呼吸道標本培養分離出流感病毒是流感診斷的金標準。但由於病毒培養周期較長, 生物安全條件要求高, 一般不應用於臨床診療。
4
血清學檢測:
IgG 抗體水平恢復期比急性期呈4倍或以上升高有回顧性診斷意義。
目前本市具備流感快篩能力的醫院使用的主要為病毒抗原檢測法,該法快速簡便,結果可及時指導臨床治療用藥。疾控中心實驗室主要採用病毒核酸檢測法和病毒培養分離法,檢測結果更為精準,特別是一些快篩無法篩出的流感病例,能得到最終的確診,所以若您不幸得了流感,當疾控中心聯繫您採樣時,請您一定要配合。
流感病毒型別對治療有影響嗎?
大家不用太糾結於甲流還是乙流,其實治療方法是一樣的。哨點醫院和疾控君對流感樣病例的採樣和病毒分型主要是出於監測目的,通過分型,可以實時監測不同型別流感病毒活動水平和流行趨勢;實時追蹤流感病毒變異,及時發現新型流感病毒,並做出預警;為全球及我國流感疫苗株的推薦及抗病毒藥物的使用提供依據;為流感大流行的準備和應對提供技術支撐。
最後,疾控君要送上流感流行季的應對措施,當然,也包括同時期多發的其他呼吸道傳染病,因為預防方法都是類似的。
●勤洗手、正確洗手,做好手衛生;
●保持環境清潔和通風;
●在流感流行季節儘量減少到人群密集場所活動,避免接觸呼吸道感染患者;
●保持良好的呼吸道衛生習慣,咳嗽或打噴嚏時,用上臂或紙巾、毛巾等遮住口鼻;
●咳嗽或打噴嚏後洗手,儘量避免觸摸眼睛、鼻或口;
●出現流感樣症狀應注意休息及自我隔離,前往公共場所或就醫過程中需戴口罩。
●要特別強調:流感樣病例最應該佩戴口罩、做好手衛生和養成正確的打噴嚏習慣。
另外,流感疫苗從接種到產生保護作用需要時間,所以疾控君建議大家每年9-10月提前接種流感疫苗,在冬春季流感高峰時才能得到較好的保護效果。
視頻 :
參考文獻:
[1] 中國國家流感中心(http://www.chinaivdc.cn/cnic/)
[2] 全國流感監測技術指南( 2017 年版)
[3] 上海市流行性感冒監測方案(2016版)
[4] 流行感冒診療方案(2019版)
[5] 醫務人員流感培訓手冊(2019版)
供 稿:崔鵬 姜晨彥
編 輯:陳 蕾
審 稿:潘浩 馮曉剛
原標題:《疾控君掐指一算,這篇流感季的乾貨,一定是你感興趣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