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不少寶媽都已經是90後了,對於自己的形象十分上心,很多人根本看不出來是孩子媽媽。不過這也給了一些不愛打扮自己的寶媽壓力,顯得自己更貌不如人了。而且寶媽不同的形象,還會給孩子帶來不同的影響。
最近,有一位寶媽說了自己的鬧心遭遇。之前孩子放學都是爺爺接送,那天老人臨時有事,這位寶媽臨時受命,匆匆忙忙便趕去接孩子了。
本來這位寶媽平時就不太注重打扮,當時又比較匆忙,衣服都是有點褪色卷邊的舊衣服,頭髮也就是隨便抓在後面紮起來,沒什麼造型。當時孩子和同學一塊走出來,孩子正要打招呼,同學先說話了:"呦,這是阿姨麼?這是你奶奶吧?。"孩子聽見後小聲地回答了一句"這是我媽媽"。當時的局面有些尷尬,回家的路上,孩子更是委屈地掉下了眼淚。
寶媽剛安慰兩句,孩子卻更委屈了,大聲說:"之前你開家長會也是,穿成那樣就來了。你就不能和別的家長一樣注意一下嗎?"
看著孩子難過的樣子,寶媽這才意識到,原來自己平時的不注意,已經給孩子帶來了這麼多的委屈。原本以為打扮不打扮是自己的事情,也就沒太放在心上,沒想到還和孩子有關。
家長會比較孩子的成績,其實孩子之間也會比家長,家長之間也有無聲的較勁兒。寶媽到底要不要打扮以後出席相關場所沒有強制性的要求,寶媽們也各有各的觀點。
寶媽A:孩子的教育問題和寶媽的形象有什麼關係,重要是孩子的思想和德行教育,家長注重打扮,孩子可能也會變得虛榮。
寶媽B:出席家長會,接孩子還是要注意一下形象的,畢竟現在去哪個場合不得注意形象,怎麼去學校就不能了呢?
寶媽C:適當收拾一下就好了,不打扮和打扮得太過分都會起到反作用。適當地收拾一下其實也還沒有到打扮的地步,沒什麼負擔。
寶媽D:自己怎麼想是一回事,現實又是另一回事。像我們孩子班裡有個孩子,因為家長太胖了,也不打扮,看起來就很邋遢,孩子連家長會都不要他媽媽去。
綜合寶媽們的觀點,其實去學校時寶媽最好還是稍微打扮一下。而且即便是平時,寶媽有時間和精力的話,也可以對自己的形象多上上心,這對於孩子的影響和教育作用也是不一樣的。一個精緻,注意形象的寶媽和一個隨便的,邋遢的寶媽教育出來的孩子絕對是不一樣的。
孩子也更注重自己的形象問題
每次看見放學的孩子時,其中有不少孩子衣服髒了,頭髮蓬亂了,臉也髒兮兮的,簡直不像是上學回來,更像是打仗回來似的。但這些孩子出門前一定是被寶媽打扮得漂漂亮亮的,只是自己完全沒有注意過自己的形象和衛生問題。當寶媽注重形象,經常在孩子面前收拾自己時,孩子也會更早地有意識地管理自己的形象。
孩子更注重自我管理,審美意識更高
說是打扮,其實也是自我管理的一部分,寶媽經常收拾自己,把自己的外形管理得比較得體,給孩子收拾得比較得體,孩子受益的不只是外在。當孩子有了自我管理意識,做任何事情,比如洗漱、寫作業和吃飯都會更自覺更乖。而審美意識對於孩子的影響也很重要,小到孩子作業的頁面整潔程度,注意衛生的意識,達到思維方式。
孩子更有自信
有寶媽說,自己不打扮,孩子也經常說自己是最美的。確實,在孩子心裡,寶媽自帶美麗光環,但是在外人眼裡就不一樣了,寶媽來到學校,如果形象不好,難免會遭到別人不好的評論,孩子也容易因此遭到同學的嫌棄和排擠。而寶媽外形形象比較好時,孩子也會更有底氣和自信。
愛美之心誰都有,更何況是女人呢。只不過很多寶媽確實很忙,壓力很大,沒有太多時間留給自己打扮。其實去學校的時候,寶媽的打扮並不複雜,以得體大方,舒適整潔為主即可,既不至於太佔用時間和精力,又能給人舒適的感官感受。大家對於寶媽的形象問題有什麼看法嗎?大家認為有必要給孩子打扮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