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前的9月14日,美國最大晶片製造商之一的英偉達正式發表聲明,其將以400億美元的價格從日本軟銀集團手中收購英國晶片設計公司ARM。如果交易最終達成,該筆交易將成為半導體行業史上最大一筆收購案。
作為英國僅存的領先技術公司,ARM在手機微處理器方面佔據主導地位,其所設計的元件被全球95%的智慧型手機使用。因此英偉達收購ARM的消息傳出後,立馬引發外界關注。輿論普遍擔憂英偉達的收購將影響ARM的中立和獨立性。ARM聯合創始人日前就向英國政府發表公開信,對收購案表示反對,稱如果美國公司英偉達收購ARM,將摧毀ARM的中立性商業模式。國內產業界人士也認為,一旦收購成功,ARM極有可能成為美國制衡中國科技產業發展的新籌碼。
外界的擔心不無道理。近段時間以來,為遏制中國科技的發展,川普政府利用自身的技術優勢頻頻對中國進行打壓,這點在華為身上體現得淋漓盡致。早前,川普政府已明確要求所有使用美國晶片製造設備的外國公司必須先獲得美國許可才能向華為供應某些晶片。鑑於美國將技術優勢「武器化」,這起收購案無疑值得外界保持警惕。
好消息是,雖然英偉達收購 ARM正中美國下懷,但對於這起收購案,中國隨時都可以動用否決權。據中國《反壟斷法》及相關規定,如果兩家公司在全球範圍內的營業額超過100億元人民幣,無論是不是牽扯到中國企業,都要納入中國的反壟斷監管之中。顯然,英偉達和ARM已經達到了納入中國監管的條件。
事實上,中國否決美國巨頭企業的收購案早有先例。就在2018年7月,美國晶片巨頭高通想以440億美元收購也是全球十大晶片公司之一的荷蘭恩智浦。雖然高通的這項收購案得到了包括美國、歐盟、韓國、日本和俄羅斯等其他8個關聯國家或地區監管部門的一致同意,但最終被中國根據《反壟斷法》予以否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