洗衣機集中洗滌白毛巾
7月1日,記者來到九龍大酒店應聘服務員。在填了一份簡歷後,記者便被告知,第二天上午帶身份證複印件和300元服裝押金前去上班,無需出具健康證明。
第二天上午9時,記者來到九龍大酒店上班,被安排在包房當服務員。在一名老員工的安排下,來到包房內的傳菜間疊毛巾。記者看到,一大堆潔白的毛巾堆放在傳菜窗口,服務員疊毛巾時沒有一次性手套,都是赤手上陣,將毛巾疊好後在窗臺上用手壓平整,再放到毛巾櫃裡。實際上,這個毛巾櫃只是在上菜前才打開,對毛巾進行短時間加溫。
一名老員工告訴記者,這些毛巾都是做衛生的阿姨洗好後送來的。緊挨著傳菜房的旁邊,就有一個洗碗間。記者在洗碗間看到,水龍頭旁放著一瓶漂白水。洗衣機正在轉個不停。揭開洗衣機蓋一看,只見裡面飄著一層洗潔精泡沫,擦嘴用的白毛巾和黃色的口布混在一起洗滌。洗衣機前放著兩個大塑料桶,裝有淡藍色的水,用來漂洗洗衣機洗過的毛巾。
漂白水「消毒」白毛巾
第二天下午,記者趁著休息間隙,來到二樓洗碗間,目睹了整個清洗過程。據負責清洗的中年婦女介紹,顧客用過的白毛巾從餐桌上收走後,就被她放到洗衣機裡,用洗潔精或者洗衣粉洗滌。「通常只要用洗潔精就行了,要是白毛巾沾了紅酒,就要在洗衣機裡加一些漂白水。」
而洗衣機旁的兩個塑料桶,裡面究竟裝的是什麼呢?在記者的多次詢問下,中年婦女終於道出實情。她說,塑料桶裡添加了大量的漂白水,所有的白毛巾通過洗衣機洗過後,都會放桶裡浸泡一晚上,第二天再送到傳菜房由服務員疊整齊。在顧客用之前,服務員將這些毛巾簡單加熱後送上餐桌。這樣,熱氣騰騰的毛巾,看起來既潔白,又衛生。
隨後,記者又來到位於漢口新華下路的廣東商會酒樓進行暗訪。短短幾天內,類似的情形不斷上演:包房客人用完的白毛巾直接放到洗衣機裡,用漂白水清洗。所用的漂白水竟用一個沾滿汙漬的大塑料桶盛放。服務員來來往往,均熟視無睹。
碗筷也用漂白水浸泡
記者在暗訪中發現,漂白水不僅用於白毛巾的漂洗,甚至還用來浸泡碗筷。
無論是九龍大酒店,還是廣東商會酒樓,客人離席後,清潔阿姨便將桌上用過的碗碟運走。當餐具被送至洗碗間後,清潔阿姨同樣將餐具放到塑料筐裡,然後往裡面滴入幾滴洗潔精後就開始洗碗。
實際上,所謂的清洗只不過是把碗碟在溫水裡隨意翻滾幾下而已,只需要幾秒鐘,一隻碗便完成了清洗,經過簡單衝洗後就放回塑料筐,然後用漂白水浸泡。
記者發現,這些碗筷均沒有通過消毒櫃消毒。而且,這兩家酒店用來清洗餐具的洗潔精全是散裝的,沒有商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