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酒放幾年好喝?我的體驗是8年左右,不低於5年,但要符合以下幾個條件:
必須純糧酒
茅臺酒為什麼好喝?包括茅臺鎮醬酒,要比其他地區、其他香型和牌子的好喝?這裡不說茅臺地區紅纓子高粱多麼好,也不說茅臺醬酒12987工藝多麼精,還不說赤水河的水,空氣裡的菌群。茅臺醬酒的香、好喝,根本原因是陳放,都是有著陳年酒的背景。茅臺醬酒因工藝需要,從下砂到拿出來賣,底線耗時5年。也就是說,他們的酒體,最低要陳放4年才賣,買到的酒,都陳放了4年以上。
就我所知道的,茅臺鎮勾兌酒(添加酒精香精)很少,絕大多數酒廠嫌造假酒丟人。當然不是不會勾兌,市場上醬香酒香精多的是,酒精酒勾兌技術早不是問題。正經的廠家,不願幹這齷鹺事,提起來都嗤之以鼻。老話說,情是新鮮的濃,酒是陳年的好,茅臺醬酒符合所有條件,不造假、陳化酒、純糧食原釀,所以比起其他的酒顯得好喝。
我們平時好不容易買到純糧酒,很多也不好喝,甚至還不如酒精酒好喝。這又是什麼原因呢?除去劣質酒因素,正常的糧食酒不好喝,主要是新酒。才取到的新酒,或者陳放不到一年,裡面雜醇什麼的有害物質還在,喝起來就口感不好,刺口辣喉還上頭,酒後噁心頭疼。這裡再次提醒大家,能買到糧食酒很好,不論大廠還是小作坊。但是,一定不要買新酒,真要買了也不要立馬喝,放一年後再喝才行。
必須高度酒
白酒度數多高為好?40多度好,喝著順口不傷人。其實這說法不對,不僅不對,還是洗腦的概念,而且被洗腦半個世紀了。以至於多少年流行中低度酒,認為高度酒傷人,酒蒙子才喝。
上世紀70年代,我們白酒降度研究獲得成功,河南張弓酒廠率先勾兌出38度純糧酒,但是官宣的是五糧液。當時的著名數學家華羅庚,就是那個研究出「優選法」,把基礎理論直接用與實踐的華羅庚,高興地賦詩一首。他點名了五糧液運用優選法成功降度,節省了一半的糧食,或者說用同樣多的糧食,增加了五成白酒產量。他的說法,成為後來降度酒洗腦文的理論依據,所有低度酒比高度酒好的說法,都產生在他的這個基礎上。
降度酒如果不添加香精和酒精,勉強算得純糧酒,也可以陳放,但是最好不陳放。白酒在陳放期間,酒體繼續進行酯化反應,越放越醇香,這是陳酒好喝的主要因素。但是,酒精具有揮發性,一般的陳放條件,避免不了酒精揮發。就是酒廠酒庫的陳放,每年揮發率也在5%,相應的酒度有降低。
這樣客觀原因,50度以上的酒,放幾年還在50度,或者略低於50度,喝著醇香綿軟適口。如果是低度酒,放幾年低於45度,甚至低於40度,那就口感寡淡,涼水一樣不好喝。
酒缸裝酒才好
酒鬼們不大講究這個,用什麼東西裝酒?酒瓶就行,方便快捷,買回來放幾年就成老酒。我也是這樣,陸續買回來的酒,騰間房子一放不再動它,不定時想到就開一瓶嘗嘗。年年嘗到味道不一樣,第5年才有感覺,覺得值,當初沒買錯。這段時間在寫當年買「假酒」的經歷,算來有6-8年了,想起來再打開嘗嘗。沒想到有驚喜,陳香足味,順口順喉。然後把每個牌子都開瓶嘗嘗,都是買的時候不好喝,當作假酒扔在那裡,沒想到原來是新酒不好喝。當時把新酒當正常酒賣我,說起來也是造假,不是冤枉他。
這是瓶子裝酒的效果。釀酒人不主張這樣做,要求酒庫那樣大酒缸陳放,還要是陶缸。這個道理都知道吧?大容量的酒體,酯化反應會更好,而且陶器利於酒體「呼吸」,不至於憋著難受。但是家庭條件難做到,如果換做5斤10斤或更大點的酒罈子,會比酒瓶子效果好些。不過就我的體驗,感覺到真要酒瓶子原裝放在那,不動它也行,無非時間要長點。
應該這麼放著
上面已經說到過陳放,這裡說細點,還是家庭條件怎麼做。江湖有很多美酒陳放的經典傳說,有的埋土裡,有的埋水塘底的泥土裡,有的埋酒糟裡,有的藏在山洞地洞裡。都是一放好幾年,甚至好多年,時間越久越香醇。
我覺得那些說法都不可信,起碼我沒喝過。就喝到一次600年的老酒,還沒落實存放條件。原漿酒是有生命的酒體,裝酒的器皿很難做到完全與外界隔絕。陶缸陶壇有細密縫隙,不鏽鋼和玻璃的口很難密封。也就是說,酒陳放在哪裡,盛器內外環境是關鍵。泥裡土裡酒糟裡,可以陳放,但是如果酒罈裡外壓力不一樣,尤其是外面壓力大於裡面,外面的物質就會進入酒罈子裡。裡外壓力一個樣也不耽誤液體物質相互滲透,即使進入很少很少,也足以讓酒體變質變味,不能喝了,也喝不下去。
所以,比較安全的方法,就放在屋子裡,別動它。只要注意不要日光直射,不要泡水受潮,不要高溫炙烤。正常的室溫,通風透光不受潮就好。
陳酒的喝法
酒放好了,該享受了。可是,知道怎么喝嗎?不一定都會喝陳酒,以為正常喝酒那樣,開瓶倒杯喝起來。
這樣喝法不對,起碼對不住放了多少年的老酒,有點暴殄天物。可以這樣理解,酒在裡面一動不動那多年,陳酒是一定的了,可也像植物人一樣,成了個長眠不醒的狀態。這樣的酒猛一打開,不會立即適應外界影響,大白話一時半會兒醒不來。表現是聞不到多濃的酒香,喝著口感也沉悶,品嘗不出陳酒的特色。
我們喝洋酒不這樣,先倒進醒酒器,讓酒醒一會再倒入酒杯,可以喝了。洋酒為什麼要這樣處理過才喝?就是因為洋酒大都是年份酒,還不是我們假年份酒,是真的年份酒。道理就在於給沉睡已久的酒體一個甦醒時間,裡面的物質激活了,酒香才出來,喝著有口感。這個做法同樣適用於白酒,只要是陳放一年以上的酒,都要有醒酒過程。打開酒瓶子,倒入分酒器放幾分鐘,然後倒入酒杯再享用。至於大口喝還是小口抿,悉聽尊便,怎麼舒服怎麼來,只是不要酗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