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醫院檢查身體或者是看病的時候,往往要先抽血,去查血常規。查血是很平常的事情,很多人都做過,但關於抽血,大家的疑惑可不少,比如:為什麼現在幾乎一看病就要抽血?甚至感冒發燒這種小問題也要抽血?為什麼有的檢查抽一管血還不夠,還要抽好幾管血?等等,甚至有些人對抽血這個項目產生了懷疑,懷疑這個項目是變相的牟利手段。針對這些疑惑,今天就來一一解惑。
為什麼現在幾乎一看病,就要抽血?很多人對動不動就要抽血,甚至連感冒這種小問題有時也要抽血的這種行為很反感,認為沒必要,還會產生一種「現在大夫不抽血就不會看病」的想法,其實這是誤會了。抽血其實是為了患者負責,是為了儘可能地避免誤診,就拿感冒來說,感冒雖然看著是小問題,但從大夫的角度來說,他需要考慮你這是普通感冒,還是病毒或者是其它病症引起的感冒,現在體內是否有細菌感染的等等,這些懷疑都需要通過查血來驗證。若他只是通過外在表現和經驗來判斷,這其實是對患者的不負責,萬一誤診了怎麼辦?
為什麼抽血時抽一管還不行,還會抽好幾管?抽血主要是通過血液中成分的變化來判斷身體的情況,查不同的項目,需要看的血液充分不同,檢查的方法不同和要往裡面添加的物質不同,所以需要抽好幾管血。比如查凝血的時候,需要往血液裡面添加抗凝劑,這樣一添加,血液的成分就改變了,就不能再用了,若還要查肝功能等項目,就要再抽一管血。可能很多人看著一下抽那麼多管血,看著很心疼,其實這也不多,一管血也就抽幾毫升或者十幾毫升,連抽三四管,也不到100毫升,丟失這點血,對身體的影響微乎其微。
抽血能查出什麼?抽血這項檢查,是檢查中最基本的項目,它主要能夠查出患者是否有內分泌方面的問題、血液方面的問題、代謝性問題、內臟的功能、體內是否有某些傳染性的病毒等。拿拔牙為例,拔牙也需要抽血,這是很多人不理解的,但是拔牙也涉及血液,在此之前必須要抽血,通過查血,可以看出要拔牙的人體內的凝血有問題,是否有B肝等傳染性問題,這樣不僅對患者本身負責,也是對其它患者負責。
天天有那麼多人去檢查和抽血,抽出來的血最後都去哪了?有些人可能會想,每天有那麼多人被抽了血,總量不少,這些血最後是不是被醫院拿去牟利了呢?其實不是,檢查時,由於會往血液裡面添加一些物質,所以查過的血,都是不能用了,成分已經被破壞了,被抽出的血最後其實會當成醫療垃圾處理掉,會被集中銷毀,這點大家完全可以放心。
查血是大夫快速了解患者身體狀況的最重要的輔助手段之一,可能很多人會對抽血比較排斥,特別是一些暈血的人,但是為了更準確的得知自己的情況,該抽的時候還是得抽。抽的這些血量並不會對健康造成什麼影響,抽完血之後,多吃點含鐵高的食物,比如瘦肉、豬肝、豬血等食物,可以很快的把血補回來,所以大家並不需要過分排斥抽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