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開枝:為扶貧21年傾情付出 永不言倦把愛心傳遞

2020-12-15 中國網
為扶貧21年傾情付出 永不言倦把愛心傳遞
——陳開枝第100次百色之行側記


  8月19日上午8點多,從廣州飛往百色的飛機緩緩降落在百色巴馬機場,陳開枝再一次來到百色,這是他第100次踏上百色這片紅土地,距離1996年他第一次來到百色已經過去了21年。21年間,陳開枝從政府領導到政協主席,從領導崗位到退休老人,一頭黑髮也變得花白,唯一不變的是他「生命不息,扶貧不止」的誓言。

兌現諾言,第100次來到百色扶貧

2005年2月12日,陳開枝率團到百色開展考察和慰問活動,那是他第50次到百色開展幫扶活動,第9次到百色過春節,在當晚的捐贈儀式上,陳開枝告訴大家他即將退休,但是今後對百色扶貧工作會一如既往的關心、支持並身體力行,只要能健康活到85歲,會再來50次,以實現一生來百色100次的願景。退休後,他把扶貧視為使命,堅持繼續到百色扶貧,如今,陳開枝兌現了他的諾言,提前8年實現100次來到百色扶貧的宏願。

「前一天廣州的工作都排滿了,我很晚才休息,今天凌晨4點50分就起來趕往廣州機場,搭乘7點05分的飛機來百色。」這一次,陳開枝還是按照他以往的慣例:利用周末或節假日來百色開展扶貧工作,為的是廣州工作和百色扶貧兩不誤。在百色的3天時間裡,陳開枝的行程還是和以往一樣排得滿滿的,沒有閒暇的機會,甚至從早上七點半就一直忙到晚上十點多。

「20年前從廣州到隆林要花兩天時間,現在一個上午就到了。」在前往隆林的路上,陳開枝感慨萬千,回憶起1997年第一次來隆林時一路顛簸的情景,如今泥巴路變成了高速路,茅草房變成了樓房,他很是欣慰。「前15次來百色,每一次都是流淚,這裡的群眾貧困程度比我想像的要多很多倍。」陳開枝說,從第一次踏上百色土地的時候開始,他就一直想像著百色發展起來的情景,如今經過21年的發展,百色發生了翻天覆地的大變化,中央對老區的扶貧力度也是年年加大,陳開枝就有安慰了。陳開枝說,他到百色比走親戚還勤,平均每年要來百色5次,因為他不能讓百色的百姓窮在深山人不知,他要發動更多的企業幫助群眾解決一些實際困難。

「21年的扶貧工作是始終是實踐我『生命不息,扶貧不止』的那句話。」陳開枝說,離開了領導崗位後從事扶貧工作是他用一個共產黨員的標準嚴格要求自己,有能力應該做更多的事情,「退休後作為公務員我的任務畫上句號,但是作為共產黨員,我要奮鬥到生命終止,為人民服務是要到生命的終止。」21年來,陳開枝走遍了百色數百個大小鄉鎮,無數個日夜,他跋山涉水,與當地群眾同吃同住同勞動,用自己的行動踐行一個共產黨員的誓言。

永不言倦,傾情幫扶老區

8月的百色驕陽似火。77歲的陳開枝每天帶領大家冒酷暑、頂烈日,翻山越嶺,襯衫溼透了也不在乎,而是繼續認真考察了中國扶貧基金會隆林「加油計劃」項目辦公室,大樹腳小學、弄桑小學、保上小學等項目學校,天生橋電站,西林民族高中。他不言累,不言倦,真扶貧,扶真貧,深深感染了周圍的每一個人。

陳開枝認為,扶貧歸根結底是要抓好教育扶貧,解決孩子們的教育問題。退休後,他把更多的精力放在了教育扶貧工作上,四處奔走,為百色籌集了一批又一批的助學資金,21年來,廣州市及社會各界人士共捐資3億多元幫助百色興建希望小學和培訓中心、醫院245所,惠及百色12個縣(市、區)80多個鄉鎮,解決了8萬多名少年兒童入學難的問題;捐款捐物1399萬元,救助6398名貧困兒童入學讀書;捐贈獎勵助學金800多萬元,幫助30905名失學兒童重返校園……今年6月底落戶於隆林的「加油計劃」項目就是陳開枝引進來的,旨在為項目學校提供「愛心廚房」「陽光操場」「閱讀空間」,每學年為學生送去美術包、運動包、圖書包等學習和生活用品,還通過教師培訓,引入提升孩子素質教育和綜合能力的「加油課程」。「為了方便學生活動,這裡應該修建臺階。」在隆林大樹腳小學考察時,陳開枝在長滿雜草的操場上,籌劃著項目落地後學校的各種規劃,在這次的百色之行中,陳開枝最關心的就是這些項目學校的落實情況。

為了建立百色教育扶貧的長效機制,2012年12月,陳開枝發起成立了百色市教育基金會,他主動擔任名譽會長,親力親為,從策劃醞釀到籌備成立,再到籌款運作等每一個環節、細節都給了悉心指導,每年帶頭個人捐款助學,目前已捐了22萬元善款。在他的帶領下,基金會成立至今已經籌款認捐1.4億多元,扶助家庭困難學生3萬多人。「開展扶貧濟困募捐不是靠個人的影響力和人格魅力就可以的,還得用真心誠意感動捐助者。」今年,為了基金會成立5周年的活動,陳開枝從春節過後就一直開始忙碌,四處奔走為百色的教育扶貧籌集款項,半年多來,他籌集到可落實的款項就有2100多萬元。

這次陳開枝的百色之行,就有9名上海「客人」慕名前來——上海奎照實業有限公司總經理宋子帆攜公司的8名黨員,來到隆林中學資助該校家庭經濟困難的15名大學新生,每人資助8000元,現場了解學生們的情況後還額外給予2名家庭特別困難大學新生各2000元。宋子帆很欽佩陳開枝多年來傾力幫扶百色老區的義舉,一直關注陳開枝的扶貧行動,希望能向他學習,為百色的貧困學子盡一份力。「慈善不能為了名利,愛心是一種品質,不是有錢就能做,也不是錢多錢少就能衡量。」陳開枝還特意給他們上了一節黨課,希望他們繼續用愛心去幫助更多的人。

不用還錢,把愛心傳遞下去

在從隆林去往西林的路上,陳開枝收到了一條簡訊:「陳伯伯您好,我是程琬婷,曾是您幫扶過的學生,得知您今天下午要來我校的消息無比激動……現在琬婷一直學習您的心善積德,感恩您。」程琬婷是陳開枝牽線搭橋建立的百色祈福高中首批學生,畢業考上大學第一年就因無法交付學費而面臨輟學,是陳開枝的4000元捐款解決了她的燃眉之急,也徹底改變了她的命運,讓她實現了教師夢。

在2010年祈福高中建校10周年慶時,程琬婷再次見到了陳開枝,並表示現在有能力了,希望能將4000元還給恩人。但陳開枝卻握住她的手說:「不用還錢,把愛心傳遞下去。」對於資助過的所有貧困學子,陳開枝一直都告訴他們這句話,而那些受他資助過的學生有很多已經走上工作崗位,陳開枝對他們的期望就是傳遞愛心。如今,在西林民族高中擔任教師的程琬婷,也常利用業餘時間到貧困學生家中走訪,幫助他們在愛心群中尋找一對一的幫扶,幫助了部分貧困的學生。「每人幾百塊湊起來,堅持一個信念,一代代地傳下去,對弘揚傳統美德,提高民族素養有很好的促進作用。」陳開枝說,他資助過很多孩子,看到他們成長成才,並將愛心傳遞下去,比得到任何榮譽都要開心。

「我的工作都是過程,不作為總結,幹很多事情都是幹一輩子,不追求結果。」21年的扶貧成績讓百色人民有目共睹,但是陳開枝並沒有打算就此止步,他說,還要繼續在百色扶貧路上繼續前行,他最希望看到的就是百色人民都富裕的那一天。□盧茜

相關焦點

  • 陳開枝:投身扶貧事業永不言倦 傳播老區精神不忘初心
    年屆八十高齡的陳開枝投身扶貧事業20年,一直深入基層走在扶貧第一線,在與鳳凰網廣東記者交談中陳老指出:到2020年,按照我國現行標準下農村貧困人口實現脫貧,貧困縣全部摘帽,解決區域性整體貧困,是完全可以實現的,但是,2020年以後扶貧工作仍不是一勞永逸,那麼未來反貧困鬥爭該怎麼做?
  • 「永不言倦」的77歲「大青年」——記2017年全國脫貧攻堅獎獲得者...
    新華社廣州10月17日電  題:「永不言倦」的77歲「大青年」——記2017年全國脫貧攻堅獎獲得者陳開枝  新華社記者田建川  77歲,是一個安度晚年的年紀。  21年內,他去了100次廣西百色,助力當地易地搬遷,促成東西部扶貧協作200多個項目。壯鄉瑤寨的很多群眾不知道他的名字,但都知道他是「廣州那個兄弟」。  他叫陳開枝,廣東省老區建設促進會會長。兩個月後的百色教育基金會慈善日上,他還將帶著今年籌集到的2100多萬元善款,啟程人生的「第二個100次再出發」。
  • 77歲老人21年助脫貧攻堅:永不言倦的「大青年」
    新華社廣州10月17日電 題:「永不言倦」的77歲「大青年」——記2017年全國脫貧攻堅獎獲得者陳開枝  新華社記者田建川  77歲,是一個安度晚年的年紀。可有這樣一個人,一直覺得自己還是一個「大青年」,他還會用一周時間去偏遠的貧困地區走鄉串戶、實地調研。
  • 年見!約定羊城創意產業園,讓你我看到世界的閃亮
    「年見」,一個對生活有見解、有故事和有創造力的人組成的舞臺,以言為聲,用15分鐘的主題演講,分享心中的新時代,講述奮鬥的新作為。1月28日,由羊城晚報社、新勵成教育主辦,網易廣東、黃埔書院聯合主辦的「年見·南粵新時代盛典」,將在廣州羊城創意產業園中央車站舉行。
  • 「全球最老小丑」95歲高齡 從藝80年不言倦
    「全球最老小丑」95歲高齡 從藝80年不言倦     2012年3月39日,美國蒙大拿州比林斯,「全球最老小丑」Creekmore在與小朋友見面前化妝。
  • 傳遞愛心、快樂購物、為愛拼單! 第四屆重慶電商扶貧愛心購正式啟動
    作為活動兩大板塊之一,第四屆重慶電商扶貧愛心購將「電商」「扶貧」兩個元素貫穿活動始終,突出「直播」等新模式應用,組織各類電商扶貧專區和專館103家(其中較大平臺 14 家,各區縣中小平臺 89 個)、農特產品(主要為扶貧產品
  • 許靖韻粉絲捐贈愛心音樂教室助力公益扶貧
    能量中國平臺傳播中心 (責任編輯 雷龍宇)為響應國家扶貧工作號召,幫助鄉村兒童拓寬視野、擴充知識面,讓他們得到德智體美勞藝術的全面發展,陪伴他們健康快樂地成長,許靖韻女士的粉絲攜手能量中國平臺向能量榜樣團體公益工程捐贈愛心音樂教室,激發孩子們的藝術天賦,提高孩子們的藝術素養。
  • 「助學騎士」陳自緒:愛心車輪永不停息
    85歲的耄耋老人,21年助學路,騎壞11輛自行車,走遍500多個自然村落,449所學校,牽線資助1817名學生,行程超過10萬公裡。新郎張夏(化名)曾經是陳自緒牽線資助的學生,從小學到大學,愛心經陳自緒的手傳遞從未斷過。如今事業有成的張夏(化名)迎來人生的新階段,他特地邀請了陳老做見證。參加完婚禮,陳自緒再次騎上摩託車。
  • 「傳遞愛心,情暖蓮鄉」江西廣昌縣第三屆公益晚會圓滿落幕
    中國公益記錄者在線江西訊(公益記錄者 王建超 通訊員 魏玉燕)12月30日晚上,廣昌縣文明辦、共青團廣昌縣委、廣昌縣文化館、廣昌縣蓮鄉愛心聯誼會共同舉辦了「碧桂園·傳遞愛心·情暖蓮鄉」公益晚會。本屆公益晚會受到了廣昌縣愛心企業及愛心人士的大力支持,共獲得贊助23.3萬元。伴隨著精彩紛呈的歌舞《向夢想奔跑》,本次公益頒獎盛典正式拉開帷幕。其中廣昌縣碧桂園房地產開發有限公司以捐款8萬元獲得本次公益晚會的總冠名。
  • 鑄博皇御傾情贊助樂善堂,中秋暖送「愛心福袋」
    鑄博皇御傾情贊助樂善堂,中秋暖送「愛心福袋」 時間:2020-11-03 17:18:21 來源:搜狐網 又是一年碩果香,又是一年月圓時。2020年中秋佳節到來之際,鑄博皇御貴金屬傾情贊助香港九龍樂善堂舉辦「樂善共迎中秋日–愛心福袋·疫境送暖」活動。中秋節當天(10月1日),樂善堂義工隊為基層雙老、獨居長者派發節日福袋,為所有長者送上最真摯的問候,讓他們感受到了疫境下滿滿的人文關懷。
  • 廣田集團舉辦愛心助農線上公益直播
    本次直播活動是廣田集團積極響應國家精準扶貧政策,攜手全國首個主題式愛心扶貧超市——深圳市龍華建設發展有限公司龍華區扶貧愛心超市,以及中國首批電商扶貧聯盟單位之一的供銷e家共同作為直播活動的產品提供方,產品均來源於對口扶貧協作地區,且被收於國家公布的「扶貧832」產品目錄內。
  • 中國聯通支付公司開展「志願公益 愛心傳遞」扶貧活動_中國工信...
    2020年是脫貧攻堅和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決勝之年,為深入推進精準扶貧,大力弘揚中華民族扶貧濟困的傳統美德,落實國有企業責任擔當,11月25-27日,中國聯通支付公司一行5人冒著壩上凜冽的寒風
  • 廣東力量探索教育扶貧路:愛心陪伴6000餘兒童成長
    與此同時,隆林各族自治縣不斷支持易地搬遷,近年打造了隆林各族自治縣最大的易地搬遷安置點——鶴城新區,配套幼兒園、小學、社區醫療室、日間照料中心等,為家庭及孩子們提供了本土的「城市化學區房」。 2020年,曉風、王健跟隨大人,和3000餘戶貧困戶一樣搬遷入住其中。不久前,1000名鄉村兒童於配套小學六小就讀,「大人在縣城上班,小孩走幾步路就能到學校。」
  • 用愛心為全面小康抱薪拾柴——關於閔行區政協委員開展消費扶貧的...
    用愛心為全面小康抱薪拾柴——關於閔行區政協委員開展消費扶貧的倡議 2020-07-23 09:42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去思考、去感受、 去行動,永不言倦」
    汕頭大學畢業禮上,有今年90歲的李嘉誠連續第17年出席並發表致辭,還有用7年完成自己大學夢和軍旅夢的汕大體育獎章獲得者;在深圳大學畢業典禮上,4年前,以高出一本線12分入讀的腦癱學子王承乾畢業了,還將在媽媽的陪伴下繼續深造……這一個個大學生的追夢故事,讓人感動。
  • 臘八粥」香暖長白山 ——長白山愛心志願者臘八節傳遞愛心見聞
    臘八粥」香暖長白山 ——長白山愛心志願者臘八節傳遞愛心見聞 作者:韓金祥 鄂晶晶 葛群安 李少元    編輯:李雨楠    來源:吉林日報
  • 胡蓉老師:傾情教學 愛心無悔
    在平壩區基層廣大的教師隊伍當中,湧現出了一大批在教育教學中默默耕耘,為學生的美好明天而傾情付出的優秀老師,平壩區十字鄉中心小學的老師胡蓉就是其中的一位。在六一班教室裡,胡蓉老師正在為學生們講解古詩詞,胡蓉老師老師熱情四溢的講解,勾起學生們探求知識的熱情。  胡蓉老師教學中一絲不苟,認真負責,嚴謹的教學風格使得學生們獲益匪淺。課餘時間,與學生打成一片,與學生交心談心,了解學生的學習、家庭生活情況,引導學生對美好生活的嚮往成為了教學工作中的常態。
  • [一起微馬]「關愛學子,傳遞愛心」岐山微馬在行動……
    ---岐山微馬跑步協會首屆「愛心送考」公益活動實況     引言:     2017年6月7日、8日是全國高考日,岐山微馬跑步協會在縣教體局、縣民政局的指導下,籌劃了以「關愛學子,傳遞愛心」為主題的首屆微馬志願者「愛心送考」活動。
  • 「愛心助學,溫暖傳遞」哈根達斯首家公益快閃店正式落地
    10月26日,全球知名食品公司,通用磨坊(中國)積極響應國家精準扶貧政策號召,聚焦中國西部教育扶貧領域,於近日聯合上海市華僑事業發展基金會與支付寶公益平臺共同發起「愛心助學,溫暖傳遞」公益主題活動,打造哈根達斯首家公益快閃店。
  • 凱迪網創始人肖增建調研萍鄉"媒體+志願+愛心"扶貧新模式
    並對萍鄉「媒體+志願+愛心」扶貧新模式進行了調研。此外,為支持萍鄉分站目前正在開展的消費扶貧工作,肖增建還認購了20斤萍鄉武功山沈子村貧困戶滯銷的土蜂蜜。,已開展的愛心扶貧工作和下一步扶貧工作部署。  「紅心志願者協會的前身是中國江西網萍鄉志願服務團,創建於2011年,2017年1月註冊升級為萍鄉市紅心志願者協會。上一任會長為張明。9年來,志願服務團到協會,積極踐行了雷鋒精神,組織了各類愛心幫扶活動300多次,幫扶金額總計1000萬元,受益對象1萬多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