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9日上午8點多,從廣州飛往百色的飛機緩緩降落在百色巴馬機場,陳開枝再一次來到百色,這是他第100次踏上百色這片紅土地,距離1996年他第一次來到百色已經過去了21年。21年間,陳開枝從政府領導到政協主席,從領導崗位到退休老人,一頭黑髮也變得花白,唯一不變的是他「生命不息,扶貧不止」的誓言。
兌現諾言,第100次來到百色扶貧
2005年2月12日,陳開枝率團到百色開展考察和慰問活動,那是他第50次到百色開展幫扶活動,第9次到百色過春節,在當晚的捐贈儀式上,陳開枝告訴大家他即將退休,但是今後對百色扶貧工作會一如既往的關心、支持並身體力行,只要能健康活到85歲,會再來50次,以實現一生來百色100次的願景。退休後,他把扶貧視為使命,堅持繼續到百色扶貧,如今,陳開枝兌現了他的諾言,提前8年實現100次來到百色扶貧的宏願。
「前一天廣州的工作都排滿了,我很晚才休息,今天凌晨4點50分就起來趕往廣州機場,搭乘7點05分的飛機來百色。」這一次,陳開枝還是按照他以往的慣例:利用周末或節假日來百色開展扶貧工作,為的是廣州工作和百色扶貧兩不誤。在百色的3天時間裡,陳開枝的行程還是和以往一樣排得滿滿的,沒有閒暇的機會,甚至從早上七點半就一直忙到晚上十點多。
「20年前從廣州到隆林要花兩天時間,現在一個上午就到了。」在前往隆林的路上,陳開枝感慨萬千,回憶起1997年第一次來隆林時一路顛簸的情景,如今泥巴路變成了高速路,茅草房變成了樓房,他很是欣慰。「前15次來百色,每一次都是流淚,這裡的群眾貧困程度比我想像的要多很多倍。」陳開枝說,從第一次踏上百色土地的時候開始,他就一直想像著百色發展起來的情景,如今經過21年的發展,百色發生了翻天覆地的大變化,中央對老區的扶貧力度也是年年加大,陳開枝就有安慰了。陳開枝說,他到百色比走親戚還勤,平均每年要來百色5次,因為他不能讓百色的百姓窮在深山人不知,他要發動更多的企業幫助群眾解決一些實際困難。
「21年的扶貧工作是始終是實踐我『生命不息,扶貧不止』的那句話。」陳開枝說,離開了領導崗位後從事扶貧工作是他用一個共產黨員的標準嚴格要求自己,有能力應該做更多的事情,「退休後作為公務員我的任務畫上句號,但是作為共產黨員,我要奮鬥到生命終止,為人民服務是要到生命的終止。」21年來,陳開枝走遍了百色數百個大小鄉鎮,無數個日夜,他跋山涉水,與當地群眾同吃同住同勞動,用自己的行動踐行一個共產黨員的誓言。
永不言倦,傾情幫扶老區
8月的百色驕陽似火。77歲的陳開枝每天帶領大家冒酷暑、頂烈日,翻山越嶺,襯衫溼透了也不在乎,而是繼續認真考察了中國扶貧基金會隆林「加油計劃」項目辦公室,大樹腳小學、弄桑小學、保上小學等項目學校,天生橋電站,西林民族高中。他不言累,不言倦,真扶貧,扶真貧,深深感染了周圍的每一個人。
陳開枝認為,扶貧歸根結底是要抓好教育扶貧,解決孩子們的教育問題。退休後,他把更多的精力放在了教育扶貧工作上,四處奔走,為百色籌集了一批又一批的助學資金,21年來,廣州市及社會各界人士共捐資3億多元幫助百色興建希望小學和培訓中心、醫院245所,惠及百色12個縣(市、區)80多個鄉鎮,解決了8萬多名少年兒童入學難的問題;捐款捐物1399萬元,救助6398名貧困兒童入學讀書;捐贈獎勵助學金800多萬元,幫助30905名失學兒童重返校園……今年6月底落戶於隆林的「加油計劃」項目就是陳開枝引進來的,旨在為項目學校提供「愛心廚房」「陽光操場」「閱讀空間」,每學年為學生送去美術包、運動包、圖書包等學習和生活用品,還通過教師培訓,引入提升孩子素質教育和綜合能力的「加油課程」。「為了方便學生活動,這裡應該修建臺階。」在隆林大樹腳小學考察時,陳開枝在長滿雜草的操場上,籌劃著項目落地後學校的各種規劃,在這次的百色之行中,陳開枝最關心的就是這些項目學校的落實情況。
為了建立百色教育扶貧的長效機制,2012年12月,陳開枝發起成立了百色市教育基金會,他主動擔任名譽會長,親力親為,從策劃醞釀到籌備成立,再到籌款運作等每一個環節、細節都給了悉心指導,每年帶頭個人捐款助學,目前已捐了22萬元善款。在他的帶領下,基金會成立至今已經籌款認捐1.4億多元,扶助家庭困難學生3萬多人。「開展扶貧濟困募捐不是靠個人的影響力和人格魅力就可以的,還得用真心誠意感動捐助者。」今年,為了基金會成立5周年的活動,陳開枝從春節過後就一直開始忙碌,四處奔走為百色的教育扶貧籌集款項,半年多來,他籌集到可落實的款項就有2100多萬元。
這次陳開枝的百色之行,就有9名上海「客人」慕名前來——上海奎照實業有限公司總經理宋子帆攜公司的8名黨員,來到隆林中學資助該校家庭經濟困難的15名大學新生,每人資助8000元,現場了解學生們的情況後還額外給予2名家庭特別困難大學新生各2000元。宋子帆很欽佩陳開枝多年來傾力幫扶百色老區的義舉,一直關注陳開枝的扶貧行動,希望能向他學習,為百色的貧困學子盡一份力。「慈善不能為了名利,愛心是一種品質,不是有錢就能做,也不是錢多錢少就能衡量。」陳開枝還特意給他們上了一節黨課,希望他們繼續用愛心去幫助更多的人。
不用還錢,把愛心傳遞下去
在從隆林去往西林的路上,陳開枝收到了一條簡訊:「陳伯伯您好,我是程琬婷,曾是您幫扶過的學生,得知您今天下午要來我校的消息無比激動……現在琬婷一直學習您的心善積德,感恩您。」程琬婷是陳開枝牽線搭橋建立的百色祈福高中首批學生,畢業考上大學第一年就因無法交付學費而面臨輟學,是陳開枝的4000元捐款解決了她的燃眉之急,也徹底改變了她的命運,讓她實現了教師夢。
在2010年祈福高中建校10周年慶時,程琬婷再次見到了陳開枝,並表示現在有能力了,希望能將4000元還給恩人。但陳開枝卻握住她的手說:「不用還錢,把愛心傳遞下去。」對於資助過的所有貧困學子,陳開枝一直都告訴他們這句話,而那些受他資助過的學生有很多已經走上工作崗位,陳開枝對他們的期望就是傳遞愛心。如今,在西林民族高中擔任教師的程琬婷,也常利用業餘時間到貧困學生家中走訪,幫助他們在愛心群中尋找一對一的幫扶,幫助了部分貧困的學生。「每人幾百塊湊起來,堅持一個信念,一代代地傳下去,對弘揚傳統美德,提高民族素養有很好的促進作用。」陳開枝說,他資助過很多孩子,看到他們成長成才,並將愛心傳遞下去,比得到任何榮譽都要開心。
「我的工作都是過程,不作為總結,幹很多事情都是幹一輩子,不追求結果。」21年的扶貧成績讓百色人民有目共睹,但是陳開枝並沒有打算就此止步,他說,還要繼續在百色扶貧路上繼續前行,他最希望看到的就是百色人民都富裕的那一天。□盧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