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都動畫大火震驚世界背後:一代代的記憶與從未中斷過的批判

2021-01-11 澎湃新聞

7月18日,一場動漫界的「巴黎聖母院」大火讓世界漫迷痛心不已。當地時間18日上午10點35分,一名名叫青葉真司的41歲男子在日本京都市伏見區的京都動畫第一工作室噴灑汽油,造成爆炸性火災。

位於京都宇治市的京都動畫總部工作人員在火災後的幾個小時接受澎湃新聞(www.thepaper.cn)採訪時低沉冷靜地說,「整個公司狀況很不好,現在情況一片混亂。」

京都動畫社長八田英明事發後談及損失時說,「這是斷腸之痛,難以忍受」。八田還說,公司過去的所有畫作和資料等「全部被燒毀了」。

京都動畫社長八田英明接受採訪。

比這更令人揪心的是生命的凋零。據共同社最新消息,目前火災造成的死亡人數已上升至34人。此前警方曾通報,火起時工作室內共有74人在工作,最終僅6人成功脫險,其他人非死即傷。

日本動畫協會事務工作人員石川先生對澎湃新聞表示,「雖然京都動畫不是我們的會員,但我們為動漫界遭到如此大損失感到痛心」。

一時間,關於京都動畫火災慘案的新聞在日本各家媒體被接連推送至頭條,社交軟體推特熱搜「京阿尼火災」(京阿尼是動漫迷對京都動畫的暱稱)亦是位居榜首。

京都動畫大火發生後的幾小時內,在中國社交媒體微博的熱搜榜上,相關話題也從第八位上升到第一位。世界各地網友也紛紛通過社交媒體和網絡平臺表達對京都動畫的哀悼與惋惜。全球各家新聞媒體網站實時緊跟火災進展。

京都動畫及其所代表的日本動漫和文化在世界範圍的影響之廣於此可見一斑。

無紙化時代,紙上作業傳統的堅守

京都動畫是一家以動畫的企劃、製作以及與動畫製作相關的技術指導為主要營業事項的日本動漫企業。總部位於京都府宇治市,有三個動畫工作室,被大火焚毀的是位於京都市伏見區的第一工作室。

京都動畫的前身為京都動畫工作室,創辦人八田陽子曾在日本動漫界開山鼻祖手塚治虫創辦的「蟲工作室」擔任動畫完成上色工作。八田陽子1981年成立工作室,與鄰近家庭主婦等一起承接龍之子製作公司與日升動畫的完稿外包工作。1985年公司法人化,陽子的丈夫八田英明擔任社長。

京都動畫曾以《涼宮春日的憂鬱》、《境界的彼方》、《幸運星》、《冰菓》、《玉子市場》、《中二病也要談戀愛!》、《紫羅蘭的永恆花園》、《Free!》等一系列優秀的動畫作品備受日本國內外粉絲喜愛。

《涼宮春日的憂鬱》劇照。

據澎湃新聞此前的報導,京都動畫的作品主要描述青年人的日常生活,唯美的背景和精緻的畫面是最大的特色。不同於業界大部分公司主要追求產量與商業效益,京都動畫一直秉承著精雕細琢的創作原則,以每年一到兩部的「低效率」保證了作品在畫面、鏡頭語言層面的超高質量。

受訪的相關人士普遍認為,京都動畫的核心優勢在於原畫師水平高,完善的人才培養機制,穩定的的薪資待遇,以及製作的獨立性和團隊的穩定性。

中國傳媒大學動畫藝術學講師、「動畫學術趴」創始人劉書亮在接受澎湃新聞採訪時表示,在全球動畫工業逐步推進無紙化的時代,日本仍然保留了大量紙上作業的傳統。

一位動漫迷在網上發的照片,漫畫場景與現實場景幾乎完美地融為一體。

「京都動畫將面臨的可能是他們史上最困難的一個階段。我們希望京都動畫能夠挺住。」他說,這次火災中,很多正在製作的動畫檔案資料可能都被毀了,京都動畫正在推進中的項目有的已經宣布中止,「實在太可惜了。」

事發後,全球的粉絲們紛紛通過社交媒體等各種渠道表達惋惜和難過之情:「難以置信」、「無法原諒」、「傷心到難以用語言形容」。帶有主題標籤「#PrayForKyoani」(為京阿尼祈禱)的推文截止7月19日0時已經超過21萬條留言。

還有粉絲前往正在上映京都動畫作品的電影院,「原來沒打算今天看電影,但現在能提供的幫助只有這個。」一位粉絲在接受採訪時流著淚說。

在火災後的第二天,即使現場還飄著焦臭味兒,粉絲們依然陸續冒著大雨前來獻花,他們帶來鮮花、千紙鶴和動漫相關物品等期待以此表達對逝者的哀悼。

深受世界關注的「京阿尼」

向來專注嚴肅報導的法國大報《世界報》以《火災摧毀了京都動畫工作室,導致33人死亡》為題對此次事件做出報導,至19日,該文章在網站上仍為當日閱讀量最多的文章。

「知道京都動畫火災事件時,我感到非常震驚,有那麼多人失去了他們的生命,受了重傷。我的心與受害者及他們的家人同在,我也代表全體法國人民向他們致以深切同情。」法國駐日本大使發布推特表示哀悼。

中國駐日大使館也在第一時間通過社交媒體帳號表達哀思,「為京都發生的悲慘事件中的遇難者祈禱冥福,對受傷的各位表示慰問」。

「這件事情讓中國整個動畫圈受到了震動。我相信如果有機會,包括動畫學術趴在內,中國動畫領域會願意為京都動畫在各個層面提供力所能及的幫助。」中國傳媒大學的劉書亮說道。

美國動畫發行公司Sentai Filmworks在火災發生後,旋即發起了募捐眾籌,目標金額為75萬美元,截止19日上午10點,在開啟捐款後的21個小時內,受捐金額已超115萬美元。

此外,美國一家提供東亞相關媒體影視服務和國家社交社區網站Crunchyroll也對「京阿尼」表示哀悼與支持,「為了紀念這個工作室給我們帶來了這麼多的快樂。我們向大家徵集相關信息來支持京都動畫。」

就連近日與日本關係跌入谷底的韓國也十分關注「京阿尼」火災。據《產經新聞》報導,雖然韓國網絡瀰漫著批判日本首相安倍晉三的聲音,但「儘管討厭安倍,但為(「京阿尼」的)受害者們祈福」的評論異常醒目。

日本動畫協會的石川在接受澎湃新聞採訪時也表示,日本動漫確實具有國際影響。

在石川看來,日本動漫在國際社會上之所以影響大是因為其內容主要面向成人。石川說,一般理解動畫片是給孩子看的,但是日本製作動漫的歷史較久,動漫給日本人帶來一代又一代記憶。當這些人成年後投身於動漫,以自身的生活等為背景製作面向成年人的漫畫。

動漫的成功與「酷日本」國家戰略

實際上,京都動畫只是日本動漫界的優秀代表之一。製作了影響世界的著名動漫《千與千尋》、《龍貓》等的吉卜力工作室,以《龍珠》、《灌籃高手》和《美少女戰士》為代表作、成立於1948年的老牌動畫公司東映公司等,都已經發展地十分成熟完善。

近日在中國正式上映的《千與千尋》劇照。

在中國一家知名文化出版公司就職的編輯方華對澎湃新聞表示,日本動漫之所以在中國受歡迎原因在於,一是動漫文化成熟,二是分類明確、細節做得好,三是同為東方文化,更易於接受。

「無論是日本漫畫也好,日本文化也好,都走得很前衛,收穫了很多讀者。」方華補充道。

作為一名十足的動漫迷,自童年時期開始接觸日漫後,方華就與之結下了不解之緣,「高考的時候我毅然決然地選擇了日語專業」,方華談及到動漫時熱血沸騰。

工作後,方華進入一家出版社負責日本文化書籍的出版,其中除了日本漫畫,還包括日本文學。方華說,他們公司出版的日本漫畫賣的很好。

北京大學國際關係學院副教授歸泳濤在他2012年的一篇論文《日本的動漫外交:從文化商品到戰略資源》中曾寫道,由於歷史原因,二戰後日本在文化輸出方便一直保持低調,很少出口文化和文化商品,但唯一的例外是動畫及電子遊戲。

「進入21世紀,動漫等大眾文化最終走入國家政策的視野,直接的起因是日本動漫海外輸出的成功。」歸泳濤認為,在上世紀八九十年代日本動漫受歡迎的背後,除了日本動漫本身的魅力,還有一個重要的推動因素就是日本經濟在東亞地區的擴張,日本在經濟、技術上的優勢地位帶來了文化上的吸引力。

歸泳濤認為,即使日本經歷過泡沫經濟、日本文化衰退,然而日本動漫並沒有隨著經濟的衰退而衰弱,反而比過去更加引人注目,並且作為一種國家戰略被引入日本政府的政策領域。動漫不僅成為日本產業振興政策的重點領域,而且成為日本政府推行大眾文化外交的重要工具。

2004年,日本政府發表《內容商業振興政策》報告書,提出了「酷日本」的戰略方針,開始推出「酷日本」國家戰略,並將動漫的文化輸出納入該戰略中。

日本內閤府2019年最新官方網站資料《國家「酷日本」戰略最新狀況》數據顯示,日本面向海外內容市場規模計劃從2014年的5550億美元增加到2020年的6990億美元。

該資料顯示,「酷日本」戰略資源中,讓外國人感到日本魅力的為「溫水坐便器」、「便當盒」,讓日本本國人感覺有魅力的是日本傳統藝術「落語」(類似中國的單口相聲)、「傳統工藝品」,而讓日本人和外國人共同感到有魅力的則為日本動漫、神社、歌舞伎、日本料理等。

澎湃新聞搜索發現,在日本政府的大力推動下,日本動漫的蹤影的確遍布各地。

今年3月,50多位角色扮演者(cosplayer)走上印度班加羅爾街頭,來自《海賊王》、《火影忍者》、《死神》、《精靈寶可夢》等日本動漫的角色是cosplayer們的熱門選擇。據《印度時報》報導,這次動漫cosplay遊行由日本駐班加羅爾總領事館支持,每年定期舉行以宣傳日本流行文化。在歐洲最大的書店Waterstone's的網站上,漫畫分類下銷售額最高的全是《我的英雄學院》、《暗殺教室》、《東京食屍鬼》、《一拳超人》等日本漫畫。而在俄羅斯的兩個以購買日本動畫、漫畫及其周邊產品為主題的大型網站akiba.su和itadakima.su上,主要售品包括俄語版本的日本漫畫,動漫人物手辦,印有動漫人物形象的手袋、文化衫、床上用品等衍生品。

日本動漫的粉絲不僅是各國普通民眾,甚至還有外國領導人。巴西總統雅伊爾·博爾索納羅在他的推特上為網友給自己畫的「火影忍者」形象點讚,稱讚其為「漂亮的動漫」。

「由於日本電影等產業不像好萊塢電影在世界影響那麼大,因此日本人在自己擅長的動漫領域投入了更多。可以說,在國際社會上動漫能夠代表一個國家的也只有日本了吧!」石川說道。

國內反思聲從未中斷過

劉建輝所在京都國際日本文化中心是日本的一家國立研究所,由國家出資建設扶植。作為該中心副所長,劉建輝是整體項目負責人,主要負責日本大眾文化研究,其中包括古代和近代文化,還包括現代文化、動漫、漫畫研究等。

今年10月,劉建輝將與同事前往法國舉辦一次和服展。

據劉建輝介紹,法國人對日本和服十分喜愛。此外,該研究所還安排動漫研究老師前往世界各國辦文化講座。

「特別是越南,一大群孩子都是因為看日本漫畫來聽我們講座的。所以說我們要回應這種世界性的要求。」劉建輝對澎湃新聞說。

在他看來,日本動漫之所以在世界受歡迎在於日本民族性格比較感性、細膩。日本對圖像的感悟和關心並不是現代才出現的,從日本平安時代的繪卷、江戶時代的浮世繪中就可以窺視出日本人對圖像的感悟度十分高。再者,工業化後人們從物質層面追求上升到精神層面追求,而日本文化順應了世界人民精神追求發展的趨勢。

「日本作品中細膩的感情、微妙的文化,再加上日本著名的匠人精神,讓日本文化在世界上擁有了其獨特的優勢。」他說道。

不過,儘管動漫在國際上已經成為日本的一個文化符號,但在日本國內對於動漫的批判聲卻從未停息。

有觀點認為動漫的「國策化」貶低了文化的社會功能,容易助長狹隘的民族主義。日本社會對「御宅族」、「宅男」、「與社會脫離」等冷嘲熱諷的聲音從未中斷過。而上世紀80年代末動漫宅男宮崎勤犯下的連續綁架殺害幼女事件使整個日本社會為之震驚,也使動漫蒙上了長期無法抹去的汙名。在2005年的日劇《電車男》中,仍可以看到日本社會對御宅族存在「變態」、「不可接觸」之類的偏見和歧視。

《電車男》的主角山田剛司就是一個動漫宅。

石川對澎湃新聞說,成年人認為動漫有些內容涉及色情、暴力,對尚未有分辨能力的孩子的成長造成不良影響。

「日本社會也的確有許多成年人沉迷於動漫的世界中,宅在家裡不出去工作,不與他人社交,有人甚至稱他們為『非正常人』,還出現了效仿漫畫實施的犯罪。」他說。

石川也擔心,京都動畫縱火案事件如果與漫畫內容有關的話,可能會使日本動漫產業遭受更多的批判。

(澎湃新聞記者喻曉璇,實習生浦一新、施鑫、胡謙瑞、馬小茹、張文鈺對此文亦有貢獻)

(本文來自澎湃新聞,更多原創資訊請下載「澎湃新聞」APP)

相關焦點

  • 京都動畫縱火案一周年,NHK紀錄片懷念京阿尼遇難者
    2019年7月18日上午,位於京都伏見區的京都動畫第一工作室突然發生爆炸並引發大火。這起人為縱火襲擊事故共造成36人死亡,35人受傷,京都動畫工作室從1層到3層均被完全燒毀。遇難者中包括21名女性和14名男性,他們的年齡從21歲到60歲不等。2020年5月27日,京都府警方表示,正式以殺人、殺人未遂、放火等嫌疑,將縱火嫌疑人青葉真司正式逮捕。
  • 京都動畫的中國生意
    當業界還沉浸在去年七月的大火事件中哀傷不已時,京都動畫已經振作起來,重回事業軌道。1月10日,《紫羅蘭永恆花園外傳:永遠與自動手記人偶》在中國上映,截至目前已收穫2900餘萬票房,貓眼預測票房為4500萬左右。
  • 京都動畫火災遇難者多為女性,嫌疑人無業,曾跟鄰居爭吵
    記憶中,21歲的孫女非常喜歡這份工作。新電影上映,她會在他面前驕傲地說:「在電影裡看到了自己的名字,好開心啊。」這一次,她的名字出現在失蹤人員名單裡。在改編小說《冰菓》時,京都動畫剔除了原作中描寫人性之惡的部分,為悲傷的情節續上了溫柔治癒的尾巴。這樣的處理方式有著獨有的「京都色彩」,在許多京都動畫出品的作品中都能看到一二。惡意京都動畫竭盡全力向世界表達善意時,卻迎來了最大的惡。
  • 日本京都動畫工作室大火,男子邊點火邊說去死
    日本當地時間7月18日上午10:35分左右,製作過《涼宮春日的憂鬱》、《幸運星》、《輕音少女》、《吹響!上低音號》等知名動畫的「京阿尼」工作室遭到縱火。附近居民當時聽到了爆炸聲,並且看到了濃煙。根據警方調查起火原因並非工作室內部發生,而是有一名男子將像汽油般的液體倒入了工作室內點燃,京都動畫(公司全稱: 株式會社京都アニメーション,英文:Kyoto Animation),是一家以動畫的企劃、製作以及動畫製作相關的技術指導為主要營業事項的日本企業。
  • 京都動畫遭縱火事件一周年 京阿尼"涅槃重生"
    原標題:邁過一年前大火中那扇未打開的門,京阿尼「涅槃重生」   中新網7月18日電(劉丹憶)「這是日本乃至全世界動畫界的至暗時刻」。一年前的今天,京都動畫(京阿尼)遭遇人為縱火,36人喪生火海,無數珍貴手稿化為灰燼。
  • 日本京都動畫工作室火災,數十人死傷,網友:我的童年被燒了
    據日媒報導,位於日本京都伏見區的「京都動畫」工作室18日發生火災,傷亡嚴重。美聯社援引一名日本消防官員消息稱,至少有12人被推定已經死亡,此外,仍有大約18人無法取得聯繫。另據CNN報導稱,火災已導致13人死亡,38人受傷。
  • 京都動畫著名導演武本康弘確認死亡,靜靜地為他祈福
    一場無情的大火,帶走了太多為人類帶去夢想、希望的動畫創作者的生命。很不幸,之前安否無法確認的京都動畫的著名導演,武本康弘,26日經過「日本經濟新聞」的報導,已經確認在火災中喪生。雖然京都動畫表示,在事件調查完畢之前,不公布遇難者名單,但日本那邊已經看到相關的訃告,消息應該是準確無誤的。
  • 自嘲與批判:英國動畫的文化心理初探
    觀眾則以上帝的視角觀察這座袖珍巴別塔裡羊與人的生活,看農場主在這個特殊的「楚門世界」如何笑料百出。 本劇的看點不僅僅在於啞劇,它更是一部出色的黏土動畫。和木偶動畫一樣,黏土動畫是定格動畫的一種,它由逐楨拍攝製作而成。早期的黏土動畫一舉一動、一顰一笑都需要拍攝者擺出造型和機位,不過在電腦技術如此發達的今天,黏土動畫也加入了電腦合成的成分。
  • 泉州與京都,平行世界裡的孿生姐妹
    / 圖蟲創意滿城的廟宇宗社、對牛肉的情有獨鍾、不靠歷史遺產吃飯、水乳交融的仙氣與人間煙火,泉州與京都像是從未謀面的老友,一見如故。7月,本該是泉州這座低調的城市大放異彩之時。如果沒有這次疫情,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第44屆世界遺產大會7月在福州進行。
  • 京都動畫縱火案背後的日本:經濟越差,犯罪率越高?
    從大數據的角度著眼,相較預防京都動畫縱火案這樣的無差別殺人事件個案,要預防犯罪,降低犯罪率效果更直接、易行的辦法——就是發展經濟,發展經濟,再發展經濟。 7月18日,日本京都動畫(京阿尼)遭到縱火,死亡人數達34人,最終人數可能還會繼續攀升。
  • 京都動畫火災遇難35人,《冰菓》導演武本康弘、作監西屋太志去世
    截至7月27日晚,京都動畫第一工作室縱火事件已導致35人死亡,還有另外33人不同程度的受傷。這場大火牽動著每一位動漫愛好的者的心,包括知名導演新海誠在內的眾多業內人士也紛紛表達了對京都動畫的關係。1993年,年僅22歲的石田奈央美加入了京都動畫。此時的京都動畫以外包上色和中割為主,並且協力製作了《犬夜叉》、《口袋妖怪》等作品。
  • 「雙11」背後 是第一代沒有經歷過物質匱乏的中國人
    來源:創事記歡迎關注「創事記」微信訂閱號:sinachuangshiji「雙十一」狂歡的背後,是第一代沒有經歷過物質匱乏的中國人文/羅峰 | 華東師範大學中國現代城市研究中心助理研究員>來源:《探索與爭鳴》微信公眾號(ID:tansuoyuzhengming)若干年後回顧當下,我們也許都會感慨,這是歷史上從未出現過的「沉默的大眾」(silent majority)被推上歷史前臺的時代,這是普通大眾的飲食男女、審美趣味、自我實現等各種需要和欲望被精心推測、揣摩、引誘、建構和強化的時代。
  • 京都動畫09年操刀《隔壁的801醬》
    這是一部描寫腐女(喜歡男性之間的戀愛故事、即BL)與宅男之間的愛情故事,作品中有一隻叫801醬的綠色謎之生物,當女主角腐女屬性爆發之時801醬便會從她身上跳出來作怪……鑑於該作的高人氣,之前就曾推出過真人電視劇以及廣播劇。而前不久發行的第三卷封面上就公布了將於2009年推出動畫版的消息。
  • (動畫公司系列)京都動畫補番列表(1)
    質量奇高的搞笑片,人物塑造也不錯,只可惜銷量在京都裡比較慘,典型的叫好不叫座的動畫。6,名稱:冰菓:22059簡評:本片講述了主角一行人在學校裡進行一系列推理冒險的故事,質量奇高,也是京都動畫的轉折點,由於與角川鬧掰,京都開始啟用自家文庫的書創作動畫了。
  • 日本「京都動畫」起火建築將被拆除,前期工程25日開始
    今年7月,日本 「京都動畫」工作室遭人為縱火,造成36人死亡。日媒近日報導稱,京都動畫決定拆除在大火中被燒毀的第一工作室大樓,拆除的前期工程於11月25日開始,完成拆除工程所需腳手架的搭建以及建築物內剩餘物品的清理等工作。
  • 盤點京都動畫「京阿尼」經典作品!蠟筆小新、銀魂都上榜
    盤點京都動畫"京阿尼"經典作品!蠟筆小新、銀魂都上榜曾製作《電影版聲之形》、《K-ON!輕音部》與《涼宮春日的憂鬱》等知名動漫作品的京都動畫公司在日前遭人惡意縱火,截至18日日本時間晚上10點半左右,已知有33人死亡,35人送醫搶救中。
  • 動畫「有頂天家族2」和櫻井孝宏在京都下鴨神社成功祈願!
    動畫「有頂天家族2」和櫻井孝宏在京都下鴨神社成功祈願!下鴨神社糾之森狸貓聚會」,將於2017年1月12日在京都下鴨神社舉行。 在作為世界遺產的下鴨神社舉行動畫見面會,是史無前例的。
  • 慘痛,參與《蠟筆小新》製作的京都動畫被人縱火燒樓,致33人死亡
    據悉,大火燃燒大約5小時,燒毀樓內建築面積大約690平方米,火災於15時左右被撲滅。京都警方和消防部門消息顯示,2人在位於一層的錄音室內遇難、11人在二層遇難、20人在三層和三層通往屋頂的樓梯遇難。36名傷員中,10人重傷。火災引發爆炸,建築物二層和三層的玻璃全部被震碎。起火建築位於車站附近一處居民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