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是我娶進門的媳婦,該伺候我媽」,女人列舉兩點,男人不吭聲

2020-12-17 妮夏情感

情感美文 首發

原創不易 抄襲必究

無論以前還是現在,在大多數人的觀點裡,女人最該做的就是相夫教子,伺候老人,把家裡的一切都收拾得妥妥噹噹。一旦女人做不到,就會有很多的不滿出現。

在這樣的家庭關係裡,女人不像是妻子、母親亦或者兒媳裡的任何一個身份,反倒像保姆。但女人也不是一直容忍這些的,總會在無盡的沉默中爆發。

01

於雯這個春節,過的是一點都不舒心。除夕那天,她和老公開車去了公婆家。本來想的是一家人團團圓圓的一起過個年。結果到家第二天,身體一向很棒的婆婆,突然「倒下」了?

明明前一天兩人剛到家的時候,婆婆還是健健康康的,怎麼他們一到家,婆婆就病了?在於雯心裡,婆婆就是在裝病。但是婆婆裝病,她也得忍著,畢竟老公馮年對母親是唯命是從。

所以從初一開始,於雯除了每天做飯、收拾之外,還要負責餵婆婆吃飯,給婆婆擦洗身子。這些她都能忍,畢竟是婆婆。可是大家初五那天,婆婆在於雯給她餵飯的時候,故意吐了於雯一手。

這要放在平常,於雯可能也就忍了。但是這天剛好是她的生日。去年的時候,她是在娘家過的生日,一覺睡到自然醒,爸媽準備了她喜歡的飯菜,還買了蛋糕。

可是今年,因為要伺候婆婆,別說飯菜和蛋糕,就連一碗長壽麵都沒。於雯越想越覺得自己委屈,所以也不給婆婆餵飯,直接走了。

02

於雯這一走,婆婆不開心了,她把兒子叫到了房間裡,對兒子說:「你看,這就是你找的好媳婦。我就是不小心吐了,看她嫌棄的那樣。果然嫁進來的兒媳婦不如親生的閨女啊,生病了都不肯照顧我。」

婆婆一邊說一邊哭,馮年看到母親這個樣子,心裡氣得不行,直接去廚房找於雯。正在洗碗的於雯看到老公到廚房來,就知道又要吵架了。

她在一邊默默地洗碗,一句話也沒說。而馮年直接質問於雯:「你發什麼神經,我媽這飯都沒吃完呢,你就過來洗碗,你想餓死我媽?」

於雯:「她自己也能吃,為什麼非得讓我喂?」

馮年:「你是我娶進門的媳婦,你不伺候我媽,誰伺候我媽?」

於雯:「我是你娶進門的媳婦,不是你家的保姆,我憑什麼伺候你媽?」

03

馮年:「你別給我扯那麼多沒用的,讓你伺候你就伺候。」

於雯:「那你都這麼說了,我也該說我的。第一,在法律上,兒媳婦對於婆婆,沒有贍養的義務。我贍養她,是我出於我的道德,而我不贍養,也不犯法。第二,我可以伺候你媽,但是那是建立在你媽把我當作一家人的基礎上的。你媽把我當作一家人了嗎?這麼多年了,她對我沒有一點關心。就說這次,我本來是不是在餵她飯,她故意吐我手上是什麼意思?我受不了了,誰愛伺候誰伺候。」

於雯說完這番話之後,心裡可算舒服了。她對婆婆是什麼樣,婆婆心裡不清楚嗎,老公心裡不清楚嗎?他們太得寸進尺了,以後她不伺候了。

在法律上,兒媳婦確實沒有贍養婆婆的義務,但很少有兒媳婦不贍養婆婆,因為我們每個人都覺得自己要孝順。可是如果婆婆沒有給兒媳婦足夠的尊重,那兒媳婦選擇不贍養,也不算過分。

這個故事也告訴我們:

1、兒媳婦對婆婆的照顧,不是義務,是盡孝。

總有些婆婆覺得兒媳婦就該照顧自己,而且應該什麼都做。在這種想法的驅使下,她們讓兒媳婦做很多事,並且不考慮合理性,只仗著自己是長輩。

其實婆婆應該想明白,兒媳婦不是你親生的孩子,你沒有把她養大,她只是嫁進了這個家裡,而不是來當保姆的。所以,給兒媳婦應有的尊重和關心,用真心換真心。

2、兒媳婦雖然不是親生女兒,但是也要好好對待。

很多婆婆覺得兒媳婦搶了自己的兒子,又因為沒有血緣關係,所以總是為難對方。但是兒媳婦也曾經是別人家的寶貝,嫁過來是為了和你的兒子共度一生,構建幸福的小家。

身為婆婆,如果一直搗亂,不斷為難兒媳婦,只會讓家庭矛盾變多。所以為了兒子,也要好好對兒媳婦。

3、男人應該公正地對待老婆和母親,而不是粗暴地一刀切。

男人無論是偏向母親還是偏向老婆,都是不對的。凡事講道理,當老婆和母親之間有矛盾的時候,男人更應該好好的處理,公正的對待,而不是偏向任何一方。

4、女人有底線有原則,你的善良才會被人珍惜。

做人善良一點,當然是好事,但是一味地善良,別人只會覺得你好欺負,甚至會拿你當軟柿子捏。

當媳婦照顧婆婆,得不到一點尊重,甚至會被污衊的時候,媳婦就不該卑躬屈膝地照顧婆婆了,不如花點錢,請保姆來照顧,大家都安心。

5、盡孝這件事,男人也可以做,不要全指望兒媳。

子女孝敬父母,這不僅是盡孝,更是義務。如果說,母親生病了,那最應該照顧她的,是她的子女,而不是兒媳。

男人千萬不要覺得娶媳婦過門,她就有義務照顧自己的爹媽,最有義務照顧爹媽的,恰恰是兒子本人。

今日話題:

父母生病,最應該照顧的是子女,還是子女的配偶?

相關焦點

  • 一個36歲媽寶男憑實力單身:不伺候我媽的女人不能娶!
    導語:一個36歲媽寶男憑實力單身:不伺候我媽的女人不能娶!婚姻從來都是平等的,沒有誰應該照顧誰,也沒有誰應該伺候誰,而一個男人,整天只想著娶一個女人進家門給自己做飯,照顧自己的父母。其實這樣的男人,缺的不是一個妻子,而更應該去找一個女保姆!
  • 「我媽說女人就該洗衣服做飯,伺候老公」聰明的女人這樣絕地反擊
    小雷不會洗衣服,脫下的襪子,換下的衣服都是隨手就扔,還放言:我媽說了,做飯洗衣服這些事,本來就是你們女人該做的,你們天生就該伺候我們,我爸就是這樣!玉珍也不跟他費口舌,因為她知道一個三十年來衣來伸手飯來張嘴的男人,是不可能憑你說兩句吵幾架就能改得了的,她也不是那種不甘心做了還邊做邊抱怨的女人。
  • 「媳婦,我媽想去旅遊,你請假陪她散散心」,妻的回應叫外人心疼
    而如果遇到一個大男子主義的男人,他覺得你不需要被尊重,認為你該承擔一切,久而久之,女人也會變得失去光彩,甚至形容枯槁。所有的女人在結婚前都希望自己的結婚對象是第一種,但很多時候卻不能如願。張麗就沒有如願以償。
  • 「坐月子婆婆不伺候,養老成媳婦的義務?」媳婦的遭遇讓男人醒悟
    ,婆婆覺得面子掛不住,就去找小芳讓她回家坐月子,小芳直接直接委婉拒絕,丈夫知道後指責小芳,認為她沒有給自己的母親面子還讓她遭受流言蜚語,還說:「不管怎麼樣,那是我媽,以後老了,還得養老,你這麼不尊敬她你覺得合適嗎?」
  • 一位「媽寶男」的懺悔:離婚兩次才知,我不該任由我媽趕走我媳婦
    對女人來說,但凡現實一點,獨立一點,有主見一點,都會很反感「媽寶男」。有些女人在婚姻選擇範圍中直接把「媽寶男」排除在外,有些女人即便是嫁給了媽寶男,如果問題太多,婆婆總是摻合婚姻,男人總是對婆婆言聽計從,最後也會離婚。對上面提到的兩種媽寶男來說,第一種很難改變,因為「媽寶男」的性格已經深入骨髓,是一種無可救藥的存在。
  • 「我媽過生日,我媳婦都不給發個祝福,我跟她結婚有什麼意義」
    愚孝的男人有多可怕?他會告訴你,你要孝順我媽,如果我媽生氣了你就要先去道歉,我媽做錯了你也不能反駁她,更不能跟她爭吵,我媽說的話你就要聽……沒有為什麼,只因為她是我媽,她生我養我不容易。夫妻之間沒有什麼大矛盾,他就是覺得他媳婦不夠孝順他父母,對他父母不夠敬重和熱情。他說:「我爸媽辛辛苦苦大半輩子把我養大,我娶個媳婦卻不能好好孝順他們,我還配做兒子嗎?」你配不配做兒子,不是取決於你妻子是否孝順你父母,而是取決於你自己有沒有為父母做什麼。
  • 男人的擇偶觀:滿足這兩點的女人,可以放心娶回家
    我是情感臥底Ning採臣,點擊藍色字體關注一下吧!不知道是誰說過,女人之間常聊的話題無非就三個:生活瑣事,化妝品和男人。男人之間常聊的話題就是:事業,金錢和女人。之前我總笑他膚淺,後面發現確實是這麼回事。
  • 我在北方,剛娶了個南方老婆,做飯不合家裡人胃口,我該怎麼辦?
    1.老婆被當成保姆 你娶個老婆回家給你們家人一天把飯做上,你和你們家人還嫌棄飯菜不合口味。 那想問問你給保姆一個月開的工資是多少?你娶保姆的時候有沒有告知她你們家人的口味習慣? 我真的是服了,很多男人以為自己比女人多長了個jb,就了不起了,就是皇帝了。
  • 新媳婦進門,婆婆讓兒媳承包所有家務,媳婦笑說:那以後別生孩子
    之前,有個熱搜話題「女人婚後必須做家務」,不少男人認為,女人在做家務上有著與生俱來的天賦,所以女人適合做家務。但現在講究男女平等,現代女性再也不是原來的居家媽媽,她們也要上班,工作壓力和男人一樣,為什麼家務只能由女性來做?更有甚者,有些女性直接要求男人承包家務。
  • 「你是我媳婦,就該伺候我媽」,妻子反問3句,老公啞口無言
    很多人都說結婚之後,一定不能跟公婆一起住,但並不是每個家庭都有單獨買房的條件,所以沒有辦法,很多女人結婚後還是跟公婆住在了一起。 我相信大多數女人都可以跟婆婆和睦共處,但是也有很多女人在生活中和婆婆摩擦不斷,如果在這時候,男人不能公平的處理婆媳之間的矛盾,那麼這段婚姻也將變得岌岌可危。
  • 媽,那是我給我媳婦買的土雞,是為了下奶用的,你憑啥拿給他吃
    媽,那是我給我媳婦買的土雞,是為了下奶用的,你憑啥拿給他吃給你嶽母六千讓他伺候你媳婦,你帶你媳婦在你媽這裡住,又給了你媽多少錢?你媽不配做奶奶,那你媽離婚時要你這個拖油瓶幹嘛?狼心崽子,這種兒子不指望也罷!
  • 「你嫁給我,就要伺候我媽」:這種道德綁架式的孝順,有多虛偽?
    但社會上,卻總存在這樣一種現象,很多男人對自己的父母不上心,卻把責任全部推到妻子身上。還固執的認為女人就應該為男人盡孝。而很多拎不清的小姑子、大姑姐,伺候慣了公婆,從來不贍養自己的父母,反而指責嫂嫂/弟媳沒有伺候好公婆,將贍養父母的義務推到另一個完全不相干的女人身上。當然,我並不是說作為媳婦,就沒有照顧公婆的義務。
  • 離婚七年,那個「要媽不要媳婦」的男人,認輸了:「沒老婆不行」
    我們村裡有一戶人家離婚的時候,男人說了這樣的話:「我要我媽,不要我媳婦。媳婦可以再娶,我媽就這一個。」他覺得他說的是大實話,他覺得他硬氣,他孝順。他那時候心裡估計在想:「你看那些哄著媳婦的慫包男人,簡直太不孝了。
  • 「媽,你沒做飯?」「我要回家,你找一個保姆吧,我伺候不了你」
    一天,她逛街回來,看到桌子上什麼也沒有就問:「媽,你怎麼沒做飯?」「我要回老家,你找個保姆吧,我伺候不了你。」「你是偏向嫂子吧,她不還沒生呢?你著什麼急?你走了,他們倆怎麼辦?」「我帶兩個孩子還要幹家務,你在家什麼也不做,你還好意思提你嫂子?你嫂子八個月還敢自己洗衣做飯還得上班呢,你看看你。」「你是嫌棄我嗎?我還沒嫌棄你帶的不好呢!」淑敏那天和婆婆吵的很不愉快,婆婆鐵了心買了車票要回老家。
  • 「老婆,你怎麼不管伺候我媽?」「她沒伺候我坐月子!」婆婆哭了
    她明白你和兒媳直接間相處和睦對於她來說就是一種福報。娘家媽和媳婦之間沒有婆媳矛盾作為閨女的也省心。從這些方面來說,其實女兒在生孩子不能得到自己媽媽照顧來說是有些委屈的,但這個委屈必須得受。2,我跟我嫂子同一天,我媽照顧我嫂子,我覺得沒錯啊3,最和諧的方法就是,照顧自己的女兒,兒媳商量讓親家母照顧,作為婆婆可以出點錢。理由很簡單,這樣雙方都會很愉快的度過月子,不容易產生矛盾,對大人孩子自己家庭和諧都是最好的。當然如果媳婦這樣還挑眼的話就是人品問題了。
  • 「她是我媽,再怎麼無理取鬧,你就不能多包容」對不起,我不伺候
    他的困擾是當親媽和媳婦發矛盾時,他這個中間人,他不知偏向誰?一邊是自己的親媽,一邊是陪伴自己下半輩子的妻子。無論說什麼都會得罪另一邊,讓他左右為難。劃重點:我知道我老婆受委屈了,但我媽70歲,養大我不易,再怎麼無理取鬧,你作為人家的兒媳婦,就不能多包容包容?哎呀,男主雖然能明辨是非,到最後眼睛一閉依然選擇和稀泥了事。標準句式「她是我媽,我能怎麼辦?」
  • 「你比我媽差遠了」:比沒錢沒愛的婚姻,更可怕的是遇到這種男人
    陳凱的父母還跟小區裡的大爺大媽們說,看我兒子多厲害,985碩士畢業的,我兒媳婦都是高攀我兒子。陳凱也覺得曉曉做這一切都是理所當然,反正你嫁給了我,你的一切都是我的。陳凱的家風就是男人就是天,在家女人要包攬一切,男人說一不二。
  • 「你比我媽差遠了」:婚姻中,男人這麼做,是在逼女人離開你
    張雲在結婚之前,也是任性的嬌嬌女,也不會做菜,為了照顧老公的口味,她特意跟媽媽學了幾道家常菜的做法,沒想到,等她興高採烈地端上桌,每次老公嘗完後,就癟嘴說:「你這菜做的,比我媽差遠了。」張雲偶有抱怨,她老公卻說:「你既然嫁給了我,就要把我伺候周全,就像我媽伺候我爸那樣。你這才哪到哪,比起我媽來差遠了。」02張雲出身知識分子家庭,父母從小教育她要識大體,明事理,少計較,而且結婚前,張雲還向父母保證過會好好過日子,所以,一開始,張雲也只是忍耐,畢竟自己愛這個男人,也願意為他付出。
  • 為什麼越來越多的男人喜歡娶矮個子女人當老婆?過來人告訴你答案
    顏值高,身材高挑,這兩點大概是很多男人的擇偶標準,但隨著男人思想意識的轉變,他們選擇女人的標準不再固定不變,只要是自己喜歡的女人,個子高低不再是唯一的評判標準。但在很多父母眼裡,他們更希望自己的兒子能娶一位個子高的媳婦進門,畢竟父母是站在「為了下一代身高基因」的角度上考慮問題的。
  • 「來伺候我媽」「不好意思,我已經跟你家沒關係了」
    婆婆身體不好,生了一場病,蘇先生幾乎沒去看過,只讓張女士床前床尾的伺候。蘇先生說:「還好沒有孩子吧,不然你哪有功夫伺候我媽,還要我媽來帶小孩。」 張女士覺得這樣的想法有些不可思議,但沒有說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