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感美文 首發
原創不易 抄襲必究
無論以前還是現在,在大多數人的觀點裡,女人最該做的就是相夫教子,伺候老人,把家裡的一切都收拾得妥妥噹噹。一旦女人做不到,就會有很多的不滿出現。
在這樣的家庭關係裡,女人不像是妻子、母親亦或者兒媳裡的任何一個身份,反倒像保姆。但女人也不是一直容忍這些的,總會在無盡的沉默中爆發。
01
於雯這個春節,過的是一點都不舒心。除夕那天,她和老公開車去了公婆家。本來想的是一家人團團圓圓的一起過個年。結果到家第二天,身體一向很棒的婆婆,突然「倒下」了?
明明前一天兩人剛到家的時候,婆婆還是健健康康的,怎麼他們一到家,婆婆就病了?在於雯心裡,婆婆就是在裝病。但是婆婆裝病,她也得忍著,畢竟老公馮年對母親是唯命是從。
所以從初一開始,於雯除了每天做飯、收拾之外,還要負責餵婆婆吃飯,給婆婆擦洗身子。這些她都能忍,畢竟是婆婆。可是大家初五那天,婆婆在於雯給她餵飯的時候,故意吐了於雯一手。
這要放在平常,於雯可能也就忍了。但是這天剛好是她的生日。去年的時候,她是在娘家過的生日,一覺睡到自然醒,爸媽準備了她喜歡的飯菜,還買了蛋糕。
可是今年,因為要伺候婆婆,別說飯菜和蛋糕,就連一碗長壽麵都沒。於雯越想越覺得自己委屈,所以也不給婆婆餵飯,直接走了。
02
於雯這一走,婆婆不開心了,她把兒子叫到了房間裡,對兒子說:「你看,這就是你找的好媳婦。我就是不小心吐了,看她嫌棄的那樣。果然嫁進來的兒媳婦不如親生的閨女啊,生病了都不肯照顧我。」
婆婆一邊說一邊哭,馮年看到母親這個樣子,心裡氣得不行,直接去廚房找於雯。正在洗碗的於雯看到老公到廚房來,就知道又要吵架了。
她在一邊默默地洗碗,一句話也沒說。而馮年直接質問於雯:「你發什麼神經,我媽這飯都沒吃完呢,你就過來洗碗,你想餓死我媽?」
於雯:「她自己也能吃,為什麼非得讓我喂?」
馮年:「你是我娶進門的媳婦,你不伺候我媽,誰伺候我媽?」
於雯:「我是你娶進門的媳婦,不是你家的保姆,我憑什麼伺候你媽?」
03
馮年:「你別給我扯那麼多沒用的,讓你伺候你就伺候。」
於雯:「那你都這麼說了,我也該說我的。第一,在法律上,兒媳婦對於婆婆,沒有贍養的義務。我贍養她,是我出於我的道德,而我不贍養,也不犯法。第二,我可以伺候你媽,但是那是建立在你媽把我當作一家人的基礎上的。你媽把我當作一家人了嗎?這麼多年了,她對我沒有一點關心。就說這次,我本來是不是在餵她飯,她故意吐我手上是什麼意思?我受不了了,誰愛伺候誰伺候。」
於雯說完這番話之後,心裡可算舒服了。她對婆婆是什麼樣,婆婆心裡不清楚嗎,老公心裡不清楚嗎?他們太得寸進尺了,以後她不伺候了。
在法律上,兒媳婦確實沒有贍養婆婆的義務,但很少有兒媳婦不贍養婆婆,因為我們每個人都覺得自己要孝順。可是如果婆婆沒有給兒媳婦足夠的尊重,那兒媳婦選擇不贍養,也不算過分。
這個故事也告訴我們:
1、兒媳婦對婆婆的照顧,不是義務,是盡孝。
總有些婆婆覺得兒媳婦就該照顧自己,而且應該什麼都做。在這種想法的驅使下,她們讓兒媳婦做很多事,並且不考慮合理性,只仗著自己是長輩。
其實婆婆應該想明白,兒媳婦不是你親生的孩子,你沒有把她養大,她只是嫁進了這個家裡,而不是來當保姆的。所以,給兒媳婦應有的尊重和關心,用真心換真心。
2、兒媳婦雖然不是親生女兒,但是也要好好對待。
很多婆婆覺得兒媳婦搶了自己的兒子,又因為沒有血緣關係,所以總是為難對方。但是兒媳婦也曾經是別人家的寶貝,嫁過來是為了和你的兒子共度一生,構建幸福的小家。
身為婆婆,如果一直搗亂,不斷為難兒媳婦,只會讓家庭矛盾變多。所以為了兒子,也要好好對兒媳婦。
3、男人應該公正地對待老婆和母親,而不是粗暴地一刀切。
男人無論是偏向母親還是偏向老婆,都是不對的。凡事講道理,當老婆和母親之間有矛盾的時候,男人更應該好好的處理,公正的對待,而不是偏向任何一方。
4、女人有底線有原則,你的善良才會被人珍惜。
做人善良一點,當然是好事,但是一味地善良,別人只會覺得你好欺負,甚至會拿你當軟柿子捏。
當媳婦照顧婆婆,得不到一點尊重,甚至會被污衊的時候,媳婦就不該卑躬屈膝地照顧婆婆了,不如花點錢,請保姆來照顧,大家都安心。
5、盡孝這件事,男人也可以做,不要全指望兒媳。
子女孝敬父母,這不僅是盡孝,更是義務。如果說,母親生病了,那最應該照顧她的,是她的子女,而不是兒媳。
男人千萬不要覺得娶媳婦過門,她就有義務照顧自己的爹媽,最有義務照顧爹媽的,恰恰是兒子本人。
今日話題:
父母生病,最應該照顧的是子女,還是子女的配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