堂姐家的小侄女已經五個月大了,小傢伙一直都很粘人,吃飯的時候也就貼在媽媽身邊。一次,姐夫剛把炒好的菜擺好,小傢伙立刻就伸出小手,抓了一把菜就要往嘴巴裡送,慌得堂姐趕忙伸手阻止。看到小傢伙小手被燙得通紅,堂姐簡直心疼更壞了。堂姐夫在一旁看得心疼的同時,也意識到了一點:孩子現在也應該吃輔食了。
雖然隨生活水平在不斷提高,堂姐也能給小孩子提供的更好的生活條件。不過,有堂姐畢竟對於孩子吃輔食沒有經驗,所以不敢亂給孩子亂吃東西,只敢給孩子吃米粉!那究竟寶寶是吃輔食好,還是米粉好呢?聽聽專家怎麼說吧!
到底在什麼時候給孩子吃輔食、怎麼吃才最合適呢?
科學研究表明,給孩子添加輔食的最佳時間是寶寶4-6個月大的時候,不宜太早,但也不能太晚。只要孩子學會了坐著,並且對成人食物產生欲望,且已經不再有挺舌反射,家長就可以給孩子吃輔食。
孩子的消化系統和免疫系統很弱小,如果添加輔食過早的話,容易讓孩子的免疫系統和消化系統受到傷害。當然,給孩子添輔食也不能太晚。如果太晚給孩子添加輔食,會讓孩子對固體食物產生排斥,使孩子缺乏營養,導致缺鐵性貧血,影響孩子的成長。
很多家長雖然知道什麼時候給孩子餵輔食合適,但他們卻不知道該給孩子吃什麼輔食。有些人聽信了廣告宣傳,覺得給孩子餵食營養米粉就足夠了,實則不然。
兒童營養專家指出,米粉當中的營養價值是不全面的。誠然,孩子的消化系統可以輕鬆吸收米粉中的微量元素和其他營養,米粉中卻並沒有孩子成長必須的蛋白質和能量。想要讓你的孩子可以更健康地成長,除了給孩子吃米粉之外,還要給孩子添加一些其他的食物。
營養專家指出,孩子的成長需要均衡的營養提供。家長可以在米粉中添加適量的蔬菜水果以及肉類和雞蛋等等,全方位補充孩子成長所需的營養。只有這樣,才能讓孩子更健康的成長發育,強化孩子的免疫系統,讓孩子不會感冒生病。
當然了,家長給孩子添加輔食時需要特別謹慎,要注意以下的幾個要點,決不能因為一時疏忽,給孩子的生長發育帶來不利影響。
1、輔食的種類要由簡到繁
兒科專家指出,小孩子的消化系統很脆弱,大多數食物孩子都是無法消化的。所以,家長給孩子餵輔食時一定要小心。最開始,家長可以給孩子餵摻有肉末的米粉,補充孩子生長所需的鐵元素和蛋白質,提高孩子的免疫力。當孩子的適應能力變強之後,家長就可以給孩子添加更多種類的輔食了。只有營養均衡,孩子才能健康成長。
家長需要特別注意的是,有些輔食可能會讓孩子生出過敏反應,家長一定要及早發現,及早處理。另外,孩子吃輔食的量一定不能太多,一天最好只吃一餐輔食。
2、要逐步調整輔食的形態
隨著孩子的成長,他們所需要的營養也越來越多。當孩子的月齡大了之後,孩子的消化系統和免疫系統會慢慢成長,家長可以根據孩子的月齡來調整輔食的形態。
最開始的時候,孩子的輔食必須是不用咀嚼,易消化的泥狀流食。當寶寶的月齡大一些之後,家長可以試著給孩子一些方便咀嚼,方便吞咽的半顆粒狀輔食。等到寶寶再大一些的時候,家長就可以給孩子添加一些需要仔細咀嚼的顆粒狀輔食了。
3、輔食的量必須是緩緩遞增的
小孩子的消化系統功能有限,每天能消化的量也很少。在最開始的時候,家長只能給孩子加一小勺輔食。等到孩子適應了輔食,輔食的量可以適當地增加。而隨著孩子月齡的增大,家長則是可以逐步地增加輔食的量,讓孩子始終都有足夠的營養可供生長之需要。
小孩子的身體是很脆弱的,他們需要家長的精心呵護。所以在餵養孩子的時候,家長一定要細心再細心才行。在給孩子添加輔食的時候,家長一定要萬分謹慎,爭取做到精益求精,給孩子提供均衡充足的營養,讓孩子可以健康的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