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病毒肺炎最危險的3個症狀,發熱排在第三,排首位還真別忽視

2020-12-18 漫說健康

新型冠狀病毒帶來的疫情至今還籠罩著中國,眾多醫護人員為了抗爭這次疫情奮鬥在一線。

可以說此次疫情不同於流感,不同於SARS,它突出的特點一是傳播速度非常快,二是因為它的潛伏期長。

由於新型肺炎隱蔽性較強,所以很多人開始並沒有發現異常,等到發現時已經傳給了很多人,而且自己也到了病重的時候。

由此可見,對於此次疫情,及時發現,及時隔離,及時治療是應對新型冠狀肺炎疫情的最重要手段,也就是說,時間對於每個疑似患者或確診患者都十分重要。

但我們普通人如何鑑別新冠狀病毒肺炎的症狀呢?

我們可以通過身體的這些不適症狀來判斷:

一、乏力

如果已經感染了新型冠狀肺炎,非常常見的一個症狀就是感到全身乏力。

有很多人會以為自己感到乏力是因為工作太累或者是不規律的作息所引起的,並沒有想到是因為患了新型冠狀肺炎才導致的這個症狀。

所以乏力這個症狀,作為判斷新型冠狀肺炎的症狀之一,是被很多人忽視的。

提醒大家如果一直以來都有比較好的身體素質,感覺精力充沛,最近卻突然感覺很乏力,那應高度重視。

二、呼吸困難

因為新型冠狀病毒是通過呼吸道傳播的,所以它對肺部的影響是最明顯的。判斷是否患有新型冠狀肺炎的最主要標準之一,就是看是否出現了呼吸不順暢、肺部感覺不舒適的現象。

因為呼吸困難是一個非常重要的判斷依據,倘若出現需要及時救治、隔離。

三、發熱

患有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的患者往往會出現發熱的症狀,但臨床多見發低熱或中熱,甚至不發熱的患者,出現高燒或者高燒不退的患者也有,但是根據數據顯示只是少部分。

很多人誤認為發燒是新型冠狀肺炎唯一的一個症狀,而出現咳嗽、乏力甚至腹瀉、嘔吐卻不以為然。

其實並不是這樣。

新冠狀病毒狡猾就狡猾在它能引起患者多種不適,甚至患者都沒有出現不適就成了傳染源,也就是說人們判斷這種疾病並沒有金標準。

雖說疫情嚴重,但是抵抗疫情在醫療界並沒有專門的有效藥物,再避免感染的情況下,大家最好減少出門。

隨著復工的展開,一些出門在外的朋友要做到戴好口罩,勤洗手,遠離人群密集的地區,降低被感染機率。

相關焦點

  • 新型病毒肺炎診療方案試行第三版:部分患者起病症狀無發熱
    1月23日,國家衛健委、國家中醫藥管理局聯合發布《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診療方案(試行第三版)》。方案指出,此次疫情臨床表現以發熱、乏力、乾咳為主要表現。鼻塞、流涕等上呼吸道症狀少見。約半數患者多在一周後出現呼吸困難,嚴重者快速進展為急性呼吸窘迫症候群、膿毒症休克、難以糾正的代謝性酸中毒和出凝血功能障礙。
  • 疑似新型肺炎症狀怎麼確認?新型冠狀病毒肺炎前期症狀
    疑似新型肺炎症狀怎麼確認?新型冠狀病毒肺炎前期症狀  日前,國家衛健委印發了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診療方案(試行第四版)。在新版的診療方案中提到,新型冠狀病毒通過接觸也可傳播。  通常病毒傳播主要有3種傳播方式。
  • 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防控方案 (第三版)
    各級各類醫療機構在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監測和日常診療過程中,應提高對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病例的診斷和報告意識,對於不明原因發熱或咳嗽、氣促等症狀的病例,應注意詢問發病前14天內有無武漢或其他有本地病例持續傳播地區的旅行史、居住史,是否曾接觸過以上地區的發熱或有呼吸道症狀的患者,有無聚集性發病或與確診病例和新型冠狀病毒感染者的接觸史。
  • 發熱咳嗽並非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唯一首發症狀
    新華社武漢1月24日電(記者黎昌政、廖君)武漢大學人民醫院專家研究發現,感染新型冠狀病毒性肺炎後,患者並非一定首先表現為發熱和呼吸系統症狀,還存在消化系統、神經系統、心血管系統、眼科等症狀。  武漢大學人民醫院1月24日發布《高度重視非呼吸系統的首發症狀——新型冠狀病毒性肺炎(2019-nCOV)患者的識別與防護》,提醒醫護人員及公眾,高度警惕以非呼吸系統症狀為首發症狀的新型肺炎。  權威部門日前發布的《關於印發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診療方案(試行第三版)的通知》指出,新型冠狀病毒性肺炎的臨床表現以發熱﹑乏力﹑乾咳為主要表現。
  • 出現發熱症狀就可能是新型病毒肺炎嗎?要隔離嗎?如何自我評估?
    現在每個小區基本都有人員在執勤了,對進出人員進行管控,尤其是對進入小區的人進行測體溫,目的是排除新型冠狀病毒的疑似病患,這是目前防疫工作很重要的一步,大家都能理解,不過讓不少多了幾分擔心,是不是出現發熱等相關症狀就是新型冠狀病毒肺炎呢?是不是就要隔離呢?
  • 怎麼區分新型肺炎和普通感冒?不止發燒,還有這些症狀
    新型冠狀病毒就好似「電腦病毒」,接連阻礙著2020年的正常「開啟」。面對肉眼無法觸及的病毒,人們只能依靠自身感受及症狀,來判斷自己是否被病毒感染。根據國家衛生健康委員會發布的《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診療方案》(試行第五版)中可以了解到,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潛伏期為1-14天,一般為3-7天,以發熱、乏力、乾咳為主要表現,少數患者伴有鼻塞、流涕、腹瀉等症狀。
  • 發熱咳嗽並非新型肺炎唯一首發症狀,要高度警惕隱形傳染源
    感染新型冠狀病毒性肺炎後,一定會表現為發熱和呼吸系統症狀嗎?
  • 第三節 柯薩奇病毒 埃可病毒 新型腸道病毒
    第三節 柯薩奇病毒 埃可病毒新型腸道病毒   柯薩奇病毒、埃可病毒及新型腸道病毒分布廣泛。依病毒亞群和血清型的不同或對不同組織的嗜性不同(受體的差異),可引起各種不同的疾病。埃可病毒沒有屬特異抗原,但有異型交叉反應。在埃可病毒31個型中,有12個型具有凝集人類O型紅細胞的能力,血凝素是毒粒的主要部分。   (三)新型腸道病毒   新分離的腸道病毒不再歸屬於柯薩奇病毒或埃可病毒,從68號開始編號命名,目前已編號到72型,第72型是甲型肺炎病毒,將於肺炎病毒一章討論。
  • 發熱、咳嗽是不是得了新型肺炎?和普通感冒有什麼區別?
    三種病的不同點新型肺炎:《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診療方案(試行第三版)》告訴我們,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主要是發熱、乏力、乾咳為主,鼻塞、流涕等上呼吸道症狀少見。部分患者起病症狀輕微,可無發熱。最重要的是:感染新型冠狀病毒後約50%的患者多在3--5天後出現胸悶、呼吸困難。普通感冒:早期咽部幹癢或灼熱感、打噴嚏、鼻塞、流涕。一開始是清水樣鼻涕,2--3天後變稠,可以同時有咽痛。一般沒有發熱及全身不舒服,或僅有低熱、頭痛。
  • 發熱咳嗽是不是得了新型冠狀病毒肺炎?和普通感冒有何區別?
    早期症狀都很相似,所以剛開頭前幾天,很難分清楚到底是什麼病。難道,就分不清楚了?並不是。三種病的不同點新型肺炎:《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診療方案(試行第三版)》告訴我們,新型肺炎主要是發熱、乏力、乾咳為主,鼻塞、流涕等上呼吸道症狀少見。部分患者起病症狀輕微,可無發熱。
  • 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症狀與流感症狀有何區別
    無併發症者病程呈自限性,多於發病3~4天後體溫逐漸消退,全身症狀好轉,但咳嗽、體力恢復常需1~2周。  肺炎是流感最常見的併發症,其他併發症有神經系統損傷、心臟損害、肌炎、橫紋肌溶解症候群和膿毒症休克等。  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症狀表現
  • 武漢新型肺炎潛伏期會傳染嗎 冠狀病毒肺炎潛伏期症狀
    1月26日消息  國務院新聞辦公室2020年1月26日(星期日)下午3時舉行新聞發布會,介紹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聯防聯控工作有關情況,並答記者問。國家衛健委主任馬曉偉表示,新型冠狀病毒在潛伏期具有傳染性,這同非典有很大的不同。疫情預計還會持續一段時間。
  • 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疑似病人有什麼症狀?
    新型冠狀病毒疑似病人都有哪些臨床表現呢?一、臨床症狀新型冠狀病毒開始的時候症狀跟普通的感冒差不多,主要表現為發熱、乏力、乾咳等症狀,少數表現為鼻塞、流涕、咽痛、腹瀉等症狀。你看,這些症狀都跟普通的感冒發燒差不多吧。少數嚴重的病例會出現呼吸困難等症狀。
  • 怎樣快速區分新型肺炎和普通感冒?別只看發熱咳嗽,這2點很關鍵
    現在很多人每天早上醒來的第一件事就是打開手機關注一下最新的肺炎疫情。這場新型肺炎的到來,讓很多人都變得如驚弓之鳥一般,一旦自己出現發熱咳嗽的症狀後,就十分擔心自己是不是已經被感染上了病毒,患上了新型肺炎。可是去醫院檢查又擔心自己沒病被感染上新型冠狀病毒,每天都擔驚受怕的要死。
  • 普通流感和新型肺炎相似?別只看是否發燒,還要關注這2個細節
    現在最敏感的就是噴嚏和咳嗽,如果孩子打了一個噴嚏或咳嗽 一聲,內心都會異常緊張,同時還會反問自己一句:該不會是得了肺炎吧?雖然現在新型肺炎的報導很多,但是很多人還是很疑惑,這發燒和肺炎到底有沒有區別,如果不是專家,不懂很深奧的理論,該如何分清到底是感冒還是肺炎呢?
  • 較真| 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特殊時期,感冒了怎麼辦?
    較真要點:如果感冒症狀比較輕微,可以在家對症處理,多喝水,勤洗手,口服退熱藥;如果自己有新型冠狀病人接觸史,但自己本身不是心臟病、高血壓、糖尿病等高危人群,症狀也無明顯氣促,憋喘等,也可以在家對症處理;如果症狀比較嚴重,持續發熱無法控制,或存在高危因素,建議直接前往醫院。
  • 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防控 健康教育核心信息及釋義(第三版)
    引起此次肺炎疫情的病原體是一種新發現的冠狀病毒,該病毒為單股正鏈RNA病毒,國家衛生健康委將該病毒命名為「新型冠狀病毒」,將該病毒引發的肺炎命名為「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簡稱「新冠肺炎」),英文名稱為COVID-19。新型冠狀病毒基因特徵與SARS-CoV和MERS-CoV有明顯區別。
  • 如何區分季節性流感和新冠病毒?記住這些症狀,別大意了
    新冠病毒的發生,難免會有不少朋友內心緊張,打個噴嚏就懷疑自己是不是被感染了。在網上看到自己所處的城市出現確診患者,又開始懷疑自己會不會在路上有接觸到病例,總是對照症狀,格外緊張。國家衛健委發布的《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診療方案(試行第三版)》提到,新冠病毒的患者主要以發熱、乏力、乾咳為主。鼻塞、流涕等上呼吸道症狀比較少見。感染新型冠狀病毒後,部分患者起病症狀較輕微,約半數的患者在一周後會出現呼吸困難甚至會發生膿毒症休克等臨床症狀。
  • 周旺《新型冠狀病毒肺炎預防手冊》讀書筆記
    武漢市疾病預防控制中心,組織了一批經驗豐富的傳染病防治專家、病原生物與免疫專業研究學者,以及三甲醫院臨床一線專家,緊急策劃編撰了《新型冠狀病毒肺炎預防手冊》一書。本書內容包括大眾最為關心的病毒的傳播、症狀、隔離、消毒、戴口罩、心理、診療等方面的問題,集聚了當前最新的防控知識,具有權威專家解讀、科學防控指導、圖文通俗易懂的特點。
  • 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診療方案(試行第三版)發布
    人民網北京1月23日電 (記者 鮑聰穎)據國家衛健委網站消息,國家衛生健康委辦公廳、國家中醫藥管理局辦公室22日發布關於印發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診療方案(試行第三版)的通知。通知稱,為進一步指導全國科學規範做好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病例診斷和醫療救治工作,我們組織專家對診療方案進行修訂,形成了《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診療方案(試行第三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