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很多人都知道,一個智商高的孩子頭腦會更聰明,當然學習成績也更好。但是你知道嗎?心理學專家發現,情商更發達得孩子,往往擁有更健康的體格,在人際交往方面表現的更加突出,他們能更好的與朋友相處。並且,情商是辨識、理解和克制自己的情緒的能力。
那麼,是智商高好呢?還是情商高好呢?
很多人認為,在預示人生成就方面,智商或情商兩者之中,必有一個佔了主導地位。其實不然,智商和情商只是衡量上的差異而已。智商衡量你的認知智力 – 解決問題的技巧、模式識別、推理、邏輯、數學 – 以及處理信息的能力有多強。
另一方面,情商則衡量你的情緒智力,以及你在處理支配決定和行動的情緒信息時有多出色。打個比方,你的智商可以預示你的職業生涯路徑或事業領域,而情商則可決定你在職位上的表現,以及你與同事的合作程度。
心理學家丹尼爾戈爾曼發現情商由五個部分組成:
· 自我意識:能夠識別自己的情緒、強項、弱點、價值觀和目標的能力。
· 自律:能夠根據情況控制自己的情緒的能力。
· 內在動力:實現或達成自己的人生目標的動力。
· 同理心:能夠理解和顧及他人的感受的能力。
社交技能:建立和管理社交關係的能力。
他估計智商最多只佔決定成功人生因素的20%。其餘的因素,如情商、財富、性格、家庭教育水平和純粹靠運氣,則填補了其中的不足。
另一位心理學家約翰高特曼,觀察父母如何應對孩子的情緒,以從中了解孩子的情商的發展。他發現父母通常以四種可能的方式來回應孩子的情緒。
1. 疏離型父母認為孩子的情緒不重要,常試圖通過使用分散注意力的方法來快速地消除孩子的情緒。
2. 壓抑型父母視消極情緒為應被壓制的東西,通常是通過懲罰來抑制孩子的消極情緒。
3. 放任型父母包容孩子的情緒,卻無法幫助孩子解決問題, 也不能給孩子的不當行為劃定界限。
4. 情感教導型父母重視積極和消極的情緒,會耐心地看待孩子的情緒表現,懂得把握機會使用情感體驗來拉近親子關係,並為情緒標上適當的標籤,教導孩子並與孩子一起解決問題。
培養孩子的情商
根據他對父母與孩子的互動觀察,高特曼建議以下五個步驟來培養和提高孩子的情商。
步驟1:察覺孩子的情緒
父母作為情緒教練,知道自己的感受,也對在孩子面前表露的情緒保持敏感度。認清情緒並無對錯之分,但它們卻是合理存在很重要。因此,父母不要等到孩子的行為進一步升級或做出情緒反應後才去確認他們的感受。
步驟2:把情緒視為聯繫和教導的機會
父母不應把孩子的情緒反應視作麻煩或挑戰。相反的,它為親子關係製造了一個互動的機會,讓你可以教導孩子跨越情緒的障礙。要知道,當年幼的孩子欲表達自己的情緒而受到壓制時,他們或許會感到沮喪,這可能導致他們出現更加激烈的情緒反應。
步驟3:聆聽並確認孩子的感受
當孩子在表達他們的情緒時,記得全神貫注地聆聽並給予回應,同時告訴孩子你理解他們所看到的和所經歷的。為孩子提供一個抒發情緒的平臺,讓激烈的情緒有個宣洩的出口。這有助舒緩孩子的情緒,並改善親子之間的互動關係。
步驟4:識別孩子的情緒
在全神聆聽孩子表達情緒後,你可以幫助孩子發展情緒意識,以及用於表達情緒的字眼。現在,你的孩子可能會表現出各種各樣的情緒,例如經歷與兄弟姐妹的愛與恨的關係。透過讓孩子說出心中的感受,你可以幫助他們了解發生了什麼事,以及識別適當的情緒反應。
步驟5:幫助孩子找到解決問題的方法
所有的情緒都可以接受 – 而行為則不然。通過培養解決問題的能力,可以幫助孩子應對自己的情緒。表露情緒只能用於適當的行為上。這包括幫助孩子設定目標,並找出解決方案來實現這些目標。以這種方式教導孩子,讓孩子學會辨認自己的情緒,自行思考如何在日後正面地引導自己的行為。
儘管在開始時需要投入相當多的時間來完成培養高情商孩子的步驟,但是高特曼發現,情感教導型父母只有20-25的時間是遵循所有這五個步驟。因此,要是你還未完成這個過程,你也無需感到內疚。
為什麼情商重要?
一連串的研究證實了情商的重要性,情商可以預示個人日後在人際關係、健康和生活素質方面的成就。研究顯示,高情商的孩子成績表現更優秀,在校求學的時間更長,以及更懂得做出健康的選擇。教師的報告也指出,高情商的學生更樂於合作,並在課堂上成為更好的領導者。此外,擁有高情商的人比高智商的人更能預示事業的成功,這意味著他們受到僱主的重視,這些僱主正在尋找可以完成任務並且能夠在講求相互合作的工作場所中與人相處的人選。
身為父母,我們應同樣重視培養孩子的智商和情商,它們具備了相輔相成的能力,幫助我們的孩子健康成長和成就美好的人生。
對此,你有什麼看法?歡迎給我在評論區給我留言。
我是丹妮,育兒路上與你一同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