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一種陶瓷新材料替代水泥生產線耐熱鋼內筒掛片項目,在興化市臨城鎮工業園區破土興建。該項目投資2.1億元,由江蘇凱達新材料公司投資建設,預計2017年底建成。
江蘇凱達新材料公司是在興化市華倫達鑄鋼公司基礎上成立的,該公司是目前國內唯一成功生產替代耐熱鋼的陶瓷內筒掛片的企業。
據介紹,內筒掛片是水泥生產線預熱器的關鍵部件。目前,水泥預熱器內筒普遍採用鉻鎳合金材料掛片,因預熱器內筒的特殊工況,造成耐熱鋼掛片不斷被氧化腐蝕,並且出現逐層掉渣脫落現象。同時,由於耐熱鋼掛片低於窯襯使用周期,造成檢修不同步,影響生產。此外,生產耐熱鋼還伴有高耗能、耗費鎳鉻資源和汙染。凱達新材料公司生產的陶瓷掛片,規避了耐熱鋼掛片的這些缺陷,產品使用壽命增加2倍,可長達4年左右。
凱達新材料公司從事陶瓷新材料研發始於2006年。「當時主要迫於居高不下的耐熱鋼生產成本和行業惡性競爭的低利潤。」凱達新材料公司總經理周桂華說,陶瓷已在其他耐熱領域替代了合金,這就為企業研發陶瓷內筒掛片提供了依據。
2009年,公司聘請了國內一流的陶瓷生產專家和預熱器內筒設計師,結合自身20多年內筒掛片製作經驗,研製出大型真空成型機、高溫焙燒爐等生產設備。經過近百次的試驗、改進、完善,耗資800多萬元,終於在2012年生產出較為合理的複合陶瓷材料。
產品研製成功後,並沒有急於推向市場。凱達新材料公司又用了兩年時間,在水泥行業有代表性的幾家集團企業進行試用,力求在實際使用過程中發現並解決可能出現的問題,確保產品質量精益求精。在試用周期內,凱達新材料公司生產的陶瓷內筒掛片各項性能指標均穩定可靠,達到預期的設計目標。相關權威專家論證認為,此內筒掛片設計完美,材料選用合理,可以全面推向市場。產品還獲得了8項專利,其中兩項為發明專利,並被江蘇省科技廳認定為高新技術產品。
2014年始,陶瓷內筒掛片推向市場,率先在山水集團、中國建材南方水泥、四川白川水泥等大型水泥企業推廣使用。
「在鎳價高位時,陶瓷內筒掛片價格僅有耐熱鋼材質的三分之一。」四川白川水泥集團公司總經理唐協全說,目前,陶瓷內筒掛片價格與耐熱鋼材質相當,但陶瓷內筒掛片使用壽命長,運行狀態非常理想,跟耐熱鋼材料相比,仍具有不可比擬的優勢。
據悉,工信部修訂發布的《水泥行業準入條件(2014年版)》提出,限制使用並加快淘汰含鉻耐火材料和預熱器內筒,積極推進水泥窯無鉻化。「這給陶瓷內筒掛片推廣使用迎來了春天。」周桂華說。
據了解,目前國內有水泥生產線2000多條,每條生產線上擁有5至10個內筒,一年至少更換1萬個左右。而凱達公司產能一年只能生產200個。為擴展產能,順應市場,凱達公司決定在臨城工業園建設一個集陶瓷新材料研發和生產的高規格基地。
「項目形成年產能1500個內筒,屆時我們還將引導興化市80多家生產耐熱鋼內筒企業轉型升級,合力搶佔水泥行業的內筒市場。」周桂華說。(顧日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