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校園學生手環應用選型技術評析

2021-02-13 Ai學伴

引言

近年來,各地智慧校園建設如火如荼,在智慧校園建設中,客戶已經不再滿足於傳統以IC卡為核心的一卡通應用,而是希望建設涵蓋無感知出入校考勤、班級考勤、校內定位、運動/健康檢測、食堂消費、門禁、儲物櫃管理等綜合應用解決方案。同時,隨著消費級可穿戴設備的普及,客戶希望學生或者老師的身份識別不僅是使用傳統IC卡,而是使用學生手環,實現綜合應用。

隨著新高中考改革逐步擴大,校園客戶對上述需求愈加強烈。各地都有學校選擇不同技術方案進行了建設試點,有成功,有失敗。

本文對前期試點的主要技術方案以及用戶體驗做技術分析,供教育主管部門、校園客戶、集成商參考。偏頗之處,歡迎指正。

學生手環主要功能

目前,學生手環功能上大致分為2種:

A.帶GPS定位的電話手錶。此形態產品包括GPS定位、電話、簡訊、NFC一卡通等應用功能。由於GPS定位在校園內使用精度不準,有月租費、電話功能涉及到課堂偵聽等問題,難以在校園大規模普及,以家長自行購買為主。

B.智能學生手環。此形態產品主要實現校門出入考勤、校內定位、計步、心率、NFC一卡通、電子表等功能。是目前智慧校園選擇的主要的可穿戴產品形態。下面主要對學生手環在校園應用中的技術方案進行分析。

學生手環在智慧校園應用場景與用戶體驗分析

1.校門無感知進出考勤:學生批量通過校門時自動進行無感識別考勤。用戶體驗的核心是考勤進出識別速度與進出判斷準確率。

2.班級考勤:班級考勤的核心體驗在於考勤識別的速度以及相鄰教室間的誤判率。

3.位置管理:區域批量識別的速度與準確率。如教學樓二樓與三樓之間不會誤判,不會出現學生在相鄰樓層間漂移的現象。

4.計步、心率數據採集速度:設備採集手環計步、心率數據的採集速度。

5.一卡通:刷卡時的用戶體驗,速度快,識別高度好。

6.充電續航能力:充電一次至少使用30天這是對學生手環的基本要求。

學生手環技術分析比較

前期學校市場學生學生手環主要有2種技術方案,一種是低功耗藍牙BLE4.0單通道方案。一種是RFID+BLE雙通道方案。下面主要對這兩種技術方案基本原理與技術性能進行分析。

低功耗藍牙BLE4.0單通道方案採用消費級的標準藍牙手環方案,配合藍牙基站,實現數據採集與通信。系統原理圖如下:

前期採用此技術方案的手環在實際應用中用戶體驗較差,主要表現如下:

1.校門無感知進出考勤識別準確率低:

學生批量進出校門時會出現識別不全,識別準確率低,受校園環境的影響,此技術方案校門無感考勤識別準確率低於60%。這個指標校方與家長難以接受。前期試點項目失敗原因中這是主因。

2.班級考勤

班級考勤中相鄰教室誤判率高。此方案必須結合學生名單做過濾才可以用於班級考勤,無法反映教室學生實際情況。

3.區域定位:

此應用場景,BLE單通道手環無法避免學生在相鄰樓層間漂移的現象。

4.計步、心率數據採集速度:

此應用場景中,設備採集手環計步、心率數據需要學生在教室上課時長時間穩定在固定區域裡才能採集完整,採集速度慢。

5.充電續航能力:

要實現較好校園用戶體驗的情況下,BLE手環一次充電的續航時間難以超過15天。

BLE單通道學生手環在校園應用場景中用戶體驗不佳的核心原因是BLE技術在校園場景中存在原理性缺陷。簡要分析如下:

1.BLE單通道學生手環利用藍牙信號進行區域識別與進出判斷,而BLE信號是2.4G微波波段,信號本身的傳播沒有明確的覆蓋邊界。這個在我們平時手機連接藍牙手環或者耳機有直觀的體驗,信號的距離時遠時近。這是BLE單通道手環在校門進出判斷、班級考勤、區域定位應用中準確率很低的一個根本原因。

2.BLE基站獲取BLE單通道手環數據是通過獲取手環的廣播數據以及連接通信數據。為了提高識別速度,手環需要以較高的廣播頻率進行廣播,這個是BLE手環用於校園場景續航力差的主要原因。

RFID+BLE雙通道學生手環方案

RFID+BLE雙通道學生手環方案採用了RFID與BLE雙通信通道。校園場景應用中主要採用RFID通信通道,BLE通信通道主要用於與手機BLE進行通信,實現非校園場景下標準的運動手環功能。

RFID+BLE雙通道學生手環技術在校園應用場景中用戶體驗分析如下:

1.校門無感知進出考勤識別準確率高

採用RFID技術實現校門無感知考勤,可以實現99.6%以上的考勤識別率。RFID通信技術可以實現精準的信號覆蓋邊界,配合良好設計的進出判斷算法,可以實現接近100%的校門考勤準確率。詳細技術原理可以參看拙進通信網站www.gdm2m.cn。

2.班級考勤

採用RFID技術可以實現100%的班級實時考勤準確率,不依賴課表名單過濾,不會出現相鄰教室誤判。其原理與校門考勤類似。

3.區域定位

由於RFID信號具備良好的信號覆蓋邊界,不存在無線信號的漂移,也就不存在學生在樓層間漂移的現象。

4.計步、心率數據採集速度

計步、心率數據通過RFID通道採集傳輸,使用專門優化的通信協議,可以實現快速大批量的數據採集。

5.充電續航能力:

RFID+BLE雙通道學生手環的BLE部分,平時處於非工作狀態,BLE廣播頻率可以設定較低,而RFID通道通信部分平時處於關閉狀態,只在校門、教室等特定區域短時工作,每次持續時間為毫秒級,整體功耗大幅下降,可以實現一次充電,使用30天的應用體驗。

技術比較匯總

基於上述技術原理分析, BLE單通道學生手環技術與RFID+BLE雙通道學生手環技術比較匯總如下表。

相關連結

學生手環怎麼選?適合中小學生初中生高中生的體育手環-學生智能手環 

學校智能手環監控學生,小學生戴什麼手環不影響學習?初中高中生用什麼可以監測體溫,監測身體健康、用什麼手環可以監測學生體育運動狀態?

1、智慧操場每日跑步任務:可設定每個學生每天的跑步圈數、米數,以及學生的完成情況,完成時間,讓學校和家長對學生體育考試日常訓練和成績隨時查看。可準確計算學生操場跑步的圈數、跑步時間、對學生跑步任務進行日常考勤和監控,整個過程全自動、無需老師操作,減少老師工作量。

2、智能運動模式:學生佩戴手環進入學校操場時,手環自動切換運動模式、實時監控學生心率、血壓、體溫等數據、發生異常立即自動報警,減少安全事故發生。學生離開操場手環自動切換正常省電模式。

3、高度兼容性:支持高精度無感走班排課系統。全地感考勤。

4、校園安全:只需校園人員實時定位、人數自動統計、軌跡回放查詢、危險區域報警。

5、操場安全:支持校園安全視頻聯動:當學生進入或者離開非法區域時、可支持視頻聯動報警。

6、存儲記錄:可記錄日常步行、跑步、睡眠數據,可存儲 7 天運動和睡眠信息;

7、 消息通知:文本消息推送:可向手環通信基站報告自身定位數據並接收文本消息顯示。

8、 體溫實時監測:全自動監控、無需老師操作;雙傳感器設計、實時監控體、常態化防疫監,發現異常平臺立即報警通知學校管理和老師。

9、 心率血氧監控:日常心率血氧監控、發現異常平臺立即報警通知學校管理和老師。

10、計步統計、 睡眠時間統計、兼容支持校園一卡通:食堂消費、寢室無感考勤、精準走班排課考勤。

11、 電池容量:大於120MAH

12、 待機時長:續航時間大於7天,滿足日常住校生正常使用。

13、 防水等級:IP67

14、可以支持室內基站定位、室外GPS 定位

15、支持一鍵求救

初中高中學生手環



相關焦點

  • 阿特物聯:智慧校園學生手環進入2.0時代
    現在大部分的軟體系統的採集信息輸入都需要靠人來執行,同時學生缺少一款實用的信息終端,數據也僅停留在家長和老師之間,隨著教育改革的不斷推動發展,學生手環因為無娛樂性,佩戴方便,超長待機,完全替代學生卡,價格適中等優勢,正在成為校園信息化建設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
  • 校園智能手環、課堂智能攝像頭、智能校服……中國「智慧校園」浪潮如何在人性化基礎上前行?
    而智能校服、校園智慧手環、課堂智能攝像頭等技術,也有融合使用的趨勢。應該說,科技應用進步得太快,必然會給傳統的教、學矛盾,帶來新的挑戰。但是,一個確定無疑的現實是:隨著人類進入人工智慧時代,「智慧校園」的趨勢肯定是不可逆的。可是,方便與隱私、冷冰冰的技術與教育者的溫度等等,一系列重要的管理問題,都該如何面對和解決呢?
  • 基於藍牙技術的智慧校園走班制管理系統_中國教育裝備採購網
    基於藍牙技術的智慧校園走班制管理系統 項目背景 「兩依據,一參考在這裡,運用計算機輔助選課,即能實時地對大量選課數據進行檢驗和統計,十分方便地輸出選課結果,避免了人工處理時容易產生的錯誤,同時採用最新藍牙物聯網技術,實現學生實際上課出勤情況管理,實現學生實時體徵監測預警管理,併集成現有校園消費一卡通系統。
  • 校園兒童手環還需要充電嗎?
    近十年來,網際網路和物聯網技術的快速發展,基於智慧幼兒園概念的產品層出不窮。而作為幼兒園學生的信息和身份入口,運動手環就成了一個不二的選擇。傳統運動手環在校園場景應用米越校園手環 VS 傳統運動手環現有市面上的各種幼兒園學生手環,都是直接將原本成人用的運動手環直接拿到幼兒園或者校園場景中進行使用
  • 天津生態城:防疫邁入5G時代 智慧手環成為複課保障
    來源:經濟日報上圖為,北京師範大學天津生態附屬學校學生們正在佩帶、使用5G手環。當5G技術來臨,複課開學會更安全嗎?中新天津生態城正在為這些問題尋找答案。5月18日,北京師範大學天津生態附屬學校近百名學生佩帶上5G智慧手環,不僅能隨時監測體溫,還具備軌跡追蹤、即時定位、心理評測、課堂偏好等功能。這是中新天津生態城發揮智慧城市建設優勢,開戶了5G技術校園新應用。疫情防控體溫監測必不可少。
  • 智慧校園建設方案之智能化用電管理系統的應用
    打開APP 智慧校園建設方案之智能化用電管理系統的應用 電即萬物 發表於 2020-09-29 15:19:35 1.3 用電管理系統獨立於校園管理系統 由於用電管理系統的獨立性,無法直接與校園「一卡通」系統對接,給學生的電費業務辦理造成了較大的不便。學生無法在校園內便捷的人工窗口、自助校園卡終端設備進行每月基礎電費領取、電費自助繳納,相關業務只能在固定的時間段在固定的人工窗口理。
  • AI入校園 | 構建智慧校園綜合管理平臺 打造智慧化校園生活
    近年來,國家相繼發布《教育信息化2.0行動計劃》、《智慧校園總體框架》等文件,大力提倡「智慧平安校園」行動,並將「校園環境全面感知」作為智慧校園的重要特點之一,強調以「高科技」促進校園平安建設管理,越來越多的學校開始將AI技術帶入校園。
  • 【智慧校園】智慧校園的物聯網應用
    大數據、雲計算、物聯網等技術成為引領智慧校園建設的主力軍,校園全面鋪開智慧化改造,建設智慧教室、智慧圖書館、智慧實驗室、智慧圖書館、VR學習室等新型空間。本篇文章將對物聯網技術作簡要介紹,並分析智慧校園建設中的物聯網應用。
  • 建120所智慧校園,​體育課戴手環可實時監測心率!
    ……體育課上,學生們每人佩戴著一塊手環。學生們用到的手環可以幫助提升體育成績,最大程度規避意外發生,智慧體育課目前正在試點,如果效果好的話,會逐步推廣。2018年學校被西安市教育局授予「信息化應用先進學校」稱號,2019年被教育部授予「網絡學習空間應用普及活動優秀學校」稱號。通過智慧校園建設,推動了學校教育教學模式的創新,促進了學校教育教學水平的提升。
  • 體育課堂戴手環 智慧教學顯身手
    在智慧校園建設成果匯報會上,灃西實驗學校校長楊振德從辦學理念、硬體設施、隊伍建設、課程建設、藝術活動、工作成果等方面向培訓參觀團介紹了學校智慧校園整體建設情況。  智慧手環隨時掌握學生體能狀態  為全面了解和親自感受智慧教學成果,當日上午10時,記者走進該校籃球館,七年級二班的同學正在上籃球練習課。在牆壁上方,巨大的電子屏上顯示著參加體育課每個學生的姓名,實時監測呈現每個學生運動心率狀態,相當直觀。除此之外,記者發現每個學生的手臂上均戴有一隻黑色手環。
  • 校園智慧防疫解決方案
    校園智慧防疫手環利用可測體溫智能硬體為入口,精準測體溫、通話、血壓心率測量、睡眠運動監測、地理位置追蹤、隔離區域越界,是一款防疫遠程監管神器。輕鬆實現機構防疫工作提質增效、精準施策,並利用大數據監測研判疫情趨勢及科學決策。
  • 關於二次供水設備選型與應用技術研討會的通知
    關於二次供水設備選型與應用技術研討會的通知了解二次供水設備與技術的最新動態,探索研究其管理新模式,是各供水企業非常關注的問題。為更好地開展交流,互相學習,在崑山隆祺建國飯店舉行「二次供水設備選型與應用技術研討會」。誠邀全國各地水協、供水企業、相關設備生產廠家、廠商到場參會。
  • 打造「智慧校園」須顧及學生權益
    最近,廣東某中學以打造「智慧校園」為由,招標引進了大批「手環」打算投放校園。除了可以當作校園卡刷卡進出學校這些常規功能以外,該手環還有兩大功能:一是給學生定位,學生位置有異常會發出警報,保證學生在可監控的距離範圍內;二是通過記錄學生健康狀況,統計課堂活躍度、學生舉手次數等信息。作為學校的管理者,總是希望學生認真學習、安全無事的,有了這樣的智能手環,既能起到校園卡的作用,還能「隨時隨地」監控學生的一舉一動,相當於老師和校方又多了無數雙「眼睛」。
  • 人臉識別技術智慧校園無感應用解決方案
    下面我們就人臉識別技術智慧校園無感應用解決方案來探討一下吧!下面我們就人臉識別技術智慧校園無感應用解決方案來探討一下吧!在學生、教工、安保管理等各個業務場景引入人臉識別技術,有力推進了新型智慧校園建設。本文就智慧校園建設中,比較成熟的人臉識別應用場景和解決方案進行描述。
  • 測溫手環
    隨著肺炎疫情的發展和開學返校潮的臨近,校園安全工作面臨更加重大考驗。為提前做好學生返校安全防護工作,各地方教育局及學校已經開始行動起來。學生測溫智能手環正式亮相,該產品結合疫情防控需要,具備精確測量體溫,人員定位系統等功能,為中小學開學後的疫情防控提供科技保障。
  • 智慧校園建設與應用新發展
    在武漢頌大教育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承辦的"湖北省首屆智慧校園建設高端論壇"上,華東師範大學終身教授和教育技術學博士生導師祝智庭作了題為"智慧校園建設與應用新發展"的講話,系統闡述了智慧校園建設的意義和發展思路,並展示了應用案例。
  • 西安2021年要建120所智慧校園
    體育課戴手環可實時監測心率 體育課上,學生們每人佩戴著一塊手環。2018年學校被西安市教育局授予「信息化應用先進學校」稱號,2019年被教育部授予「網絡學習空間應用普及活動優秀學校」稱號。通過智慧校園建設,推動了學校教育教學模式的創新,促進了學校教育教學水平的提升。
  • 讓「雲端」技術智慧落地
    刷臉入校、機器人晨檢、「玩轉」VR教室……新學期,我省一些校園裡增添了「新面孔」,學生們有了更多「智能體驗」。自2018年教育部印發《教育信息化2.0行動計劃》以來,越來越多的學校順勢投入到智慧校園的建設熱潮中。
  • 重慶二師推廣智能手環項目 助推智慧校園建設
    【PConline資訊】近年來,重慶第二師範學院大力推進「渝教雲」建設,通過實施「智能運動手環項目」,充分利用可穿戴設備、大數據採集、物聯網等新型科技,著力構建具有智能感知的綜合教學環境和智能化泛在學習環境。
  • 物聯網背景下智慧校園的應用
    物聯網技術本質上屬於網際網路的一種產物,其發展需要以網際網路為基礎,利用網際網路來進行擴展的網絡。物聯網技術在創建智慧校園中的具體應用01一卡通藉助物聯網技術可以建立一卡通系統, 將水電卡、借閱卡、就餐卡、考勤卡等各項卡 務應用功能結合在一起,製成一張統一的智慧卡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