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到了一周的結束,本周的《日本手機那些事兒》又來啦。本周的豆知識部分咱們來聊聊跟旅遊出行相關的話題——換乘app。日本的地鐵、電車線路非常繁瑣,如果說國內的地鐵線路算是新手村級別的話,日本那種交錯縱橫的交通網就基本算是魔王城堡的級別了。所以,面對這樣魔王級別的陌生國度,旅行的時候就需要一款好用有靠譜的換乘app了。所以今天的豆知識部分,咱們就來聊聊那些能夠幫助你在日本順利換乘的app們。
日本手機那些事:旅行搭車換乘app小指南
文章開始先來看本周日本上市的一款智能配件,這是一款由「Netatmo」推出的網絡攝像頭,名為Welcome,能夠和智慧型手機關聯使用,含稅售價29800日元(1501元),在日本各大電器店都有售。
智能識別人物的Welcome攝像頭(圖片引自netatmo)
Welcome是一款具備面部識別功能的網絡攝像頭,同時還擁有130度廣角,可拍攝720p視頻。因為Welcome具備紅外LED,所以在弱光時也同樣可以進行攝影。
只要預先輸入好數據,就可識別拍攝到的人物身份(圖片引自netatmo)
這裡說的「面部識別」並不是指可以從拍攝的圖像中分辨出人臉的位置,而是可以根據人臉直接分辨出這個人是否已經預先記錄在其存儲數據中。Welcome可以根據自己的判斷,向用戶發送通知。舉例來說,如果家中出現了陌生人,被Welcome拍攝到,那麼Welcome判斷此人並非已經預先記錄過的「家人」,就會向用戶發送通知,告知家中有陌生人進入。
當家中有陌生人出現時,會像手機端app發送通知(圖片引自netatmo)
除了有陌生人時向已經關聯好手機的用戶發送通知之外,在家人回家時也同樣可以向用戶發送通知。用戶可以從手機端實時觀看Welcome拍攝並傳送過來的視頻。整體來說,Welcome就是一款實時監控家中信息的產品,在有陌生人闖入時可以立即發現,在工作時也可以縮短自己與家人之間的距離。
下面來看新機部分,本周要介紹的是索尼在日本市場推出的一款夏季新品。除了索尼Z4這款橫掃日本三大運營商的旗艦機型之外,索尼也在日本推出了相對而言價格與性能都更加居中的索尼Xperia A4。這款產品目前已經通過運營商DoCoMo發售,顏色和線條給人的感覺都非常的「暖」,除了白色這種常規配色之外,還有藍色、粉色以及灰色。相較於黑色而言,灰色看起來確實更加柔軟溫暖一些。機身整體的設計算是緊湊型,雖然名稱中並沒有「compact」這樣的字眼,但仍被定義為「Compact Smartphone」。
與Z4同期發售的夏季新品索尼Xperia A4(圖片引自docomo)
索尼A4宣傳視頻
配置方面索尼A4並不是一款能和旗艦機Z4抗衡的產品,但是整體的硬體水平應該也算中上級別了。簡單介紹下參數,索尼A4配備4.6英寸720p顯示屏,2.5GHz主頻驍龍MSM8974AC四核處理器,輔以2GB RAM與16GB ROM,搭載Android 5.0系統。攝像頭方面,仍舊是2070萬像素主攝像頭,但前置攝像頭不像Z4有所升級,仍舊是210萬像素。索尼A4還配有2600毫安時電池,支持快速充電,另外也保留了索尼一貫的防水防塵特色,達到IP65/IP68級別。
換句話說,索尼A4有著很多Z系列的特點,但在硬體性能上又比Z系列略低一些。
外觀也算索尼A4的一個看點(圖片引自docomo)
因為性能整體並不是很突出,所以索尼和DoCoMo將宣傳的重點放在了外觀的質感上。4.6英寸的迷你尺寸原本就為單手操作提供了便利,機身後殼類似陶器的手感也同樣增添了手機本身的質感。從官圖來看,左側的防塵塞、充電口都還有所保留並沒有像Z4那樣更換設計。
另一亮點就是2070萬像素G鏡頭(圖片引自docomo)
除了外觀之外,索尼A4的另外一個亮點就是拍照。不過大家對於索尼的2070萬像素應該都很熟悉了,這裡也就不多介紹了。此外,在索尼Z3中加入的DSEE HX技術與降噪技術也都應用到了索尼A4中,能夠為用戶提供更好的高品質音頻體驗。
整體來說索尼A4是一款個性不太鮮明的產品,硬體性能上的說得過去,但要真說有什麼亮點,好像和Z系列也不太能區別開,或許這款手機只能作為不想花高價購買Z4的用戶的備選方案了吧。不過必須要說索尼A4的外觀設計還是很討喜的,那種圓潤的風格看起來有點可愛,女性用戶應該會很有好感。
最後到了豆知識環節,聊聊出門在外旅遊時你需要的換乘指南app吧。要說為什麼本周想要聊這個,是因為我最近也正在準備長假出門旅遊的事。查路線的時候光是東京的地鐵、電車線路就繞的人頭疼,這個時候就忽然想到「啊,還是在手機上裝個靠譜的換乘app吧」。文章開頭我們說國內地鐵等同於新手村級別,而日本的交通線路則是魔王級別。那麼這個魔王什麼樣呢,我們先來看看下面的東京及其周邊的路線圖。這版路線圖還是2012年的版本,老實說我也不太確定三年過去之後到底有沒有變化。
東京附近的交通路線圖就已經是這個樣子的了(圖片引自google)
另外,在日本,不僅僅是各條線路之間錯綜複雜,就連一些大的換乘站也同樣讓人心塞。就例如大阪的難波站,同樣是多條線路交匯的換乘大展,地下不僅是延伸向各個方向的出站口,同時還是一個頗為繁榮的商店街。不同出站口之間的距離最遠可能和國內一站路程差不多,還記得我當年出錯站口之後一路繞到酒店門口的出站口,那距離基本等於北京四號線從海澱黃莊到中關村之間的距離了。
好了,知道日本的換乘有多心塞多糾結之後,我們就要看看日本的那些好用的換乘app了。要說出門在外最好用的換乘指南其實當屬google地圖,不過我在日本的時候發現無論你輸入什麼語言,這貨總是不遺餘力的用英文來顯示結果,總覺得無形之中反而提升了使用難度。不過好在日本旅遊業發達,日本也推出了一些針對外國旅客的換乘app,其優點就是界面可以選擇為自己熟悉的語言,查詢換乘方案時也不用再頭疼啦。
多語言版本的「乗換案內Visit」(圖片引自ascii.jp)
「乗換案內Visit」是Jorudan面向訪日遊客推出的多語種版本,並從今年5月11日開始體用下載。乗換案內Visit在發布時就已經能夠支持英語、中文簡繁體、韓語及日語這幾種語言,這一app的翻譯做的還算比較到位,不僅在查詢換乘路線時可以對應多國語言,在車站與出發地、目的地之間的步行路線指南也同樣可以使用多國語言來顯示。
遊客可以預先設定好酒店的位置,方便隨後一鍵查詢路線(圖片引自jorudan)
徒步路程也同樣會以多語言顯示(圖片引自jorudan)
此外,因為是針對遊客推出的多語言版本,在乗換案內Visit中,也加入了針對遊客的特色功能。例如在標記號酒店位置後,可以通過「返回酒店」功能一鍵查詢回到酒店的路線,主要車站、觀光景點、機場等地點也同樣可以預先設定。另外,在進行路線搜索時,app中會給出「推薦」、「時間短」、「簡單」、「便宜」等評價。如果你覺得換乘太繁瑣,選擇「簡單」路線就OK了。
東京地鐵遊客乘車指南(圖片引自google play)
東京metro也在2014年4月面向訪日遊客推出了一款多語種換乘app,除了換乘指南之外,還兼具周邊景點介紹的功能。不過從「東京metro」應該就能看出來,這裡的換乘指南僅限東京區域。這一app在Google Play和App Store中都可以下載,英文名稱為「Tokyo Subway Navigation for Tourists」,中文名則叫做「東京地鐵遊客乘車指南」。
「東京地鐵遊客乘車指南」是由官方推出的可以離線檢索東京地鐵(東京Metro地鐵及都營地鐵)換乘方法的app,支持英文、中文簡繁體、韓文及日文,在線路圖上觸碰站名就能就能檢索線路。其中的地標功能可以讓用戶直接以東京塔、淺草寺等觀光景點、或是酒店名稱來進行檢索。搜索結果中會顯示線路、時間及票價,用戶也能從中找到最便宜的換乘路線。
成田機場推出的TABIMORI app(圖片引自成田機場)
另外東京的成田機場也面向外國遊客推出了一款名為TABIMORI的app,這款app不僅包含了換乘指南,也包含了各種生活文化、免費Wi-Fi指南、語音翻譯、常用語手冊等實用功能。這款app算是一款大而全的產品,成田機場也是希望通過這一款app來覆蓋遊客在日本的全部行程。
TABIMORI app界面截圖(圖片引自app store)
不過比較奇怪的是這款app對於各國語言的支持並不是很同意思,比如語音翻譯功能中可以支持日語與英語、中文、韓語等多語種的翻譯,但在路線換乘的時候只有日語或英語顯示。
除了上述支持外語顯示的換乘app之外,日本本土也有不少日語換乘app可選,在這裡就不多做介紹了。如果想要自由行去日本旅遊,最好現在手機中裝夠可能用到的app,這樣一來才能真正玩的開心。本周的《日本手機那些事兒》到這裡告一段落,往後翻可以回顧以前提到過的日本換乘app以及外國遊客打車app。
往期看點:JR東日本app查詢電車信息
日本的電車線路之複雜是目前我們很難想像的,從線路交錯程度以及出站口數量方面來比較的話,北京西直門這種讓人略顯頭疼的「大站」看起來都像是貼心小天使一樣可愛了。日本的某些車站涉及到數條線路的交錯,不同站口之間甚至能相差一站地的路程,對於當地人或是遊客來說,一款官方電車app其實是非常必須的。2014年3月10日,JR東日本(東日本旅客鐵道株式會社)終於推出了官方的JR東日本app,覆蓋iOS與Android兩大平臺,信息量超級大,對於遊客來說非常實用。
快速了解JR東日本各線路列車情報的官方app(圖片引自JR東日本)
JR東日本app支持用戶將常用路線、車站設置為「My路線」與「My車站」,設置好之後就可以直接在應用首頁看到與設定路線、車站相關的各種車況信息。除此之外,JR東日本app中還包括了大約1700個車站的站內圖、電車時刻表、車站設施圖等等,用戶甚至還能通過JR東日本app實時查看東京站收費儲物櫃的使用狀況,了解是否還有空閒的儲物櫃可用。
應用中快速查看相關站臺、線路信息(圖片引自JR東日本)
通過JR東日本app快速查看站內構造圖以及車廂信息(圖片引自JR東日本)
山手線還為JR東日本app提供了「山手線Train Net」服務,除了可以查看乘車位置、相關情報之外,還可以查看車輛內各個車廂的擁擠程度以及車內溫度。日本電車中設有冷氣較弱的弱冷車廂,用戶也可以在「山手線Train Net」中查看到弱冷車廂的車廂號,根據自己的身體狀況來選擇車廂乘坐。
JR東日本app支持iOS 6.0以及Android 2.2.2/4.0.3以上系統版本,可以在Google Play和App Store中免費下載,想要去東京首都圈旅遊的朋友可以下載來參考換乘方案。
往期看點:日本打車軟體推出英文版本
國內各種打車軟體盛行,日本市場中也同樣如此。「すぐくるタクシー東京無線版」是一款由2012年開始提供服務的打車app,現如今為了讓國外遊客同樣能夠使用感受到這一app的便捷,這一app更推出了英語版本。
日本的打車app添加了英文版本服務遊客(圖片引自tokyomusen)
「すぐくるタクシー東京無線版」是一款基於智慧型手機的GPS定位來呼叫周圍計程車的app,自2012年提供服務以來,目前累計下載量已經達到了45萬。這一app由東京無線共同組合、富士通TEN以及Meitetsucom共同開發,用戶不僅僅可以在東京無線協同組合的營業區域內進行派車申請,還能夠在羽田機場、成田機場、東京Disney Land等區域內進行「定額預約」,價格比平時打車要更加便宜。
基於GPS定位進行打車,和國內app使用方法基本相同(圖片引自google play)
基於GPS定位進行打車,和國內app使用方法基本相同(圖片引自google play)
據悉在打車應用中添加英語版本,這在日本此類市場中還是首例,「すぐくるタクシー東京無線版」今後還有計劃添加其他語種,但具體事項目前仍在商討中。在日本市場中,除了「すぐくるタクシー東京無線版」外,還有由日本交通提供的「全國Taxi配車」、au合約機支持的「日本交通Taxi配車」、以東京都內為中心六家公司參與開發的「スマホdeタッくん」等多款打車應用,如果今後這些應用都能提供英語甚至中文服務,那麼今後出遊打車的時候也就能更加方便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