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為的5G技術,源於這種數學方法

2021-02-13 科研圈

埃達爾·阿勒坎教授

本文轉載自公眾號「環球科學」

撰文 張華

近日,華為遭美國貿易制裁後,任正非的表態受到各大媒體關注。任正非對華為的 5G 技術充滿了信心:「華為的 5G 是絕對不會受影響,在 5G 技術方面,別的國家兩三年內肯定追不上華為。」

值得注意的是,任正非在接受採訪時提到,華為在 5G 的成就,離不開一位土耳其的科學家的貢獻:「5G 標準是源於十多年前土耳其的阿勒坎教授的一篇數學論文……」、「十年時間,我們就把土耳其教授數學論文變成技術和標準。」

那麼,這位土耳其科學家做了什麼工作?這與華為的 5G 技術又有怎樣的聯繫?

5G 基礎:極化碼

1958 年,埃達爾·阿勒坎(Erdal Arikan)出生在土耳其首都安卡拉,但他的求學生涯多在美國度過。1981 年,阿勒坎在位於加州理工學院獲得本科學位,隨後他去了美國的另一所名校——麻省理工學院,於 1985 年得到電子信息工程專業的博士學位。值得一提的是,阿勒坎的博士生導師是美國人羅伯特·加拉格(Robert Gallager)教授。而加拉格的導師,也就是阿勒坎的師祖,則是大名鼎鼎的資訊理論鼻祖香農。

從這個意義上來說,阿勒坎在學術上可謂師出名門。而在博士畢業、回到故鄉土耳其的畢爾肯大學後,阿勒坎研究出了開創性的技術。

在畢爾肯大學這所並不算著名的大學,阿勒坎十年磨一劍,終於在 2008 年大功告成,發表了主要用於 5G 通信編碼的極化碼技術方案。

當年他的論文發表在 2008 年的 IEEE 期刊上,文章一共 23 頁,但作者只有他一個人。

這篇文章發表後,就被華為注意到了。

華為有很多科學家,研究能力一流,他們評估了阿勒坎的論文,意識到這篇論文至關重要,因為其中的技術可以用於5G編碼。

任正非向阿勒坎頒獎,以致敬其為人類通信事業發展所作出的突出貢獻。

於是,華為與阿勒坎取得了聯繫,在這項技術的基礎上申請了一批專利,並且以阿勒坎的極化碼為基礎封鎖了一批專利。科技企業的國際競爭,是專利之爭,也是利益之爭,必須先下手為強。

而極化碼的數學原理是什麼呢?大家可以看下圖這篇文章,大概需要有一些通信與編碼的基礎知識才可以看明白。當然如果具備線性代數或者群論的知識,那麼只需要花下時間,肯定可以看懂極化碼的原理。

其實,極化碼看起來很複雜,但本質上還是一些矩陣的乘法,比如,如果要對 4 個比特的 [u1 u2 u3 u4] 用極化碼編碼,那會得到另外一個 4 比特的信號(碼字)[x1 x2 x3 x4]

,這等價於以下的矩陣乘法:

5G 標準:師徒之爭

華為在極化碼的基礎上開發出 5G 通信技術後,迎來了至關重要的 5G 標準投票——若能取勝,就能掌握 5G 通信網絡的話語權。

在去年的5G標準投票中,華為推崇的極化碼,受到了美國高通公司的阻擊,高通推崇的是低密度奇偶校驗(LDPC)碼

而 LDPC 碼的提出者,正是阿勒坎的導師加拉格。

所以,在這場 5G 通信標準之爭的背後,是一對師徒的技術之爭。當然,表面上是技術之爭,背後也有國家利益之爭。

以美國的高通為代表的通信業巨頭自然傾向於用美國人提出的編碼方法,但華為為代表的通信業新秀也希望在這個國際標準的制定中佔據先發優勢。在 5G 標準的制定中,經過複雜的博弈,最終形成了一個折衷方案:

LDPC 碼成為數據信道的編碼方案;極化碼成為控制信道的編碼方案。

所以,這是一種現實的結果,華為雖然沒有完勝,但也沒有完敗。高通也一樣,最後的結果就是大家一起發展 5G,誰也別把誰踢走。

從技術層面來說,LDPC 在 1963 就發明了,但受限於當時的硬體條件,同時因為缺乏可行的解碼算法,所以此後 30 多年間基本被人們忽視。但隨著技術的進步,尤其是 1993 年貝魯等人發現了 Turbo 碼並用於 3G 與 4G 通信後,受 Turbo 碼啟發,人們對 LDPC 碼進行了改進。結果發現,LDPC 碼的性能比 Turbo 碼更好。

所以,LDPC 碼被認為一種比較成熟的老牌編碼方案,效果確實是不錯的。但極化碼的優勢是計算量小,用小規模的晶片就可以實現,比較適應於 5G 的小基站,而且採用這種編碼方法的硬體商業化後設備成本低,因此也極具競爭力。

控制信道

上文提到,華為主推的極化碼主要用於 5G 的控制信道編碼,這是什麼意思呢?

控制信道是用來傳輸指令和同步數據的,這就好像我們打開電腦時,電腦需要讀取硬碟上的信息,這就需要給硬碟通電,這個通電過程就是由控制信號來傳遞的。

所以,簡單地說,華為的 5G 極化碼方案爭取到了「給電腦硬碟通電的管制權」,而不是「傳輸硬碟上的電影數據的權力」。

從數據量來說,控制信道的數據量要小很多,碼塊長度一般在 20-300 比特之間——這就好像你不是要傳輸高清的電影數據,只是要把電腦打開,不需要那麼多數據量來完成開機這個事情。而 5G 數據信道的碼塊長度要長得多,典型的數據量在 3000~8000 比特之間,而且碼塊非常多,其所傳輸的數據量比控制信道要高几個數量級。

所以,從數據量大小來說,LDPC 碼取得的勝利更大一些,但這也不表示極化碼失敗了。畢竟,極化碼是一個新秀,還沒有在實踐上經過千錘百鍊,所以只能等 5G 大規模商用以後,我們再來評估極化碼的優越性到底是不是真的好。

對於極化碼來說,長度為 N 的數據塊,其編碼的複雜度是 O(N log N)。而根據祖師爺香農的判據,這已經到達了 5G 編碼的最優極限。

所以,華為看好極化碼的未來,因為它極富理論優勢。而且華為已經在 5G 產業化上走得很遠了。因此,我們不難理解華為的底氣:因為掌握了技術,即使遭遇貿易戰,華為也有勝利的信心。

本文轉載自公眾號「環球科學」(ID: huanqiukexue)

▽ 精彩回顧 ▽

相關焦點

  • 華為5G技術,源於這種數學方法!
    任正非對華為的5G技術充滿了信心,值得注意的是,任正非在接受採訪時提到,華為在5G的成就,離不開一位土耳其的科學家的貢獻:5G標準是源於十多年前土耳其的阿勒坎教授的一篇數學論文……,十年時間,我們就把土耳其教授數學論文變成技術和標準。那麼,這位土耳其科學家做了什麼工作?這與華為的5G技術又有怎樣的聯繫?
  • 華為5g網絡工程師學習三個月是嗎?
    >1 首先所謂的華為5g網絡工程師要看是什麼方向了因為在華為官方所謂的5g,只有無線網絡優化工程師這個方向,也就是5g無線優化HCIA,5g網絡規劃HCIA,5g承載網HCIA,目前都是HCIA這樣的華為初級認證網絡工程師,中級的認證一般是華為的HCIP-LTE方向的認證證書這個無線網絡優化工程師主要就是給移動電信聯通做網絡優化的
  • 當初義正言辭拒絕華為,如今華為5G訂單突破50個,它卻成為笑柄
    在華為的發展道路中有不少的流言蜚語和中傷,其中澳大利亞在5g基站建設的開始就說華為的5G技術有安全隱患。目前有三家企業是在做5G基站的,有愛立信,諾基亞還有華為。雖然在5G投票的時候華為因為一票之差輸給了高通,失去了5g規則制定的最終話語權,但是這並不能證明華為的5g技術弱於他們,有機構證實華為的5g性能在各方面是排名前列的,而且比愛立信和諾基亞的性能要早兩年,可以說華為的5g在性價比上是有絕對的優勢的。因為美國牽頭,加拿大澳大利亞拒絕和華為合作,日本隨後緊跟其後,英國本把華為列入名單,後因為心知肚明的原因也將華為踢出名單。
  • 華為的崛起,依靠俄羅斯的數學,網友:國內的數學成了腦筋急轉彎
    為什麼把華為的崛起,跟俄羅斯的數學扯上關係了呢?這還要從央視對任正非的一次採訪說起。2019年5月21日,央視「面對面」欄目組,對華為的任正非做了一個特別的採訪節目,節目中任正非介紹了華為的崛起之路、華為的管理理念、華為的全球布局等一些問題。其中在介紹華為的崛起之路的時候,特別講了一個小故事。眾所周知的是,俄羅斯的數學在世界上的數一數二的,特別是奧數方面更是人才濟濟。
  • 華為認證HCIA-5G-RNP&RNO發布!華為認證5g網優工程師要考什麼?
    今天,華為認證HCIA-5G-RNP&RNO V1.0正式發布!該認證主要面向希望已掌握華為5G無線網絡優化的客戶、員工、合作夥伴。成功獲得該認證之後,則成為華為認證5g網優工程師,得到業界的認可!那麼,華為認證5g網優工程師要考什麼呢?下文為您介紹。
  • 5g工程師需要學什麼?
    如果想成為一名5g工程師的話,需要會什麼技術呢?如果想成為5g網絡工程師,需要會什麼內容呢?工作中需要武5g工程師幹什麼具體工作呢?網絡工程師成長日記小編來給大家整理匯總一下一 5g工程師需要學什麼5g工程師分成很多技術方向,有的是做軟體研發,有的是做硬體研發,也有做網絡技術支持,也有做移動通訊技術支持網工記小編就拿社會上最常見的一些崗位來給大家說一說,比如5g網絡工程師通常要求工程師對華為這種廠家的設備操作配置維護要非常熟練,能夠對移動通訊系統網際網路系統或者網絡工程系統提供售前售後相關的技術支持
  • 華為本應是5g領先者,卻因一個「插曲」被打破,這個企業是關鍵
    5g這個詞對於大多數年輕人來說並不陌生,我們的網際網路一直從3g升級到4g,然後在短短的幾年裡又升級到了5g可以說我們的信息技術是更新換代的越來越快。而對於大部分年輕人來說,5g的到來是他們非常期待的事情,而其中作為5g技術的最高擁有者華為,不知道會和5g摩擦出怎麼樣的火花。
  • 這種數學教學方法,能幫助殘疾人學數學
    就在Prickett進入大學前,他遇到了Ann Gully,一位AUM的理學專業(STEM,科學Science、技術Technology、工程Engineering和數學Math )輔導員。她曾想盡一切努力來幫助Prickett,並用剪紙製作出了數字和符號,希望Prickett能夠直接地感受到數學,找到自己學習數學的方法。 但在幾次嘗試失敗後,Gully意識到所做的努力還完全不夠。「我們需要一種能給他描述數學的方式,一種讓他不會迷失方向的方式,」她說。
  • 5g通信測試工程師前景怎麼樣
    所以在這裡要說明白一點,5g網絡測試員是完全不接受女生的,是這個行業決定的,也不算是什麼行業歧視,因為這個崗位需要常年的出差,一旦你做這種崗位,就可能要離開你的家鄉,在國內所有的城市進行出差或者到海外進行出差,所以這種崗位一般就是幹個5年10年,只要你不出差了,基本上也就不做這個崗位了舉個最簡單的例子,在招聘網站上搜索測試工程師
  • 最便宜5G華為,麒麟990+UFS3.0+40w,網友:真香!
    作為國內首屈一指的5g手機製造商,華為5G手機在國內影響力很大,同時出貨量也是突破新高,大眾反饋情況來看,華為的5G手機質量可靠,同時還支持到了雙模5G網絡,即便是半年前的華為mate20X 5G都已經配備到了巴龍5000基帶,也是國內第1批支持雙模5G的手機,的確在性能方面更加可靠
  • 華為願出售5G技術 華為具體是怎麼說的?
    9月16日,華為「心聲社區」刊登了華為創始人任正非接受《經濟學人》的採訪紀要,任正非表示,華為可以許可技術和工藝轉讓給西方國家,許可別的西方國家也生產同等的設備。
  • 5g網絡工程師的具體工作是做什麼
    5g是指第5代移動通訊技術,主要是移動電信聯通,大社的通訊網絡,我們在這個5g網絡下,手機上網的速度會是4G的10倍甚至更快所以圍繞著這個通訊網絡所產生的,上下遊的崗位是非常多的,那麼我來給大家著重介紹幾個常見的5g網絡工程師的崗位2 5g網絡優化工程師
  • 非洲兄弟用上5G,華為助了一臂之力,歐洲禁華為的國家要惱火了
    商悟社7月24日最近,南非移動數據網絡運營商rain發布了非洲首個5G獨立組網商用網絡,這個網絡是華為提供的端到端解決方案。這種即使損傷自己也要和新中國建交的友誼確是令人非常感動。當然了,中國現在發展越來越好,也沒忘了幫扶非洲兄弟們,幫助他們修鐵路,水電,機場,傳授農業技術等等,幫助他們做好基礎設施建設,中國則可以分享非洲國家經濟起飛的紅利,共同走向富強。
  • 高通堅持的毫米波技術,是華為看不上的、且中國放棄了的5G技術?
    不過在很多說毫米波技術的文章下面,基本上都會有不明真相的網友評論,表達的意思就是毫米波技術是華為看不上的,是中國放棄了的5G技術,所以不要去吹毫米波,中國不會使用這個技術。說真的,有這種想法的真不在少數,甚至有些極端的人說高通支持的,我們就要反對,高通支持毫米波,明顯就是在Sub-6上落後於華為,所以才找個華為看不上的、中國不使用的5G技術來說事。
  • 華為接連傳來3個好消息,多家運營商「綁票」華為
    在即將要到來的5g時代,5g網絡建設已經成為全球各國的重點,作為引領我們將來發展的通訊技術,比起4g,5G能夠帶來更大的經濟效益,並且能夠讓我們從網際網路時代進入物聯網時代。華為5G的優勢而在全球領域內,能夠獨立承建5g網絡的企業並不多,其中就包括華為,中興,愛立信以及諾基亞爾,華為和中興屬於中國企業。在所有的企業之中,華為的5g技術是最為先進的,擁有3247項專利,並且在5g通訊技術上也是超越了高通等等很多廠商,更是唯一一家能夠提供5g終端服務的廠商。
  • 華為5G威脅英國安全?英前高官:封殺中國技術「愚蠢」
    英媒稱,儘管英國國防大臣加文·威廉姆森表示,對於中國企業提供技術以將英國的服務升級到5G,他有著「嚴重」和「非常深刻的關切」。但在英國國內並非所有人都認為這種擔心是必要的。   據英國《泰晤士報》網站12月27日報導,人們對華為的看法不是統一的。在關於華為在英國電信基礎設施領域的作用的爭論中,還有人呼籲採取更加冷靜的態度。
  • 華為5g手機哪一款性價比最高 這三款機型最值得入手
    5g手機現在幾乎可以稱得上是智慧型手機市場中的「大紅人」了,從去年到現在,許多手機製造商都發布了不少5g手機產品,僅華為一個品牌就有多款,但是華為5g手機哪一款性價比最高呢?小編可以為大家推薦的就在這裡,這三款機型最值得入手了。
  • 美國運營商為搶先使用5G改圖標,網友:這波操作666
    全球很多國家都在大力的發展5g,希望能夠抓住這個時機,為自己的國家帶來更多的福利。對於國內的華為公司來說,5g技術發展同樣是非常重要的。華為公司,是一個服務範圍涵蓋170多個國家以及地區的科技巨頭企業,不但擁有大量的5g專利,就連在5g商用訂單方面,華為可以說都是全球第一的。但是就是這麼一家實力非凡的企業,在5g發展方面,卻遭遇到了很多的困境。
  • 華為楊學志:5G是一個徹底失敗的通信技術,比4G技術還落後!
    5G是無線通信的下一代技術,也是當前最熱的話題。不過,對於5G的價值也有一些質疑之聲。技術大牛楊學志在通信人家園發文,從技術角度論證5G是「失敗的技術」。移動通信經過四代的發展之後,人們得到一個似乎的規律,就是單數代不太成功,而偶數代很成功。經過我們的分析後發現,1G和3G,都是新的需求促成的,但是技術不太好,而2G和4G在原有的需求基礎上,改進了技術,從而很成功。
  • 這是一個關於「華為與數學」的故事
    數學領域的偶然發現,實現5G的趕超數學,是研究數量、結構、變化、空間以及信息等概念的一門學科,也是科學技術發展的基礎學科,已成為信息、人工智慧、先進位造、國防安全、生物醫藥、航空航天等領域不可或缺的重要支撐。從技術的角度看,IT技術最終拼的是數學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