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長既要負責孩子身體的發育,又要負責孩子的心理髮育;既要重視孩子智力的開發,又要重視孩子各方面能力的培養;既要教會孩子怎樣學會知識,又要教會孩子怎樣做人 ——[中〕楊振武
任誰也想不到,外甥女現在會變得如此的叛逆。剛剛進入青春期的她,仿佛渾身長滿了刺,家裡人不管誰說了她不愛聽的話,就如同炸鍋一樣,大吼大叫。母親曾私下問我,這個孩子是怎麼了?小時候多麼的乖巧、懂事,從來不會這樣的。
外甥女打小住在姥姥家,不管是生活上還是學習上,也一直是由姥姥照看。用姥姥的話說,從幼兒園一直到二年級,都是非常的聽話,對學習也是表現出了極大的興趣。連年捧回&34;、&34;的獎狀。後來,升入三年級後,小姑娘的心思就不放在學習上了,一點點的作業,也總會拖拖拉拉到很晚才能做完。沒法,姥姥就坐在她的身邊,進行督促。即使是這樣,她也是不用心,眼睛一會飄那兒,一會飄這兒。成績更是一落千丈。而且大人們只要一教育,她不是有一萬句話在那等著,就是在那哭鼻子。大人的耐心被磨盡,小姑娘也免不了一頓狠批了。
外甥女自小和我親,我決定找機會和她好好談談心。那天,她又因為貪玩手機不學習,被姥姥批評的直掉眼淚。我說,我們聊聊吧。
&34;我說。
&34;外甥女帶著哭腔說。我能從她的話中,聽出她有多傷心。
&34;我繼續追問,試圖打開她的心門,讓她說出內心的想法。
&34;。
你能猜到,我在聽到這句話的時候,心裡是有多麼驚訝嗎?!繼而覺得又好氣又好笑。一個多麼美好的年紀,一個可以隨意的暢享未來、編織夢想的年紀,怎麼會去羨慕一個老人呢?她好像是看出了我的驚訝,開始對我有了一絲絲的不信任,於是並沒有繼續說下去。
我只好一個人唱獨角戲。我說,那你知道每個老年人都是羨慕年輕人的嗎?最簡單的道理。人老了,牙齒鬆動,不可以隨心所欲地吃東西,身上的力氣也小了,很多想做的事情,沒辦法做成。你希望是這樣的嗎?你不是有很多的夢想要去實現嗎?你不是一個愛吃美食的小孩嗎?而且你也要知道,每個人都會有死去的那一天,對老年人來說,死亡離他們更近一些。死亡會帶走一切,世界上有太多值得他們留戀的東西,比如親情,所以,很多人都是不願意讓自己變老的。
我說的這些,不知道12歲的外甥女是否能夠明白。其實,當時的我,心裡是有些慌亂的,因為我實在沒有想到,她會說&34;這樣的話。於是,我又找了母親,跟她聊了聊,也希望她能夠從側面,讓外甥女明白,孩子有孩子該做的事情,一個人的成長都是要這樣一步一步來的。
我也和姐姐交談了一下,建議她能夠多聽聽孩子內心的聲音,而不是,一直用命令的口吻,讓孩子去幹這個去做那個。
兒童節前夕,母親跟我說,外甥女一直希望自己的房間色調是粉紅色的,充滿少女心。於是,我和姐姐買來粉色的帶著蒲公英的壁紙,給牆壁換了新裝。又在床的四周搭起粉色的帶著花邊的公主帳。連床單也換成粉色的。母親看了之後說,你們小時候,從沒有這樣的待遇。我和姐姐相視一笑。希望這個房間的主人能夠喜歡吧。
放學回來的外甥女,一打開房間門,先是用驚喜的表情盯著房間看,繼而是,開心地大笑,說,&34;。從那天以後,外甥女變得沒有那麼易怒與叛逆了。其實,孩子的世界很簡單,要的並不多。關鍵是家長是否看到了孩子真正的需要。
楊振武曾說,家長既要負責孩子身體的發育,又要負責孩子的心理髮育;既要重視孩子的開發,又要重視孩子各方面能力的培養;既要教會孩子怎樣知識,又要教會孩子怎樣做人。看來,如何教育好孩子,還是一門大學問呢,需要我們不斷的去進行學習。沒有不好的孩子,只有不會教育孩子的家長。我也會用這些從外甥女身上而來的經驗教訓,來教育我的小孩。也願世界上的每一個孩子,都能在父母的用心呵護與教育下,健康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