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師大物理科普項目獲第五屆全國科普場館科學教育項目展評活動...

2020-12-17 中國青年報

日前,由中國科協青少年科技中心、中國自然科學博物館協會、中國青少年科技輔導員協會聯合舉辦的第五屆全國科普場館科學教育項目展評活動在重慶科技館舉行。經過初評,我校物理與材料科學學院《甜蜜的科學——一個連貫的STEAM課程群》科普項目作為全國高校唯一入圍項目脫穎而出,最終獲全國二等獎。

《甜蜜的科學——一個連貫的STEAM課程群》項目是天津市科普基地——物理與材料科學學院科學體驗館多次走進社區和中小學開展的科學類綜合實踐課程。該項目聯繫生活實際,以青少年喜歡的糖果為切入點,設計了20個STEAM課程模塊,結合小學科學課「飲食與健康」和初中化學課「結晶」等教學內容,通過讓學生品嘗不同種類的糖的甜度和風味,親自操作,觀察、記錄糖結晶等環節,讓青少年親身體驗科學的「甜蜜」,以此培養青少年對科學的熱愛,發展青少年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

本屆科普場館科學教育項目展評活動中,物理學院師生作為項目代表在線上展廳向社會大眾進行線上項目展演,通過線上答辯從教學目標、教學設計、教學實施過程和項目評估四個方面向多位全國科學教育領域知名的專家學者進行了匯報。會後,我校科普基地的指導教師就如何發揮高校資源優勢,尋求高校科普基地與科普場館深層次契合,更好地開展青少年科學教育活動與廣大科普場館工作者展開交流討論。

本屆展評共收到來自全國省市級科技館、博物館、科普教育基地和高校科研院所提交的200多個項目方案,經過初評之後,共有55個單位的81個項目進入終評。

物理與材料科學學院於2017年被認定為天津市科普基地,多年來積極響應國家和天津市的各項政策,深入貫徹黨和國家科教興國和人才強國戰略號召,始終踐行國家「科技館活動進校園」和天津市「全域科普」的總體方針,充分利用我校服務基礎教育的資源優勢,在鄉鎮農村、社區講堂、中小學校、科技場館中面向青少年開展科普教育,為學校事業發展與天津市全域科普工作貢獻力量。

供稿:物理與材料科學學院

來源:天津師範大學

相關焦點

  • 第五屆科普場館科學教育項目展評活動14日亮相
    新華網重慶10月12日電 10月14日-16日,第五屆科普場館科學教育項目展評活動將在重慶舉辦,本屆活動有哪些令人期待的亮點呢?   據了解,開展科普場館科學教育項目展評活動,旨在進一步推動「科技館活動進校園」工作,發揮不同類型科普場館的教育服務功能,提高科普場館業務人員開發並組織實施優質青少年科學教育項目的質量和水平,搭建各類科普場館間學習交流平臺
  • 全國項目式學習優秀項目展評 鹽田區10個項目獲評一等獎
    見圳客戶端•深圳新聞網訊(記者 鄧雪婷 通訊員 王欣昀 曾桂泓)近日,由中國教育信息化創客教育研究中心主辦的第五屆全國STEM教育與項目式學習學術研討會暨2020年度項目式學習優秀項目展評活動在江蘇省張家港市舉行。
  • 南開學子抗疫作品獲第五屆天津市科普微視頻大賽一等獎
    近日,第五屆天津市科普微視頻大賽終評活動落下帷幕。南開大學物理科學學院選送的學生原創抗疫科普微視頻作品《測溫槍的原理》從全市235部作品中脫穎而出,獲得大賽一等獎。物理科學學院獲得大賽最佳組織獎。原創科普微視頻作品《測溫槍的原理》,講述了新冠疫情下常用的測溫工具測溫槍是如何通過紅外線來測定溫度的,從科學角度解釋了紅外線是如何做到非接觸測溫,從科普的角度解釋了測溫槍對人體是安全無害的。物理科學學院青年教師陳宗強擔任指導教師。
  • 2017年全國科普日 暨杭州市第31屆科普宣傳周活動項目
    市本級(聯繫人:餘志金;聯繫電話:85061067)12017年度全國科普日暨杭州市第31屆科普宣傳周開幕式9月15日中國杭州低碳科技館2杭州市第七屆領導幹部與公務員科普知識網絡競賽9月15日-10月15日幹部學習新幹線3杭州市第四屆專技人員科普知識網絡競賽
  • 第五屆全國地質古生物科普研討會在內蒙古自然博物館召開
    10月20日上午,由中國古生物學會科普工作委員會、內蒙古自治區自然資源廳科技與信息處主辦,內蒙古自然博物館、南京古生物博物館承辦的第五屆全國地質古生物科普研討會在內蒙古自然博物館召開。 會議內容包括第五屆全國地質古生物科普研討會開幕式、學術報告會、會議報告會、參觀內蒙古自然博物館及會後赴二連浩特國家地質公園考察等。
  • 媒體走基層採訪活動丨科普教育從娃娃抓起
    海洋科普活動、中科院科學家科普巡講活動等,每年約100多個學校近50000人次參與各類科技教育、科普教育活動。2018至2020年獲自治區級青少年科技創新大賽獎項493項,國家級獎項14項;自治區青少年機器人競賽31項,國家級獎項5項;獲全國青少年科學影像節獎項11項,專項獎2項;獲全國青少年創意編程和智能設計大賽獎項6項,其中2018年獲得智能設計小學組一等獎1項,青少年科技教育事業蓬勃發展。
  • 臨沂市消防科普教育基地獲評首批「國家級」
    10日至11日,全國消防宣傳工作會議在廣西南寧召開,臨沂市消防科普教育基地獲評山東省唯一一家首批國家級應急消防科普教育基地。2019年12月,臨沂市消防救援支隊提請市政府投入資金500餘萬元,依託臨沂市科技館建成臨沂市消防科普教育基地,場館總建築面積1500m2,共設有消防安全知識、3D影院、火災典型案例、消防裝備展示、消防交互體驗等8個展區,擁有VR體驗、地震體驗、模擬119報警、家庭火災隱患排查、火災成因實驗、模擬火災撲救等40組體驗項目,融合科技性、互動性、趣味性以及拓展、體驗
  • 寧波科學探索中心管理有限公司獲評「全國科普工作先進集體」
    2020年12月11日,科技部、中央宣傳部、中國科協聯合發布《關於表彰全國科普工作先進集體和先進工作者的決定》,對2016年以來在科普工作中作出突出貢獻的183個單位授予「全國科普工作先進集體」稱號,此次評選活動旨在表彰在弘揚科學精神,普及科學知識,加強國家科普能力建設,提高公民科學文化素質
  • 長春分院聯合主辦2016年全國科普日暨吉林省第十四屆科普周活動
    9月17日,由中國科學院長春分院、吉林省科協、教育廳和科技廳聯合主辦的「2016年全國科普日暨吉林省第十四屆科普周」在長春舉行。本次活動以「創新放飛夢想,科技引領未來」為主題,在吉林省科技館組織近三千餘人參加了科技前沿項目展、雷射體驗項目、科學小實驗、化石修復體驗站、天文「奇觀」、院士專題報告會等系列科普活動。   在科技館一樓實驗展廳,長春分院為前來參觀的小朋友們開設了化石修復體驗站,準備了專業的化石清理儀器、修理設備。讓孩子們學習化石相關知識的同時,體驗真實的化石清理和修復過程。
  • 天津市第34屆科技周啟動:一場科普盛宴 全民參與共享
    300餘名家長和小朋友走進南開大學校園實驗室參加科技周活動啟動儀式現場為第五屆天津市科普微視頻大賽獲獎代表、天津市十佳優秀科普圖書代表頒獎,並為天津市新增的34家市級科普基地授牌。同時,作為主辦方之一的河西區政府,也在本屆啟動儀式上表彰了河西區榮獲全國和天津市科技進步獎代表,以及河西區優秀科技工作者代表,展現了河西區在科技創新和科學普及工作中取得的豐碩成果。在天津大劇院音樂廳外還設置了主題展覽,分為「天津市第34屆科技周和天津市科普微視頻大賽主視覺展區」「天津市優秀科普圖書展區」「防震減災科普展區」「首善河西創新之城展區」。
  • 全國首批科學傳播者獲專業高級職稱證書 科普人的職業上升渠道打通了
    「『科技創新、科學普及是實現創新發展的兩翼』,現在我覺得,科普的翅膀抬起來了。」 談及獲評北京科學傳播專業正高級職稱的感想,北京天文館副館長陳冬妮說。同樣獲評正高級職稱的北京科學中心主任何素興則認為:「北京市的這一舉措填補了科學傳播領域的職稱空白。」北京頒發全國首批科學傳播專業高級職稱證書。
  • 天津市第34屆科技周啟動:一場科普盛宴 全民參與共享
    天津市第34屆科技周暨第六屆天津市科普微視頻大賽、河西區科技周活動啟動儀式昨天舉行。啟動儀式現場為第五屆天津市科普微視頻大賽獲獎代表、天津市十佳優秀科普圖書代表頒獎,並為天津市新增的34家市級科普基地授牌。
  • 一場科普盛宴 全民參與共享
    本屆科技周活動以「科技戰疫、科普為民、創新強市」為主題,以科學普及與科技創新同等重要為主線,以科技支撐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為重點,通過形式多樣、內容豐富的科學傳播活動,展示科技戰疫成效和科技工作者戰疫風採,展示科技創新成就,展示全域科普工作成果。啟動儀式現場為第五屆天津市科普微視頻大賽獲獎代表、天津市十佳優秀科普圖書代表頒獎,並為天津市新增的34家市級科普基地授牌。
  • 2020年全國科普日丨 舉辦主題宣傳展 開展科普宣傳教育 多地活動...
    今年的科普日活動主題為「決勝全面小康,踐行科技為民」,設立一個活動主場,舉辦四項主題科普展,開展十大科普行動。當天,「科學家精神主題展」通過「我和我的祖國——中國科學家精神資料選展」和「鏡見創新:發現科學之美」主題影像展兩大主題,講述不同歷史時期科技工作者的動人篇章,展示我國科技發展歷程和老一輩科學家豐功偉績、弘揚新時代科學家精神。
  • 聚焦科學教育活動 提升設計實踐能力——寧夏科技館「科學教育活動的設計與實踐」業務培訓重實效
    賈館長在青少年科普活動設計與策劃方面具有豐富的經驗,她參與指導的多個科普劇、科普秀等科學活動在全區乃至全國均取得了優異的成績。其中,《泥哇嗚「誕生」記》科學活動項目榮獲第四屆全國科普場館科學教育項目展評二等獎;科普劇《誰是主角》獲得第六屆全國科技輔導員大賽總決賽二等獎。
  • 科普嘉年華,讓科學更有趣!閔行啟動2020年「全國科普日」活動
    9月19日,主題為「踐行人民城市理念 科技提升生活品質」的2020年閔行區「全國科普日」活動正式啟動。活動由閔行區公民科學素質工作領導小組主辦,閔行區科學技術協會、閔行區科學技術委員會、閔行區梅隴鎮人民政府承辦。在現場,一系列科普嘉年華活動,令科學更有趣。
  • 科普盛宴邀您來打卡!江蘇省「全國科普日」活動即將啟幕
    省主場活動開幕式將與第十三屆海峽兩岸科普論壇合併舉辦,開幕式現場將為省科普公益作品大賽頒獎、省優秀科普教育基地授牌,並頒發首席科技傳播專家聘書。2020—2021年度「江蘇省全民科學素質大賽網絡賽」將在9月25日省主場活動儀式上正式啟動,活動持續至12月31日。公眾可通過江蘇公眾科技網、慧科網、江蘇省青少年科技教育服務平臺、科學傳播在線等網絡平臺,以及「科普雲」「科學傳播在線」「江蘇省青少年科技中心」「科學少年社」「蘇科家園」等微信公眾號參賽。
  • 「科學快車」駛入少年宮,深圳市科普展圓滿閉幕
    作為本屆科普展收官活動,中國科學院「科學快車」首次駛入深圳。該公益性科普項目由中國科學院主辦,中國科學院科學傳播局、中國科學院行政管理局承辦。市民在活動中近距離體驗到科學互動實驗,身臨其境的VR體驗,並參觀了車廂內互動展廳等一系列豐富多樣的科普展品。
  • 深奧科學搖身一變為科普藝術,第六屆黑龍江省科普講解大賽在省科技館成功舉辦
    ,省自然科學博物館學會、省科學技術館承辦的第六屆黑龍江省科普講解大賽在省科技館舉行。2020年是全國科技活動周舉辦20周年。作為黑龍江省科技活動周的重點活動項目,黑龍江省科普講解大賽在連續成功舉辦五屆的基礎上,不僅是我省參賽規模最大、範圍最廣、參賽水平最高、代表性最強的科普講解賽事,也在全國比賽中屢獲殊榮,其中2017、2018年連續兩年獲獎數量排全國之首,2019年單人獲獎數量全國第一。今年的大賽,我省各地市、各相關單位、各科普基地積極參與,選手報名踴躍,參賽熱情高漲。
  • 推動青少年科技教育創新發展!這項競賽項目展評活動正在進行中
    文/羊城晚報全媒體記者 陳亮12月10日,由省科協、省教育廳、省科技廳、省市場監管局、團省委共同主辦,省青少年科技中心承辦的第36屆廣東省青少年科技創新大賽——科技輔導員科技教育創新成果競賽項目展評活動在廣東新明珠陶瓷集團有限公司正式啟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