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就是原創》第八期開始出現三足鼎立的局面,由蕭敬騰、陳粒、王嘉爾三位隊長分別帶領的虎克隊、追夢人兒隊、對對隊的成員進行交叉PK,並綜合專家評審和大眾評審的評分進行比較。為了最大程度保住自己隊伍的成員,每次出戰的選手都必須儘可能獲得高分。不過陳粒本場似乎沒有看透規則,她的隊伍裡面創作出來的歌都不是十分通俗易懂的類型,自然不可避免有些聽眾無法在第一時間理解歌中所表達的內容。
《忒休斯之船》被評不接地氣,陳粒當場反擊陳粒戰隊的第一組出場選手是唐漢霄和張書睿兩人合作,歌名為《忒修斯之船》。歌名靈感來源於古希臘的一個傳說,也是一個比較經典的悖論。大概的典故是這樣的:忒修斯之船是一艘永遠只能在海上航行的船,當船上有一塊木頭腐爛了,就會被換上一塊新的木頭,等到全部木頭都被換了一遍之後,這艘船還是不是原來的那艘船。如果是,它卻已經沒有最初的任何一根木頭了;如果不是,那它是從什麼時候不是的?
而這首歌想表達的內容就是一個人在成長的過程中,漸漸被時間所改變,當有一天驀然回首時,已經分不清自己是不是當初的自己了。這首歌的旋律不算動聽,記憶點也不深刻,有點迷幻風格。但是格局比較大,特別是加入了大鼓的元素在氣勢上加分不少。這種歌比較極端,有人會喜歡得要命,但是不喜歡的人卻永遠無法找到欣賞點。
有評審就提出了這首歌存在一個曲高和寡的問題,因為歌的風格不是大眾普遍能接受的類型,所以可能在傳唱度和大眾投票的時候會比較吃虧,如果能夠再接地氣一點或許效果會更好。對於這樣的評價,陳粒裡面提出反對意見:「我們知道我們要做的,並不是一個要接地氣的東西。」
陳粒合唱風頭蓋隊友,陳粒再次反擊評審在第一輪比試之後,王嘉爾戰隊的分數遙遙領先,蕭敬騰緊隨其後,而形式最不妙的就是排名最末的陳粒戰隊了。在第二輪比試中,陳粒與隊員楊眾國合唱的《自勉時步步生光》在旋律和歌詞方面都比較成熟,有著很強的陳粒風格,編曲也能看到楊眾國的特色,美中不足的就是合唱的配合度方面。全程基本只聽到陳粒的聲音,如果沒有看畫面很容易忽略楊眾國唱的部分,陳粒一人的風頭完全蓋過了隊友,這種情況在合唱場合是很可怕的。除了讓隊友黯然失色之外,還破壞掉合唱的和諧度和互補性。
有評審就提出他的聽歌感受,覺得聽起來這不是一首合唱歌曲,而是一首獨唱加和聲的歌,而且感覺就是楊眾國在遷就陳粒。
對於這個說法,陳粒打斷了評審的發言,直言自己唱這首歌的時候是帶著怒火在唱的,生氣的原因自然是不滿前面的評分。
陳粒戰隊的優劣勢其實陳粒戰隊的賽果是可以預見的,因為她的戰隊成員本來就有點偏小眾的風格。張書睿、唐漢霄、楊眾國都是比較偏民謠和民族的風格,比較偏流行的鄧見超也時不時會加點傳統元素到歌裡。他們的類型是藝術成分偏高,但是流行度肯定會有一定的犧牲。在大眾評審的環節這種劣勢就體現出來了,畢竟如果不能在第一時間取悅大多數人的話,分數自然會比較低。
但如果在其它場合的話,陳粒戰隊的優勢還是比較突出的,至少各位選手在個人特色方面和元素多樣性方面,會比其它創作人更為明顯。也許是前面戰績的不佳讓陳粒面臨淘汰隊員的壓力,看得出來她這次是真的急了,所以才會忽略自己戰隊的優劣勢,才會出現合唱的失誤和急著懟評審的舉動。
其實,陳粒變身陳懟懟,是她對形勢焦慮的體現,同樣看出她對比賽的認真態度和對隊員的寄望。只不過這種心態已經擾亂了她一貫的狀態,那個平時無欲無求順其自然的陳粒迷失了自己,支配自己去回應去反擊。若是以平常心對待,支持隊員在舞臺上做到最好就行,把評價留給觀眾而不是過分顧慮別人的看法,也許評分不一定會變化,但應該能夠呈現出更好的舞臺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