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發生了什麼?太陽能光伏行業十大新聞事件

2020-12-11 光伏人家

在這一年裡,中國光伏事業持續發展,國內光伏總裝機規模可達180GW。然而,「531新政」的嚴寒,也讓光伏人感到一陣透心涼。伴隨著新政的餘威,2018年的中國光伏在一片爭議聲即將告一段落。

《卜算子·詠梅》——毛澤東

風雨送春歸,飛雪迎春到。

已是懸崖百丈冰,猶有花枝俏。

俏也不爭春,只把春來報。

待到山花爛漫時,她在叢中笑。

2018年,對於中國光伏行業來說,是再創輝煌的一年,也是重大轉折的一年;是轉型升級的一年,更是急流勇進的一年。

在這一年裡,中國光伏事業持續發展,國內光伏總裝機規模可達180GW。然而,「531新政」的嚴寒,也讓光伏人感到一陣透心涼。伴隨著新政的餘威,2018年的中國光伏在一片爭議聲中即將告一段落。

送走令人難忘的2018年,迎來充滿希望的2019年。記得一代偉人在《卜算子·詠梅》一詞這樣寫道:「待到山花爛漫時,她在叢中笑。」筆者相信,冬去春來,在新的一年裡,中國光伏依然會不畏嚴寒,奮勇前行,必將如梅花一般絢麗綻放。

No.10關鍵詞:可再生能源配額制

今年3月,國家能源局向社會公布了《可再生電力能源電力配額考核辦法(徵求意見稿)》,根據該文件,未來國家將對各省級行政區規定最低的可再生能源電力消費比重,能源主管部門按年度制定各省可再生能源電力配額指標,不達標的相關行政區域和市場主體將受到懲罰。

9月,可再生能源配額制新一輪徵求意見稿印製並正式下發給行業協會及相關企業,將進一步推動可再生能源的利用消納。新能源行業期盼近十年的配額制,又邁出了實質性的一步。

11月15日,國家能源局綜合司發文徵集各界對《關於實行可再生能源電力配額制的通知》的意見。根據意見稿,售電企業和電力用戶協同承擔配額義務。承擔配額義務的市場主體第一類為各類直接向電力用戶供電的電網企業、獨立售電公司、擁有配電網運營權的售電公司(簡稱配售電公司);第二類為通過電力批發市場購電的電力用戶和擁有自備電廠的企業。第一類承擔與其年售電量相對應的配額,第二類承擔與其用電量相對應的配額。各配額義務主體的售電量和用電量中,公益性電量(含專用計量的供暖電量)免於配額考核。

編輯視點:眾所周知,配額制的重點激勵對象是消費側,各類售電公司及所有電力消費者共同履行可再生能源電力配額義務。與前兩次徵求意見稿相比,第三次意見稿提出了「激勵性指標」的概念。文件指出,對各省級行政區域規定的應達到的最低可再生能源比重指標為約束性指標,按超過約束性指標10%確定激勵性指標。

同時,第三版徵求意見稿提出,各市場主體可以向超額完成配額的市場主體購買其消納的可再生能源電量,或者通過自願認購綠證的方式,完成可再生能源配額。此外,多數地區2020年的可再生能源消納配額目標沒有較大變化,少部分地區有所調整。

事實上,可再生能源電力配額制已經醞釀多年。經過三次徵集意見修改和完善,配額制的最終實施方案已經接近尾聲。因此,伴隨著配額制的落地,無疑對包括光伏在內的可再生能源行業的發展,起到極大的鼓舞與推動作用。由於配額制能夠加快可再生能源的市場化交易,使得光伏行業搭上電力市場化交易的快車,促進行業早日實現平價上網。

No.9關鍵詞:無補貼分布式光伏項目

今年7月份,全國首個無補貼分布式光伏項目在江蘇省常州市金壇經濟開發區啟動。據了解,該項目由永臻科技與天合光能合作投建,預計裝機容量10兆瓦,日發電量4萬千瓦時,用於永臻科技工廠自供發電,在不依靠補貼前提下,約5年可回收成本。不過,該項目屬於工商業電站,企業可全額消納,且雙方為戰略合作關係,具有一定特殊性。

此前,今年5月底,國家發展改革委、財政部、國家能源局聯合印發《關於2018年光伏發電有關事項的通知》,要求合理把握髮展節奏,優化光伏發電新增建設規模,暫不安排2018年普通光伏電站建設規模,在國家未下發文件啟動普通電站建設工作前,各地不得以任何形式安排需國家補貼的普通電站建設。同時,對於不需要中央財政補貼的光伏發電項目,地方可根據接網消納條件和相關要求自行安排建設。

而在今年8月30日,國家能源局綜合司發布的《關於無需國家補貼光伏發電項目建設有關事項的函》中明確,對不需要國家補貼的光伏項目各地自行實施。

編輯視點:該項目一經報導,行業內爭議不斷。支持者認為無補貼分布式光伏項目是未來發展方向,值得肯定;反對者認為以現階段產業發展水平,目前光伏項目要做到完全脫離補貼還不現實,脫離實際。因此,爭議從未間斷。

事實上,在當前光伏行業大環境下,補貼退坡已經是大勢所趨,不可逆行。過去,我國光伏產業對補貼的依賴程度較大,加之光伏企業產能擴張速度遠超預期,西北地區棄光現象又屢屢發生,給行業健康可持續發展留下了一定的隱患。就財政補貼而言,據數據統計顯示,截至2017年底可再生能源的補貼拖欠額度已經超過1000億元,其中光伏補貼拖欠高達455億元,拖欠時間周期或達兩三年。財政補貼缺口持續擴大,已經成為制約光伏產業發展的一大突出問題。

為緩解財政補貼壓力,解決光伏發電消納問題,去補貼、降規模就成為政策制定者的必然選擇。而推廣無補貼的光伏項目,有利於促進行業降低度電成本,有利於推動光伏產業加快進入「無補貼時代」,早日實現平價上網。同時,也能夠激發企業發展內生動力,提高自身競爭力,推動光伏產業整體向高質量發展,構建健康良好的行業新生態。

No.8關鍵詞:能源央企合併

11月1日,有媒體報導,同屬五大發電集團的華電集團與大唐集團合併已確定,合併後將由大唐集團現任董事、總經理、黨組副書記陳飛虎任董事長。

11月2日,針對華電集團與大唐集團合併的傳聞,華電集團方面表示未接到上邊的任何通知。

資料顯示,華電集團是國家五大電力公司之一,是2002年底國家電力體制改革組建的全國性五家國有獨資發電企業集團之一。在五大發電集團中,華電集團上市公司數量最多,共有5家A股、1家B股和2家H股上市公司。截至2017年底華電集團裝機容量為14827萬千瓦;截至2017年底,大唐集團資產總額7266億,發電裝機容量為13776萬千瓦。

大唐電力成立於2002年,是在原國家電力公司部分企事業單位基礎上組建而成的特大型發電企業集團,為中央直接管理的國有獨資公司。大唐集團也擁有5家上市公司。截至2017年底,大唐集團在役及在建資產分布在全國31個省區市以及境外國家和地區,資產總額達到7266億元,在役發電裝機1.42億千瓦。

編輯視點:近幾年來,國企改革一直是中央經濟工作的重點之一。在央企改革的大熱潮下,關乎國計民生的能源央企,成為了改革的重中之重。

伴隨著國企改革的不斷深化和推進,能源央企的合併潮熱度一直是有增無減。此前,能源央企先後展開了4起重大合併重組,已經經歷了中電投與國核技(國家電投)、中核與中核建(中核集團)、中國化工與中化集團、神華集團與國電集團(國能集團)的相繼合併,而其他剩餘幾家大型能源央企集團也是緋聞連連。此次,華電集團和大唐集團傳出的合併將是第5起。不過,隨後已經被否認。

筆者注意到,11月29日,華電集團召開大會,溫樞剛任華電集團董事長、黨組書記;12月13日,大唐集團召開會議,陳飛虎同志任中國大唐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黨組書記。從新任命的情況來看,進一步擊碎了此前關於大唐集團與華電集團合併的傳言,兩家能源央企集團公司合併的機率越來越小。

事實上,國企改革已經成為目前我國優化能源結構的必由之路,傳統能源企業面臨著轉型升級的迫切需求。在能源轉型大背景下,我國能源央企必須通過改革重組、科技創新等方式,永葆企業活力,為社會生產與生活提供持續穩定的能源供給。無論華電和大唐最終能否真正合併,抑或是其他的重組方案和方式,都將會在產業變革和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中留下濃墨重彩的一筆。

No.7關鍵詞:領跑者基地被叫停

今年3月17日,水電水利規劃設計總院發出通知,根據國家能源局相關要求,暫停青海格爾木、德令哈光伏發電應用領跑基地建設,相關申報材料依法依規予以封存。

該通知稱,在確認格爾木、德令哈領跑基地是否按省政府相關文件徵收城鎮土地使用稅政策、明確能否落實基地申報相關承諾之前,暫停兩基地企業競爭優選等工作,相關申報材料依法依規予以封存。待兩基地相關政策明確後,將嚴格按照國家有關政策和光伏發電領跑基地建設相關要求予以處理。

3月27日,國家能源局發文否決大同二期領跑者基地中標結果,要求山西發改委糾正相關問題。

通知表示,鑑於大同二期光伏發電應用領跑者基地未按國家政策以及領跑者基地建設相關規定和要求開展企業競爭優選工作,為落實光伏發電領跑基地建設相關要求,保證基地企業優選公平競爭、公正評選,以及基地建設順利開展,暫停該基地企業競爭優選等工作,該基地3月24日公示內容不予認可。

根據相關公告,大同市於3月16日對申報企業的報價信息進行了公示,並於3月24日發布了各項目的推薦投資企業名單。

編輯視點:今年初,代表行業標杆的光伏領跑者項目遭遇接連失利。在第三批十個領跑者基地中,格爾木、德令哈、大同三個基地先後被暫停,讓領跑者項目的開展工作蒙上了一層陰影。

以大同為例,大同二期領跑者基地中標結果被否決的消息一經傳出,該新聞隨後立馬刷爆了光伏朋友圈。之所以暫停該基地企業競爭優選等工作,不認可該基地3月24日的公示內容,主要是因為大同二期光伏發電應用領跑基地未按國家政策以及領跑基地建設相關規定和要求開展企業競爭優選工作。其中,壽陽和長治是山西另外兩個領跑者基地(長治為技術領跑者基地)。

而在大同領跑者基地包含的五個小項目中,三峽新能源與陽光電源、晶科電力與北京京能清潔能源、中廣核與隆基綠能為聯合中標,中節能、國電投獨力中標。中標價格從0.40-0.45元/千瓦時不等。從內容和數據上看,中標電價相對偏高是此次大同二期領跑者基地企業競爭優選被否的主要原因。

根據國家能源局下發的《光伏發電應用領跑基地企業優選標準指南》,決定一個企業能否中標的指標(打分項)包括投資能力、業績水平、技術與產業先進性、技術方案、上網電價,其中又以上網電價佔比最高(35%)。

從上述三個領跑者基地被暫停來看,主要的問題在於地方配套政策與國家政策要求不相符,部分地區出現不正當競爭的問題。而一個地區如果不按照承諾來支持領跑者項目的建設,將會對整個領跑者體系造成極大的負面影響。

與前兩批不同的是,第三批領跑者項目最大的亮點在於完善了監督管理和激勵獎懲機制。如果因為某些方面的原因而導致耽誤了項目的建設進程,甚至被實施監管處罰,這樣的結果未必是初衷所願見到的。

No.6關鍵詞:上海電氣收購江蘇中能

6月6日,上海電氣發布公告,公司與保利協鑫能源籤訂了《關於江蘇中能矽業科技發展有限公司股權收購事宜的框架協議》。公司正籌劃收購保利協鑫能源下屬江蘇中能51%股權,交易方式初步確定為該公司發行A股股份及支付現金購買資產。

而江蘇中能100%股權的估值預計不超過人民幣250億元,但最終價值應以該公司聘請的並經保利協鑫能源認可的具有證券從業資格的評估機構出具的經上海市國資委備案的資產評估報告確認的評估值為依據並經雙方協商確定。若以250億元的估值計算,上海電氣收購江蘇中能51%的股權,意味著將出資約127億元。

8月3日,上海電氣發布公告稱,經公司審慎研究決定終止收購保利協鑫下屬江蘇中能51%的股權。

而關於此次終止籌劃發行股份購買資產的原因,上海電氣稱,本次發行股份購買資產自啟動以來,公司及相關各方積極推動本次重組的相關工作,與本次發行股份購買資產有關各方進行積極磋商,對本次交易事項進行了多輪談判。鑑於標的公司規模體量巨大、標的公司涉及本次交易的資產邊界尚未最終確定、本次交易的交易方案較為複雜,交易雙方至今對相關合作條款和交易方案未達成完全一致意見。因此,交易雙方認為目前繼續推進本次重大資產重組的時機和條件不夠成熟,交易雙方協商一致同意終止《關於江蘇中能矽業科技發展有限公司股權收購事宜的框架協議》。為保護上市公司和廣大投資者利益,經審慎研究,公司決定終止籌劃本次發行股份購買資產事項。

編輯視點:上海電氣對江蘇中能的股權收購,曾引起了光伏行業內的廣泛關注。鑑於上海電氣的國資背景,行業人士認為此次收購事件是國資全面入駐光伏產業的一大信號。然而,這次收購在兩個月後中道而止。何也?

筆者認為,一方面,標的公司江蘇中能估值過高,其資產估值規模達250億元,本次收購需要花費約127億元。而母公司保利協鑫每股價格當時只有約0.7港元,總市值月130億港元。而對於上海電氣而言,2017年實現營業收入為795.44億元,淨利潤為淨利潤26.6億。「531新政」之前意願較強,但新政出臺之後,光伏行業景氣度整體下降、行業亟須轉型升級的關鍵時刻,標的公司估值已經偏高,而耗巨資實施本次收購是否符合上市公司利益,是否能被國資委通過,都值得商榷。

另一方面,標的公司江蘇中能系港股上市公司保利協鑫能源旗下子公司,其雖然工廠在境內,但是不可避免地存在與上市公司之間的資產與負債性質混雜,部分或屬於境外資產,導致「涉及本次交易的資產邊界尚未最終確定」的定性難辨的問題。如果標的公司的資產負債不能與上市公司明確分離,則必將給收購帶來較大的不確定性。

此外,伴隨著今年「531新政」的出臺,市場環境已經發生較大變化,或將在較長時間內影響著未來光伏行業的發展。因此,對於上海電氣來看,最終選擇放棄收購也是綜合考量各方面因素以及不確定性風險之後的謹慎選擇。而對於保利協鑫來說,江蘇中能是旗下一個極具發展前景的企業,公司也是絕不希望把自己核心資產以過低的價格低價出售。由於分歧較大,所以最終雙方同意終止此次收購。而目前擺在協鑫面前的是如何尋找新的融資途徑、如何優化公司結構、如何進一步降低企業負債率等問題。

No.5關鍵詞:漢能私有化

10月23日,漢能移動能源控股集團有限公司發布公告稱,鑑於漢能薄膜發電集團有限公司停牌已經超過三年,出於對中小股東利益的保護,經漢能移動能源控股集團有限公司第二屆第7次董事會批准,公司決定對持有上市公司股票的所有投資人發出私有化要約,收購價格為每股不低於5港元,以現金收購或股票置換,私有化之後公司擬在國內A股上市。

據公告,公司已於2018年10月12日向上市公司發出了私有化建議。上市公司於2018年10月18日召開董事會進行了專題研究,並做出決議:一致同意公司提出的私有化建議。上市公司要求公司根據香港公司收購及合併守則要求完善落實該提議方案,上市公司將按照相關法律程序報相關機構審批。

11月6日,漢能薄膜發電集團發布公告稱,公司收到由控股股東(於公司20,129,970,921股股份中擁有權益,佔公司已發行股本約47.76%)向公司就公司股份私有化的提議。

12月8日,據媒體報導,根據全國企業信用信息系統顯示,薄膜光伏巨頭、港交所上市公司漢能薄膜發電母公司漢能控股集團內部發生控制權變動,漢能創始人李河君退出其股東名單,李偉均接替成為漢能控股大股東,持股比例40%。目前漢能控股集團股東成員分別為自然人股東李偉均、企業法人廣東東江電力開發有限公司、北京華勤高科貿易有限公司,認繳額分別為48億元、36億元、36億元。此前的2月24日,漢能控股集團發生工商變更,法定代表人從李河君變更為黃武球,黃武球同時接替李河君擔任總經理一職。

另外,漢能控股董事長也由李河君變更為李偉均。而李偉均還擔任漢能移動能源控股集團(下稱漢能移動)法定代表人、總經理,同時也是漢能移動東源分公司法定代表人、負責人,為河源漢世新能源投資有限公司大股東和經理,廣東河源市是李河君故鄉,並在廣東義合水電開發有限公司、河源清源木京水電站有限公司、中睿資產管理有限公司、河源永恩投資有限公司、大眾通信技術有限公司等多家擔任高管。

財報數據顯示,自2015年7月以來,漢能薄膜發電業績保持了持續快速增長。2016年,集團實現營收44.83億港元,同比大幅上升59%;毛利增加至25.98億港元,同比增長89%。2017年,集團實現營收61.47億港元,同比增長約37%。截至今年上半年,集團公司收入達204.15億港元,較2017年同期增長約615%,實現了業務大幅增長,其中上遊及下遊收入佔期內集團收入佔比分別為93%及7%。本期間毛利由去年同期的10.93億港元強勁增長至122.11億港元。

編輯視點:在經歷了三年多的溝通和準備之後,漢能終於打出了最後的「王炸」——實施私有化。同時,公司也在積極變更股權,為私有化後回A股上市做準備。

事實上,作為全球化的清潔能源跨國公司,全球薄膜太陽能發電領導者,致力於「用薄膜太陽能改變世界」的漢能控股集團公司,其上市公司在2015年5月遭遇「滑鐵盧」股價被腰斬之後,開始了長達三年多的申請恢復上市的「徵途」。

該公司在今年4月發布的公告中稱,證監會對漢能提出的「兩大復牌必要條件」 已經全部達成。其中關於第二個條件,漢能雖然在4月向香港證監會提交披露文件,但香港證監會還需要對該文件進行審核,因此一直未復牌。

綜合來看,漢能最終選擇對其上市子公司實施私有化收購,並計劃在國內A股重新上市,是其股票停牌之後卻一直無法復牌的無奈之舉。根據香港證監會最新的規定,如果漢能不能在2019年7月31之前完成復牌,聯交所上市部將向聯交所上市委員會建議取消該公司的上市地位。這就相當於給漢能定下了退市時間表,達不到條件即退市。一方面需要保障中小股東的利益,另一方面長期停牌的港股造成復牌股價承壓。而伴隨著退市風險的加大,漢能此時選擇私有化回歸A股,或許是其實現利益最大化的最佳選擇。

然而, 需要指出的是,一直以來困擾漢能復牌的公司財務、股權滲透和關聯交易等問題,如不能徹底解決,在回A股的道路上,可能也不會那麼簡單了。

No.4關鍵詞:民企座談會

11月1日,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習近平在京主持召開民營企業座談會並做重要講話。此次座談會是改革開放四十年以來,極為罕見的高層面民營企業座談會。

在民營企業座談會上,10名來自新能源、環保、醫藥等不同行業的民營企業家代表先後發言,探討行業形勢、提出發展建議。此次,通威集團董事局主席劉漢元、正泰集團董事長南存輝、比亞迪董事長王傳福、隆基股份董事長鍾寶申、特變電工董事長張新5位企業家作為新能源產業民營企業代表受邀出席此次會議。

作為新能源行業的代表,通威集團董事局主席劉漢元圍繞光伏產業和能源轉型進行了發言。他提到,清潔、可持續的光伏發電已成為未來新能源發展的主要選擇。目前整個行業卻面臨著一些困難和問題:一是政策「急剎車」給行業帶來危機,直陳「531新政」帶來的行業系統性風險;二是非技術性因素如稅費過高 、補貼拖欠等推高了國內光伏發電成本;三是光伏產業發展規模政策難以滿足我國能源轉型的需要。

在聽取了劉漢元的匯報後,習近平總書記現場對新能源行業,有針對性地作出了重要指示和回應。習近平表示,十八大以來,中央提出了「五位一體」總體布局,提出必須牢固樹立並切實貫徹「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的五大發展理念,提出了綠色發展。在黨的十九大報告中也提出要推動能源轉型,減少煤炭消費,堅定不移地推進清潔發展。同時,他指出,我國民營經濟只能壯大、不能弱化,不僅不能「離場」,而且要走向更加廣闊的舞臺。

本次民營企業座談會所傳遞的中央精神,為中國民營經濟的發展吃下了定心丸。在未來的中國能源革命中,以光伏為代表的新能源產業,將成為綠色先鋒。

編輯視點:本次民營企業座談會,不僅重申了黨中央毫不動搖鼓勵、支持、引導非公有制經濟健康發展的堅定立場,還表達了對民營經濟的一貫支持,分析了民營企業走出困境的信心所在,並為民營企業紓困開出了「藥方」,提出了六個方面的重要政策舉措,讓民營企業從政策中增強「獲得感」。積極鼓勵民企拓展國際視野,增強創新能力和核心競爭力,爭做具有全球競爭力的世界一流企業。這對於以民營企業為主的光伏產業而言,無疑是一大重磅利好。

近幾年來,得益於國家政府對新能源產業的重要支持,我國光伏產業的發展取得了舉世矚目的成就。太陽能光伏發電新增裝機連續五年全球第一,累計裝機規模連續三年位居全球第一。在國際上,中國光伏現已在產品製造、技術水平、生產能力、裝機規模等方面實現了全方位的領先。換言之,光伏行業已經成為中國企業走出國門走向世界的又一張新的名片,同時多家光伏企業已經成為國際性的新能源巨頭。

本次座談會為民營光伏企業增強了信心,也使得經歷了一次寒冬的光伏產業一掃陰霾,迎來新一輪的曙光。

No.3關鍵詞:分布式光伏&光伏扶貧

今年4月18日,國家能源局下發關於徵求光伏發電相關政策文件意見的函,要求針對《關於完善光伏發電建設規模管理的意見》和《分布式光伏發電項目管理辦法》兩份文件徵求意見。

《意見稿》中提出,分布式光伏發電項目不納入國家光伏發電規模管理,由各省(區、市)實施規模管理。各省能源主管部門會同發改、國土、環保、規劃、價格等部門和電網企業制定本地區分布式光伏發電規劃和年度建設計劃,同時結合發展實際及時滾動修編。

根據《意見稿》,不超過0.6萬千瓦的小型分布式光伏設施可選擇全部自用、餘電上網(上網電量不超過50%)兩種模式。不超過50千瓦的戶用分布式光伏可選擇全額上網、全部自用、餘電上網三種運營模式。總裝機規模大於0.6萬千瓦但不超過2萬千瓦的分布式光伏電站應採用全部自用的運營模式。

《意見稿》提出,鼓勵以市場競爭方式降低分布式光伏發電補貼標準,優先支持低於國家補貼標準的小型分布式光伏電站建設;鼓勵分布式光伏上網電量參與市場化交易或碳市場等機制,通過市場方式提高經濟性。

其後,5月18日,國家能源局對外發布《進一步支持貧困地區能源發展助推脫貧攻堅行動方案(2018-2020年)的通知》。通知中強調,優先支持「三區三州」等深度貧困地區建設村級光伏電站,鼓勵地方政府統籌建設資金,根據扶貧對象數量、分布及光伏發電建設條件,因地制宜實施光伏扶貧項目,鼓勵採取農光、牧光、漁光等複合方式,以市場收益支持精準扶貧。

在扶貧地區農村電網改造工作中,電網企業要優先推進光伏扶貧項目配套接網工程建設,制定合理的光伏扶貧項目併網運行和電量消納方案,確保配套接網工程同步投入運行,光伏扶貧項目優先上網和全額收購,電網企業要加快光伏扶貧項目電網結算及補貼發放進度,切實增強群眾獲得感和滿意度。

編輯視點:近幾年來,分布式光伏已經成為國家光伏政策重點扶持和推廣應用的優先方向。而作為產業精準扶貧的一項創新舉措,光伏扶貧在實施國家能源戰略,打贏脫貧攻堅戰中具有重要的意義。

從政策方面來看,此次分布式光伏發電項目管理辦法有兩大改變:一是增加了項目管理的力度,以確保降低棄光率,包括要求地方政府出臺指標管理、根據實際消納狀況控制指標給予、需具備電網方案才能推進指標等;二是降低補貼金額,包括重新定義分布式的發電上網模式、限制大型電站接受補貼的上網電量、鼓勵競價、鼓勵非補貼電站等。

同時,針對未來大於0.6萬千瓦但不超過2萬千瓦的分布式光伏項目,如果採用全部自用的上網模式,一方面可以促進電力就近消納和市場化交易,避免棄光限電現象發生;另一方面也能減輕國家補貼壓力。此外,在一定程度上也限制了工商業分布式光伏大規模發展。鑑於此,今後棄光問題嚴重的西北地區光伏發展將會受到一定遏制,而電力消納能力較強的中東部地區的分布式光伏發展將會保持持續增長。

從數據方面來看,國家能源局近日公布的2018年前三季度光伏建設運行情況的數據顯示,前三季度我國光伏發電新增裝機34.54GW,其中分布式光伏17.14GW,同比增長12%。數據顯示,在光伏電站方面開始明顯放緩,而在分布式方面仍然保持強勁增長。預計2019年新增光伏裝機容量約為40GW,分布式光伏新增容量或達20GW。

從整體上來看,由於近幾年光伏行業快速發展,光伏企業紛紛擴大產能,導致產能過剩、產品和電站建設質量差、棄光率嚴重等問題層出不窮。一系列的問題的爆發,妨礙了光伏行業健康可持續發展,亟待國家政策積極引導和規範管理。為積極引導和鼓勵行業健康發展,一系列國家政策的出臺也就不足為奇了。

No.2關鍵詞:「531新政」

6月1日,國家發改委、財政部、國家能源局當日聯合發布了一份《關於2018年光伏發電有關事項的通知》,因降補貼、限規模,力度超出預期,被稱為「史上最嚴光伏新政」。

「531新政」提出,暫不安排2018年普通光伏電站建設規模,僅安排10GW的分布式光伏建設規模,進一步降低光伏發電的補貼力度。

「531新政」規定,自發文之日起,新投運的光伏電站標杆上網電價每千瓦時統一降低0.05元,I類、II類、III類資源區標杆上網電價分別調整為每千瓦時0.5元、0.6元、0.7元(含稅)。且新投運的、採用「自發自用、餘電上網」模式的分布式光伏發電項目,全電量度電補貼標準降低0.05元,即補貼標準調整為每千瓦時0.32元(含稅)。符合國家政策的村級光伏扶貧電站標杆電價保持不變。

6月底,國家電網印發的《2018年光伏發電政策通知》,2018年以前在國家能源局備案並納入財政補貼規模管理的項目,2018年6月30日以前投運的,執行2017年光伏電站標杆電價;2018年6月30日之後投運的,執行「823號文」規定的光伏電站標杆電價。

10月9日,三部委發布關於2018年光伏發電有關事項說明的通知指出,今年5月31日(含)之前已備案、開工建設,且在今年6月30日(含)之前併網投運的合法合規的戶用自然人分布式光伏發電項目,納入國家認可規模管理範圍,標杆上網電價和度電補貼標準保持不變。此外,已經納入2017年及以前建設規模範圍(含不限規模的省級區域)、且在今年6月30日(含)前併網投運的普通光伏電站項目,執行2017年光伏電站標杆上網電價,屬競爭配置的項目,執行競爭配置時確定的上網電價。

編輯視點:今年「531新政」一經公布,光伏業界一片譁然。恰似發生了一場「世紀大地震」,光伏從業人士紛紛奔走呼號,抗訴「一刀切」的處理方式,申請「刀下留人」。

不可否認,新政的目的是引導市場和行業調整發展思路,將光伏發展重點從擴大規模轉到提質增效上來。新政暫不安排2018年普通光伏電站建設規模,既是緩解消納問題,也是為先進技術、高質量光伏發電項目留下發展空間。

然而,由於政策出臺時間略顯倉促,要求光伏行業緊急減速「拐彎」,沒有預留一定的緩衝過渡期,意味著光伏製造業過半產能將閒置,企業被迫停產,結果極可能導致大量光伏企業出現「翻車」現象。

正基於此,光伏企業大佬們紛紛上書致聯名信,痛陳行業發展面臨的困難,鑑於行業發展存在的問題與壓力,表態願意與國家相關部門共同來承擔。為避免行業突現困境,建議給予已經合法批准開建的項目一定的緩衝期。最終,在光伏人的共同努力下,在政府領導認真聽取行業意見之後,經過多方溝通與諒解,為光伏產業的發展爭取到了一定的「寬限期」。

然而,需要指出的是,我國光伏行業所面臨的產能過剩、棄光限電、補貼缺口等問題,如不及時調整,沉痾積弊,中國光伏行業未來發展前景堪憂。而「531新政」的出臺,恰恰是給快速發展的光伏產業一次警醒。控制規模、補貼退坡,已經成為未來3-5年光伏行業發展的主題。對於光伏企業而言,一方面需要通過不斷地技術革新降本增效以提高競爭力,另一方面需要將目標瞄準海外市場,去尋求更為廣闊的市場。

No.1 關鍵詞:中美貿易戰

2018年1月,川普政府宣布「對進口大型洗衣機和光伏產品分別採取為期4年和3年的全球保障措施,並分別徵收最高稅率達30%和50%的關稅」。

5月29日,美國白宮宣布將對從中國進口的含有「重要工業技術」的500億美元商品徵收25%的關稅。其中包括與「中國製造2025」計劃相關的商品。

7月6日,美國對340億美元進口中國商品加徵25%的關稅,標誌著貿易戰正式打響。作為反擊,中國也於同日對同等規模的美國產品加徵25%的進口關稅。

7月10日,美國貿易代表辦公室發表聲明,川普政府將對價值2000億美元的中國商品徵收10%的進口關稅。這份徵收關稅清單,包括光伏逆變器等產品。

9月18日,美國宣布對2000億美元的中國輸美產品加徵10%的關稅,10%的關稅將在9月24日生效;自2019年1月1日起,關稅將提升至25%。

12月1日,在阿根廷舉辦的G20峰會期間,中美兩國元首給不斷升級的經貿摩擦踩了「剎車」,雙方決定停止升級關稅等貿易限制措施,包括不再提高現有針對對方的關稅稅率,及不對其他商品出臺新的加徵關稅措施,使得中美貿易戰進入三個月的「休戰」狀態。未來90天內,中美將爭取達成一項新的協議,以促進雙方經貿問題能最終和平解決。

編輯視點:歷時近一年的中美貿易戰,給中美雙方經濟發展帶來巨大的負面影響。官方數據顯示,中國是美國的最大進出口貿易國,第三大出口國和最大的進口國。2017年,美國與中國雙邊貨物進出口額為6359.7億美元。而今年1-6月份,美國與中國雙邊貨物進出口額為3137.6億美元,增長8.7%。美方貿易逆差1857.2億美元,增長8.6%。

近日,中國海關總署公布的最新數據顯示, 今年11月份中國對美貿易順差激增至創紀錄的356億美元。中國對美出口同比增長9.8%,進口則同比下降25%。

顯而易見,中美貿易戰並未如川普政府認定的加徵關稅改善貿易逆差的方向發展,而持續性的貿易戰使得中國對美國的進口產品的依賴程度不斷縮小,而自主創新產品實力正在不斷增強。

同時,中國作為全球第二大經濟體,擁有全球第一的龐大的消費市場,中國每年需要向歐美國家進口大量的產品以滿足市場的需求,而失去這一世界最大的消費市場顯然是很愚蠢的。

對於美國而言,發動貿易戰,打這種「殺敵一千自損八百」的「七傷拳法」,實非明智之舉。只有通過不斷地加深雙方的經貿合作,優勢互補,取消貿易壁壘,互通有無,才是實現互利共贏、共同發展的最佳選擇。

寫在最後

冬去春來又一年,再添新綠暖人間。 「531新政」帶來的寒冬期即將過去,配額制的利好也即將到來。作為未來可再生能源的主流方向,太陽能光伏行業必將迎來新的曙光。

來源:OFweek太陽能光伏網

相關焦點

  • 盤點:2019年光伏行業十大新聞事件
    2019年是光伏行業轉型升級發展極為重要的一年,在平價上網主旋律下,光伏產業鏈上下遊經歷了挑戰,也迎來了發展機遇。在過去的一年中,許多重要事件對光伏行業的發展產生了深遠的影響。元一能源對2019年光伏行業十大新聞事件進行了盤點:
  • 【PV-Tech頭條】臺灣太陽能2.0計劃:地方政府與光伏行業密切合作的罕見一例
    文中還包括了於臺北南港會展中心舉行的2018臺灣能源展上的多起討論。2018臺灣能源展包括了前臺灣光伏展並與臺灣循環經濟展同址,後更名為臺灣能源展。最重要的是,本文嘗試以清晰簡單的方式解釋為何臺灣太陽能2.0計劃的存在僅僅是為了支持臺灣的太陽能產業。此外,為了令處境艱難的臺灣太陽能行業實現穩定發展,文章還闡述了臺灣如何力圖避免持續受到中國大陸的影響。
  • 光伏逆變器什麼牌子好_光伏逆變器十大排名
    打開APP 光伏逆變器什麼牌子好_光伏逆變器十大排名 發表於 2019-08-02 14:49:49   光伏逆變器十大排名之一——陽光電源SUNGROW   光伏逆變器行業領導者,提供新能源發電系統的開發建設和運營管理等服務,專注於太陽能/風能/儲能等新能源電源設備的研發生產及銷售服務的高新技術企業。
  • 中國光伏十大名牌排行
    打開APP 中國光伏十大名牌排行 發表於 2018-03-05 14:59:31 同時,太陽能光伏發電系統分類,一種是集中式,如大型西北地面光伏發電系統;一種是分布式(以》6MW為分界),如工商企業廠房屋頂光伏發電系統,民居屋頂光伏發電系統 。   本文主要介紹一下中國光伏十大名牌排行,具體的跟隨小編一起來了解一下。
  • 2018年全球及中國光伏行業發展現狀分析(圖表)
    全球光伏行業發展現狀自20世紀70年代全球爆發石油危機以來,太陽能光伏發電技術在西方發達國家引起了高度重視,各國政府從環境保護和能源可持續發展戰略的角度出發,紛紛制定政策鼓勵和支持太陽能光伏發電技術,光伏行業在全球迅速發展,除結晶矽太陽能電池、非結晶矽太陽能電池外,還出現了各種化合物半導體太陽能電池
  • 光伏組件回收或危害美國太陽能行業
    如果太陽能產業留下大量危險廢棄物,就不能稱是清潔能源。但是,由於缺乏強有力的光伏回收政策,美國在未來幾年內將有數百萬個太陽能電池組件和大量有毒物質運往垃圾填埋場的風險。在市場領先的定價和對氣候變化的擔憂推動下,美國太陽能行業在2020年繼續保持迅猛的增長。行業擴張已經放緩,但並未受到Covid-19的挑戰和川普時代進口關稅的影響而受到阻礙。
  • 光伏連接器--小器件 大作用 - 光伏連接器 - 北極星太陽能光伏網
    光伏系統發生火災,不僅會給行業帶來負面影響,而且還涉及人身安全。據國外一份調研報告,連接器互插和連接器不規範安裝排在火災原因第1和第3位。本文著重分析連接器的不規範安裝,尤其是光伏電纜與連接器金屬芯的壓接問題。1....
  • 中節能太陽能發布2017年雙玻(光伏)組件成績單
    中國鎮江2018年1月24日電 /美通社/ -- 據業內專業人士透露,2017年國內雙玻組件出貨量約達到2GW,全球出貨量達3GW左右,其中仍以單面雙玻組件為主。而隨著市場2018年對雙面雙玻組件的認可,預計今年雙玻組件出貨量將翻番,達3.5GW-4GW左右。
  • 2019-2025年中國光伏行業現狀分析與發展趨勢研究報告
    太陽能電池市場競爭狀況分析    四、太陽能電池盈利水平分析第十一章 我國光伏行業營銷趨勢及策略分析  第一節 光伏行業銷售渠道分析    一、光伏行業銷售渠道分析    二、光伏行業營銷模式探索      (一)直銷模式      (二)網絡營銷模式      (三)事件營銷模式
  • 太陽能熱水器新競十大品牌,2020年太陽能熱水器十大品牌排行榜
    2020年中國新競太陽能熱水器十大品牌網絡評選,正是給眾多太陽能熱水器品牌提升品牌價值的機會,比拼品牌實力的機會,十家企業經過2個月的比拼脫穎而出,榮獲2020年的太陽能熱水器十大品牌殊榮!太陽能熱水器十大品牌第一名:皇明太陽能熱水器皇明集團是一家高科技股份制企業,成立於1995年,總部位於山東省德州市。主要產品有太陽能熱水器、全玻璃真空管、太陽能照明系統、太陽能熱水系統、電熱水器、溫屏節能玻璃等六大系列。
  • SunSi能源看好中國太陽能光伏需求增長
    北極星太陽能光伏網訊:太陽能光伏產業多晶矽製造商供應特種化學品三氯矽烷的供應商SunSi能源公司,強調自己會在2012年太陽能光伏市場的反彈中收益。SunSi管理層的觀點與最近兩大太陽能光伏巨頭的執行長發表的「太陽能光伏市場前景」的意見步調一致,這些意見是刊登在2012年1月27日(星期五)彭博新聞的一篇文章,題為:「太陽能公司執行長預測2012年中國市場繁榮將緩解產業過剩」。三氯氫矽是用於生產多晶矽的關鍵原料,是全球大約75%的光伏組件的關鍵組成部分。
  • 2018年一季度光伏限電問題有所緩解 企業虧損隱現
    2018年一季度,公共事業項目裝機量下滑了64%,降至僅為1.95GW。根據中國國家能源局的數據, 2018年一季度,中國太陽能光伏裝機總量為9.65GW,年同比增長22%。官方統計的裝機量數據包括7.68GW分布式太陽能,年同比增長217%。
  • 光伏玻璃「火了」!十大光伏玻璃企業一覽
    北極星太陽能光伏網訊:近一段時間以來,光伏玻璃突然「火」了。自2018年「531新政」之後,國內市場需求明顯下降。到去年底,光伏市場開始逐步升溫。由於市場需求旺盛,光伏玻璃的供應一直處於供不應求的狀態,其價格也不斷攀升。
  • 2020年度中國太陽能熱水器行業十大品牌榜單
    由優品牌網(http://www.upinpai.net)主辦的2020年度太陽能熱水器行業十大品牌投票活動圓滿結束。本次活動由優品牌網大數據系統提供數據支持,綜合考慮了品牌的知名度、企業資產規模與經營情況、員工數量等多項指標。榮登「2020年度太陽能熱水器行業十大品牌」榜單的品牌如下:
  • 2021年中國光伏行業市場規模及前景預測分析
    中商情報網訊:中國光伏行業起步較晚但呈現迅速發展的勢頭。2002年,我國光伏行業開始起步。在「十五」期間,我國在光伏發電技術研發工作上先後通過「國家高技術研究發展計劃」、「科技攻關」計劃安排,縮短了光伏發電製造業與國際水平的差距。
  • 2020年美國國際光伏儲能展會-北極星光伏會展網-光伏行業專業的...
    展會亮點:1、該展會是美國乃至世界規模最大的太陽能光伏及儲能展覽交易會,也是行業內最成功最具影響力的國際性展覽會之一, 得到了政府的大力支持。 2、2019年太陽能光伏區當前統計預計近22000名觀眾和超過750家參展商出席了本次展會,儲能區吸引了9000多名專業觀眾 及180家參展商出展。
  • 2020年7月1日實施 光伏標準《太陽能發電工程太陽能資源評估技術...
    2020年7月1日實施 光伏標準《太陽能發電工程太陽能資源評估技術規程》獲國家能源局批准北極星太陽能光伏網訊:日前,國家能源局發布《公告 2019年第8號》,批准了152項能源行業標準,其中包含光伏標準《太陽能發電工程太陽能資源評估技術規程》,標準編號:NB
  • 2013年十大光伏組件供應商出貨量統計表及財報
    根據現有的公司業績以及下遊渠道調查,Solarbuzz發布了2013年十大光伏組件供應商排名。排名主要參考各供應商2013年全年的組件供應量。Solarbuzz分析師廉銳表示,這十大供應商在2013年的光伏組件出貨總量超過18GW,較2012年相比增加了40%。
  • 光伏發電什麼品牌好?看看這十大熱點光伏企業今年都有哪些收穫
    投資者們在將視線聚焦到光伏行業時,總會有一個疑問,光伏發電什麼品牌好?選擇靠譜的企業和產品才能夠保證投資效益。要回答這個問題,我們不妨來看看佔據2017年光伏行業頭條的熱點企業都有哪些?他們都做了什麼?一、隆基股份2017年,對於隆基股份是收穫滿滿的一年。
  • 摩洛哥可再生能源發展狀況 - 摩洛哥光伏市場 - 北極星太陽能光伏網
    全球光伏市場需求解析摩洛哥爾基本數據摩洛哥總人口數約莫3,600萬人,過去年均GDP成長率大約維持在2-4%上下,今年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十分仰賴觀光行業的摩洛哥也陷入經濟衰退的窘境,外界預估今年摩洛哥的GDP成長率可能將萎縮3%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