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母嬰專訪《父母必讀》雜誌主編:徐凡

2020-12-24 搜狐網

  搜狐母嬰:您對於邵丹事件有怎樣的看法?

  徐凡:12歲的孩子出於對母親的愛,想到為母親做一些事情,這樣的孩子不少,但是能像這個孩子這樣,能夠把方方面面的事情都儘自己所能地處理好,處理到自己力所能及的水平,我覺得這和他的責任感很強是有關係的。

  最近,我在《父母必讀》雜誌上寫過一篇卷首語:「責任感從承擔開始」。

  責任感這個詞我們聽著覺得是挺大挺重的一件事,覺得好像離小孩很遠,但實際上責任感的培養是從孩子一出生就開始的。

  有一句老話叫「養兒方知父母恩」。我們沒有孩子之前,怎麼也想像不出來我們要承擔什麼,承擔什麼責任,而當這個孩子真的活生生出現在我們面前的時候,我們忽然不知道自己該怎麼做了,那個時候就感受到,要擔起這個責任壓力是挺大的。有的年輕父母能夠承擔得起,有的恐怕就會有想逃的念頭。其實,我們是不是把這個責任勇敢地擔起來,就是給孩子的第一次責任感的示範,我覺得這個是非常重要的。這是一種承擔。

  還有一種承擔。孩子最初和我們交流的過程當中,我們會從他那裡得到很多信息:他是餓了、渴了還是怎麼樣了。隨著我們對孩子的熟悉,我們會越來越快地做出反應,最後不需要孩子哭了,我們任務算得比孩子的主觀感覺還準,到點就喂。這好不好?其實孩子在用他的方式來表達自己,他會表達得越來越精準。其實這也是他的承擔——他承擔聆聽和表達自己內心需求的任務。但是,如果我們把他這種表達的任務都給擔起來了,他就不需要承擔了。實際上這對他不好。

  這是很小的例子,孩子成長過程中有很多這樣的事情。本來,隨著他的年齡增長,他能力強了,就應該承擔更多的責任。然而如果我們都替他做了,他就永遠學不會承擔。

  我們如果做個有心的父母,能夠觀察到孩子現在的狀態是什麼樣的,他能夠完成的事情是什麼,應該擔起的責任是什麼,而且讓他去承擔,那麼他擔的責任會越來越大,在這個過程中,責任感就慢慢地被培養起來了。

  實際上,責任就是生活中很多很多小事,他能不能夠做,有沒有意識到要去做;他有沒有照顧到自己、照顧到別人、照顧到環境。這個意識不是突然產生的,而是在生活中的很多很多小小的細節中慢慢建立起來的。我相信這個母親在這方面應該是做得不錯的。

  搜狐母嬰:你覺得,現在的媽媽普遍缺乏的是哪些方面?

  徐凡:很有可能就是替孩子擔了很多事情,怕孩子擔的太辛苦。

  替孩子擔當一些事情,有時候是屬於我們的責任,我們應該扛起來的,這是我們愛的一種表達。但是如果我們扛得過了,把該屬於孩子扛的東西也扛掉的時候,問題就出來了。

  搜狐母嬰:這可能是很多父母比較擔心的事,不知道哪些事該幫,幫到什麼程度,這是一個難題。

  徐凡:父母需要時時刻刻觀察這個孩子,和孩子有一個互動,把孩子能夠擔起的事情慢慢交給他,讓孩子逐漸能夠看到,自己還有什麼事情可以做,還可以擔起什麼事情。其實,他自身的能力感也是在成長的。

  搜狐母嬰:對於不同年齡段的媽媽,你有什麼具體的建議?比如0~1歲。

  徐凡:0~1歲的孩子,你要讓他自己表達自己的一些願望,而且表達得越來越精準。這並不是說,你處在一個沒有準備的狀態,但是如果孩子不用自己的方式表達出來你就去滿足的話,恐怕就會弱化孩子自我表達的願望。孩子沒有表達餓的信號的時候你就去喂,甚至會損壞他的胃口。他沒想吃,是不是一定要塞給他吃?如果覺得時間到了,其實也可以先誘惑誘惑他,看他想不想吃。當孩子沒想幹什麼的時候,父母的行為一定要稍微慎重一點。

  搜狐母嬰:那1~2歲呢?

  徐凡:1~2歲的孩子能跑能跳了。這個時候,孩子的腿部力量沒發展好,走不快也走不遠,因此,如果你真的想讓他自己走,不著急的時候可以,要是很著急的時候最好別這樣,因為這個事情孩子還擔不起來。

  但是你要給他走的機會。比如說,你給孩子設定一個估計他能夠走到的距離,留出充分的時間,而且在路上有足夠多的可吸引他往那個目標走的東西。因為這個時候,讓他走到一個遠的目標,他可能會不願意。但是在這個過程當中,如果他能被一件一件小事吸引著,比如走走馬路牙子、把一個什麼東西扔到那裡面去,或者那兒有一個樹葉去撿起來看看等等,他就有可能走過去。這樣,既鍛鍊了身體素質,同時又讓他完成了適合他的任務。

  所以,你給他設計的那些讓他去做的事情,都是目標比較小的,是能引起他的興趣的。通過你們之間的互動,使孩子自己能夠完成,能讓他對自己產生一種自信。這也是需要一個一個小目標慢慢地搭建起來的。

  搜狐母嬰:2~3歲呢?

  徐凡:我想總的原則是,你根據孩子的能力一步步地給他加。比如說1~2歲選擇讀物是媽媽選的居多,孩子聽不聽你得觀察。到2~3歲,孩子的語言能力也上來了,你選睡前故事的時候可以更多地考慮孩子的願望。比如:讓孩子來挑書;你給他講一半故事,他給你講一半故事;或者講到哪兒忘了,讓他補充一點。這個時候孩子的語言、詞彙都相當豐富了,閱讀會越來越成為你們交流中的重要內容。

  搜狐母嬰:3~6歲呢?

  徐凡:3~6歲孩子理解的事情相對多了,父母親也願意他們利用學前比較空閒的時期來學一些東西。這個時候尊重孩子的意願是特別重要的,同時也要幫孩子發現自己的願望,有機會去嘗試很多東西。在有興趣的狀態下,對某些領域進行探索,通過自己的探索和與其他小朋友交流,最後確認自己是不是對這個事情很有興趣。是否願意長期學下去。

  我覺得,選擇學不學某種東西,要有一個和同伴、老師、父母,包括和他所要練習的這些器具之間有一個很好的互動。如果他僅僅看了一場音樂會,就說想去當鋼琴家,那麼他喜歡的是什麼?是掌聲?還是表演者穿的衣服?說不清的。如果他和所有與此相關的事情有了交流,他對自己也就有了一個充分的認知:到底喜歡還是不喜歡。

  但是很多孩子可能介於中間的狀態,沒有強烈的喜歡或者強烈的不喜歡。這個時候,某一個同伴是不是真的喜歡,可能會影響到你的孩子的興趣;某一個老師是不是真的熱愛,也會影響到他。就是說,這些因素就會成為影響孩子的更強的因素。你首先要注意自己的孩子,其次也要注意到影響孩子情緒的這些因素。

  4~6歲階段的孩子都會慢慢體會到,自己到底克服困難的力量有多強,這也是這個階段要開始慢慢引導孩子的。你給孩子一個他喜歡的東西,但是假如環境給他的打擊非常強烈,就是說,他遇到的障礙是不可逾越的時候,他不會建立起自己能夠戰勝某些挫折的信心。

  每個孩子在學習一門藝術的過程中或多或少都會遇到一些困難,有的強一點,有的弱一點。但是我們怎麼陪伴孩子渡過他的困難,對孩子建立戰勝挫折的自信是很關鍵的。你發現孩子真的喜歡這個,僅僅在這個檻上過不去的時候,就需要把很難的任務幫孩子做分解。好比說,這個任務既需要照顧左手又需要照顧右手,他顧不過來,這時候你要給他拆成先訓練好左手或者先訓練好右手,然後再慢慢配合。老師可能是針對孩子的平均能力來布置任務的,但是孩子是有差異的,這時候如果父母稍微用點心幫一把,或者跟老師做一個交流,看看老師能不能想想辦法。

  有些事情,我們也可以鼓勵孩子去交流。這個年齡段的孩子,不是都特別擅長交流。我們可以給他做示範:這個問題可以怎麼問老師。孩子有時候很無助,他不知道該怎麼問,或者擔心老師會不會說我很蠢?我們主動給孩子示範一下,提出很蠢的問題,可能也是重要的。就是要告訴孩子,其實有的時候我們可以問看上去很蠢的問題,這也是突破內心的障礙,給孩子勇氣,讓他渡過這種挫折。

  如果孩子嘗試了一段,真的不喜歡這個東西,或者漸漸發現自己更喜歡什麼了,我覺得退出也未嘗不可。學不學這個東西,取決於我們對這個東西的追求,對這個東西的熱愛。我們不能因為困難而退出,每一個困難都有一點一點可以克服的地方,都可以找到方法來克服。這對於孩子建構自己方方面面的能力都是很重要的,因為在這個階段,是他各方面能力迅速發展,各方面知識打底子的一個時期。

  剛才我們講到承擔責任,講到自己選擇自己未來的一個責任。其實還有一點,就是說這個孩子其實非常懂得怎麼去愛他的媽媽。

  我不知道他們以前是怎麼互動的,但是我想,在這個過程中,從小到大他一定是有很多很多的機會來表達自己對媽媽的愛。

  其實,愛別人的能力,或者為別人做一些什麼,也是需要學習和練習的。母親的榜樣作用很重要,同時孩子有沒有實踐的機會也是同樣重要的。我相信,這個孩子在成長的過程中一定會得到很多的機會來為他周圍的人做一些事情,同時他知道自己做的這些事情,這些行為給別人一種很好的感受。如果沒有這樣的過程的話,我估計他做不到今天這樣的程度。這不是突然產生的。

  搜狐母嬰:您本人的教育理念是怎樣的?

  徐凡:我不知道怎麼談我本人的教育理念。我覺得,每一個孩子都是一個獨立的小公民,應該充分尊重他的獨立性,相信他有一種內在的發展動力。但是,我們賦予他什麼樣的內容,賦予他什麼樣的思想、情感和價值觀,即取決於我跟他的互動,也取決於他跟環境的互動。

  我很尊重他的能力上的發展,也尊重他自主願望的選擇。同時我也相信,我能夠影響到他發展的方方面面,比如信息的提供,我對事情的態度,我的價值觀,我對周圍人的關心,是不是很友好地對待這個世界。這些內容性的、思想性的東西,都是我們可以影響到他的。因為他的內在的成長動力要在和這個社會的互動中得以實現。他必須要在這個社會上生存,要傳承這個社會的文明,在這個基礎上有所創造、有所發展。我們既要把他天生具有的這種吸收和學習的能力保護好,別傷了他的胃口,同時又要給他足夠的條件,物質的和精神的營養,讓他吸收好的、合適的東西。

  搜狐母嬰:在與孩子的相處過程中,孩子做過什麼事情讓你感動?你的孩子很大,這種事情很多吧,說一件。

  徐凡:那是孩子很小的時候,那時她還不那麼會做針線。

  那是一個冬天,我拎著菜什麼的,手很涼很涼地就回來了。孩子說,我要給你做個東西,就把我那一堆做針線活兒的東西都拿走了。我也不知道她要給我做個什麼,心想不就是孩子玩嘛。好幾天以後,她送我一個特別讓我心動的禮物:一雙手套,紅的。我知道那個手套我也戴不進去,但是我真的好感動。這就是孩子的一種表達。

  搜狐母嬰:母親節到了,你想對孩子說些什麼?

  徐凡:我想對孩子說的是:孩子教會了我怎麼做母親,我很感謝她。

相關焦點

  • 「樹文明家風 育時代新人」——《父母必讀》雜誌創刊40周年主題...
    》雜誌原主編杜廼芳、徐凡,現任主編惲梅等齊聚一堂,共同慶祝《父母必讀》雜誌創刊40周年。與會嘉賓向《父母必讀》雜誌40年來取得的成績表示祝賀。全國婦聯家庭和兒童工作部部長陳曉霞希望《父母必讀》雜誌能繼續發揮自身優勢,堅守辦刊初心,以問題為導向,面向家長,宣傳普及科學實用的家庭知識和理念,在「樹文明家風 育時代新人」中作出新的更大的貢獻。
  • 《父母必讀》40年樹文明家風育時代新人
    12月11日,「樹文明家風育時代新人」《父母必讀》雜誌創刊40周年主題活動在北京出版集團舉行。北京市委原副書記、中宣部原常務副部長徐惟誠,北京市委宣傳部副部長、北京市新聞出版局局長王野霏及各領域專家與《父母必讀》雜誌原主編杜廼芳、徐凡,現任主編惲梅等齊聚一堂,共同慶祝《父母必讀》雜誌創刊40周年。1980年,《父母必讀》誕生於改革大潮初湧年代,是中國創刊最早、影響力廣泛的家庭教育期刊。國家名譽主席宋慶齡為其題寫刊名,時任全國婦聯主席康克清撰寫發刊詞。
  • 《父母必讀》走過40年,讀者、作者共敘深厚情緣
    「我的孩子是和《父母必讀》雜誌一起成長起來的」「它是我科普寫作的啟蒙老師」「我懷孕時,媽媽給我推薦了《父母必讀》」……12月11日,「樹文明家風 育時代新人」——《父母必讀》雜誌創刊40周年主題活動在北京出版集團舉辦,讀者、作者們述說著自己與這本雜誌的深厚情緣。
  • 《父母必讀》走過40年,讀者、作者共敘深厚情緣
    「我的孩子是和《父母必讀》雜誌一起成長起來的」「它是我科普寫作的啟蒙老師」「我懷孕時,媽媽給我推薦了《父母必讀》」……12月11日,「樹文明家風 育時代新人」——《父母必讀》雜誌創刊40周年主題活動在北京出版集團舉辦,讀者、作者們述說著自己與這本雜誌的深厚情緣。
  • 「樹文明家風 育時代新人」:《父母必讀》雜誌40歲生日快樂!
    12月11日,「樹文明家風 育時代新人」《父母必讀》雜誌創刊40周年主題活動在北京出版集團12層多功能廳隆重舉行。與會嘉賓向《父母必讀》雜誌40年來取得的成績表示祝賀。1980年,《父母必讀》誕生於改革大潮初湧年代,是中國創刊最早、影響力廣泛的家庭教育期刊。國家名譽主席宋慶齡為其題寫刊名,時任全國婦聯主席康克清撰寫發刊詞。創刊號甫一出版,首印10萬冊,加印26萬冊,受到全國家長的青睞。《父母必讀》從創刊之日起,致力於將健康、快樂、幸福,有著良好道德感與價值觀念的孩子帶入成人社會。
  • 《父母必讀》創刊40周年:用高質量內容支持千萬家庭健康養育
    1980年春天,《父母必讀》雜誌創刊,這是新中國第一本家庭教育刊物,也是第一本面向家庭介紹母嬰健康知識和家庭教育理念的科普雜誌。創刊號甫一出版,首印10萬冊,加印26萬冊,受到全國家長的青睞,並逐漸成為北京出版集團旗下的知名品牌期刊。
  • 《父母必讀》雜誌紀念創刊40周年
    本報電 (記者張鵬禹)12月11日,「樹文明家風育時代新人」《父母必讀》雜誌創刊40周年主題活動在北京出版集團舉行。當天,0—12歲兒童成長與家庭教育知識服務產品——育朵App正式上線。《父母必讀》雜誌創刊於1980年,是改革開放後創辦的第一本家庭教育雜誌。雜誌自創刊之日起,就致力於將健康、快樂、幸福,有著良好道德感與價值觀的孩子帶入成人社會,至今出版超過500期,匯集各領域專家學者近千人,發表過的文章萬餘篇,多次榮獲「國家期刊獎」。現已逐步建立起家庭教育的支持體系,形成集期刊、圖書、新媒體矩陣、品牌活動、養育研究等為一體的融媒體傳播平臺。
  • 秋季疫苗-搜狐母嬰
    在國內核心醫學期刊發表多篇論文,並編著出版育兒書籍《聰明寶寶吃出來》及《醫師媽媽的小兒疾病照顧經》;自2008年起擔任搜狐母嬰頻道及《母嬰世界》雜誌指導專家。 現任中華醫學會兒科分會兒童保健學組成員兼秘書、中國優生科學協會理事、中國優生科學協會小兒營養專業委員會委員、北京預防醫學會兒童保健專業委員會委員、北京健康管理協會理事、北京醫學會健康管理專業委員會委員、北京體檢質量控制與改革委員會委員、全國心繫新生命專家委員會主任委員等職,為多家育嬰雜誌及網站的專家團隊成員。
  • 搜狐母嬰專訪木馬玩具公司經理甘露平
    搜狐母嬰:很高興接受我們的採訪,可能很多網友都很希望了解一下企業的品牌和產品,能大概介紹一下嗎?  搜狐母嬰:您那個木馬名字由此而來?  搜狐母嬰:填補兒童早期教育這塊的空白。  甘露平:把產品和教育理念結合在一起。
  • 2012搜狐寶寶秋季運動會-搜狐母嬰
    很多小寶寶一大早就跟著父母來到比賽場地,高興的等待著活動的開始…[詳細]   10月27日,「2012搜狐寶寶秋季親子運動會
  • 鳳凰時尚專訪《Perfect Time 時計》雜誌主編常偉
    常偉先生《Perfect Time 時計》鐘錶雜誌主編作為鳳凰時尚2012巴塞爾鐘錶珠寶展的特約報導員,在前方為我們發送現場微博,並且接受了我們的獨家專訪。
  • 《父母必讀》創刊40周年 專家再談家庭教育
    「樹文明家風 育時代新人」《父母必讀》雜誌創刊40周年主題活動在北京出版集團舉行 高凱 攝中新網北京12月12日電 (記者 高凱)中國創刊最早、影響力廣泛的家庭教育期刊《父母必讀》11日舉行創刊40周年慶祝活動,中國青少年研究中心家庭教育首席專家孫雲曉
  • 原《壹讀》雜誌主編林楚方加盟今日頭條
    2月28日,騰訊科技獲悉,原《壹讀》雜誌主編林楚方已經加盟今日頭條,並負責公關與品牌方面的業務。昨天上午,曾被譽為「當下最具有網際網路思維的雜誌」的《壹讀》稱,因為壹讀傳媒本身轉型需要,將全面收縮《壹讀》雜誌的發行工作。
  • 2012CBME孕嬰童展-搜狐母嬰
    搜狐母嬰直播間搜狐母嬰 幸福有我才完整在中國GDP持續高增長、80後父母思想新潮、嬰幼兒早教需求升級、教育普遍受重視等因素的推動下,新一輪孕嬰童產品市場「掘金潮」即將引爆。業內人士指出…[詳細]商機無限商機無限,2012孕嬰童產業盛典期待加入    2012年,CBME孕嬰童展、CBME童裝展於7月18日-20日舉行,屆時將在上海新國際博覽中心開設10個館,總計115,840平米,較2011年增長44%,預計將有1,900個參展品牌,吸引9萬人次海內外專業觀眾前來參觀、洽談…[詳細]出品:搜狐母嬰
  • 聊天實錄:《三聯生活周刊》主編朱偉做客搜狐
    搜狐網副總裁李善友(左)、《三聯生活周刊》主編朱偉(中)、搜狐新聞中心總監曾伏虎(右)   (提要)  在「主編殺手」中生存  主持人劉峻說:在您之前三聯有過好幾位主編我現在同時管著三聯書店的其他三本書的經營,《讀書》、《競爭力》、《愛樂》等三本雜誌。我也同時當著《競爭力》的主編。方向明現在做執行主編,《競爭力》做很長的時間銷量不是很好,我們對它經過一些調整,使得它比較會多地靠近指導消費者進行投資和經濟啟蒙的雜誌。
  • "閃靈"樂團上英知名搖滾雜誌
    英國知名搖滾樂雜誌Rock Sound三月號大幅報導這支臺灣重金屬樂團,對「閃靈」的音樂才藝給予正面評價,為臺灣的搖滾樂在國際流行樂壇打響名號。發行量約二萬三千三百份的《Rock Sound》,是搖滾樂迷必讀的重要音樂期刊,報導內容主要介紹歐美重金屬搖滾樂團,較少觸及亞洲樂團,三月號不僅在封面裡以顯著位置全頁刊登閃靈團員照片,並以二整頁跨頁刊載專訪主唱的報導及彩色相片,這是《Rock Sound》首次大規模報導臺灣的搖滾樂團,除顯示臺灣搖滾樂已屆國際水準,同時有助提升臺灣的在國際流行樂壇的地位。
  • 德國著名女性雜誌專訪馨月匯月子會所
    >德國著名女性雜誌專訪馨月匯月子會所2016-01-05 10:45:56出處:PCbaby作者:佚名日前,德國最受歡迎女性雜誌《Brigitte》的記者專程前來中國上海,走訪了全國知名月子會所馨月匯,探尋中國如今的「月子秘密」。  馨月匯CEO韓國強、馨月匯(浦東)月子會所總經理王陽光接受了專訪,以下是部分採訪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