漲知識,Cirspr/cas9基因手術技術,可能會讓人類擁有無限的生命

2021-01-12 第六維度

為了讓大家明白什麼是Cirspr/cas9技術,我們首先了解什麼是基因。

我們都知道人是有細胞構成的,我們把細胞放大會看到細胞核,細胞核用來儲存遺傳物質。當我們再把細胞核放大,就會看到雙螺旋的結構,那麼這個雙螺旋結構就稱之DNA,也叫作脫氧核糖核酸。脫氧核糖核酸由核苷酸構成,而核苷酸有三個部分,其中就包含了鹼基。當我們把脫氧核糖核酸再次進行放大,就會發現它是一個雙鏈結構,它有成對的鹼基對。

鹼基分為四種,分別是A.T.C.G.而且它們之間有一個互補的對應關係。如果上面是A 那麼下面就一定對應著T,如果上面是C,下面就一定對應著T。如果一條DNA的鹼基上面是A.A.C.T.G.那麼下面就是T.T.G.A.C. 就是這樣的對應關係。這就是DNA的基本結構。科學家對於DNA的仔細研究,發現鹼基的順序,就代表了人類的一種遺傳信息,又被稱作基因密碼。所謂破解基因密碼,就是要破解一段鹼基的順序,代表了什麼內容。例如:A.C.A 代表人的大眼睛,C.A.C 代表了大長腿,A.T.A.G.C.代表了身高一米八.等等.. 其實就是遺傳信息隱藏在DAN的鹼基順序之中,科學家便把能夠實現一定功能的鹼基序列就稱之為一個基因.

那麼基因是怎麼影響人的呢?為什麼有的人長的好看,有的人長的高,有的人長了黃頭髮呢?科學家認為DNA儲存在細胞核中,它不會直接指導蛋白質合成.它首先會通過一種過程叫做轉錄,會生成一種單鏈的結構叫做RNA,也就是核糖核酸.而核糖核酸可以自由的跑到細胞核的外面,從而指導蛋白質合成,這個過程叫做翻譯.就是要把一段DNA信息告訴蛋白質.而這個蛋白質就知道要作為我們身體的哪一個部分的結構.這樣的過程就是DNA指導生物結構的過程.

基因的問題科學家們已經早在上個世紀50年代就已經開始研究了.而Crispr技術是本世紀才出現的.那麼什麼是Crispr? 我們就要從微生物來談起了.

微生物包含細菌、病毒等,而病毒不僅導致人會生病,它還可以殺細菌。還有很多病毒是專門用來殺細菌的。而這種專殺細菌的病毒,我們就稱之為噬菌體。在海洋裡,每天都會有40%的細菌會被噬菌體殺掉。

噬菌體會降落到細菌的上面,然後在細菌的身上打一個洞,然後把自己的DNA釋放進去,被釋放進入細菌體內的DNA就會不斷複製,當複製的足夠多,就會長出蛋白質外殼。當長出外殼後那麼這個細菌就不再有價值了,然後噬菌體從這個外殼裡鑽出來,同時細菌就死亡了,噬菌體複製了自己,這便是噬菌體的工作流程。

科學家們很早就開始研究這個問題,但是到了1987年的時候,有一個日本的科學家石野良純研究細菌的DNA結構,發現DNA結構在大腸桿菌內的結構會很奇怪。因為他發現大腸桿菌的DNA會出現重複的結構。例如:A.A.C.G----A.T.G.T----CAGA----ATGT----TGAC----ATGT-這樣的一段結構中我們就發現當一段DNA鏈之後出現了ATGT,而後面反覆出現ATGT,這便是石野良純發現的奇怪之處,由於病毒和細菌這種生物是級小的,所以它的DNA表達是非常簡單的,緊湊而高效的,如果出現了很多重複的結構,表達同一個意思,那又有什麼特殊意義呢?把重複的去掉不是更好嗎?所以石野良純想不明白這是為什麼。後來很多科學家發現很多的細菌都出現了這種重複的結構一直都不清楚到底是為什麼。而這樣一個奇怪的重複結構問題,持續了20年沒有人能夠解答。

直到2002年才明白是什麼意思,而到了2005年才被科學證實。

2005年一個法國科學家巴蘭古,巴蘭古是法國一家酸奶公司的科學家。我們都知道酸奶裡面有很多的細菌,這些細菌都是對人體有益的細菌。而他們酸奶裡的細菌會經常被噬菌體大批的殺掉。巴蘭古就想酸奶的細菌如何才能不被噬菌體殺掉呢?於是他便做了一個實驗,他把鏈球菌和噬菌體放在一起,結果發現鏈球菌大量死亡,同時也有極少的一小部分細菌活下來了。他便針對活下來的細菌進行研究發現,活下來的細菌就出現了重複的DNA序列結構。他又仔細的研究發現這種重複的結構是來源於噬菌體的,結果表明細菌對噬菌體有一定的防禦機制,當細菌活下來的時候便會把噬菌體的DNA切下來一小段,同時把自己的DNA鏈斷開,把切下來的噬菌體的DNA插入到自己的DNA裡面,於是細菌就發生了變異。左右兩邊還是自己原來的DNA,而中間插入病毒的DNA,它這樣做為了識別是這一段不是自己的DNA,所以在病毒的DNA前面和後面加入了一段重複的序列,這表示已經認識這個病毒了。當這種病毒再次殺這個細菌的時候,這個細菌已經認識了這種病毒,就會分泌一種RNA也就是核糖核酸,分泌出的RNA它會起到一種定位的作用,它可以對DNA進行觀察,有沒有一段DNA是插入自己體內的DNA是一樣的呢?當RNA發現了一段DNA是和自己插入的DNA一模一樣的,於是RNA就會指揮一種蛋白質叫cas9,讓cas9把噬菌體切斷,所以被切斷的噬菌體就掛掉了。這樣就起到了防禦機制。而cas9它是一種酶,這種可以切斷DNA就像一把手術刀一樣。科學家們就思考這種切斷DNA的方法是否可以使用到動物或人類的身上呢?首先通過RNA進行定位,找到想要切割的一段DNA序列,再通過cas9這種蛋白質進行切割,切割後DNA還會通過一些機制合起來,那麼這種方法就可以用在基因手術上面。這就是Crispr/cas9技術。

Crispr就是指重複的序列,cas9就是手術刀。比如我們想切掉一段不好的DNA。當我們了解一段基因的作用,再通過製作合成可以定位的RNA,用RNA來檢查這一段DNA的具體位置,再把RNA和cas9蛋白質同時注入到細胞內,RNA就會開始定位尋找要切斷的DNA,找到後cas9就會把這一段要切掉的DNA切斷,這樣便實現了基因手術。理論上說這個方法不僅可以刪掉一段DNA,也可以按想要的序列進行編制,這樣一來,不僅可以對抗疾病,而且還能使人的壽命大大延長,甚至還有人認為可以達到無限的生命。因為有一些生物有一些特殊的本領來自於它的基因,可以返老還童,那麼把這種生物的基因切下來編制到人的DNA內,人類的生命是不是就可以無限了呢?這也是有可能的,並不是天方夜譚。因為DNA可以進行編制,完全可以把其他生物的DNA編制到人類的DNA內。

目前各大國家都在開展這種基因手術的實驗,用於對抗癌症,遺傳病症,加強人體細胞免疫功能等,但是目前還沒有哪個實驗敢把這種技術用於人類的DNA上。

相關焦點

  • 【綜述】治療性CRISPR/cas9技術研究進展
    最近的幾項研究,成功地應用 Crispr/cas9 糾正動物模型,體細胞和體外誘導的多能幹細胞中引起疾病的突變基因,這也對基因組編輯技術應用於臨床燃起了希望。我們對近期應用 Crispr/cas9 技術用於基因治療研究做一綜述。
  • 當人類生命可以被設計:「基因編輯嬰兒」案背後的倫理
    這一事件讓我們思考,狂飆突進的生命科學研究究竟有無倫理和監管的邊界。 在這一切的背後,隱藏著一個更為深刻的疑問:關於每個人類個體、關於人類這個物種、關於人類的未來,操起生物學這把利器,我們究竟能做什麼,我們又不能做什麼?正如王立銘在他的新作《巡山報告·基因編輯嬰兒》一書中所說的:對於古老又年輕的生命科學來說,我們身處一個波瀾壯闊的偉大時代。
  • 什麼是CRISPR/Cas9基因編輯技術?
    她們「研發了一種基因編輯方法」,重寫了「生命密碼」。這種技術工具名為CRISPR/Cas9。但它到底是什麼?有何潛力?是誰為它奠定了基礎?據埃菲社馬德裡10月7日報導,它是一種生物學工具,能以前所未有的精度來編輯基因組,而且比以前的其他任何方法都更簡便、成本更低。
  • 醫學裡程碑:CRISPR基因編輯療法完成首例人類臨床試驗
    2012年火爆至今的第三代基因編輯技術CRISPR/Cas9終於邁出歷史性一步。上述最新進展宣布後,Crispr Therapeutics股價當天飆漲25.20%至39.65美元,為一年多來的最大漲幅。相關生物科技公司股價也走高,Editas Medicine和Intellia Therapeutics股價分別上漲5.33%和6.06%。
  • (從分子生物學視角看CRISPR-Cas9技術敲除人CCR5基因)
    如果連辯論的權利都沒有的話,那如果能做得好科學研究?不管怎麼樣,關於賀博士的消息仍然如鋪天蓋地的霧霾,席捲了大家的朋友圈。那麼到底什麼CRISPR-Cas9敲除技術呢?這技術能用來敲人嗎?敲除CCR5基因能預防HIV嗎? CCR5基因敲除以後有沒有副作用呢?小白為您一一解答。
  • PNAS:構建出提高CRISPR-Cas9基因編輯精確度的新變體---SaCas9-HF
    2019年10月13日訊/生物谷BIOON/---在一項新的研究中,來自中國香港城市大學的研究人員開發出基因編輯技術CRISPR-Cas9的一種新變體,它有潛力在人類基因治療期間提高基因編輯的精確度。相比於野生型CRISPR-Cas9,這種新變體降低了DNA中出現的意外變化,這表明它可能在需要高精確度的基因療法中發揮作用。
  • 基因編輯嬰兒有沒有可能成為「超人」或「怪胎」?
    得到上的生物醫學科普人王立銘教授緊急發文: 為什麼基因編輯嬰兒在今天不可原諒?今天是一個註定要載入人類歷史的日子,這是對人類科學尊嚴和科學精神的踐踏。所以,關於這件事情,我想我還是先從科普的角度入手,先給你提供一些真實準確的背景知識,一切觀點都應該建立在事實之上。 首先,很多人都看不懂這條新聞中被頻繁提到的基因編輯技術CRISPR-cas9以及脫靶到底是什麼意思。
  • 紀錄片人類本性(Human Nature),講述Crispr基因編輯技術的故事
    紀錄片《Human Nature》告訴我們,21世紀最大的技術革命不是數字,而是生物。一個叫做CRISPR的技術突破,讓我們前所未有地控制了生命的基本組成部分。它為治癒疾病、重塑生物圈和規劃人類的孩子打開了大門。
  • 基因編輯嬰兒與人類遠景:誰的世界?
    如果是真的,那就更可怕,人類可能會面臨這樣的選擇:是否允許這兩個孩子,把他們被修改的基因遺傳給下一代。如果不允許,法律和倫理的依據又是什麼?這將是一個巨大的困境。根據現有的媒體報導,可以給賀建奎的「研究」做一個基本畫像。首先,這算不上什麼科研成果,因為這樣的事情早就有人可以做,只是他們選擇不做,至少不敢公開地做。
  • 原衛生部副部長:基因編輯嬰兒事件如不嚴肅處理 中國科技界將聲譽...
    28日上午,剛結束一臺手術的國家器官捐獻與移植委員會主任委員、原衛生部副部長黃潔夫及北京協和醫院多位醫生一起接受《環球時報》記者的專訪,黃潔夫呼籲,我們國家亟需設立國家層面的生命科學倫理委員會,以統一監管生命科學技術,相關法制建設也應及時跟上。「這件事情如不嚴肅處理,中國科技界將在世界舞臺聲譽掃地!」
  • 兩位「女神」登頂,發現高效基因編輯技術;A股...
    她們的研究為在人體以及其他動物細胞上實現基因編輯奠定了重要基礎。諾貝爾委員會在官方頒獎詞中表示:「藉助這些技術,研究人員可以非常精準地改變動物、植物、和微生物的DNA。CRISPR /cas9基因剪刀徹底改變了分子生命科學,為植物育種帶來了新機遇,有望催生創新性癌症療法,並可能使治癒遺傳性疾病這一人類夢想美夢成真。」
  • 論文解讀——B族鏈球菌的定植和致病性與Cas9 有關
    今天給大家介紹的一篇文章,就是探討Cas9&nbsp在GBS致病性及定植中的作用,結果如下:1、構建ST-17&nbspGBS&nbspCas9缺失株:△cas9株在培養基中生長以及莢膜的產生與野生株無明顯差異
  • 人類生命的迷局,科學正在不斷的破解,一些你不知道秘密被揭曉!
    當我們對著宇宙的時候,人們都知道自己生命的短暫,跟宇宙中任何一個星體作比較,人類的生命幾乎是有限的令人覺得可悲。所以美女小倩記得有一些文學家說,人類出生就是為了等待死亡。由此可見生命對於人類來說是十分短暫的,這件事情自然是人類的一個悲哀。
  • 基因編輯對於人類到底意味著什麼?
    基因編輯技術就是一把雙刃劍用好了確實可以給人類文明帶來積極的影響,但是如果控制不好或者沒有好的監察系統,只會給人類帶來無限的災難。基因編輯技術就像是潘多拉的魔盒,如果打開了就再也收不住了。所以個人的看法是:無論出於什麼目的,基因編輯技術絕對不可以在人類身上應用。
  • DeepTech發布生命科學十大技術趨勢,基因編輯在列
    DeepTech方面認為,2019年生命科學領域會進入一個全新時代。在2019年,包括CRISPR基因編輯在內,合成生物學技術、單細胞多組學技術等前沿生物技術將繼續取得革命性突破,並進一步改變生命科學領域的遊戲規則,也改變我們生存的這個世界。全球生命科學及醫療健康領域市場規模日益龐大。
  • 122名中國科學家聯名譴責 基因編輯嬰兒事件為什麼不能原諒
    「因為CRISPR基因編輯技術雖然是比較成熟的基因編輯技術,但可能存在脫靶問題,也就是說具有潛在的風險,並不是只有好處沒有壞處的。這是一把雙刃劍。」汪浩認為,因為潛在的危險,如今這項技術還沒有準備好被使用在人類身上。在汪浩看來,這個事情在倫理上是通不過的,「因為CRISPR基因編輯技術可能帶來不可預測的基因變化。」
  • Science子刊:基因編輯工具CRISPR-Cas9遭遇新挫折!新研究揭示它可...
    圖片來自CRISPR-Cas9是一種在過去十年中開發的基因編輯技術。它切割出基因組中不需要的部分,並插入新的DNA片段。人們已經進行了許多研究來測試這種技術,以期有一天可以將它用於修復導致疾病的遺傳缺陷。有關脫靶編輯的報導阻礙了這一目標的實現,這導致了旨在阻止脫靶編輯的新研究。在這項新的研究中,這些研究人員發現這種技術還可以導致大量不想要的DNA重複。
  • 環球網:人類基因組計劃帶給我們的重要啟示
    其旨在測定組成人類染色體的30億個鹼基對的核苷酸序列,從而繪製人類基因組圖譜,並辨識其載有的基因及其序列,達到破譯人類遺傳信息的最終目的。人類基因組計劃在研究人類過程中建立起來的策略、思想與技術,構成了生命科學領域新的學科——基因組學,也可以用於研究微生物、植物、動物。
  • 基因編輯 修改「生命劇本」
    這是美國國內首次進行人類胚胎基因編輯,相關研究成果發表在《自然》雜誌上。這意味著,在治療遺傳疾病方面,人類又邁出一大步。 如修改Word文檔般編輯人類基因 在科幻電影中,「蜘蛛俠」被蜘蛛咬了一口後,DNA發生改變,運動能力突破人類極限,擁有了超強的力量和敏捷性。 「現實生活中,對人類遺傳缺陷基因的糾正同樣是科學家致力研究的方向。」
  • 基因編輯與腦機接口,科技和人類的邊界在哪?
    2020年12月3日舉辦的騰訊 ConTech 大會上,著名神經生物學家魯白、北京大學生命科學學院教授魏文勝,以及清華大學醫學院生物醫學工程系教授洪波,一同就「基因編輯」和「腦機接口」等科學前沿話題,提供了一系列新聞、新知內容,並對技術發展與人類進步之間的關係做出展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