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片來源:全景視覺)
經濟觀察報 記者 溫淑萍 上周,全球科技公司默克在中國宣布,推出GidgetTM電子掃描核對系統。
隨著這一生殖解決方案引入中國,默克醫藥健康的輔助生殖領域正從單純的銷售藥物為主的模式,邁入提供整體解決方案的轉型過程。
從生產藥物、銷售藥物到提供整體解決方案,印證著藥物治療時代的變遷,也對應著一個企業時代戰略的變革。
放眼全球藥物發展歷程,此時已從以往治療疾病時代,走入個性化治療時代。默克中國生物製藥副總裁、生殖業務北亞及澳大利亞負責人高倫博稱,現在生殖和癌症治療領域越來越個性化。而未來藥物世界中,隨著基因研究的更大突破,能更準確的找到每個疾病最基本的原因,將會促使整個治療環境更加個性化。
如果說未來每位患者的疾病治療最終都將走向個性化,那麼默克此時的轉變,顯然是提早布局。默克正是從其優勢領域之一——輔助生殖領域開始了這場布局……
布局時代
想要布局時代就要調整腳步跟隨時代。默克此次輔助生殖領域的轉型,是其藉由優勢細分領域,輻射全業務線打響轉型突圍戰的印證。
默克——處於全球輔助生殖治療領域的領導者地位,在中國市場也是最大的生殖藥物公司。
隨著以GidgetTM電子掃描核對系統為代表的默克實驗室技術產品的引入,高倫博稱,默克將有機會成為中國唯一一家為輔助生殖全過程提供產品的公司,為輔助生殖提供整體解決方案。只不過,現在剛剛開始。
在輔助生殖領域的轉型,高倫博透露計劃用時5年。
默克轉型的推手——默克輔助生殖實驗室產品GidgetTM電子掃描核對系統,事實上三年前已經在歐美上市,通過三年的市場歷練,於5月12日正式宣布進入中國市場,開始進入轉型期。
中國市場對於默克來說是最重要也是最大的市場。默克在輔助生殖領域已有60年發歷史,而深耕中國也已經20餘年。
北京朝陽醫院生殖醫學中心主任李媛教授稱,默克在中國輔助生殖領域20餘年的發展,伴隨了中國輔助生殖領域的發展史。
中國輔助生殖市場在擴大,默克在中國輔助生殖業務的市場也在擴大,隨著產品不斷進入中國市場,默克在中國輔助生殖領域的領導地位明顯加強。最近五六年,中國輔助生殖市場呈現快速發展趨勢。據李媛教授介紹,目前中國不孕不育率已經達到10%—15%,這一比率在全球來看已處於較高水平。
根據中國人口協會、國家計生委(未合併前)聯名發布的《中國不孕不育現狀調研報告》顯示,中國的不孕不育發病率在12.5%-15%,患者人數超過4000萬,即意味著8對夫婦中就有1對患有不孕不育問題。二胎政策開放後,國內符合二孩標準的夫妻大約在9000萬對,其中有6000萬女性在35歲以上。這部分高齡產婦想懷孕,很多都需要輔助生殖手段。
高倫博稱在這一疾病領域,從病因分析,中國和其他國家一樣,40%可能是男性因素,40%可能是女性因素,20%是雙方共有、目前技術還判斷不出來的原因。
在這些問題中,幾個國家間一個明顯的區別是,目前中國患者群體普遍比較年輕,但也正在往高齡方向走。高倫博認為這和整個社會變化有關係,如結婚晚、生小孩晚,那麼發現生育問題也較晚。
而隨著時代的變化以及中國人口基數較大等問題,中國將逐步成為全球最大的輔助生殖領域市場。
事實上這五六年來,默克在中國輔助生殖領域的業績也一路上升,其治療不孕症的知名藥物有果納芬,輔助生殖產品有樂芮、艾澤等。
到目前,默克是中國生殖市場份額最大的藥物公司。據一份統計資料顯示,在2015年時,默克以佔據中國生殖藥物市場將近一半的份額,穩居中國生殖藥物市場第一名,其次為麗珠集團,市場份額為23%,默沙東為11%,其餘市場為其他多數藥企佔據,如金賽藥業、仙琚製藥、長春高新等。
根據PDB數據,麗珠集團生殖管線產品佔公司整體收入的15%,包含亮丙瑞林、促卵泡素等較大品種。長春高新重磅產品重組促卵泡素2015年上市,原有產品生長激素和曲普瑞林也應用於生殖領域。仙琚製藥根據PDB數據顯示,黃體酮、孕酮類產品佔公司收入的25%左右。
而2015年時,中國生殖藥物市場在200億元左右,隨著近些年患者數不斷增加,醫藥界人士預計,這一市場未來將接近千億。那麼,企業間的市場競爭也將加劇。
如果想要持續領先,必須提供更加優勢的產品。也就是說,為了布局未來,默克決定,在中國市場推進輔助生殖領域的全套解決方案。
而前期產品GidgetTM是一種易於使用的手持式設備,用於輔助生殖過程中樣品識別和追蹤。它可以掃描承載著患者樣品的培養皿、試管和其他耗材,從而避免樣品錯配。Gidget?為實驗室提供的功能和益處遠遠超過了單純的監測系統,它可以確保實驗室流程管理規範化和患者跟蹤智能化。
據了解,GidgetTM是由默克和澳大利亞的Genea Biomedx公司在輔助生殖技術(ART)創新項目下合作開發的產品之一,2016年底開始在歐美及日本等地陸續上市。
之後,默克還會源源不斷地將其它輔助生殖實驗室技術產品儘快引入中國,幫助優化實驗室操作流程。默克預計,用五年時間,完成輔助生殖領域解決方案的整合。
高倫博透露,這五年時間會不斷引入新設備,或者軟體來提高解決方案的效率。
高倫博預計五年後,默克在生殖領域將會有全面的產品線,包括藥物、實驗室技術、服務等在內的整合全流程解決方案。今時默克在中國生殖市場是領導者,要想保持領導者地位,就要不斷創新不斷更新。
跟隨時代
關於輔助生殖領域的創新,目前默克的方式中有自己研發,也有與第三方合作研發。
在對高倫博的採訪中,透出的一個信息是,默克在輔助生殖領域解決方案轉型的同時,其也在推動腫瘤、內分泌、心血管等領域的轉型。
對此高倫博稱,默克是一家不斷變化的公司。從默克350年歷史來看,要保持傳承,默克就得緊跟市場的變化。
以變化來看,默克20年前和現在有很大區別。如20年前,默克有大量仿製藥業務,現在已不在主要銷售範圍。如果再從短時間內看,兩三年前,默克線上有處方藥、消費保健品、仿製藥還有抗過敏藥。而目前,消費保健品已經出售,默克的業務越來越聚焦,未來的產品線也將重點關注創新藥物的研發。
據醫藥界人士透露,作為一個家族企業,默克有個基本原則是絕對不依靠單獨的領域。因為要平衡才能長期穩定發展。
事實上這一發展理念,也是企業在不斷觀察和尋找變化中的市場機遇。
高倫博稱在尋找過程中,如果覺得某一方面的市場會越來越重要,也符合默克的長期發展,就會選擇布局和進入。如仿製藥產品,覺得不再符合默克的發展就會剝離。
這讓人不禁想起2018年4月19日,保潔收購默克消費保健業務之事。2017年9月5日,默克發公告稱為了緩解內部資金緊張問題,決定出售消費保健業務。或許這一出售背後,另一層因素是默克覺得消費保健業務不再是默克最重要的聚焦領域。
現在,默克三大板塊業務分別為醫藥健康,生命科學,及高性能材料。以生命科學為例,默克的大動作莫過於2015年完成對西格瑪奧德裡奇的收購,以及與原有的默克密理博業務整合,形成全新的生命科學業務部門。
在這三大業務板塊中,健康和生命科學幾乎是最賺錢的兩項業務,默克2017年財報顯示,醫藥健康業務收益達70億歐元,同比增長4.7%;生命科學業務為59億歐元,同比增長5.3%;而高性能材料業務的液晶業務達24億歐元,同比下滑4.0%。
在跟隨時代、布局時代的發展理念中,默克醫藥健康業通過不斷的研發創新腫瘤產品、豐富普藥及內分泌產品線、引進輔助生殖新產品及技術,目前在中國形成涵蓋7大疾病領域16個藥品的業務布局,業務遍及全國各省市。同時,默克在南通投入1.7億歐元建立本地化的製藥基地,全面開展本地化生產的轉型。
在與高倫博的對話中,得知默克全球在腫瘤領域的布局主要包括腫瘤學、免疫腫瘤學、免疫學三大領域,在國外已經上市了一些藥物,如用於治療多發性硬化的神經系統藥物MavencladTM和與輝瑞聯合開發的PD-L1免疫腫瘤學藥物BavencioTM,該產品目前批准用於治療梅克爾細胞癌和尿路上皮癌,中國也在進行著相關藥物的臨床實驗。
事實上,目前癌症領域來看眾多藥企都在向個性化聚焦,2018年2月4日,中國外商投資企業協會藥品研製和開發行業委員會(RDPAC)在京發布《以藥物創新應對癌症的挑戰2018》報告,該報告稱目前全球共有超過800種癌症藥物在研發過程中,其中73%都是針對個體化治療。
這場報告會議中,羅氏中國醫學部副總裁張方直稱,個體化醫療是未來腫瘤創新治療的方向。
默克生物製藥中國總經理羅傑仁也表示,癌症是全球最重要的公共衛生問題,所有國家都面臨著巨大的挑戰和經濟負擔。隨著科學迅速發展,更多個性化的癌症治療方案會不斷湧現。
關於企業未來還有哪些變化,高倫博稱,默克雖然已有350歲的高齡,但好奇心仍然很強,在好奇心的驅動下,未來仍然會不斷創新,跟隨時代的變化。
而長遠來看,默克作為一個家族企業,雖然也要看下個季度賣的怎麼樣,但或許掌舵者更關注的是長遠發展。
高倫博稱,默克掌舵者更在意的是能否把企業傳承下去。
高倫博稱,默克成立於康熙7年。默克始終是默克,一個時刻保持好奇心、跟隨變化的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