冒充警察實施詐騙
是很多不法分子的慣用手段
很多市民往往因真假難辨從而中招
而且
詐騙「劇本」更新之快、套路之深
種類花樣之多
更是讓人防不勝防
↓↓
套路1:恐嚇對方攤上刑事案件
套路2:冒充警察身份網戀詐騙
套路3:冒充「警察」身份藉口抓嫖騙錢
最近一段時間
在我們身邊
就有不少市民被此類騙局套路
被騙金額從幾萬元到幾十萬元不等
下面
房小藍帶大家看看
他們都是怎麼被騙子「忽悠」的
徐女士
10月13日,在家接到自稱公安局工作人員打來電話,對方表示其涉及案件需要核實銀行帳戶。報警人按照要求操作,將自己的銀行卡帳號密碼告知對方,後發現卡內72萬元被轉走。
袁女士
10月16日,在單位接到自稱公安機關工作人員打來的電話,稱其涉及案件,要求報警人將錢轉到兩張銀行卡內。報警人按照要求操作後,銀行卡內19萬餘元被轉走。現聯繫不上對方,發現被騙。
沈女士
10月20日,接到自稱公安機關工作人員打來的電話,稱其愛人被逮捕,現需要配合公安機關做資產清查工作。報警人按照要求,通過手機銀行向對方轉帳9.2萬元。後經與家人核實,發現被騙。
王先生
10月24日,妻子小孟接到自稱北京市公安局民警的電話,稱其名下護照涉及洗錢案件,需提供個人轉帳記錄。按對方要求通過手機銀行向對方指定帳戶轉帳57萬餘元。後經核實,發現被騙。
謝女士
10月28日,在家中接到自稱北京市公安局戶政科的電話,稱其涉及案件,需要配合資金清查工作。按對方要求在制定連結進行操作後,發現卡內20萬元被轉走,發現被騙。
其實
這幾位市民朋友遇到的是
典型的冒充公檢法詐騙
關於此類詐騙
下面這些套路你需要了解
第一步:取得受害者信任
騙子通過非法手段獲取受害人個人信息,如身份證號碼、住址、電話等個人信息,從而獲取受害者初步信任。
第二步:震懾
騙子會通過嚴肅的語氣,強勢震懾並控制受害人,使受害人一步一步進入騙子的陷阱。
第三步:恐嚇
騙子通過出示偽造的通緝令、拘捕令等文件,增加騙局的「真實性」,讓受害者徹底相信自己捲入一起涉嫌犯罪案件,受害人往往因為內心恐懼而對騙子深信不疑。
第四步:轉帳
騙子聲稱要進行資金調查,誘騙受害人入局。利用受害人想儘快自證清白的心理,要求受害人轉帳,等資金到「國家安全帳號」後,騙局便「大功告成」。
警方提示
公安機關作為執法部門,是絕對不會使用電話方式對所謂的涉嫌犯罪等問題進行調查處理的,公檢法機關及其他部門之間也不會相互轉接電話,也不存在所謂的「安全帳戶」,凡通過電話、QQ、微信等社交軟體要求你對自己的存款進行銀行轉帳匯款的,或者聲稱對資金進行審查的請一概不要相信,以防上當受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