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京突遇挑戰?俄羅斯遠東城市掀起抗議活動,或與美國有關

2020-12-17 海峽快訊

如今,一眾歐洲國家為了擺脫美國對其的影響和掌控,始終在進行著各種各樣的努力,而歐盟國家和俄羅斯之間的合作便是這些手段的其中之一。

雙方不僅達成了在能源領域的交易,更是通過新的結算機制繞開美元,藉此來挑戰美國的霸主地位。在這樣的計劃有條不紊推進的同時,卻突然出現了一些不利因素讓這雙方感到頭疼。

緊隨德國,俄羅斯境內出現抗議遊行

本月1日,在德國首都突然掀起了一次聲勢浩大的示威遊行,而參與到這場遊行中的德國民眾更是達到了足足兩萬人。根據相關消息來看,這些民眾發起這次遊行的目的是為了反對政府的強制隔離措施,同時要求禁止佩戴口罩。

此外值得注意的是,這次遊行或許只是一個開始,因為按照備案,目前還有八十多次的示威活動還沒有具體落實,如果一一實現,很有可能會導致德國陷入一個相當艱難的情況。

實際上,早在德國爆發示威遊行之前,俄羅斯境內就已經出現了規模較大的示威遊行。上個月25日,俄羅斯境內的哈巴羅夫斯克出現了規模相當巨大的示威遊行。

而民眾之所以會採取這樣的抗議行為,主要是因為此前俄羅斯聯邦安全局針對當地的前州長進行了逮捕,隨後當地的民眾就舉行了這樣的示威遊行,如今更是已經持續了將近半個月的時間。

俄羅斯境內的遊行或許存在其他國家煽動

值得注意的是,目前在俄羅斯境內不僅哈巴羅夫斯克出現了這樣的抗議遊行,在其他幾個遠東城市也有這樣的情況,只是規模無法與之進行比較而已。對於國內這樣的情況,俄羅斯的一位官員表示,這次爆發的抗議遊行有很大概率存在其他國家的煽動,才會出現這樣的情況,而最有可能的就是美國了。

要知道,當前美國國內的局勢仍然相當嚴峻,在自己的危機無法緩解的情況下,美國此前就分別在塞爾維亞等地挑起了暴亂或者是衝突,如今俄羅斯和歐盟想要挑戰美國自身的霸主地位,美國採取這樣的手段來對其進行限制也屬於意料之中了。

畢竟美國方面一直以來,為了維護自己的霸主地位可謂是不遺餘力,只要能夠給自己爭取到足夠的利益,美國是不會考慮其他國家的情況和利益的。面對這次境內出現的大規模遊行,普京究竟該如何應對,也是給他的一項嚴峻挑戰。

相關焦點

  • 普京新任期首訪為什麼不去美國?
    普京新任期首訪不去美國分析人士認為,雖然普京對西方持強硬立場,但俄美關係不會因普京重新執政而出現明顯轉變據俄羅斯總統府官方網站發布的消息,俄總統普京9日在與美國總統歐巴馬通電話時表示,由於忙於政府組閣事宜
  • 俄羅斯突然爆發混亂,普京痛斥動亂者點名美國
    俄羅斯的天,塌了!?1月26日據俄新社報導,普京對外表態,堅決聲明自己沒有經商,否認自己擁有奢華宮殿。同時,他提到美國騷亂的例子,普京表示根據其國內恐怖主義法規定,襲擊國會大廈的人將面臨15至25年徒刑。但在俄羅斯,普京僅以很輕的罪名將動亂分子逮捕。到底發生了什麼事?
  • 普京跟美國人的這個玩笑開大了!
    博爾頓則笑著回應普京的發問稱:「但我沒有帶來橄欖枝」。  普京意味深長地回答道:「我覺得也是。」美國國徽 圖自俄通社  隨後,普京還評論了美國國徽的座右銘,並表示儘管存在分歧,俄美就有關事宜尋求共同點是可能的,也是必要的。博爾頓也表示了贊同。
  • 俄羅斯抗議之聲席捲全國:反對提高退休年齡
    據調查,90%俄羅斯人反對這一改革,並在隨後的幾周內發起了多次抗議。由於反對聲浪過大,總統普京最終作出一定程度的妥協。8月29日,普京在電視講話中表示,女性退休年齡改為60歲,男性退休年齡不變。然而,普京罕見的「退讓」並沒能平息民眾不滿,俄羅斯多個城市爆發抗議。
  • 日本人在俄羅斯攤上大事了,總統普京當面發出警告:你給我閉嘴!
    圖為俄羅斯總統普京近日,據媒體報導,日本人在俄羅斯攤上了大事了,在最近的俄羅斯新聞發布會上,俄羅斯總統普京完全不給日本人面子,在日本記者談到未來可能發生核戰爭時,當著所有人的面對日本人發出警告稱圖為俄羅斯飛彈作為世界上核武實力最為強大的國家,俄羅斯目前擁有數千枚核彈頭,總量甚至比美國還多,但目前受美國退出中導條約關係的影響,俄羅斯也不得不考慮重啟中程飛彈的發展,而將來美國最有可能部署核武器的地方就是日本與西歐
  • 俄羅斯多地爆發遊行,美國大使館煽風點火,俄:請給個合理解釋
    俄羅斯外交部發言人扎哈羅娃當天在臉書上發文,要求美方外交人員就美國大使館公布俄各大城市示威活動時間地點的行為作出解釋。不過按美聯社說法,納瓦利內一度是俄總統弗拉基米爾·普京的最強「挑戰者」,很明顯,這只是俄羅斯的家務事。美國駐俄羅斯大使館明顯幹涉俄羅斯內政美國駐莫斯科大使館此前一天有所動作,發布了俄羅斯各個城市的「抗議路線圖」,還到處分發這些抗議者朝克裡姆林宮遊行的信息。
  • 普京"百日宴"過得不輕鬆 政績屈指可數
    8月15日,俄羅斯總統普京迎來第三次重返克裡姆林宮的「百日宴」。大多數專家認為,普京今後的執政任務會將主要精力放在國內,這與他前兩個任期風格不一樣。未來百天,普京面臨的國內壓力會越來越大,其最大挑戰是財政惡化加速。
  • 川普針對中國搞小圈子,普京表態
    美國智庫卡內基莫斯科中心主任德米特裡·特列寧表示:「川普邀請普京以客人身份參加七國集團峰會對俄羅斯沒有意義……那一篇章已經結束。」而且,美俄對話現在也缺乏基礎。5月25日,美國明尼蘇達州明尼阿波利斯市非裔男子喬治•弗洛伊德被一名白人警官德裡克•肖萬逮捕時暴力執法致死,由此引發的抗議怒火延燒到全美至少140個城市。
  • 普京休假活動是「獵殺老虎」?法國媒體新聞讓俄羅斯人笑掉牙
    俄羅斯總統普京在很多人眼中是「無所不能」的硬漢形象:能上天開戰機、下水乘潛艇。一張PS普京騎熊的照片曾經在網路上熱傳,而一些歐美媒體還真的把普京能「殺虎獵熊」當真了……
  • 學者稱90%俄民眾認同"沒有普京就沒有俄羅斯"
    俄新網23日稱,在會議的第一天,俄羅斯總統辦公廳副主任沃洛金說:「當前俄羅斯的社會狀況是——有普京,就有俄羅斯,沒有普京,就沒有俄羅斯。」沃洛金對外國專家表示,西方認為制裁會分裂俄羅斯,這是個嚴重的錯誤,西方並不了解俄羅斯社會的實際。制裁反而發揮了團結的作用,讓民眾更加珍惜普京給他們帶來的社會穩定和生活改善。
  • 克裡姆林宮:俄羅斯總統普京祝賀拜登贏得美國大選
    中新網12月15日電 據俄羅斯衛星網、法新社、路透社等媒體15日消息,克裡姆林宮在一份聲明中表示,俄羅斯總統普京祝賀喬·拜登贏得美國總統大選。  據衛星網報導,聲明寫道:「普京在電報中祝願當選總統一切順利,並表示相信俄羅斯和美國這兩個對全球安全與穩定負有特殊責任的國家,能夠真正為解決世界目前面臨的許多問題和挑戰做出貢獻,儘管兩國存在分歧。」  普京還表示,莫斯科準備與拜登政府合作,並補充說,兩國之間「基於相互尊重的合作」不僅符合美國和俄羅斯的利益,也符合全世界的利益。
  • 普京籤署法令:在俄遠東聯邦區新增兩個聯邦主體
    新華社符拉迪沃斯託克11月5日電(記者吳剛)俄羅斯法律信息網5日公布消息說,俄總統普京日前籤署法令,在俄遠東聯邦區新增兩個聯邦主體。11月4日,在俄羅斯首都莫斯科,俄羅斯總統普京出席「人民團結日」慶祝宴會。
  • 美國政府咬緊牙不承認的事,被普京直接戳穿
    美國疫情仍然嚴重,截至北京時間6月17日6時30分,美國累計確診病例已經超過213萬例,累計死亡11.6萬例,並且目前已經有20多個州出現疫情反彈跡象。但是美國政府並沒有意識到他們問題出在了哪裡,與之前「甩鍋」中國一樣,這一次美國政客們將責任甩給了墨西哥。
  • 美國記者問普京:如果你卸任俄羅斯會怎麼樣?普京回答令全場歡呼
    俄羅斯領導人普京是世界上最有名的人物之一,他經常出席各種國際活動,也經常接受媒體記者的採訪,他的一舉一動都被人特別關注,也經常會有人對他的行為進行解讀,在普京的所有事情中,最令人在意的就是,他什麼時候會下臺。
  • 普京評價「美國政治制度問題」:俄可以做到的事 美國不行
    來源:中國新聞網原標題:普京評價「美國政治制度問題」:俄可以做到的事,美國不行 來源:中國新聞網(圖源:俄羅斯衛星通訊社)中新社莫斯科6月15日電 俄羅斯總統普京在14日播出的一則名為「莫斯科·克裡姆林宮·普京」訪談節目中首次就美國近期局勢發表看法。
  • 普京評價「美國政治制度問題」:俄可以做到的事,美國不行
    (圖源:俄羅斯衛星通訊社)中新社莫斯科6月15日電 俄羅斯總統普京在14日播出的一則名為「莫斯科·克裡姆林宮·普京」訪談節目中首次就美國近期局勢發表看法。他說,美國近期局勢是內部深層危機的體現。據塔斯社消息,5月25日,美國明尼阿波利斯市警察在拘捕非洲裔男子弗洛伊德時用膝蓋持續壓迫他的頸部,弗洛伊德隨後死亡,4名涉案警察被以謀殺罪和過失殺人罪等起訴。這一事件引起了美國近期多地持續的抗議示威活動。對此,普京表示,自己或者認真地評論他國的事情,或者就不評論。
  • 俄羅斯明日總統大選 普京承諾當選將繼續改革
    5名總統候選人分別為代表統一俄羅斯黨的普京、俄羅斯共產黨主席久加諾夫、公正俄羅斯黨領導人米羅諾夫、自由民主黨主席日裡諾夫斯基以及富商普羅霍羅夫。新華社電/專稿  ■ 對壘  普京  樂見反對派大示威  稱大規模抗議能刺激政府積極性,是「俄羅斯有益的經驗」  俄媒體2日援引普京的話稱,反對派大規模抗議是積極因素,它能刺激政府的積極性並提高其運作能力
  • 俄遠東聯邦區行政中心易地符拉迪沃斯託克
    俄羅斯總統新聞秘書佩斯科夫10日在答記者問時證實,總統普京已同意將俄遠東聯邦區行政中心由哈巴羅夫斯克遷至符拉迪沃斯託克。據俄媒報導,普京總統已籤署了濱海邊疆區代理行政長官科熱米亞科關於遷移遠東地區行政中心至符拉迪沃斯託克的報告,雖然他在籤署時誤將日期寫為「2017年12月7日」。濱海邊疆區代理行政長官科熱米亞科10月初曾表示,「符拉迪沃斯託克是這個國家的東大門。
  • 白俄羅斯:歐美與俄羅斯新的「角力場」?
    消息公布後,白俄羅斯多個城市接連發生由反對派組織的大規模抗議活動,矛盾迅速激化並引起世界關注。民眾抗議的表面原因是質疑選舉的公正性、透明度,對由此產生的結果不認可。以往,白俄羅斯因大選也曾多次引發抗議示威活動,但這一次的規模和影響堪稱史無前例,甚至直接讓人聯想到蘇聯東歐劇變前夜的歷史情境。
  • 華人為何在俄羅斯遠東地區幾起幾落?
    這兩者一結合,說句不太恰當的比喻,好比乾柴遇烈火。以林業開發為例:俄羅斯遠東地區是世界上森林資源最為豐富的地區,但同樣,當地的林業和木材加工業水平十分落後。中國人自古就有「落葉歸根」的觀念和傳統,遠赴異國他鄉工作,遠東華人無非是為了獲得相對更高的經濟利益,大多數人並沒有長期定居或者移民俄羅斯的想法。▲俄羅斯邊疆城市哈巴羅夫斯克(中國人稱伯力)就位於黑龍江岸邊而在俄遠東生活的他們,也多多少少會遇到一些不同的挑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