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人不分是非

2020-12-13 屈太浪

文/屈太浪

1

我最喜歡的童話故事是《皇帝的新裝》:

兩個騙子為皇帝定製了一套「看不見的衣服」,說是用來辯忠奸,結果滿朝文武都將「看不見」說成是「看得見」。

皇帝裸著身子出遊,被一個口無遮攔的小孩指出:「皇帝沒穿衣服!」輿論一片譁然。

有些事即使人人都心知肚明,人人都假裝不見。這就好比當下的社會現象:你不說,我不說,他不說,萬事大吉。

2

賣酒的可以漂洋過海跨省抓人,賣奶的也可以遠程空降跨省抓人。一個商業組織形式的企業,可以強大到動用國家機器解決企業公關危機,這麼簡單粗暴不遮羞,真是空前絕後。

這樣的事情出來,不應該人人自危,兔死狐悲嗎?可有些人還是可以踏踏實實掙黑錢,往日那些公知們排著隊領錢拿盒飯,對著大家喊:一力一力,天下無敵。

哪還管什麼是非曲直?人間正道是發財。

3

還有很多人,情不自禁的為自己所處的陣營洗白。

民間有很多藝人,早年間要經歷走街串巷的賣藝生涯,胸口碎大石耍得好能得來讚賞,耍的不好也能接受「噓」聲,下次再來。

可現在很多人出來表演,還不讓人說半點不好,實在霸蠻得很。你要質疑他的一點小失誤吧,他告訴你做人要包容,誰還不犯點錯誤,就你話多悄悄的~~~

你和他討論的是錯誤本身,他和你強調的是人情世故。有時候還會遇見更加刺耳的言語,你這樣說話,是不是中國人啊,臭漢奸!

隨時隨地可以上升至民族大義,讓人實在無言以對。

細思極恐:大家的是非觀去哪兒了?只有利益、立場,沒有是非、對錯。

4

孔子說過: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是知也。

上過學的人都會背,但大多數人都不去踐行。知道就知道,不知道就不知道,這是智慧的。

這句話還有更深一點的解讀:坦然面對你所看到的、聽到的、明白的,錯了就是錯了,何必避重就輕。

一碼歸一碼,錯了的我改,批評的我接受,這才是你們愛講的「氣度與格局」。

而不是,我吐槽房價太高生活壓力太大,你給我灌輸愛國主義教育;我說你奏樂表演時有點跑調,你給我說他們那麼努力你寬容一點。

所以耳邊突然冒出韓寒電影裡的一句話:小孩才分對錯,大人只看利弊。在我如今看來,這是一句諷刺的話。

就中國是非不分的問題,我問了一下我的母親。

她用自己的話闡述了這個道理:你小時候和別的孩子打架,我也不分對錯,我當然要替你說話,誰讓你是我兒子呢。

「是非」在「親疏」面前,根本就是個兒子。

相關焦點

  • 中國人是不是真的是非不分呢?
    很多人認為中國人是是非不分的,有一件事是特別讓外國人不理解的,一家有兩個兒子,一吵架,中國人的做法絕了,通通罰站!這不是是非不分嗎?其實是理解錯了,中國人不是是非不分,只是通過這件事,告訴他們,在中國對是沒有用的!不要以為對,你就好了,站了五分鐘,爸爸就叫弟弟進房間說,知道你今天沒錯,就是哥哥一個人的錯,你不要以為爸爸糊塗,既然你沒錯,為什麼罰你站呢?
  • 解說娃娃再惹是非,諷刺中國人卻拒不道歉,網友:職業素養呢?
    正所謂人紅是非多,這兩個人的是非也是不斷的,偶爾說一句話也會被放大幾百倍去被人誤解。昨天娃娃又惹到了是非,而這一次連小編都怒了,的確是娃娃做的不對,卻還要拒不承認。這是怎麼回事呢?按照慣例,每年的總決賽落下帷幕後,拳頭都會為奪冠的隊伍製作一支紀錄片來紀念,所以就邀請到了娃娃去拍攝。
  • 有個是非不分的媽媽,難怪孩子會叛逆
    原來,她上小學五年級的孫子越來越不聽話了,經常放學後很晚才回家。這天,她見孫子這麼晚了還沒回來,擔心他出事,就出來尋找。芳姨一直在訴苦,她說自己搞不明白孫子為什麼會變成這樣。她曾經這麼指責孫子:「你有什麼事為什麼不跟你媽媽說啊?」芳姨的孫子回答道:「無論我是對是錯,媽媽都罵我。」這就是問題的所在了。有個是非不分的媽媽,難怪孩子會叛逆。而且她還忽視孩子的感受和小題大做。做媽媽的如果長期這樣做的話,會給孩子帶來什麼傷害呢?下面我將談談我的看法。
  • 學佛的人不分是非,不辨善惡,有時不一定是愚昧,而是一種訓練
    周秋鵬學佛的人有時需要不分是非,不辨善惡。眾生看了不免譏笑,說學佛學傻了。有的眾生乾脆自說自話要教導學佛的人學聰明一點,分清是非,明辨善惡。要維護正義,堅決與邪惡作鬥爭。但是由於思維方式不同,在學佛的人看來,這些眾生就是整天沉浸在是非善惡之中,然後不斷造業。實際學佛的人腦子不會學傻。之所以不分是非,不辨善惡,只是一種訓練。就像我們到部隊裡去,看到一些士兵走路、吃飯都背著一個沙包,這個士兵是不是傻了,整天背個沙包不重嗎?人家就是一種訓練。說人家傻的人,才是真傻。
  • 芮成鋼高三班主任老師姜守傳:不護短更不會是非不分
    芮成鋼高三班主任老師姜守傳:不護短更不會是非不分 資訊標籤: 芮成鋼 合肥八中 姜守傳
  • 不聽是非,不傳是非
    生活中說話的機會很多,但是,要說得有意義則不簡單
  • 趙忠祥批傳統點翠:是非不分 惡小不為
    近日圍繞京劇點翠頭面展開不小爭論網易娛樂4月25日報導 近日,天津青年京劇團程派青衣、國家一級演員劉桂娟因為一則「點翠頭面」的微博引發網友熱議,有網友質疑其殘忍,劉桂娟及另一部分網友則堅持認為這是對藝術的追求
  • 自私自利,是非不分的人,有什麼面相特徵?
    對待感情比較猶豫,不善於拒絕他人,配合眼下有淚痣,容易陷入感情漩渦,為情所困,加上不善於表達,遇到感情上的挫折,大部分都是自己默默消化。鼻子歪則心不正,三觀崩塌,總覺得別人欠他的,加上夫妻宮凹陷,有疤,夫妻感情失衡,大小眼比較多疑,眼睛目光呆滯,是非不分。
  • 上聯:是是非非,非非是是,是非不分;下聯幾乎無人能對,成經典
    除了乾隆皇帝這個上聯,歷史也是還有著很對絕對,比如這個上聯:「是是非非,非非是是,是非不分」,後世幾乎無人能對,堪稱經典。首先我們聯想到的對聯往往都是比較喜慶的,因為在我們生活中,我們對於對聯最為常見的接觸方式就是過年的對聯,那時候家家張燈結彩,便都會在自己家門口張貼對聯。
  • 爸爸說兒子打媽媽不需要教育!毀掉孩子,有一人是非不分就夠了
    而最壞的狀態,自然是父母通通溺愛孩子,是非不分致使孩子一步一步走向歧途。當然,還有一種情況也是同等糟糕的,那便是在教育孩子的時候,夫妻雙方有一方堅持正義,而另一方卻毫無底線的護短,致使孩子在錯誤的道路上越走越遠。
  • 《笑傲江湖》中的令狐衝是不是是非不分的人?
    有些人會認為令狐衝對田伯光、項問天等人講小義,卻模糊了正邪之分的大義,因此會覺得他是一個是非不分的人。令狐衝首先是一個具有獨立人格的人,精神追求是自我意識覺醒後,對於解放天性的強烈需求,那就是對自由的追求。
  • 面對是非不分的人,最好的辦法就是不理會
    要麼人家聽不進去,要麼人家堅持自身說法。弄得個臉紅脖子粗,不歡而散。如今,我已人到中年,回首看,回首想,當真覺得如此做法沒有絲毫價值。已經逐漸明白,面對是非不分或者揣著明白裝糊塗的人,講道理是難以行通的,恰如雞同鴨講。因為愛寫文章,也得到不少人關注和認可,很是感謝。
  • 王毅:恪守不幹涉內政的國際準則不接受不分是非的「叢林法則」
    王毅表示,在涉及國家主權和領土完整的問題上,要恪守不幹涉內政的國際準則。臺灣、涉港、涉藏、涉疆等問題都完完全全是中國的內部事務,都事關中方核心利益,無論是根據聯合國憲章規定的國際準則,還是對中美雙方都有約束力的中美三個聯合公報規定,都不應被外部勢力橫加幹涉。
  • 煩惱就在是非中,遠離是非,離道就不遠了,煩惱就沒有了
    煩惱就在是非中,遠離是非,離道就不遠了,煩惱就沒有了明海大和尚:我們在生活中經常會落在是和非這些分別之中,我是你非,你是我非,攪和在這裡面,難以跳出來。在這個地方不跳出來,就遠離道了,所以修行的人遇到一切境界,都應該往道上會,在道的境界上面對,不能如世俗人一般見識。我們在生活中遇到這樣的情景:我們吃虧了,有人佔我們便宜了,有人打我們了,令我們受委屈了,我們總想去伸張,總想把那個事情搞明白,說清楚,這樣就遠離道了。(摘自明海大和尚《信心銘》中的用功訣竅)【耀如樂園略解】「才有是非,紛然失心。」
  • 不說是非事,不做是非人,便是無事人!
    這個世界從來不缺少是非!有的人天生就喜歡搬弄是非,因為他本就是是非之人;有的人一直都想遠離是非,因為他討厭是非;還有的人身處是非之地,能依然保持本心,不說是非,因為他已經看淡是非!做人就應該這樣,不說是非事,不做是非人,便是無事人!
  • 軍嫂重生,奶奶是非不分瞎鬧,她拿鐵鍁死守軍門,給首長安定的家
    軍嫂重生,奶奶是非不分瞎鬧,她拿鐵鍁死守軍門,給首長安定的家親愛的書蟲大大們,一笑又來啦!書荒了沒有,今天一笑為大家精選了幾本好看的軍婚小說,軍嫂重生文,重生回到八零年代變身「豆腐西施」,奶奶是非不分瞎鬧事,親媽懦弱膽小靠不住。
  • 對沒有是非觀的老好人說聲「不」!
    但是如果此時有人不識時務地指出,下雨天天下雨。馬上就迎面而來各種的指責:「不利於言論自由」,「不懂得容納忍讓」,「不利於和諧共處」……要麼認錯,要麼退群。無怪乎,《笑傲江湖》的任我行悲憤地仰天長嘯:「公道不在人心,是非在乎實力」。可惜,誰的地盤誰做主,好好先生才更適合做群主,或許這就是建群的目的,追求的本就不是是非黑白,道德良知,而是「和諧」!「暖風燻得遊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
  • 【別人的是非,不看不聽不說】
  • 我的世界:鐵傀儡不分是非黑白,只是打了下村民屁股,就被舉高高
    發現農田旁邊有著一個個的木樁,詢問了一些玩家後,他們竟然不知道木樁的用處。思慮一番後,演說家終於發現了木樁的作用,可以讓農作物儘快生長。不分是非黑白的鐵傀儡鐵傀儡是我的世界這款遊戲中頂尖的存在,其他的生物在攻擊史蒂夫的時候,都需要消耗好幾次的攻擊次數,可是鐵傀儡只需要使用「舉高高」,就能將滿血狀態的史蒂夫擊殺。
  • 上古4大兇獸:人們用來比喻人性的貪吃,棄義,頑固,是非不分
    它能聽懂人的言語,聽到有人爭吵,它就會飛跑過去,吃掉有理的一方;聽說有忠誠有信義的人,它就飛跑過去,咬食其人的鼻子;聽說有人兇惡叛逆、不講道理,它就會把自己咬死的野獸贈送給那人。後來"窮奇"被用來比喻背信棄義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