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愛咬人,很容易被孤立!聰明的家長需了解孩子咬人的5個原因

2020-10-03 陪娃日誌

今天北京的幼兒園小班開學,各大媽媽群都異常活躍,大家從孩子入園聊到孩子放學,聊著聊著就嗨了,各種育兒問題也隨之被討論起來。

其中一個媽媽群裡討論了孩子咬人的問題。

話題是A媽媽引起的,她兒子之前在小託班的時候被別的小朋友咬過,所以她提醒大家如果孩子出現咬人的行為,一定要足夠重視,因為愛咬人的小朋友在幼兒園很容易被孤立。

接著,B媽媽也分享了她家3歲兒子前幾天咬人的經歷。

幾家人一起出去玩,她家孩子和朋友家的一個哥哥在一起看手機,這個哥哥的弟弟看到別的小朋友和自己哥哥玩,有點吃醋,就來抓她兒子的臉,她兒子出於自衛就咬了那個弟弟。

事後,她要求兒子向弟弟道歉,她兒子拒絕。

她說知道孩子自衛是對的,但是咬人又是不對的,因此處理起來感覺很為難。

讓孩子道歉吧,感覺委屈了孩子,不讓孩子道歉吧,又覺得對不起人家。

其實兩三歲的孩子愛咬人是一種很常見的現象,如果孩子喜歡咬人、攻擊性比較強,在群體生活中也確實容易被孤立。

那麼如果孩子咬人,我們應該怎麼辦呢?

首先我們要知道,孩子愛咬人的原因有很多個,因此家長在處理的時候也應該先找到孩子咬人的原因,再對症下藥。

1、孩子出於自衛咬人

很多情況下,孩子咬人只是因為別的小朋友搶了他的東西或者伸手先打了他,孩子為了保護自己,才通過咬人的方法來還擊,這只是一種本能的反應。

就像上面的那個小朋友,他並不是主觀故意去咬別人的的,只是因為受到了別的小朋友朋友的攻擊,為了很好的保護自己才咬人。

2、孩子為了宣洩情緒咬人

一方面,兩三歲的孩子,詞彙儲備還 比較匱乏,語言表達能力也比較差,因此很多時候無法準確地表達自己內心的情感。

在某些情境下,如果自己的情感始終得不到別人理解,就會通過咬人、打人等方式來宣洩自己的情緒。

另一方面,如果孩子的情感長時間受到家人的冷落,孩子的需求得不到有效的滿足,那麼孩子就會學著通過咬人等激烈的方式來宣洩情緒,進而引起家長的注意。

3、因為長牙不適咬人

這是生理原因造成的,主要是因為孩子長牙時牙齦又癢又痛,為了緩解不適,孩子有時會不自覺的咬人。

4、感覺好玩才咬人

哺乳過的媽媽可能會有這種經歷,餵奶的時候孩子不小心咬了媽媽一下,媽媽會本能的喊出一聲:「哎喲,疼死我了」,這時候小孩子不會理解媽媽的感受,反而會咯咯咯的笑個不停,並且以後會時不時故意的咬媽媽一下。

因為媽媽誇張的反應,讓孩子感覺咬人這件事情很好玩,混淆了孩子對於咬人後果的認知

5、口腔敏感期沒有得到滿足的補償反應

孩子的口腔敏感期出現在0-2歲,這個階段的孩子喜歡用嘴去探索一切,習慣把身邊所有的東西都放進嘴巴裡感受一番,進而獲得心理上的滿足。

但是有些家長由於不了解孩子口腔敏感期的特點,這個階段會通過各種方式阻止孩子用嘴探索的行為,導致孩子在口腔敏感期沒有得到充分的滿足。

這些孩子在日後的成長過程中,都會或多或少出現更愛咬人、喜歡搶別人的食物等特點。


了解了孩子愛咬人的原因,家長的處理方式也應有所差異,不能簡單粗暴的批評了事。

1、如果孩子是出於自衛咬人

那麼家長不能一味的只批評孩子,因為這樣可能會導致孩子以後不敢保護自己。

最好的方式是和對方小朋友家長溝通,讓雙方小朋友就各自的問題互相道歉

我們要肯定孩子保護自己的行為,但是應該告訴孩子咬人是不對的,可以通過其他的方式來保護自己。

2、如果孩子是為了宣洩情緒咬人

那麼家長首先要自我檢討,平時是不是給了孩子足夠的關愛與陪伴,讓孩子內心充滿安全感。

另外,要在生活中有意識的培養孩子準確表達情感的能力。

當孩子做出某些情感反應或者行為的時候,家長要及時的告訴孩子這種情感或者行為應該如何表達和處理,並且創造機會讓孩子學著自己去表達。

3、如果孩子是因為長牙咬人

那麼家長要隨身給孩子帶一些硬一點的磨牙棒,幫助孩子緩解出牙的不適。

4、處於口腔敏感期的孩子

家長只需要協助做好衛生和安全保障工作就好,給孩子足夠的自由與空間,充分利用自己的嘴巴去探索,滿足孩子的需求。

如果孩子出現咬人的行為,家長不要焦慮,也不要過度反應,讓孩子覺得咬人是一件很有趣的事情。

我們應該嚴肅的告訴孩子,咬人是不對的,用孩子能聽得懂的語言告訴孩子這個行為給別人造成的傷害與疼痛。

並且要善於共情,告訴孩子我們知道他們是因為什麼原因咬人,讓孩子感到自己被理解,這個基礎上,再告訴孩子正確的做法是什麼。


孩子出現咬人行為雖然是很正常的,但是家長一定不能不聞不問,因為一旦孩子養成了咬人的習慣,糾正起來還是很麻煩的。

未雨綢繆總是更好一些。

我是@陪娃日誌,多平臺親子遊戲達人,專注親子陪伴與啟蒙,歡迎關注!

相關焦點

  • 孩子愛咬人,很容易被別的小朋友孤立!智慧的家長懂得對症下藥
    ,因為愛咬人的小朋友在幼兒園很容易被孤立。讓孩子道歉吧,感覺委屈了孩子,不讓孩子道歉吧,又覺得對不起人家。其實兩三歲的孩子愛咬人是一種很常見的現象,如果孩子喜歡咬人、攻擊性比較強,在群體生活中也確實容易被孤立。那麼如果孩子咬人,我們應該怎麼辦呢?
  • 孩子為什麼愛咬人?很容易被誤解!聰明的家長需要了解原因
    >為什麼寶寶愛咬人呢相信大多父母都被咬過吧首先寶寶咬人肯定是有原因的,所以作為家長應該要正確面對,不要在寶寶面前大驚小怪。寶寶動不動就咬人,大致有以下幾種情形:1.寶寶出牙期咬人寶寶出牙期會比較難過,常常會咬住媽媽的乳頭不放,或者咬住大人的手指頭不放,其實這些都是嬰兒期生長發育的正常現象。
  • 愛咬人的孩子,多半是家長不知如何引導...
    面對孩子咬人的表現,家長一定都會在第一時間批評制止,但是最後發現這些批評根本沒有效果,下次還是會咬人。這種就是無效的引導,那什麼才能稱為有效的引導呢?關鍵點就是了解咬人的動機,同時也必須是從孩子角度出發的。
  • 孩子為什麼愛咬人?真不是惡意攻擊,真實原因家長要儘早了解
    3、表達情緒小孩子也有情緒,也需要表達,但他們說不清,就只能通過一些行為,比如咬人就是孩子表達憤怒的方式之一,有時候寶寶咬人,也說明他們生氣了,家長要多多注意。雖然小孩子愛咬人的原因很多,但終歸不是一個好的習慣,家長要幫他們及時糾正,不然等他們長大了,亂咬別人,不僅會被人誤會,也容易被人排畸,到時候對孩子的傷害就更大了。寶寶愛咬人,家長要怎麼做?
  • 孩子「咬人有癮」?家長別急著打罵,了解原因後再出手
    兩歲寶寶愛咬人,家長了解原因後輕鬆解決尤其是一次帶著樂樂去閨蜜家做客,樂樂跟閨蜜家的孩子玩了沒一會就把人家給咬哭了,把寶媽氣得夠嗆。可是聽了做幼師的閨蜜的話,樂樂媽媽才知道原來孩子咬人是有原因的,經過閨蜜的指點,樂樂愛咬人的毛病很快就改善了。
  • 孩子愛咬人,到底是怎麼一回事?孩子咬人的內在動機是什麼?
    文 | 小微爸爸課堂(文章原創 ,版權歸本作者所,歡迎個人轉發分享)寶寶成長過程總會出現一些我們理解不了的習慣和愛好,比如愛咬人這個習慣。最近家裡4歲的寶寶經常抓著爸爸的手啃來啃去,細菌多不說,孩子的口水流得到處都是,一點兒都不衛生。寶爸不禁疑惑:孩子愛咬人,到底是怎麼一回事?
  • 孩子愛咬人 可能有這些原因
    很多有孩子的家庭可能會在一個時期發現,孩子很愛咬人。如果是長牙之後的咬人,可能會給他人造成相當程度的痛苦,特別是如果咬的是別人家的小朋友,就會讓家長覺得非常苦惱。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提示,孩子愛咬人,可能有這些原因。
  • 孩子「咬人有癮」?家長別急著打罵,了解原因後再出手解決
    01兩歲寶寶愛咬人,家長了解原因後輕鬆解決樂樂是個兩歲的女寶,生得漂亮又可愛,剛出生的時候就被接生的醫生連連稱讚長得像媽媽,皮膚白皙,眼睛也又黑又亮尤其是一次帶著樂樂去閨蜜家做客,樂樂跟閨蜜家的孩子玩了沒一會就把人家給咬哭了,把寶媽氣得夠嗆。可是聽了做幼師的閨蜜的話,樂樂媽媽才知道原來孩子咬人是有原因的,經過閨蜜的指點,樂樂愛咬人的毛病很快就改善了。
  • 寶寶愛咬人,家長打一頓就好了?儘早了解真實原因才能對症下藥
    導讀:寶寶愛咬人,家長打一頓就好了?儘早了解真實原因才能對症下藥各位點開這篇文章的朋友們,想必都是很高的顏值吧,我們真的是很有緣哦,小編每天都會給大家帶來不一樣的育兒資訊,如果對小編的文章或者其他的什麼,有什麼一些意見的話歡迎在下方積極評論哦,小編每條都會認真看的。那麼本期的內容是:寶寶愛咬人,家長打一頓就好了?儘早了解真實原因才能對症下藥!那麼我們就來看看吧!
  • 孩子愛咬人怎麼辦?家長如何改掉寶寶咬人毛病的方法很簡單!
    很多家長在育兒過程中對孩子愛咬人很苦惱,紛紛諮詢 孩子愛咬人怎麼辦?家長如何改掉寶寶咬人的毛病呢?其實方法很簡單!首先我們要了解孩子為什麼會喜歡咬人呢?孩子這樣的行為還是因為社會化不足,沒有掌握人與人之間交往的技巧。一兩歲的孩子人際交流60%運用的是肢體語言,咬人屬於肢體語言的一部分。而成年人的肢體語言是程序化的,比如握手、拍肩,這都有一定的含義。孩子缺乏社交,這方面的能力他就學不到了。動物都用嘴,小孩子也一樣,什麼東西都愛用嘴去嘗一嘗,玩具、書本……只要能拿到的都要先嘗一嘗,咬人也是最原始也最有效的手段。
  • 1-2歲的孩子愛咬人,多半是這4個原因,家長應該及時糾正
    #最近聽很多的寶媽朋友都說自己的孩子現在1-2歲了,不知為什麼總是很愛咬人,因為我家孩子現在已經大了,很多的朋友就都問我,對於孩子咬人這件事情我是怎樣理解的,又是怎樣改善孩子的這個問題的呢?其實我最開始也是不了解,直到看這本《可愛的1歲孩子》我才明白。
  • 孩子咬人怎麼辦?
    孩子為什麼會咬人呢?原因有多種。有時自己的孩子和別人的小朋友玩耍時,互相爭奪東西,互不相讓,著急了就用牙齒咬人,想用這種辦法贏得勝利。這是一種不良行為,不論咬傷了誰,都會使孩子肉體和心靈受到傷害。在這種情況下,要教育孩子咬人是不應該的,會把小朋友咬傷。
  • 寶寶愛咬人,原因很多,家長們這些問題要注意
    寶寶愛咬人是一個會讓新晉寶爸寶媽們困擾的問題。很多家長常常為此而憂心忡忡,不知道寶寶是不是有什麼問題。其實,爸爸媽媽們要知道,對於大多數年幼的孩子來說,咬人是正常的行為或階段,完全不必太過擔憂。所以,當孩子咬人時,家長不要反應過度,反而讓孩子對此感到興奮,更加熱衷於咬人,更加不要做諸如對孩子進行體懲或在孩子嘴裡放東西這類事情。那麼當孩子咬人時,家長要注意些什麼呢?
  • 孩子太愛咬人?可能是孩子到了「口牙敏感期」,4個小妙招來幫忙
    學前班有個小朋友特別愛咬人,有時候其他人不小心碰到他,或者摸他的東西,小孩子不先哭鬧反而直接撲過去,狠狠地咬對方,咬完之後還像個沒事人。在家裡也是如此,剛長牙的時候喜歡咬媽媽乳頭,家長以為長大點會收斂,可是孩子就像咬人上癮了一樣,媽媽抱要咬,媽媽吵也要咬。學前班老師經常給孩子家長反映這個問題,不過家長也有些無措不知從何下手。
  • 寶寶愛咬人糾正難?家長說出這4句話,勝過萬句「不可以」
    遇到愛咬人的寶寶是每個家長的「心頭大事」,其實寶寶愛咬人這件事,家長給孩子扣的帽子太大,因為在某個階段寶寶愛咬人這種行為,他們並不知道這是對還是錯。想要糾正寶寶愛咬人的問題,家長首先需要明白寶寶為什麼愛咬人,然後再找到方法解決。
  • 孩子喜歡咬人,不代表是「壞孩子」,從3個渠道合理解決咬人問題
    如果孩子在這期間,我們沒有給他足夠的母乳,不允許他吸吮手指、不給他提供可以啃咬的物品,他的口欲期就會延遲,在口欲期結束後還會咬人。有一對高知朋友,他們認為孩子吸吮母乳不衛生,都要擠出來,放到奶瓶裡給孩子喝。吸吮母乳的時間一般為30分鐘到60分鐘,但是吃奶瓶卻只有5-10分鐘,孩子既得不到口腔滿足,也得不到足夠的親子依戀。
  • 寶寶愛咬人,不是壞!大多是這5個原因!要這樣管教
    為什麼孩子喜歡咬人呢?原因有很多:1、剛剛長牙寶寶剛出牙,對嘴巴裡這個新的東西還不習慣,吃奶時會嘗試咬媽媽乳頭;銜乳姿勢不正確,感覺自己要掉下去了, 本能地咬住乳頭防止被摔下去。於是,當父母回家之後,他會用咬人來向爸爸媽媽宣洩。5、語言貧乏寶寶在和小夥伴玩耍時,偶爾會發生咬人和被人咬的情況,除了寶寶們在表達自己的一些負面情緒外,也和他們不會通過語言表達和缺少社交技能有很大關係。
  • 孩子隨口咬人,並非是"惡意攻擊",家長應關注這3點原因
    幾個媽媽連忙過去查看究竟,這才知道月月咬了一個小朋友,月月媽火了,動手打了孩子,月月也無辜地哭了起來。相信很多父母也碰到過像月月這樣咬人,或者說啃東西的時候,對於這種情況,不少寶媽可能覺得孩子是故意這樣做的,所以往往都會出言或者出手教訓。但事實上,當你了解了寶寶咬人的真實原因後,可能就會明白孩子為什麼會這樣做了!
  • 孩子脾氣總不好?打人咬人怎麼辦,家長的反應最關鍵
    很多家長發現孩子一歲開始有自己的想法,同時也表現出一些不好的習慣,比如咬人,打人。雖然孩子在成長過程中咬人打人的現象很常見,但這個問題值得家長關注。要知道,父母的所作所為會直接決定孩子的未來。接下來,我們一起來討論這個問題:一、寶寶為什麼咬人打人?
  • 孩子愛咬人的原因其實是……比說「不可以」更有用的是這4招!
    相信很多父母都有這個煩惱,自家的孩子不知道從什麼時候開始,突然喜歡上了咬人。在幼兒園和小朋友玩著玩著就咬別人一口,惹得家長都來投訴;帶孩子去樓下玩,剛開始還好好的,也不在為什麼就突然把一起玩的孩子咬得嗷嗷大哭。有的孩子,不僅在外對別人下嘴,對親爹親媽也下狠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