綜合統計分析報告是對問題現象總體特徵的反映和研究,這種反映所涉及的內容較其它形式的分析報告要廣泛、龐雜許多。因此,要完成一篇好的綜合統計分析報告,應注重以下幾個十大要點:
一、把握相關政策
在撰寫綜合性分析材料時,要多角度搜集和整理國家、行業政策規定,忌流水帳;寫專題分析材料時,要把與之有關的文件、規定、規範等研究通透,有政策高度,再根據統計結果進行分析判斷,從而形成統計分析報告。
二、注重數據來源
就資料的來源來說,撰寫分析時,一定要對數據的口徑、範圍、計算公式等了解清楚;業務數據在使用中要同業務部門再溝通、確認,對比要注意數據的可比性,過高過低的數據要進行覆核,所以,用於統計分析的資料一定要把握住情況、數據來源這個尺度。
三、注重觀點提煉
寫統計分析,不論篇幅大小,一定要有觀點和結論,支撐觀點的依據要有統計特色,即「用統計數據說話」,反映宏觀的數據不能用典型的樣例表示,支持數據的基礎要用實例去驗證說明;對比中,要注意觀察長期趨勢,處在一個公正的立場和角度上分析和解釋問題,不能思路混亂。統計分析完整的結構一般是情況、問題、建議,情況一定要講得清,問題一定要抓得準,建議一定要提得對。提煉觀點要精雕細琢,經得起推敲。
四、注重調研實踐
統計分析報告成文之前,理思路,定提綱、核數據,提觀點是重要環節,有些環節需要反覆多次,才能落筆成文,其中最大支撐點則是基於大量的調研實踐活動。調研實踐既是一個不斷積累過程,也是一個逐步升華過程, 「沒有調查研究,就沒有發言權」,實際上,分析報告的「血肉之軀」正是靠調查研究取得的。
五、注重客觀公正
要堅持實事求是,如實反映工作成績與存在問題,既不能誇大也不能掩蓋事實。所引用的數據要真實、準確、可靠、完整。進行分析時要有理有據,用統計數據說話,以數據說明觀點、得出結論,而不能先下結論、再找支持的數據,更不能報喜不報憂。要從實際出發,具體情況具體分析,分清輕重緩急和主次先後,抓住要解決的主要矛盾及矛盾的主要方面進行深入分析,以求得符合客觀實際的結論
六、注重全面系統
在分析時要全面考慮,把事物發展過程中各個環節的內在聯繫結合起來進行觀察,不能只看到單項數據的變化,還要看到各項指標間的聯繫及其相互影響;不能只比較宏觀指標,還要比較有關的微觀指標;不能只看到相對數,還要看到其代表的絕對數的大小;不能只限於對一些數據表面值的比較,還要研究其具體發生的時間、地點、條件和環境,才能分清主次,抓住主要問題。
七、注重深度分析
統計分析是有一定的理論支撐的,一篇好的分析報告,應該是有統計量化特徵的分析報告,揭示複雜的現象,用一兩個簡單的匯總指標是很難表述清楚的,因為單個指標有其局限性;必須引進計量模型,進行資料的深加工,建立評價指標體系,通常在預測中用回歸分析,在評價中用聚類分析、綜合評價等以反映數量特徵和質量關係。
八、注重行文結構
寫好統計分析重在結構。一篇統計分析要吸引人們眼球,引起讀者關注,文章的結構非常重要。撰寫分析文章一般要有提綱,這就是一篇統計分析的初始結構。在撰寫和完善分析時還要不斷修改,已達到更高水準。結構嚴謹、層次分明、條理清晰是安排結構的基本原則。分析結構要符合客觀事物的發展規律及內在聯繫。要反覆思考、不斷探索,加深對事物規律性的認識,使我們的思路清晰,通過嚴謹的結構把文章內容組成一個有機整體,使主題得到充分的體現。
九、注重行文規範
統計分析材料中,簡明資料一般都是介紹情況,歸納特點,有一說一,有二說二,後邊附上統計表。大材料,一般是分成幾部分,每一部分說明一個大的方面,每部分再由分論點形成若干段落,幾部分構成中,要注意篇幅的組合,不要前輕後重,或顧此失彼,儘量做到篇、部、段大體協調,文字量適當,有些也有分兩大部分,或四部分的,視具體寫作而定,有一點要注意的是:小材料不要穿靴戴帽、大材料不要生拼硬湊,反映進度的綜合性材料不要改頭換面、更挑換符,把嚴肅的問題輕浮化。
十、注重語言應用
統計分析忌生澀字句,切忌過於專業的程式,遣詞造句、平實、簡潔、直觀。一般來說,能夠用一句話寫出來的,不要用兩句話說,能夠用圖表表述的,不要再用文字去敘說。通篇都是數不是統計分析,整段沒有數也不是統計分析,但在統計分析文字組織中,要注意使讀者讀起來上口,看後印象深,語句置換,文字騰挪,同樣體現著一種功夫。
參考文獻:
1.褚春陽.寫好統計分析的幾點體會
2.杜國喜.撰寫統計分析需把握的要點
3.李愛民.撰寫統計分析報告的八要八忌